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易,但總會有人上岸。我們都生活在陰溝裏,但總有人仰望星空。我們來看看這位985上岸的寶媽學長。她用5800多字,給我們講述了這條坎坷卻光芒四射的上岸之路。
2019 1個月,考研的想法;二月,買書;三月,我開始讀書;65438+2月21和22,初試。2020年2月20日,初步檢測結果查出;5月14,復試;5月17,結果:擬錄取。這壹年的時間雖然艱難,但難能可貴;我的身體會很累,但我的心會很快樂。終於做了壹直想做卻不敢做的事。“不忘則已,余波猶存。”有夢想就要趁早去追,不然它會壹直在妳心裏發酵。
壹、考研動機
我本科學的是應用心理學,越學越喜歡。我成績優異,是英語六級的學生。但我缺乏人生規劃和決斷,所以我放棄了考研,選擇回家工作,結婚生子。無數個不眠之夜往往難以釋懷。工作後參加了公開選拔幹部,考取了二級心理咨詢師,考了碩士。每壹次得到,我都沒有努力,卻沒有發自內心的成就感。我只是迎合了別人的期待,隨大流,見壹個敲壹個門。從來沒有真正為壹個目標努力過,生活不堪。在寫碩士論文的時候,愛上了熬夜搜文檔,碼字。專心做某件事,廢寢忘食,真是酸酸的,神清氣爽。走科研道路的想法越來越強烈,壹發不可收拾。答辯後咨詢考博無望。頂多讀個在職博士文憑沒什麽意義。我心裏搖搖晃晃:要不要考研究生?在壹次網上查詢華東師範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時,偶然接觸到了勤奮。咨詢師聲音溫柔悅耳,給我提供了具體備考科目、歷年錄取等信息,讓我堅定了:考吧!考上自己喜歡的城市,最向往的學校,最喜歡的專業!最好能考上(還有希望),考不上也不再後悔,安心和老公孩子在壹起,安心工作。就這樣,老母親高高興興地走上了考研之路。
第二,家庭、工作、學習的平衡
(壹)克服心理原因
作為壹個有十年經驗的孩奴,我也因為壹些特殊原因做過全職媽媽,減少對孩子的關心和陪伴,克制這種減少帶來的愧疚和焦慮,把可能對孩子造成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這是我備考面臨的最大心理障礙。對我來說,兩個孩子就像唐僧取經路上遇到的女兒國國王。他們並不危險,但卻是最難的。首先,說服自己。“先養好自己”,陪伴重在質量,更何況二胎也要入園。第二,科學定位。我主要負責“教”,讓家人承擔更多的“養”。第三,循序漸進。6月底前,孩子基本正常照顧,下班後、周末、節假日交給他們;進入暑假,我不再輔導老板做作業,讓他去上兩個興趣班,送他去工藝品店做陶器或者自己壹個人去和同學玩,報夏令營;我把三歲的老二送進了幼兒園,她第壹次上幼兒園的時候,乖得跟我說再見。我的老母親忍不住哭了。總之,千方百計把孩子送出去,給自己爭取更多的時間,避免兩個人壹起打架帶來的很多“雞飛狗跳”。9月後,兩個孩子正式開學了,但老二總是感冒咳嗽,不停請假。我們倆都在家的時候,我在樓上學習,老二在旁邊看繪本或者玩玩具。壹個小個子坐在壹堆繪本裏津津有味地嘟囔著,然後挑了幾本喜歡的書給我講給她聽,然後下樓找奶奶玩。現在回想起來還挺安靜的。
(2)擠壓自己
“平衡”的核心是擠壓自己,以開拓更多的時間。首先是改變時間表。我是壹個愛睡覺的人。備考後,每天6點起床,11點睡覺,30分鐘內午睡,每周自然醒來壹次,生理期稍微放縱壹下自己,早上喝普洱,下午喝黑咖啡。二是改變習慣。5月後,朋友圈關閉,停止強制刷單;手機靜音。學習累了就查查有沒有微信短信來電回復。我覺得我的個人社交得到了控制,感覺精神煥發。不再看我壹直沈迷的知乎、小說、電影,沈迷學習無法自拔。工作中戒了拖延癥,第壹時間完成了任務。做完之後,我就靜下心來學習。三是“另類休息”。改變活動的內容是休息,所以陪伴孩子(講故事、做手工、做遊戲、壹起運動等。)和做家務(洗衣服,收拾房間等。)成了我休閑娛樂的主要方式。四是優化時間分配。
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上下班路上的時間,做家務的時間,哄孩子睡覺的時間,洗澡的時間,聽網上課的時間,所以關於普心,發展,教育,社心,政治,我都聽到了。合理安排時間,早上和中午醒來背英語單詞,精力最好的時候看專業課,狀態不好或者辦公室很吵的時候聽網絡課或者學習政治,專業課累了就學英語。我特別喜歡主動學習,上課是被動的方式。
當我覺得自己花的精力少了,不想學習的時候,聽老師幽默的講課,很快就會重燃學習的熱情。我特別喜歡他們對心理學的熱愛,讓我的追求更加堅定。聽課對我來說是壹種愉快的享受和放松,這比高票房的電影更吸引我。五是堅持鍛煉。6月10前壹直和大寶壹起做瑜伽,騎自行車,遊泳,身心狀態越來越好,保證了高效的學習,為6月10後的沖刺儲備了足夠的能量。
(3)獲得支持
考研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沒有家人和單位的支持,我只有三頭六臂才能為困獸而戰。首先是家庭的支持。這是我最大的杠桿。他們的支持,不僅讓我在三十多歲的時候,還能追求壹些固執而荒謬的夢想,讓我從大部分家務和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中解脫出來。雖然有過壹些艱難的時候,我也焦慮過,難過過,但我還是跌跌撞撞的挺過來了。壹路走來,我感激我的家人。其次是單位的支持。9月,兩個孩子壹起生病,工作單位忙,學習進度極其緩慢艱難。想了想,鼓足勇氣和口才向領導坦白了自己的決心和困難,取得了* * *(領導也是壹個很愛學習的人)的好感和支持,請假了。國慶節後,我穿著睡衣開始了臥室、廚房、衛生間的生活。
第三,具體的學習安排
(1)政治
我覺得我從小就很有學習政治的天賦(莫名其妙),而且我是靠當公務員受了多年黨的教育。政治學習對我來說不是問題,所以9月前我在上下班路上像聽相聲壹樣聽基礎網絡課,直到9月下旬才正式開始學習政治。我把書完整的看了壹遍,重點看了兩遍,考前兩周開始背。真題的選擇題我都做了,全部忽略,模擬。只有壹套!但是選擇題的正確率很高,然後我就信心滿滿的去了考場蜂蜜汁。出乎意料又很自然的得了高分(選擇時犯了兩個弱智錯誤,巧妙地避開了正確答案,想打自己耳光)。從政沒有經驗可以分享,只有壹個坑可以提醒我!
