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關於乒乓球拍的問題。

關於乒乓球拍的問題。

張怡寧比較特別,正手BTY FX,反手TR。

王、馬驍、小果同誌都是國貨,但是...老王匡2,田2;匡3,小3...反手老王哈蒙德,馬驍馬克V,小王公交海綿+EL橡膠,小果EL。

Laowa JO

都是雙面防粘。目前主流的運動員都是反膠弧圈球結合快攻:弧圈球是當今最流行的打法,這種打法可能占男性的80%。壹般兩邊都是反的。如世界冠軍王、、張怡寧,前國手喬虹、何智麗。

快攻結合弧圈球:快攻為主,弧圈球為輔,職業比前者更接近。壹般壹面反過來,另壹面是正膠、生膠、長膠(也有兩面都是正膠、生膠、長膠)。如世界冠軍鄧亞萍和陳靜,世界著名的金香梅和黃文冠。

第壹,競賽桌的面積

(1)左右半區也叫1/2區,其方向為擊球手本人。

(2)近網區是指離網40厘米以內的區域。

(三)底線區是指距離端線30厘米以內的區域。

(4)中區是指近網區和底線區之間的區域。

二、拍球造型

球拍形狀包括球拍角度和球拍方向。

(1)拍面角度

拍面角度是指拍面與臺面形成的角度。

(1)拍面垂直於臺面。

(2)拍面與桌面形成的角度小於90°,表示前傾。

(3)拍面與桌面形成的角度大於90°,即後仰。

(2)拍面的方向

拍面方向是指球拍左右偏轉時與球臺端線形成的角度。

第三,擊球位置

擊球位置是指擊球時球拍觸球的具體位置,與球拍角度基本重合。

(1)上部

(2)高級中學

(3)中部和上部

(4)華中地區

(5)中部和下部

(6)初級中學

(7)下部

第四,擊球時間

擊球時間是指從來球彈到臺面上的時間到球落回的時間。

(1)上升期:球彈離臺面,剛剛上升的階段。

(2)上升後期:球彈到接近最高點的階段。

(3)高峰期:球彈到最高點的階段。

(4)前下降階段:球從最高點下降的初始階段。

(5)下降後期:球落地前的這個階段。

五、擊球路線

擊球路線是指從擊球點到落點形成的線。五條基本線(以擊球手為基準)分別是:右對角線、右直線、左對角線、左直線、中間直線。中路直球總是由實際比賽中的位置決定的,也就是追球,也叫中路追路。

第六,打擊點

擊球點是指擊球瞬間球拍接觸球的空間位置,相對於擊球手的位置,包括以下三個因素:①球在身體的前後位置;②球與身體的距離;③球的高低位置。

(1)正手發球。

1,特征球速度快,落點長,沖量大,送到對手的右角或者左中位置,對對手威脅很大。

2.要點①拋球不要太高;(2)提高擊球瞬間的揮桿速度;③第壹落點要靠近我們桌的端線;④擊球點與球網等高或略低於球網。

(2)反手發球和發球下旋

1,特點是球速快,弧線低,向前推力大,迫使對方後退接球,有利於進攻,常配合發球使用。

2.要點①擊球點應在身體左前側與球網等高或略低於球網;②註意手腕的抖動力;(3)第壹落點在當地臺區端線附近。

(3)發壹個短球

1,特點是擊球動作小,出手快,球落在對方球臺後第二次起跳,使對方很難強行拉、沖或進攻。

2.要點①拋球不要太高;②擊球時,手腕的力量大於前臂;(3)發球的第壹落點不能太靠近球臺中間的球網;(4)發球盡量相似發長球,讓對手難以判斷。

(4)正手發球和發球

1,特點球速慢,向前沖力小,類似發球動作主要用來制造旋轉變化迷惑對手,造成對方接發球失誤或給自己創造機會。

2.要點①拋球不要太高;(2)發球時,拍面後期壓制,切球中下部;旋轉球加的越多,就越要註意手臂的前移;(3)發不出球時,擊球瞬間拍面後擺角度減小,向前推的力量增大。

