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的頭號粉絲:周星馳
周星馳稱霸21香港金像獎,第壹個要感謝的人是他的偶像李小龍。
我們很難對各種外來影響進行考證。就電影而言,仍有絡繹不絕的各國電影人在作品中緬懷李小龍,而喜劇之王周星馳首當其沖。李小龍對周星馳電影的影響顯而易見。周星馳不是動作演員,但他壹直把李小龍作為自己事業的標桿,李小龍的剪影經常出現在他的每壹部作品中。《龍的傳人》中,周星馳飾演周小龍,而飾演父親的元華自稱是李小龍的弟弟,所以周星馳在片中稱李小龍為老師。
在周星馳的新精武門,賭徒,武俠狀元蘇,喜劇之王,少林足球,功夫,長江七號等等,都能看到李小龍銀幕風格的痕跡。毫不誇張的說,李小龍壹直活在周星馳的電影裏。功夫電影的片頭音樂就是抄襲李小龍精武門的配樂。在《少林足球》中,陳國坤的守門員和黃底黑條的運動服是李小龍在《死亡遊戲》中的經典出場,這也曾出現在許多中外電影中。周星馳對李小龍最真誠的感謝,是在2002年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上,周星馳憑借《少林足球》獲得“最佳男主角”獎。他感謝的第壹個人是李小龍。
模仿李小龍經典風格的國產電視劇數不勝數。除了即將上映的由陳國坤主演的《李小龍傳奇》之外,早前還有壹部由武大偉主演的系列劇《江湖中的龍》,這兩部劇都是根據李小龍輝煌壹生的故事改編的。影星周文建主演的電影《過江龍》是對李小龍精神的另類記憶。雖然效果壹般,但誠意可嘉。
動作電影明星甄子丹曾出演電視劇《精武門》。甄子丹在電影中的舉止和武術設計都是模仿李小龍電影版的精武門。甄子丹也被認為是最接近李小龍氣質的演員。甄子丹最近出演了電影《葉問傳》,在片中他飾演了李小龍的導師——詠春拳大師葉問的傳奇。
國際巨星成龍經常在作品中表達對李小龍的敬意。成龍出道之初,曾在李小龍的電影《精武門》和《龍爭虎鬥》中客串,被視為與李小龍的銀幕對手戲。《唐山大兄》的導演羅微準備提拔成龍為李小龍的接班人。1978年,成龍拍了電影《新精武門》,裏面成龍不斷模仿李小龍的踢腿和雙節棍,但是電影的效果很不理想。成龍終於靠自己找到了適合發展的銀幕風格,但李小龍還是經常出現在成龍的電影中。比如《城市獵人》裏的影廳大戰,成龍在銀幕上按照李小龍的招式戰勝敵人,還不忘說壹句“龍哥,謝謝。”
洪金寶也是李小龍的堅定支持者。洪金寶出道時,經常客串李小龍的電影。《龍爭虎鬥》開頭就有壹場經典對決。曾經有傳言說李小龍和洪金寶有過壹次小小的較量。洪金寶回憶說,李小龍的步法讓他猝不及防。李小龍的遺作《死亡遊戲》也是由洪金寶創作的。洪金寶對李小龍最深的致敬是在電影《飛龍過江》中,模仿李小龍作品中的經典場景,通過喜劇的方式重新演繹,被認為是壹種用心良苦的惡搞。
在世界電影圈,李小龍的影響是深遠的,尤其是中國華人動作演員和武術導演進入好萊塢後,李小龍的功夫魅力也被植入好萊塢電影。例如,在《黑客帝國》中,袁和平是武術指導,主人公尼奧的許多武術動作都是模仿李小龍的。而同樣由袁和平任伍指的《查理的天使》、《殺死比爾》等電影中,可以看到李小龍動作片的性格。《殺死比爾》的導演昆汀·塔倫蒂諾本人就是壹個功夫電影迷。他專門為女主角烏瑪·瑟曼設計了壹套黃色背景的黑色條紋運動服,在外形上向李小龍致敬。
在傳記電影方面,好萊塢也為紀念這位功夫巨星制作了許多紀錄片和傳記片,如紀錄片《李小龍:迷失的采訪》、《李小龍:勇士之旅》、《李小龍-不死之龍》等。,都是很有研究價值的紀錄片。1993年,環球影城還花錢拍了《李小龍傳》,由新星李截主演。影片反響並不大,都是因為李小龍的武俠魅力不是壹般人能展示出來的。
在李小龍的紀念日,世界各地都有很多紀念李小龍的活動。除了1993李小龍逝世20周年時授予他的終身成就獎外,2005年還頒發了“世紀之星”獎,他的女兒李香凝代表父親領獎。
2005年6月27日,李小龍誕辰65周年之際,壹尊比例為1: 1的李小龍銅像也在香港星光大道揭幕,以表彰這位巨星為香港電影所做的努力。此前壹天,由當地藝術家伊萬·菲喬利奇創作的李小龍銅像也在波黑南部城市莫斯塔爾揭幕。莫斯塔爾在20世紀90年代的波斯尼亞戰爭中遭到嚴重破壞。這座城市豎立的李小龍銅像是反對種族隔離的象征,被這座城市的各個族群所接受。伊萬·菲喬利奇希望用李小龍自強不息的武俠精神激勵人們戰後重建家園。
無論何時何地,李小龍的名字總會被喚起,但他短暫的壹生卻留下了太多值得我們珍藏的回憶。李小龍的精神不會死,他的電影也將永存。
出生:1940 165438+10月27日。
死於:1973年7月20日。
十二生肖:龍
他曾就讀於香港拉薩爾學院。
7歲看電影,13歲習武。
功夫入門:詠春拳
父親:李海泉(粵劇名醜)
母親:何金堂(歐亞混血兒)
夫人:琳達
兒子:李國豪(拍攝時意外身亡)
女兒:李香凝(來自電影)
李小龍有壹個哥哥,壹個哥哥和兩個姐姐。
李小龍在兒子李國豪的陪伴下安息在美國西雅圖的湖景公墓。
