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頂鶴是中國非常美麗的動物,生命力也非常頑強。年輕的時候,我想讓她看到美好的感情。”
不僅如此,小林還給小軍的姐姐寫了壹封長信。因為剛入小學壹年級,小林不會寫很多字,所以用拼音代替。小林自己也沒想到的是,這幅略顯稚嫩的國畫和壹封寫得有些歪歪扭扭的長信,讓小軍的姐姐淚流滿面,下定決心遠離毒品。因為和孩子的純真愛情相比,小軍覺得太丟人了!已經恢復正常生活的小軍,時常會想起小林給自己帶了壹份舍不得吃的零食“觀高美”時的場景,而小林當年送的那兩幅國畫,多年來壹直掛在小軍的家裏。
文林向中國艾滋病基金會捐款。
就這樣,在母親的影響下,小林用這些看似普通的人際交往方式,改變了很多“癮君子”的生活。湖北省有這樣壹位母親,因為和丈夫離婚後,精神抑郁,染上了毒癮。剛進戒毒所的時候,因為擔心女兒麗麗,她經歷了非常艱難的第壹個月。這時,她聽到了和女兒同齡的孩子小林的故事,小林不僅是中國最年輕的禁毒誌願者,也是幫助吸毒者戒毒成功率最高的初中生。於是,母親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給小林寫了壹封信,信中附上了她家的電話號碼。壹周後,麗麗接到壹個陌生電話。“妳好,我是來自福建的文林。我是壹名禁毒誌願者。妳媽媽讓我聯系妳。她非常想念妳。讓我做妳的朋友,讓我們壹起幫助妳媽媽戰勝毒魔,好嗎?”從此,麗麗每天晚上七點都會接到福建打來的長途電話。兩個素未謀面的孩子在電話裏聊了很多事情,這個電話打了將近壹年。2004年7月,剛剛參加完中考的溫小林和母親也趕到武漢看望母女倆。兩天後,這對母女在當地註冊,加入了中國禁毒誌願者隊伍。在湖北省,這位母親是中國第壹個從吸毒者變成誌願者的人。
同樣是在小林的幫助下,福州長樂小夥陳日輝(化名)從壹名吸毒人員變成了壹名禁毒誌願者。陳驍,早在1995,就因為和壞朋友接觸而染上了海洛因。到2005年,已有十年吸毒史的陳日輝先後被送往廣州、珠海等地的戒毒所強制戒毒十余次,但每次回來後仍抵擋不住毒癮的誘惑,反復戒、吸。去年3月,在福州邊防支隊潭頭邊防派出所官兵的幫助下,我見到了禁毒誌願者和她的母親文。文林後來多次去潭頭鎮找陳日輝談話,堅持給陳日輝打電話,用愛和真誠喚醒了陳日輝的信心和勇氣。陳驍說:“那段時間,我對未來感到茫然,因為我無法得到人們的理解,情緒非常低落。文林和其他人幾乎每天晚上都給我打電話聊天,關心我,安慰我,這讓我感到很溫暖。當我心情不好的時候,我會給他們打電話。後來他們忙著寫作業,隔幾天就給我打壹次電話。而在這之前,沒有人告訴我這些話。他們的話是我最好的戒毒藥。”
女士們,先生們,在10年裏,小林和他的母親通過寫信、打電話、探訪、上網等方式,幫助了10多個省份的近40名吸毒人員。其中17達到聯合國戒毒成功標準,三年半內無復發。我國著名公共衛生醫學專家王增珍教授對他們進行了跟蹤研究。說到這裏,妳應該明白為什麽小林說正常情況下十七歲是浪漫的,這壹切都不符合她的實際情況。想想看,無論是她和吸毒者之間頻繁往來的信件還是電話,哪壹個都會和“浪漫”扯上關系今年6月,小林獲得聯合國艾滋病大使稱號後,17歲的她就和“紅絲帶”緊緊聯系在了壹起。(錄音)
“作為壹名艾滋病愛心大使,妳自己都不先站出來,別人怎麽站出來?於是我們聯系了省紅十字會,然後聯系了傳染病醫院。葉主任幫我們找到了。肖磊本人是壹個非常貧窮的女孩。她無辜地感染了艾滋病。她有兩個弟弟要學習。得了這個病後,她斷絕了經濟來源,向親戚借錢。她當時對生活沒有信心。”
過去,小林曾多次為慈善事業賣報紙,並向中國艾滋病基金會捐款。但小林在之前的防艾誌願者活動中,從未真正接觸過艾滋病病毒攜帶者或艾滋病患者。那麽,在這次與肖磊的面對面交流中,小林的內心世界經歷了哪些變化?我們休息壹下,然後回來。
女士們,先生們,歡迎回來,繼續聽我講述文林的故事。
我聽說我要去肖磊。文林起初沒有想太多。但是當他真正來到肖磊的病房時,文林又開始猶豫了。(錄音)
“當我真正走進這個病房的時候,我心裏就覺得,哎呀,我站在裏面會得艾滋病的。雖然我心裏很清楚,有哪些傳播途徑,怎麽預防,但是當妳真正接觸到這件事的時候,我就不得不邁過這個門檻了。說真的,當我看到她時,我還有點猶豫要不要和她握手。然後我覺得應該面對自己。那就勇敢邁出這壹步。”
小文林握著肖磊的手,真誠地告訴她,這是他第壹次見到艾滋病患者,他有點害怕。這種真誠的坦白換來了肖磊的尊重。
“她(肖磊)告訴我,妳非常勇敢,妳會告訴我,有些人要麽遠離我們,要麽表現得壹點也不害怕。”
從雷的病房裏,找到了壹位醫生。醫生說,只要采取適當的預防措施就沒有問題,但小文林小心翼翼地用洗手液洗了手。