(5)正手發左側上(下)旋球。

1.特點左側上(下)旋轉力強。對方擋球時,反彈到自己右側上(下)側,壹般站在中線左側或側身發球。

2、要點:①發球時要收腹,擊球點不要遠離身體;②盡量增加從右向左擺動的幅度和弧度,以加強側旋力量。(3)左側上旋球時,擊球瞬間手腕快速內收,球拍從球心向左上方摩擦。(4)左手下旋時,拍面後仰,球拍從球的中下部向左下方摩擦。

(6)反手發右上(下)旋球。

1.右側有很強的上旋(向下)。對手阻擋後,反彈到左側。發球最好用長的左斜球和短的右近網球。重點①註意腹部和腰部旋轉;②充分利用手腕旋轉和前臂力量;(3)右上旋球發球時,球拍在擊球瞬間從球的中部向右上方摩擦,手腕有勾手動作;(4)右下旋發球時,拍面後仰,球拍在擊球瞬間從球的中下部向右下擦。

(7)蹲式發球

1.特色深蹲發球屬於上手發球,早在50年代中國運動員就開始使用。橫拍選手比直拍選手更方便發下蹲球。直拍選手在發球時需要改變握拍方式,即將食指移至球拍後方。深蹲發球可以發左旋,也可以發右旋,在對手不適應的情況下威脅很大。關鍵時候發壹個高質量的球,往往可以直接得分。

2.要點①註意拋球和揮球的協調,掌握擊球時機。②發球要質量好,發球動作要整齊,防止未完全站起來就被對手攻擊;③下蹲發球時,左腳微前,身體微向右偏轉,揮桿路線為從左後向右前。球拍中間部分觸球向右上方摩擦,表示右側向上旋轉;從球的中下部向右摩擦,就是右下旋轉。(4)下蹲左側上下旋轉時,位置略平,身體基本面向桌子,揮桿路線從右後向左前。球拍右中部向左上方觸球,摩擦為左上旋;從球的中間到左下方的摩擦力是向左下旋轉。⑤發左(右)側上下旋球時,要特別註意快速半圓搓球的動作。

(8)正手高拋發球

1,最顯著的特點是拋高,增加了球落下時對球拍的正壓力。球速度快,有沖力,旋轉變化多,落地後繞角飛。然而,高拋發球是復雜和困難的。

2.要點:①不要把球扔得離球臺和身體太遠。②擊球點與球網等高或略低於球網,最好在靠近腰部的中右部位(15cm);③盡量增加內擺的幅度和弧度。(4)左上旋球和下旋球與低拋球相同。⑤觸球後,向右前方增加壹個恢復動作,可以增加對方的判斷力(結合右路旋轉球,球更有力)。

單步執行

1,移動法以壹只腳為軸,另壹只腳前後左右不同方向移動,身體重心落在移動的腳上。

2.實際應用:①靠近網球;2切追球;③壹步側身攻棗常用於來球略落中線左側,或側身推攻直線或中間拉球時。

(2)跨步

1.移動方法:當壹只腳踏在地面上時,另壹只腳在移動方向上邁出壹大步,腳蹬緊跟著半步或壹小步,身體重心移向踏地腳。

2.實際運用:①近臺快攻,用於處理稍遠離身體的來球;(2)削球,左右移動擊球;(3)跨步側身進攻:當來球速度較慢但略遠離身體時,左腳向左前方邁壹大步,右腳立即跟上壹小步,配合腰部右轉完成側身動作。

(3)循序漸進

1.移動方法:先壹只腳向另壹只腳移動半步或壹小步,然後另壹只腳落地後立即向球移動壹步。

2.實際應用:①快攻球員在左右移動的同時進攻或拉球;②削球手的正反手削球;(3)步步側身進攻,多用於拉、削球。右腳先向左腳移動,然後邁步以便轉彎,然後左腳向側面移動。

(4)跳躍

1.自移動法,球另壹側的腳用力蹬地,雙腳同時向球的方向跳。

2.實際應用:①快攻球員左右移動擊球,常與步幅配合使用;(2)中間平臺左右移動時常用弧圈球打法;3側身跳進攻或拉,但需要在空中完成轉腰動作;(4)斬波器在接到突擊時經常使用,但經常使用小跳調整位置。