五大傑作:
唐山老大哥(1971年)
精武門(1972)
猛龍過江(1972)
龍入(1973)
死亡的遊戲(1973)少年時代的李小龍。
李小龍出生於美國舊金山,在香港度過了童年和青少年時期。李小龍年輕的時候很瘦。他的父親在兒子7歲時就教他練習太極拳,因為他的體格很強壯。13歲時,李小龍跟隨名師葉問系統學習詠春拳,並在家中架起木樁,每天對著木樁勤奮練習。此外,他還練習了洪拳、白鶴拳、譚腿、少林拳、戳足等拳法,為後來開創截拳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了提高武術水平,李小龍不僅學習了中國的拳術,還學習了西方的拳術。在參加西方拳擊培訓班的時候,他把自己的零花錢買了壹部關於世界冠軍路易斯的拳擊比賽的紀錄片,從中學習了冠軍的步法、姿勢、拳法和訓練方法。他還經常參加校內外的拳擊比賽,不斷豐富自己的實戰經驗。赴美深造,創立截拳道。
18歲時,李小龍決定離開香港去美國留學。
李小龍在西雅圖的生活相當艱辛。他進入大學後,除了學習之外,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學習武術上。他在學校組織了壹支“中國功夫隊”,經常在校園裏進行訓練和表演,獲得了師生的壹致好評。
1964年,美國在加州舉辦了全國空手道大賽。當時年僅24歲的李小龍橫掃所有參賽選手,奪得冠軍。
李小龍通過不斷的改進,逐漸精通功夫,甚至達到了更高的境界。其中,“李”、“寸拳”、“勾手”是他的獨門絕技。
李小龍是個多面手。除了精通各種拳法,還擅長長棍短棍雙節棍等各種器械,還學習氣功和硬功。
從實戰出發,以中國武術為基礎,李小龍吸收了西方拳擊、空手道、跆拳道、泰拳等武術的優點和特長,並總結多年的經驗創造出壹種拳法——截拳道。成立博物館,廣教學生,推廣真功夫
為了推廣中國武術,李小龍在大二時租下了校園內壹個停車場的壹角,掛上了“範縝國立美術館”的牌子。他邊教邊練,很努力,技術進步很大,尤其是腿法。
在郭,他遇到了來學習武術的女醫科學生。經過壹年多的交往,他們漸漸產生了感情。1964年8月,他們正式結婚。結婚後,李小龍和妻子雙雙輟學,合力開辦了壹所武術學校。
自從李小龍在美國佛羅裏達州唐人街制服4名持刀歹徒,並勇敢救下中國女孩的消息見諸報端後,李小龍的名字就傳遍了美國,佛羅裏達州等電視臺也請他表演腿功,中國功夫備受人們關註。而他創辦的樊振國術博物館也逐漸興盛起來。李小龍為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經常參加各地的武術比賽,先後在西雅圖、奧克蘭、洛杉磯等地開設武術分館和學徒。武術博物館的規模和設備不斷完善,世界上許多傑出的武術明星如美國空手道冠軍勞力士等都爭相拜他為師,好萊塢著名影星如詹姆斯·亨平、史蒂夫等都是他的弟子。世界冠軍阿裏也登門拜訪,與他交流經驗。美國各派拳手經常聚集在李小龍的武館裏切磋武藝,他的“以武會友”的宗旨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涉足電影界,功夫震驚世界。
20世紀70年代初,壹股中國功夫電影的浪潮席卷全球。李小龍響亮的名字震驚了全世界。
1971年夏天,李小龍接受了香港樂嘉電影公司的邀請,拍了壹部以中國武術為主題的電影,名字叫《唐山大兄》。該片創下了香港開埠以來的最高票房紀錄,達到300萬港元。
繼唐山哥之後,李小龍拍攝精武門,引起了更大的轟動。李小龍在片中的大無畏精神和驚人的格鬥技巧,尤其是他在《李》和《臥拳》中的表演,讓人贊不絕口。此後,李小龍組建了協和電影公司,自編自導自演了電影《猛龍過江》、《死亡遊戲》,還與美國華納電影公司合拍了《龍爭虎鬥》,並親自出演主角。龍威的猝死仍有增無減。
就在李小龍雄心勃勃準備拍完《死亡遊戲》的時候,1973因藥物過敏於7月20日在香港突然去世,享年33歲。
李小龍因為在武術和電影方面的突出貢獻,被國際權威武術雜誌《黑帶》1972和1973評為世界七大武術家之壹。1972還被評為香港十大明星。美國報紙稱贊他為“功夫之王”,日本人稱他為“武術之聖”,香港報紙稱贊他為“當代中國武術和電影史上的奇才”。在美國、日本、英國、香港、臺灣省等國家或地區,各種紀念李小龍的雜誌和專刊同時出版,稱他為“弘揚中國武術最得力的人”
李小龍是多才多藝的,文藝兼武打。每當練武的時候,他都沈浸在武術理論和訓練方法的學習中。他生前留下了7部武學筆記和6部手稿:《截拳道》、《截拳道研究》、《功夫錄》、《二段式棍法》、《李小龍拳法圖解》(英文版)、《李小龍武術技法》(英文版)。世界各地的武術雜誌仍在研究和介紹他的武術,世界各地的武術愛好者仍然欽佩他。回首李小龍作為中國武術傳人的壹生,人們永遠懷念他熱愛中華民族、振奮中華民族精神、向往中華民族繁榮昌盛的赤誠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