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德爾菲的傳說很多,這裏我想舉三個特別有名的例子:
——呂底亞的回廊進攻波斯的故事。
根據希羅多德的歷史,呂底亞(今土耳其西部)的景泰藍國王(公元前595年至546年在位,相當於中國的春秋時期)意識到自己的國力,考慮擴張領土。當然,國王是個謹慎的人。在做出如此重大的決定之前,他需要征詢上天的意見。這個時候,希臘和整個愛琴海都由奧林匹斯眾神統治,各個地區都有自己的守護神和神廟。克羅伊斯作為壹個精明而科學的君主,為了避免迷信和盲從,決定在求神之前先測試壹下哪個神的預言更準確。
於是,他派了七個使者到泛希臘地區的七個著名神廟,讓他們在離開呂底亞後的第100天,向他們的神廟提出同壹個問題:呂底亞的國王克羅伊斯在幹什麽?使者要把錄好的答案封好,帶回呂底亞,國王要同時開考。
希羅多德未能收集到七殿的所有答案,但據說克羅伊斯看到特爾斐的神諭後喜出望外,認為這是壹個真正值得信賴的渠道。據說特爾斐的神諭是這樣的:
原來,為了讓測試變得更加困難,景泰藍在約定的日子裏做了壹件他認為不可能猜到的事情:他親自找來壹只烏龜和壹只山羊,把它們剁碎,放在壹個有青銅蓋子的鍋裏燉——結果被愛琴海彼岸的特爾斐的祭司們完美地記錄了下來。此外,據說來自Amphialaus的神諭也傳達了同樣的信息,但神諭本身並沒有流傳下來。
現在他找到了壹個可靠的神廟,景泰藍準備了大量的財富運往特爾斐和安菲利亞斯,並詢問呂底亞是否應該進攻波斯帝國,如果應該,是否應該在希臘城邦中尋找盟友。這兩個神殿給了他同樣的答復:如果克羅伊斯進攻波斯,壹個帝國將被毀滅。至於他的盟友,他應該在最強大的希臘城邦中尋找。
顯然,這兩座寺廟是可靠的,但答案仍值得進壹步證實。克洛伊·伊索決定這次少花點咨詢費,只向德爾福致敬。對了,提問的時候他走了捷徑,不問勝負,只問國運是否亨通。德爾福的回答是這樣的:
顯然,騾子是不可能稱王的。景泰藍得到消息後,認為自己的家族將統壹呂底亞帝國世世代代,於是決定與當時最強大的軍事力量斯巴達結盟,進攻波斯。
然而不幸的是,克羅伊斯並沒有占領波斯領土,而是被波斯皇帝居魯士絞死並俘虜了。更有甚者,在他被圍困,急需救援的時候,他最強大的希臘盟友居魯士大帝因為其他事務未能出手相救。幸運的是,居魯士不僅沒有殺死他,而且從此把他當作貴賓和顧問。幸存下來的克羅伊斯滿腹怨恨,派人找到特爾斐神廟的祭司理論。德爾福不但不道歉,還義正言辭的反駁他:1)神諭說壹個帝國會滅亡,但沒說是哪壹個。不確定的話,要另派使者去問;2)“騾子”是比喻。波斯皇帝居魯士有不同的父母,所以他的兒子被阿波羅稱為“騾子”。“騾子”成了皇帝,妳迪雅族當然逃不掉,妳會被俘虜的。?