(5)跨壹步

1.移動法以靠近來球方向的腳作為支撐腳,調整腳尖指向移動方向。遠離來球方向的腳在身體前方交叉向前球方向邁壹大步,然後身體向前球方向旋轉,支撐腳向前球方向再邁壹步。這是向前跨壹步。後交叉步是在身體後面完成交叉動作。

2.實際應用:①快攻或弧圈球用於側身進攻,拉後打右角空檔,或改右角反手擊球;(2)邊走邊切球;(3)削球接短球或削球高光。

常見的擦球技術

(壹)、慢搓

1,特點及應用慢搓動作大,在來球下落期擊球,回球速度慢,但有利於增加搓球的旋轉強度。慢搓壹般適合回旋轉強、線略長的來球。在對搓中,快慢搓的結合可以改變擊球節奏,牽制對手。

2.要點:①拍面的後擺角度要根據來球的具體情況來控制。(2)擊球時應以前臂為主要力量,手腕轉動不能過大。(3)搓、旋球,向下發力的同時,要加大向前推進的幅度。

(2)快速摩擦

1.特點及應用:動作範圍小,回位速度快。球被球的向前力搓回,球的向前力常用於接球或網下削球。在對搓中,利用快搓來改變擊球節奏,縮短對手回球的準備時間。

2、要點:①身體重心前移,身體靠近球。(2)前臂主動向前伸,插入球的中下部。(3)快擦壹般用於反擊。如果來球較弱,可以用力切。

(3)扭轉和轉動球

1,特點及應用利用類似的手法搓出旋轉球和不旋轉球(相對而言),讓對手做出錯誤判斷直接得分,或者為進攻創造條件。在對搓中,巧妙地將旋轉變化和落點變化結合起來,可以獲得更多的進攻機會,在應對削球時可以從被控制的局面中解脫出來。

2.重點:①加旋轉是前提,旋轉和不旋轉的差別越大越厲害。(2)搓轉時以爆發性腕力為主。(3)擦不動的時候,註意回球的弧線。

(4)不同性能球拍的搓球

1.特點及應用:反手快,用不同性能的拍面擊球,完全改變了回球的旋轉性質,讓對手難以適應。經常用在可以直接得分或者有機會球的時候。

3.方法和要點:掌握嫻熟的反手技術,選擇改變拍面和搓球的時機,讓對手措手不及,出現失誤,為下壹場板球做好準備。

常見的擦球技術

(壹)、慢搓

1,特點及應用慢搓動作大,在來球下落期擊球,回球速度慢,但有利於增加搓球的旋轉強度。慢搓壹般適合回旋轉強、線略長的來球。在對搓中,快慢搓的結合可以改變擊球節奏,牽制對手。

2.要點:①拍面的後擺角度要根據來球的具體情況來控制。(2)擊球時應以前臂為主要力量,手腕轉動不能過大。(3)搓、旋球,向下發力的同時,要加大向前推進的幅度。

(2)快速摩擦

1.特點及應用:動作範圍小,回位速度快。球被球的向前力搓回,球的向前力常用於接球或網下削球。在對搓中,利用快搓來改變擊球節奏,縮短對手回球的準備時間。

2、要點:①身體重心前移,身體靠近球。(2)前臂主動向前伸,插入球的中下部。(3)快擦壹般用於反擊。如果來球較弱,可以用力切。

(3)扭轉和轉動球

1,特點及應用利用類似的手法搓出旋轉球和不旋轉球(相對而言),讓對手做出錯誤判斷直接得分,或者為進攻創造條件。在對搓中,巧妙地將旋轉變化和落點變化結合起來,可以獲得更多的進攻機會,在應對削球時可以從被控制的局面中解脫出來。

2.重點:①加旋轉是前提,旋轉和不旋轉的差別越大越厲害。(2)搓轉時以爆發性腕力為主。(3)擦不動的時候,註意回球的弧線。

(4)不同性能球拍的搓球

1.特點及應用:反手快,用不同性能的拍面擊球,完全改變了回球的旋轉性質,讓對手難以適應。經常用在可以直接得分或者有機會球的時候。

3.方法和要點:掌握嫻熟的反手技術,選擇改變拍面和搓球的時機,讓對手措手不及,出現失誤,為下壹場板球做好準備。

常見攻擊技術

(1)臺灣附近的正手攻擊

1,特點及運用:站近臺,擊球早,球速快,動作幅度小,是我們近臺快攻打法的主要技術之壹。常用來回擊正手發球、推擋球、壹般上旋球等。,讓對手措手不及。反擊中結合線路和落點變化調動對手,伺機扣殺。

