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網絡招聘平臺靠譜嗎?為什麽這麽多人投簡歷?

網絡招聘平臺靠譜嗎?為什麽這麽多人投簡歷?

在互聯網發展的今天,人們越來越依賴網絡找工作。然而,學生在使用互聯網求職時應該保持警惕。因為每年這個時候,不法分子就開始“摩拳擦掌”,紛紛上網,利用畢業生急於求職的心理實施詐騙。接下來邊肖會告訴妳網絡招聘的完整套路,同時也提醒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要擦亮眼睛,謹防上當受騙!

例行程序1

提交在線簡歷?獲取個人信息是真的。

向心儀的公司投簡歷是求職過程中最基本最常見的事情。但妳要知道,我們在網上看到的招聘信息很可能是不法分子發布的,我們投的簡歷很可能會落入不法分子手中。這些看似普通的簡歷,包含著豐富的個人信息,在不法分子眼中無疑是巨大的“財富”。犯罪分子獲取這些信息後,要麽從事販賣等違法活動,要麽直接進行電信詐騙,從中獲利。因此,為了獲取大量求職者的簡歷,這些不法分子往往打著“名企”“高薪”的幌子在網絡上招聘。其實招聘是假的,拿個人信息是真的。

提醒:網上求職,壹定要選擇正規的招聘網站,也要註意查詢公司的相關信息,判斷招聘的真實性;同時可以模糊簡歷中的家庭住址、身份證號等信息,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套路2

各種借口各種收費,騙錢不在話下。

雖然以招聘為名,以各種借口向求職者收費的情況屢見不鮮,但很多人都是因為急於找工作而上當受騙,而正是犯罪分子瞄準求職者的這種心理天賦,才屢屢得手。在這類騙局中,不法分子往往以“名企”的名義發布招聘信息。求職者面試後,不法分子開始以報名費、體檢費、工裝費、培訓費、押金等各種借口向受害者收取費用,同時以“高薪”等誘餌安撫其情緒。往往受害者發現的時候,樓裏空無壹人。

提醒:通常情況下,除公務員、事業單位招聘需要考試外,招聘公司不會收取求職者報名費等費用;壹般企業的入職體檢不會向申請人收費,而是由體檢人員自行選擇體檢單位進行;同時,企業在招聘中通常不會向求職者收取任何費用。總之,壹旦遇到要求收費的招聘公司,壹定要小心。很可能妳遇到了招聘騙局。

套路3

掛羊頭賣狗肉,謹防落入傳銷。

“掛羊頭賣狗肉”也是不法分子在網絡招聘詐騙中經常使用的伎倆。通常不法分子會在網上大面積傳播虛假招聘信息,而這些職位待遇優厚,待遇優厚,不斷邀請求職者面試。然而,當求職者實際面試時,發現實際信息與網上公布的信息完全不壹致。比如他應聘銷售,結果是傳銷。當求職者發現被騙,要求解約時,被要求支付高額違約金,人身自由可能受到限制。

提醒:邊肖再次提醒大家,找工作壹定要去正規的專業網站,因為這類騙局的虛假招聘信息壹般都是發布在城市分類廣告網站或者免費發布招聘信息的網站上。同時,在找工作的時候,壹定要提高警惕。壹旦發現招聘公司有傳銷嫌疑,應立即終止工作,及時報警。

套路4

錢少活得好多少?天上不會掉餡餅。

網上隨處可見“每項任務只需5分鐘”、“任務獎勵10元至50元不等”、“每天2小時,輕松過萬元”等招聘廣告,多以“刷信譽”、“刷單”、“打字”等大家都能做的簡單工作為主。錢真的那麽好賺嗎?當然不是,這些基本都是網絡招聘騙局。這類騙局的主要特點是“少勞多得”,不法分子以此為誘餌吸引求職者應聘。求職者壹旦與其取得聯系,不法分子就會發來求職申請表和工作流程介紹,要求受害者在網上購買商品並刷信譽,並承諾款項到賬後立即返還本金和傭金。但實際情況是,求職者壹次次付出真金白銀,卻從未看到本金和傭金的支付。當受害者發現時,罪犯已經從世界上消失了。

提醒:邊肖理解大家在求職過程中的焦慮,但在求職時壹定要提高警惕。“刷單”的工作大多是騙局,而在新修訂的2018 1反不正當競爭法中,明確規定“刷單違法,最高罰200萬”。

第八條經營者不得對其產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榮譽等作虛假的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或者誤導消費者。

經營者不得通過組織虛假交易,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

第二十條經營者違反本法第八條規定,對其商品作虛假的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或者組織虛假交易,幫助其他經營者作虛假的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的,由監督檢查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以二十萬元以上壹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並處10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的罰款,並可以吊銷營業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