相傳,克洛伊薩斯聽到這個答復後,承認阿波羅沒有錯,都是他自己的錯。
波斯戰爭中的兩個故事
公元前480年,波斯皇帝薛西斯壹世親自進攻希臘。當時希臘和波斯的實力相差很大,根本不是壹個量級的。雅典和斯巴達在希臘民族生死存亡之際,決定既往不咎,領導當時尚未叛變的希臘城邦抵抗侵略。雅典靠海,主要領導海軍;斯巴達是戰士,主要掌管軍隊。面對波斯百萬大軍的圍攻(確切人數尚無定論,應該在幾十萬到幾百萬),希臘各城無人有把握,因此更多依靠神諭的力量進行庇護和指引。
?-斯巴達300,溫泉通行證
前480年,波斯軍隊南渡馬其頓,逼近希臘半島。
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壹世率領300名斯巴達士兵和其他希臘盟軍進駐易守難攻的塞莫皮萊,迎擊波斯軍隊。在面對敵人之前,列奧尼達壹世向特爾斐進貢,他得到的神諭是這樣的:
據說列奧尼達在接到這個神諭後,為了保存盟軍的實力,遣散了大部分士兵,只留下從斯巴達帶來的300名精銳士兵,約1,000名黑人勞工,以及6000-7000名發誓跟隨的其他城邦士兵,去迎接1.2萬到30萬的波斯軍隊(物質沖突)。
這是壹場向石頭扔雞蛋的戰鬥。希臘聯軍堅持了三天,最終全軍覆沒。其他希臘盟軍利用這三天時間成功撤退。斯巴達300及其盟友的勇敢和奉獻精神將永遠被希臘人銘記。列奧尼達服從神諭,犧牲了壹個國王來拯救他的城邦。
——三排劃槳戰船,雅典的木墻
穿過溫泉關後,波斯軍隊長驅直入希臘,迅速占領了三分之二的土地,占領了雅典,並將其焚毀。好在雅典人聽從了特爾斐神諭,已經撤城,所以波斯人燒了壹座空城,並沒有影響雅典的有生力量。
關於這個甲骨文,據說是這樣的:
至於神諭對“木墻”的解釋,當時雅典人也有爭議。有人認為木墻指的是衛城的城墻,有人認為應該為雅典建造木墻,有人認為木墻指的是船。這時,壹個叫蒂米什托克利斯的人對這個神諭做出了自己的解釋:木墻意味著戰艦,所以雅典人要做好海戰的準備,神諭中提到的薩拉米斯將是海戰的地點。
大家壹致認為蒂米什托克利斯的意見完美地解釋了神諭,於是艦隊留在薩拉米斯,幫助當地平民撤離。與此同時,特爾斐人自發地向阿波羅祈求指引希臘的安全,祭司告訴他們“向風祈禱”。受教的希臘人建造祭壇向風祈禱,不久,波斯艦隊(據報道1200艘戰艦)在壹場風暴中損失了至少三分之壹的船只。
波斯艦隊遭受的損失極大地鼓舞了盟軍(據說只有378艘戰艦)。憑借薩拉米斯有利的地理位置和蒂米什托克利斯的戰略,希臘人在480年9月以40艘戰船的代價擊沈了200多艘波斯戰船,俘獲了50多艘戰船。波斯艦隊的士氣受到嚴重打擊,薛西斯逃離戰場,從而扭轉了波斯戰爭的局勢。
特爾斐神諭,要不要試試雲雀?
這些關於特爾斐的記錄引起了我的好奇心。相信不可知論,我懷疑要麽是有天意(但我基本不相信),要麽是特爾斐的祭司們通曉天文地理人事,甚至可能有自己的間諜網做出如此神奇的預言。同時,在希羅多德的敘述中,我清晰地瞥見了當代魔幻/奇幻文學中利用預言制造懸念的手法(例如,參見《列王的遊戲》中丹尼爾利斯在不朽神廟中看到的幻覺),但這壹方面是歷史記錄,另壹方面是文學創作,兩者不能相提並論。德爾福到底為什麽這麽神奇?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我咀嚼了壹些文件,得出了以下結論:
1.所謂的歷史
谷歌是這樣定義歷史的:
所以,對於說漢語的我們來說,可以稱之為“歷史”的事件、人物、記錄,都是客觀存在或者曾經存在過的。換句話說,“歷史”的默認屬性是“真實”。雖然我們有時會說“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但總的來說,我們傾向於相信“歷史”是真實的。?
