為全面落實國家、省、市關於海綿城市建設的要求,有效推進廣東省佛山市海綿城市建設,根據國家、省及相關部委發布的海綿城市相關文件,佛山市在《推進佛山市海綿城市建設實施方案》中,統籌安排佛山市編制完善海綿城市技術標準。該匯編涵蓋了建築和住宅項目、水項目、交通基礎設施項目以及綠地和公園項目的四項單獨的技術準則。作為其中之壹的《佛山海綿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技術導則》(以下簡稱導則),將用於指導佛山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的規劃、設計、建設、養護管理、績效評價和審批管理。
1《導則》的主要內容
指南規定了佛山市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的規劃設計目標、規劃導則、設計要點、建設監理要求、養護管理要點、績效評價方法、審批管理辦法等。
2“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快速檢驗方法研究
2.1規劃設計目標選擇
交通基礎設施項目中海綿城市的目標壹般包括徑流總量控制目標、徑流峰值控制目標和徑流汙染控制目標。通過分析比較,佛山將徑流總量控制作為最重要的控制目標,徑流總量控制目標壹般用“年徑流總量控制率”來表征。因此,佛山交通基礎設施海綿城市的規劃設計目標以“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為特征。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與設計降雨量壹壹對應,即達到壹定的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目標,用於確定不影響開發設施設計規模的降雨量控制值。通過對佛山市近30年氣象資料的統計,得出了佛山市年徑流控制率對應的設計降雨量(見表1和圖1)。根據《佛山海綿城市導則》,佛山市年徑流控制率為70%。通過對佛山市現狀和規劃市政道路斷面尺寸的分析,整理出佛山市應用最廣泛的9種斷面尺寸,為新建或改建工程確定不同的徑流總量。
2.2提出快速檢查方法
目前,交通基礎設施海綿城市目標的可達性壹般采用水力模型或容積法進行驗證,但這兩種驗證方法都需要大量的基礎數據,需要通過專業軟件進行計算,而壹般的規劃設計單位和政府職能部門並沒有完全掌握這些局部數據,並熟練運用專業軟件。無法確定項目下壹階段的設計和驗收確認是否滿足規定的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因此,考慮到相關基礎資料的缺乏,本指南首次提出,佛山範圍內的市政道路(包括兼有市政道路功能的道路),可根據工程實際建設情況,通過快速查表快速獲得各類市政道路的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評價值,設計單位和管理部門可通過圖2所示流程與相應的佛山市進行對比。管理部門審查後認為可以達到目標,才允許下壹階段施工。否則應出具意見,要求設計單位修改設計方案,直至達到海綿目標。
2.3快速檢查方法的建立
快查法的建立需要統壹相關設計參數,保證後期數據的壹致性。以後使用快查表時,有關設計參數應滿足表3 ~ 4的要求。1)分析不同參數下道路長度、道路總寬度、綠地寬度、人行道寬度、車行道寬度、人行道透水性優劣、凹陷深度等因素對道路雨水徑流控制率的影響。2)收集佛山市約138典型路段,對道路寬度、路面寬度、綠化帶寬度等因素進行匯總分析,將原138路段劃分為88個路段。
3)建立水文模型進行分析:采用美國環保署開源軟件EPA-SWMM,分別按照道路總寬度和綠地接收客流水比例,模擬88種斷面,進行176種模擬分析。圖3為111 ~ 130m寬道路的斷面圖。①接納乘客用水的綠地:指紅線內毗鄰機動車道和輔路的綠地,可接納解凍車道和輔路的雨水徑流;②受控機動車道:指雨水徑流可進入相鄰綠地進行控制的機動車道和輔助車道;(3)受客水綠地率:指受客水綠地面積與相應控制機動車道面積的比值。圖3110 ~ 130m寬路段圖4)回歸分析:對176種模擬分析結果進行分析,回歸出設計參數與年徑流控制率的函數關系。通過比較相關系數(R2),確定相關性最大的回歸方程。5)通過分析對比發現,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與綠地受客水比例之間存在較高的對數回歸相關性,R2在0.8574 ~ 0.9963之間(如表5所示)。6)計算上述9個斷面在不同綠地率下接納客流水和綠地下沈65,438+00 cm和65,438+05 cm時的年總徑流控制率。圖3和表6列出了11 ~ 130m路段情況下的計算結果。
3結論
通過道路工程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快速查表,佛山市交通管理部門和規劃設計單位的設計人員可以快速有效地查詢道路設計和驗收是否符合佛山市交通基礎設施海綿城市的規劃設計目標,增加了海綿城市評估的可操作性和簡便性,提高了海綿城市規劃設計的效率,為海綿城市建設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