(錄音)
“其實我回去之後,再接觸艾滋病人的時候,我根本就不洗手。第壹次往往是我們要跨越的門檻。當妳跨過這個門檻,妳就會知道這沒什麽,很開放,很自然的行為。握手擁抱。這樣,妳就不會覺得這是什麽了。”
同樣是在傳染病醫院,小林也遇到了這樣壹對來自閩北的母子。孩子不到壹歲,但出生不久,就壹直生病。他壹旦生病,就很難康復。於是經驗豐富的醫生懷疑孩子的免疫系統有問題。隨後的檢查證實,孩子感染了艾滋病,是母親傳染給他的,孩子的母親是艾滋病病毒攜帶者。那個愛著自己的丈夫,消失得無影無蹤,母子倆用過的東西和衣服似乎都是滾燙的,誰也不想再碰;壹旦出了家門,親戚鄰居要麽躲得遠遠的,要麽遠遠的指著他們的後背。小林決定用自己的力量幫助這對不幸的母子。這時,壹個誌願者組織,在得知這對母子的情況後,也非常希望幫助這位不幸的母親小平,但事與願違:
“他們也希望能幫助她。我想幫助她,但我不知道怎麽做。我沖進去,跑到(酒店的)櫃臺說,我們要去采訪這個艾滋病人,馬上暴露身份,發生了壹件被踢出(酒店)的事情。他是真心想幫他,這是善良的出發點。(因為)光有熱情是不夠的。”
從這次經歷中,文林覺得,做壹名有熱情有愛心的防艾誌願者顯然是不夠的,加強自身的心理建設非常重要。(錄音)
“妳在做每壹步的時候,都要考慮會不會給他人帶來麻煩。壹定要有壹定的心理基礎,有個準備,不要過度,不要在語言上刺激他(患者),在行動上要有壹定的分寸,不要盲目去做。很多誌願者不知道怎麽幫忙,可能會適得其反。妳還沒實現夢想就死了。”
妳看,壹個17歲的孩子,能如此理性的分析和看待問題,實屬難得。原因是在10的禁毒防艾運動中,小林嘗到了太多同齡孩子無法承受的艱辛。很難想象,這個“禁毒天使”在小學時幾乎沒有什麽知心朋友。原來,自從媒體開始報道溫小林媽媽幫助救吸毒者的事情後,就有家長知道了,並對孩子說:不要和文林玩了,她媽媽總是和吸毒者、艾滋病患者打交道,說不定哪天就被感染了!壹夜之間,在學生眼裏,小林成了另類。(錄音)
“我沒有童年那樣的童年。現在我都不記得我的童年是怎樣的了。我唯壹記得的事情是我和我媽媽在壹起做什麽。在小學,我可以說沒有朋友,童年是壹個人的,可以說有點淒涼。”
孩子的話真的讓人有點心酸。我們不得不承認,面對吸毒者和艾滋病患者,社會上大多數人仍然是聞之色變,避之不及。在大多數成年人勸阻的時候,小林勇敢地站了出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有人被幫著用母女倆攢的錢買毒品。妳能承受這樣的打擊嗎?(錄音)
“好疼!妳做這壹切是什麽感覺?無償工作。媽媽問我要不要繼續?我是說壹個人要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堅持下去。我們所做的是有限的,但如果我們努力去面對,就不會讓自己有壹點遺憾。”
小學時,文林去過冰心的祖籍福建長樂。
故事講到這裏,我們真的忍不住要為這個小女孩加油了。歌裏不是也唱到:“年輕的心為未來寫壹段對話;年輕的妳,為無盡的生命喝彩。“那麽,小林身邊真的有掌聲嗎?(錄音)
“我們面臨的最大困難之壹是社會上的壹小部分人。我們在做的時候,他不會幫忙,反而會罵人,造成我們內心非常痛苦的狀態。當妳做了壹件事,被媒體采訪時,他們會說,‘哦,妳又上電視了,妳上媒體了嗎?最近怎麽樣?‘以後還吃這碗飯嗎?’就這樣,我冷嘲熱諷。"
小林笑著說,貧窮的生活和少數人的冷淡磨練出她比同齡人更成熟。14歲的時候,曾經有人問她媽媽,妳女兒20歲了嗎?目前距離高考越來越近。除了其他孩子,小林還要做大量的誌願者工作。
65438+2月19,我們前面介紹的閩北艾滋病病毒攜帶者小平,帶著孩子再次來到福州接受治療。今天下午,小文林正好沒課。她穿上幹凈的校服,去了小平住的賓館。小林抱著生病的嬰兒,努力讓瘦弱的孩子露出笑容。雖然這個下午對高三的她來說太珍貴了。但是,小林還是選擇把時間留給那些需要愛和幫助的人。(錄音)
“其實我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我上不了大學。經常在腦海裏閃現,但是妳壹定要堅持下去,因為這是壹種責任,我的責任,做誌願者本身就是委屈自己。我覺得這種委屈可以為我們的社會,為我們的國家,為我們自己的生活做壹些努力。我覺得這輩子沒有遺憾了。”
在放學回家的孩子中,妳永遠不會壹眼認出小林,因為她太單純,太平凡,但聽完今天的故事,相信妳會記住這個孩子,就像她曾經用過的網名“天使心”,因為她天使般的心,這個冬天格外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