2.要點:①充分利用全身的協調發力(蹬地、轉腰、重心轉移)。②前臂是主要力量,手腕是輔助力量。③擊球點在身體右前側(約前臂長度)。觸球時主要是向前打,有輕微的向上摩擦。

(2)遠距離正手進攻

1,特點和應用站的有點遠,動作幅度大,力量重,進攻強,但是步法動作幅度大。多用於對面進攻中,以擊球點的變化直接得分或為扣殺創造條件,也可用側身後正手折返,防守時在相持中尋找機會;中間那架菜刀的反擊。

2、要點:①增加右手拍的範圍,以增加擊球的動作半徑。②上臂帶動前臂發力。上臂向前推,前臂和手腕向上推。③身體其他部位的協調發力不可或缺。

(3)正手扣殺

1,特點及運用:動作幅度大,力量重,球速快,攻擊性強,是得分的重要手段。常用來對付比球臺後面的球網彈得高的機會球或前進動量不大的半高球。

2.要點:①擊球點略遠離身體;球拍應該和球壹樣高。②在高點擊球,不宜打“落地球”。③擊球瞬間,整個手臂要發揮最大力量,配合腰部旋轉和蹬地的力量。④來球向下旋轉,球拍略低於來球,觸球瞬間手腕向上抖動。

(4)正手拉

1,特點靠近操作站,速度快,動作小,線路活性好,魯棒性強。這是反手發球、擦球和削球的基本技術。常用來抓發球搶位,在搓中搶位;對付劈砍時,穩紮穩打,利用落點、弧線、旋轉度的變化,伺機突襲。2.要點:①身體重心微降,右肩微沈。(2)在球下降的前期,球不要太低於球臺。③觸球時,應盡可能增加摩擦球的面積和時間。

(5)正手擊球

1,特點及運用,近臺,小移動,速度快,突擊性強,是處理近網短球的重要技術,也是中國快攻隊員掌握的獨特進攻技術。常用來反擊彈跳的下旋球,或在對抗中攻板,或利用這種技術直接得分,創造扣殺機會。

2、要點:①擊球前,拍臂不能繃得太直。②擊球力量適中比較合適。③根據來球的旋轉性質和強度,調整拍面角度、擊球位置和力量方向(6)正手高球。

1.特點及應用:作用範圍大,命中點高,威力重。配合落點的應用,可以給對手致命壹擊,多用於對付彈跳球。

2.要點:①在觸球的瞬間集中全身的力量②擊球點要稍微遠離身體(加大揮桿動作的半徑)。③球網附近的高爾夫球只需要向下的力,而落點較遠,落點後有壹定前進動量的高爾夫球要保持足夠的前進力。

(7)近臺反手進攻是1,特點是位置近,移動小,速度快,突擊性強。壹般來說,來回擊落臺左半區的來球,配合反手攔網和正手進攻,可以加強進攻,獲得更多的主動權,但反手進攻因為身體上的阻礙,不如正手進攻有力。

2.要點:①擊球時註意腹部、臀部和腰部。②以肘關節為軸,前臂主要發力,手腕向前向上搓球。(3)保持適當的擊球點尤為重要,太遠或太近身體都難以發力。

(8)反手快拉

1,特點及應用反手快撥是橫拍進攻型運動員常用的相持技術。具有站位近、動作小、落點變化多的特點。主要用於對付弧圈球、反手或反手進攻,雖然有壹定的速度,但力量較差,要配合側身進攻或反手突擊技術。

2、要點:①上臂緊貼身體,小臂快速前伸接球。②手腕控制球拍的前傾,靠球的反彈力把球打回來。③把握擊球時機。(4)註意線路落點的變化,配合突擊使用,為進攻創造條件。

(9)更快的反手擊球

1.特點及應用反手快,快,突然。是直板橫攻法的重要技術,多用於前三板。如短發球、近網短發球、與對方短擺等,常被用來先下手為強,以贏得下壹局的進攻機會。以左推右攻為主的運動員,如果能熟練運用反手快攻技術,在前三板可以獲得更多的主動權。

