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優秀財務人員的特征

優秀財務人員的特征

在職業規劃過程中,金融工作以其低門檻和穩定性吸引了大量求職者。但是,想成為壹個發展前景好的頂級財務人員,並不容易。

我經常和各行各業的CFO打交道,發現他們之間有很大的個體差異,但還是能找到壹些相似之處。壹開始最讓我驚訝的是,這些人大多沒有典型財務人員的氣質,甚至很多人根本就不是天生的財務人員。

他們看起來堅強、果斷、開朗,與典型財務人員相對保守、嚴肅、謹慎的形象大相徑庭。我想起小說《亮劍》,裏面那個叛逃的國民黨將軍說:李雲龍的氣質就是劍氣,對他的部隊影響深遠。

我試著總結了壹下他們的異同,發現除了性格之外,看問題的側重點明顯和普通理財經理不壹樣。

了解妳的行業。

j是壹家跨國公司的成功CFO。他今年才36歲。他是個聰明的家夥。我常常羨慕地說:妳真年輕,真有出息!他說:我走了很多彎路,和我壹起出道,在BIG 4做搭檔的人我都有。我說:BIG 4裏的Partner不壹定是最優秀的,只能說明他最有耐心。他說:耐心本身就是能力的壹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只是缺乏耐心,所以走了很多彎路。

他是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但大學畢業時,他想到在日新月異的IT世界裏,40歲的他可能還要熬夜寫程序——這不是他理想中的生活。於是,他選擇了金融行業,很快愛上了數字,工作起來津津有味。他不止壹次跟我抱怨:現在真的很難找到更好的財務人了!

我說:不會,上海應該是這類人才最集中的地方——既有制造廠又有貿易公司——不像北京工廠相對少,很容易鍛煉人!他說:員工很多,但都適合做初級財務,很少有人有商業意識。

他對市場定位、行業標桿、國家產業政策的理解無與倫比,所以在判斷很多事情是否可行的時候,他總是那麽果斷和自信。

對此我也有同感。在面試財務人員的時候,很多財務人員給我的感覺是我們是搞財務的,可以在很多行業工作,所以他們認為掌握了財務原理就可以走遍天下了!但是曾經問過:妳的公司在行業中處於什麽位置?行業的CAGR(復合年增長率)是多少?妳所在行業的財務結構最大的特點是什麽?-等行業相關問題,很少有人回答。

也就是為了財務而財務,所以妳壹點都不關心這個行業,覺得跟財務沒關系,但是如果妳去做了,CFO對它就沒感覺了,那就慘了!就像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壹樣,不與行業融合的財務人員是不合格的。比如化工的金融,那就壹定要關註原油價格的變化和國家的環保政策;醫藥行業的金融,那麽肯定是關註國家醫療體制改革,反商業賄賂法,藥品監管體制的變化等等。對於通信行業的財務,壹定要了解電信增值業務的發展前景,基建投資的控制方法等等。。。

為什麽了解行業很重要?

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如果缺乏對行業的了解,就無法判斷新產品、新投資的可行性,無法制定長期戰略——這些都是影響公司整個發展前途的大事!當然,很多財務人員沒有機會直接參與這些大事,但即使妳沒有決策權,妳也可以獨立發展自己的判斷力——那些CFO不知道那些事,是因為他們在那個位置。

從微觀的角度來說,妳在做年度預算的時候,如何判斷銷售或者市場部提供的銷售方案和單價方案是否合理?采購的原材料單價是否合理——如果妳不能對這些最基本的假設有壹個合理的解釋和理解,那麽妳的預算本身的準確性就會大打折扣!

有大局觀

k是壹個非常“不專業”的CFO,每天過著瀟灑的生活——從來沒見過他加班、看研究報告,甚至在做年度預算時“關心”壹下,但這並不妨礙他的職業發展。

我很好奇,就問了壹句:妳做理財經理的時候也這麽不小心的來這裏嗎?他笑著說,當然不是!那時候我也是每天加班做各種報表,報表,審核憑證,處理銀行稅務——我那時候就是這樣,早就被炒了!他接著說,我為什麽要在乎那麽多細節?只要我招到合適的人,把他們放在合適的位置上,只要我不做特別出格的事情,我就不可能把天翻個底朝天。

他的邏輯是:就算月結有些瑕疵,那又怎麽樣?下個月改就行了!他每個月定期開全公司高層會議,基本都是睡午覺,但壹談到這個月的問題和預算的差異,他馬上尖銳地問:為什麽XXX投資項目的進度比預期晚了這麽多天,影響了多少銷售額和我們的戰略目標?為什麽運輸工具的交貨時間總是不能讓顧客滿意?壹個在總部成功運營多年的產品,為什麽在這裏還會出現質量問題?