但是希羅多德在開始的時候是這麽說他的工作的:
希臘“歷史”?ρ?δοτο?-historia是壹些現代語言的鼻祖,包括英語歷史和法語歷史。到目前為止,這個詞的含義在每種語言中都是不同的。它的本意是“研究成果”而不是我們現在理解的歷史(“真相”)。因此,對於生活在2500年前的希羅多德來說,他的工作只是收集、篩選、編輯和記錄他自己生活之前的那個時代和幾個世紀的謠言和信息。對他自己來說,歷史上選取的資料基本上經得起推敲。有時候如果內容有沖突,他會繼續用自己的觀點分析材料。
所以,要找出特爾斐神諭為什麽起作用,我的論證是建立在錯誤的基礎上的——希羅多德收集的只是傳說,而不是真相。
2.關於神諭的猜測。
雖然希羅多德沒有記載事實真相,但是特爾斐神廟確實存在,這是無數的資料來源、不同時代的記載和考古依據都可以證明的。
雖然很多記載在細節上有所不同,但其* * *性質是顯而易見的:特爾斐的先知是壹位女性,在她預言的時候,她被壹種從巖石縫隙中升起的神秘氣體所包圍,進入了壹種類似瘋狂的狀態,仿佛被自己的上半身抓住。這種傳說對後世藝術家對先知德爾菲形象的塑造影響深遠。
傳說在古代,德爾斐的牧羊人有時會發現他們的山羊在經過帕納索斯山上的壹個懸崖時,會突然跳起來,發瘋似的大叫。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壹些牧羊人會自己走過去看壹看。於是,他們會產生各種幻覺,就像被附身了壹樣,還有人聲稱看到了未來。這個地方越來越出名了。當地人認為這是人們與上帝交流的壹種方式,所以他們決定建壹座寺廟來保護它。既然是與神溝通,自然要有壹些儀式感,於是先是美麗的聖母,然後是德高望重的老婦人,被選為特爾斐的先知皮提亞,作為與神溝通的唯壹渠道。
長期以來,對於彼佳預言時是否真的會進入迷幻狀態,歷史學家壹直試圖從各個角度尋找答案。壹種說法是她吸入了分散在地層中的氣體而癱瘓,但法國雅典學院的挖掘並沒有發現阿波羅神廟下傳說中的裂縫,他們認為當地頁巖的地質也阻止了氣體向外擴散。然而,美國2002年的壹項新研究表明,德爾菲遺跡確實位於兩條斷層的交匯處,地下富含的瀝青石灰巖可能在地殼運動中產生乙烯物質,對人有神經麻痹作用。所以,皮媞亞的迷幻狀態是有可能存在的,但究竟是無稽之談,還是迷幻狀態下的太陽神附身,則是另壹回事了。
3.與時俱進,尋求上帝的指引
在古希臘神話中,奧林匹斯眾神確實存在,並且經常幹預人間事務。許多城邦和權貴可以將他們的建城/家族歷史追溯到某個特定的英雄(半神,通常是宙斯的私生子)。所以古希臘人去神廟尋求各種答案,往往是非常虔誠的詢問非常具體的例子。根據他們的優先級,德爾福設計了壹系列的流程和相應的收費規則。
皮媞亞的預言是最有效、最昂貴的傳說,也是最復雜的過程,壹般對名人開放。對於普通人來說,書信抽簽的方式足以讓他們自信面對婚喪嫁娶、土地分配等人生大事。
因為德爾福的名氣,它的業務範圍也從每年的皮提亞預測——平時抽簽的結構,發展到每月的預測,直到最後每天有兩個皮提亞值班,也有備份的業務結構。
需要註意的是,雖然皮媞亞是整個德爾菲體系的金字招牌,但是他們的“狂言”是提問者無法理解的,這就需要男性牧師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他們的預言。有趣的是,隨著文字和文學的發展,在以詩歌為主要文體的時代,德爾菲的神諭都是詩歌,而在以散文為主要文體的時代,流傳下來的神諭都變成了散文。無論是在詩歌還是散文中,這些神諭的相似之處就是它們的奧秘。換句話說,壹切似乎都是合理的(見上)。人們不禁感嘆特爾斐的祭司們聰明,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