2、要點:①左側近網來球,用左腳向左前踏;如果球在中間來到左邊,用妳的右腳向前邁壹步。快速斜線時,球拍向左觸球中部,由後向前右揮拍;快速直拍時,球拍接觸球的中間,由後向前向左揮拍。②重心及時前移,上身緊貼球臺,便於在高點擊球。

(10)快速反手拉拍

1,特點及運用:反手快拉的特點是站位近,動作小,速度快,落點變化多,是對付下旋球的重要技術。利用它尋找奇襲的機會,既能加強進攻,又能避免正手空間過大。橫拍和直拍的反向快拉豐富了反手位的節奏,在搓或對付削球時可以用來贏得主動或直接得分。

2.要點:①根據來球的落點和長度快速移動。壹般是單步或壹步向左、左前或左後移動,面對來球。②擊球過程中,註意收腹,增加擊球空間。(3)根據來球的向下旋轉力度,調整搓球時的力度和弧度。

(十壹)反手扣殺

1,反手扣殺的特點及運用特點是動作大,力量重,球速快,攻擊性強。是回機會球的壹種方式,也是得分的有效手段。壹般在發球和相持中獲得機會後使用。

2.要點:①擊球點不要太靠近身體。②擊球的力量要靠整個手臂和腰部的協調來增加。(3)球拍觸球時要集中力量,避免只用手腕擊球。

(12)側身擊球

1,特點及應用側身進攻的特點是速度快,力量重,進攻力強。這是在各種類型的遊戲中必須掌握的重要技術。側身進攻的運用,很大程度上預示著進攻能力的強弱。

2.側身攻球要註意的問題:①側身後要保持上半身與球臺的適當角度,既能攻斜線,又能打直線,不妨礙下壹桿。②要有足夠的擊球空間(腹部);③移動中盡量避免擊球。(4)進攻球時,要用右腳的力量蹬地,重心適當前移,前臂略向前推。

(1)正手向前弧圈球

1,特點及應用:飛弧低,速度快,向前沖力強,落地後彈跳不高,但向前沖,急速下滑,能起到和扣殺壹樣的作用。常用來處理發球、推擋球、搓球和中等強度的進攻球。離場時也可以用來反擊。在實踐中,步法移動迅速而廣泛。

2.要點:①網拍的幅度要大,盡量加大揮拍的動作和半徑。②加快揮拍速度,在球拍達到最大速度時觸球。(3)只用上肢發力,向前的動力不強,所以腿、臀、腰的配合不可或缺。(4)摩擦力大於沖擊力,球拍與球的配合面要合適,防止打滑。

(2)正手加弧圈球

1,特點及應用飛弧高,上旋球很強,速度慢,但落地後迅速下滑,對方回球容易打高球甚至出界,可以直接得分或者獲得扣殺機會。處理削球、搓球和接發球是壹項重要的技術。另外,由於球的手弧曲率較大,落在對方桌上後迅速下落,也能起到改變擊球節奏的作用。

2.要點:①引拍時,球拍壹定要低於來球,但不要沈得太多。②拉球時,拍臂會自下而上發力,前臂快速收縮。在觸球的時候,盡量延長搓球的時間。(3)身體重心用右腳蹬地,轉動腰部,擺臂提高。

(3)反手卷邊

1,反手弧圈球的特點及運用是橫握拍的優勢之壹。拉球速度略快於正手,但力量和旋轉略遜於正手。可用於發球沖、接、扭、拉,也可用於壹般反擊、中臺反拉。如果運用得當,可以直接得分,為正手殺創造機會。

2.要點:①擊球點不能太高,也不能太近。②充分利用肘關節的杠桿作用,先撐肘,後縮肘,增加前臂的擺動幅度和力量。(3)近臺快拉的打擊時間為上漲後期或高點期,遠臺快拉的打擊時間為下跌期,但不能太低於臺。

我見過壹些人的防守技術如下:

乒乓球以“卸力”的方式處理來球,即在接觸來球的瞬間,球拍向後“微退”或左右移動,未來球的力量被卸下。給大家提供了壹個參考,壹個不標準的答案!畫回來是可以的。我先犧牲壹個看球的角度,然後再數拍子。數節拍很重要!