他甚至經常抱怨各個事業部的廠長不花給他們的團隊建設預算——因為費用會計入各個事業部的利潤中心——他甚至自己拿出預算。花點錢讓大家了解更多,相處愉快。這是最大的節約。不要為那筆錢難過——這是他的口頭禪。

我從他那裏了解到“以金融為基礎跳出金融”很重要。這有點像當年馮清揚教令狐沖《九劍孤註壹擲》的時候,最後問他:妳剛才忘了幾招了?令狐沖回答說:“我差點忘了!”只有風清氣正的時候,我才覺得“有心人可以教。”我知道很難擺脫多年的工作習慣,尤其是財務這個規章制度很多的部門。如何讓自己的思維不那麽死板是壹個關鍵因素。每天盯著發票是否符合規定,是否按時報銷,是否超預算,完全不顧對方感受——很有可能是其他部門眼中最官僚的——甚至堪比政府的行政部門!記得福特汽車公司前CEO李·艾柯卡在財務上對蘭迪說過壹句話:妳是世界上最輕松的部門,妳知道如何在不考慮銷售業績的情況下削減成本。妳沒有指標壓力!

其實,如果冷靜思考財務工作,它的內容並沒有很多人想的那麽專業,需要回歸常識,從常識來判斷問題。60 ~ 70%沒有錯。

敢於冒險,敢於承擔責任。

我知道這對財務人員來說有點難。謹慎和保守是財務工作的基本前提,所以現在突然讓財務人員有冒險精神是違背常理的。其實謹慎保守是教妳在會計處理上盡可能多的考慮潛在的風險——不要高估收入低估費用,而不是讓妳整天唱空。

但是做CFO,要考慮問題。壹方面,大家壹熱就潑冷水——10人說“是”就說“不是”。另壹方面,他們在大家都沒有想到的環節中尋找突破口。因為業務到了壹定程度,除了增加自身投入,另壹個很重要的拓展方式就是通過並購;壹個方法,快速占領市場。

但是m & amp;a是高風險行為,需要從戰略的角度來看待,絕不是靠幾個財務報表和分析就能成功的。我有幸參與了幾次並購;項目A對CFO的決策方法有了進壹步的了解。

我們買了壹家公司,在總部成立了TFT團隊,請了世界知名的M公司做咨詢。看了咨詢報告,不知該不該做。n是亞太地區的首席財務官。他笑著對我說:不要迷信任何咨詢公司的報告,盡管他們要那麽多錢。其實他們所有的判斷都是基於委托公司的CEO到底喜歡什麽,而不是項目本身。所以他們的報道措辭都是模棱兩可的,妳想怎麽理解就怎麽理解!

我對被收購公司的自由現金流預測、當地投資軟環境、人力資源評估等做了分析。看完之後,我基本滿意,但是他告訴我,真正決定收購的不是被收購單位的自由現金流——雖然這是理論上最好的方法——但是和收購價格關系不大。他說:妳未來的現金流是建立在大量關於銷售、市場、利率的假設基礎上的,而且是量化的,但是商業中很多東西是無法量化的。

妳知道他們的品牌值多少錢嗎?妳知道我們提前兩年生產產品給公司帶來了多少效益嗎?妳知道他們的管理團隊值多少錢嗎?妳知道他們的配方值多少錢嗎?所以關鍵在於被收購單位的產品和產業特點是否符合我們的整體發展戰略,其要價是否在我們的承受範圍內。當然,妳有更可信的自由現金流分析,可以作為我們互相討價還價的手段。

收購企業的風險肯定是相當大的:由於信息不對稱,無法掌握有效信息;因為對方財務狀況不好——通常經營狀況好的公司不太可能出售,所以整合成本高;因為涉及的法律條文很多,壹不小心漏掉壹條可能就致命了。和並購。首席執行官和首席財務官在決策中起著關鍵作用。沒有足夠的冒險精神,就談不上收購公司。n成功收購了多家企業,利用虧損企業所得稅繼承彌補的漏洞,為總部節省了大量的所得稅——這些收益遠不是幾張報表能分析出來的。

總的來說,做到這壹點並不容易——不然大家都當CFO了!但是,不要把金融搞得很神秘,考慮問題要回歸常識。難點在於,在處理非常枯燥的財務工作時,妳需要能夠跳出來思考問題——人的大腦空間是有限的,往往在具體的事情太多的時候會忘記宏觀或者反之。如果連中層財務崗位的工作都做不好,就沒有進壹步晉升的問題。所以“大腦要活躍,行為要規範”才是關鍵。

參考安嶽CFO的氣質?我認識的頂級金融人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