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女大學生“整容”現狀
據安徽市場消息,春節前後,整形診所和手術的數量已經達到平時的數倍,其中大部分是正在找工作的大四學生。寒假的時候,來醫院做美容的同學差不多有十幾個。壹項關於女大學生整容的調查顯示,女大學生已經成為整容大軍中的第二大群體,占比34.4%。2006年,自貢華西友誼醫院整形美容中心收治了約300名大學生,占整形美容人口的四分之壹,其中95%以上是女生。據某整形醫院統計,本月有超過100名即將畢業的女大學生躺在手術臺上。
從整形醫院了解到,大學生壹般選擇創傷小、恢復期短、費用少的手術,如雙眼皮切割、鼻部整形、眼袋去除手術、面部整形、吸脂手術、胸部整形、點痣、祛斑、除疤、除狐臭等。平均花費在3000-10000元左右。
2.女大學生整容的原因
2.1社會因素
2.1.1就業壓力
隨著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和“自主擇業、雙向選擇”的市場化就業機制的實施,“就業難”逐漸成為高校畢業生面臨的主要問題。2008年,畢業生人數將繼續增加,預計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將近559萬人。此外,隨著世界金融危機的爆發,許多公司面臨裁員,這使得就業問題更加嚴重。其中,女大學生更值得關註。女大學生找工作最大的障礙是用人單位的性別歧視。有些單位明確表示只招男生。有些單位雖然不公開自己的性別要求,但會對女生提出極其苛刻的要求,甚至同工不同酬。很多公司在招聘女生時都明確指出,身高不低於幾,五官端正,長相好的優先考慮。以上說明,女生就業壓力比男生大。
2.1.2社會評價導向
“以貌取人”是社會不可回避的現實。社會對美女的過度偏愛,讓美女幾乎成了壹個特殊的社會階層。在現實社會中,美在特定的場合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看來美女的職業應該是普通人無法涉足的“貴族”行業,比如公關、演藝、主持。另外,壹系列的選美比賽並不是把美作為唯壹標準,而是“美”的必要條件。鳳凰衛視說“美可以改變生活”“美可以創造世界”,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這個社會的現實。因此,女大學生通過“整容”為自己尋求社會的偏愛和認可。
2.2自身因素
2.2.1認知偏差
認知風格(Cognitive style)對人的行為和認知有很大的影響,是指認知活動中加工信息的首選方式,具體體現為對外界信息的感知、註意、思維、記憶和解決問題的方式[1]。
社會文化中的性別模式和角色期望最終會影響人們的認知方式,受過高等教育的女大學生也不例外。受傳統觀念影響,女大學生普遍存在“女人不如男人”、“長相不夠迷人”的自卑心理。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女大學生整容泛濫是壹種不自信的表現,是壹種無法接受自己,想用表面現象掩蓋真實內容的行為[2]。
2.2.2急功近利
內在美的提升需要壹個漫長的過程,知識和修養不是壹朝壹夕就能顯現成果的,甚至可能永遠屬於他們。隨著科技的發展,創造美女已經成為現實,於是壹些人轉而追求外在美,希望自己瞬間由醜變美,得到社會的認可和追捧,從而贏得更高的個人和社會價值。
2.2.3盲目崇拜
有些大學生可能對某些明星過於崇拜,不去學習明星的好品質,而是請醫生做他們的整個“死對頭”,或者認為某些明星很有名,希望把自己的臉做得更像明星,為找工作提供便利。我不知道整容不是“克隆”,不是簡單地“割”臉,然後“復制”明星的臉。這種盲目跟風,僅憑個人想象就要求整容,結果往往適得其反[3]。
3.如何看待女大學生整容?
3.1大學生對整形的態度
大多數大學生認為長相對壹個人有很大的影響。在人際交往中,對壹個人的第壹印象首先是從他的外表和長相獲得的。不管是求職還是談戀愛,長相比較好的人總是有優勢的。看來大學生對此是有所了解的。尤其是大四的學生,面對就業的壓力,想的更踏實。擁有壹個好的外貌可以給人留下好的印象,這無疑給競爭增加了壹個砝碼[4]。
3.2雇主對整容手術的態度
某單位人力資源部經理認為,不同的崗位對外貌確實有不同的要求,但不能壹概而論。最重要的是評估候選人的內在條件。壹家網絡公司的經理說,他在用人時不會考慮對方的長相,他們更看重對方的能力。壹家高科技公司的經理說,實力相當的時候,他們還是會選擇長得好看。而且在面試中,實力往往不是壹目了然的,但美貌往往能給人很好的第壹印象。
3.3從心理學角度看大學生整容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咨詢中心心理咨詢師宗認為,無論是因為偶像化整容,還是因為過於擔心自己的長相,還是因為找工作,都有壹個共同的特點:缺乏自信。這類學生大多心理上無法接受自己,所以想用表面現象掩蓋真實內容,從而忽視了自身能力的培養[5]。另外,如果對整容期望過高,認為可以通過整容改變命運,那麽在這種動機的影響下,很容易產生異常的心理偏差。所以在整形之前,首先要對自己的整形動機和預期效果有壹個正確客觀的認識。
通過以上分析,影響大學生整容的因素有很多,既有對美的追求,也有就業的無奈。社會各界對大學生整容的態度也大相徑庭。理性看待大學生整形,既不盲目支持,也不盲目指責。正確引導大學生對美的追求,不僅要註重外在美,更要註重內在美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參考資料:
鄭雪。人格心理學[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6。
[2]蔡壹丹,從“整容”反思女大學生就業困境及對策[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32-34。
[3]覓風。學生整容的四大誤區[N]。揚子晚報,2005-02-25
[4]杜秀芳、沈川對大學生整容態度的調查[J],青年研究,2004年第3期,21-23。
[5]程·。為了給考官留下壹個好印象,求職整形在上海刮起了【N】。新聞晚報,200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