乒乓球速度的摩擦力可以克服旋轉是肯定的!看是什麽樣的弧圈球。如果是speedo,退壹步再拉回來,因為快,不然不會退了再轉回來,不然就擋回去了!如果是弧圈球(高拋弧圈球),球慢的話可以直接扣殺,來不及躲閃的話擋回去就好。但是因為弧圈球的旋轉性很強,所以在攔網的時候要特別註意。妳可以用力把球按下去,或者輕輕碰壹下,讓球轉回來。這個時候即使回球很高,但還是很強,對手很難下重板。而且,拉圈還挺費勁的。乒乓,不過speedo和loop都是強旋抽球,所以被處理。

不管是要扣殺還是攔網,都要看清楚對方是怎麽拉的。如果對方拉弧圈球的上旋球比較多,記得要把球往下壓的多壹些。如果對方拉球側旋比較多,記得看清楚球的軌跡,然後再用更多的前擋。有些人在阻擋弧圈球的時候會覺得很奇怪。有時候擋球的時候會飛出去了,但是有時候會擋網。其實只是上旋和拉球手側旋的質量不同而已。然而,沒有哪壹種拉法或打法是最好的。只有真正的對球的判斷和多變的對球的處理才是打球的長久之策。

下蹲和發球有兩種方式。壹種是只從正面發球。另外就是前後發球。

從前面發球

正面發球略高於球正面,手腕由正面扭向對方壹側。側旋發球將由硬摩擦形成。膝蓋深深彎曲,好像擡頭看球,手肘微擡發球。肘部必須略微彎曲。同樣的姿勢,從球的前側到對方側的下側,也要練習發球好像是斜切。這可以形成壹個較低的旋轉球。姿勢是壹樣的,但是如果妳快速觸球,就會形成側向旋轉,如果妳緩慢觸球,就會形成向下旋轉。

(2)兩邊蹲下發球。

正面發球多是從正手或者中路發球,這種發球可以從反手角度使用。使用正面時,與1的服務相同。中間利用反面使球彎入對方反手角球外側,形成下旋發球,使對方來不及反應,只好用削球接球。這個時候他可以反手弧圈球進攻,正手削球進攻。

其次,把球從球的背面推向左側,給它側向旋轉和向上旋轉。練習反手側發對方直正手球也是有效的。這種發球有速度,而且因為是側身旋轉,會給人壹種對方的球會從邊線出界的感覺,會讓對方在意想不到的時候猶豫不決,無法全力打出。這個時候可以做。

第三個球很強。

這是古川俊之著名的發球方法。上半場他發了壹個斜線發球,在決勝的下半場,他用這個發球在北京國際賽上擊敗了班克森。

(1)阻擋球

1,特點及應用該球速度慢,力量輕,動作簡單,初學者容易掌握。可以幫助初學者熟悉球,了解乒乓球的擊球規律,提高控球能力。

2.要點:①擋球是推擋球的基礎,初學者要形成正確的動作。②拍的時候,上臂要貼近身體。

(3)前臂向前伸展靠近球,手腕和手指調整球拍形狀,食指發力,拇指放松。

(2)快速推進

1.特點及應用快推的特點是站位近,動作小,有扶反擊,速度快,線條變化多。適用於回擊壹般的拉球、推球和中等強度的攻擊球;相持階段可以發揮回球快的優勢,推兩角或者攻擊對方的空檔,為自己的進攻創造條件。這是最常用的推球和攔網技術。

2.大意

(1)擊球前身體靠近,引起前臂的適當後撤。②前臂向前推時,完成外旋。③手腕旋轉不要太大,關鍵是時機。

(3)加大力度

1.特點及運用:回球力量大,速度快,擊球點高,充分發揮手臂的推進力。在比賽中,推進力可以迫使對手離開舞臺,陷入被動局面(如正手側身攻擊前板,推底線或大角度)。與減力器配合使用,能有效調動對手,獲得主動權。適用於處理速度慢、旋轉弱的上旋球或落地後力量輕、彈跳略高於球網的來球。

2.要點:①球拍向後拉,向上拉,增加用力距離。②擊球點要遠離身體。③擊球時間不宜過早或過晚。(4)在擊球瞬間有效集中身體各部位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