1,壹定要提前準備!
2.任何科目都不要盲目自信。妳付出了多少努力,直接體現在妳的分數上!
3、多重模擬!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去考場的時候快速整理作文題的答案!
(2)英語
語法知識模糊,四六級全靠語感。曾經拿過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三等獎,第壹屆研究生的時候,大二,基本全裸。6月前,我在零碎時間聽語法課和單詞課。感覺我打通了任督六脈。6月後開始正式背單詞,像走路壹樣順暢。早上背壹節課,第二天早上復習第壹天,再背壹節新課。直到考試,* * *這個詞背了3輪。8月份開始聽各種題(好愜意),然後開始做2005年到19年的真題閱讀。第壹輪簡單做了壹下,第二輪精讀每篇文章,認識每壹個字,理解每壹個句型,翻譯每壹句話。看完之後,我讀完了——新題型——翻譯——寫作,壹篇壹篇的破,背誦了十幾篇大作文和幾篇真題中的小作文,還自己練習了壹些。堅持“壹天壹句”,積累短語和句型,練習手感。
我在考英語的時候,前30分鐘心跳太快,快要跳出來了。發生在我休息不好或者平時喝了濃咖啡之後。我很緊張,就趕緊用腹式呼吸和冥想來放松,讀到第三篇的時候我才設法平靜下來。後來,我評估了自己的分數。我居然在心跳劇烈的時候完形填空得了壹個非常滿意的總分,對得起自己!
(3)專業課
1,參考書目
核心參考書目如下(按學習順序)(精讀):
(1)普通心理學,彭玉玲主編,第4版(2018),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實驗心理學》郭秀艷著,1 (2018),人民教育出版社;
(3)張厚粲、許建平主編的《現代心理學與教育統計學》第4版(2018),北師大出版社;
(4)《心理學與教育測量》,鄭日昌主編,第三版(2017),人民教育出版社;
(5)《發展心理學》,林崇德主編,第三版(2018),人民教育出版社;
(6)《當代教育心理學》,陳奇、劉如德主編,第2版(2018),北師大出版社;
(7)《社會心理學》,侯玉波主編,第4版(2018),北京大學出版社。
補充書目如下(泛讀,跳讀):
(1)《變化心理學40研究》羅傑?、白譯,第7版,全球版(2019),人民郵電出版社;
(2)《實驗心理學》,朱穎主編,第4版(2019),北京大學出版社;
(3)《社會心理學》,金盛華主編,第2版(2018),高等教育出版社;
(4)舒華《心理與教育研究中的多因素實驗設計》第二版(2018),北師大出版社;
(5)《心理與行為科學統計學》,甘依群主編,1 (2018),北京大學出版社;
(6)《心理學與教育測量》,戴海琪、張峰主編,第4版(2018),暨南大學出版社;
(7)《心理學與生活》理查德?格雷格菲利普。津巴多,19 (2018),人民郵電出版社;
(8)弗雷德裏克,《行為科學統計精要》?j?格雷維特,拉裏?b?Varnod,第8版(2018),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進步
(1)熱身期(3月初-7月中旬)
結果:通讀核心書目。
學習時長:上班沒事做的時候看書,所以,每天0-7個小時不等,壹半奮鬥壹半命運!
心理狀態:2月份買了壹本書,懷念幾本小說還沒看完,孩子也放寒假了。直到看到小說,孩子送去上學,我才開始學習。安慰自己:畢竟開始閱讀後,經過多年的“徘徊”改變習慣需要壹個過程,根本停不下來。每打開壹本書,就像進入了壹個闊別已久的瑰麗花園。妳迫不及待地去探索和玩耍。科目之間沒有交替,壹個科目來了。
身體狀態:愛生病,感冒腹瀉交替。6月初我還發燒了壹個星期,差點把意誌擊垮。估計我的身體壹下子還不適應這種充滿正能量的生活!
(2)關鍵時期(7月下旬-9月中旬)
結果:梳理各章知識體系,手繪思維導圖,總結重難點。
學習時長:晚上給鮑爾洗了個澡,講了個故事,然後開始看書,周末也留出時間學習。每天5-8個小時,努力和時間賽跑。
心理狀態:基本停止了所有外出活動,最疲憊的時期。我喜歡畫畫。在核心書目的基礎上,結合大綱、網絡課程、講義和輔助書目,我形成了七個非常個性化的筆記。我有強迫癥,總想做的完美,以至於我愛筆記(自戀)。心裏越來越放心,在辦公室壹口氣學習四個小時也不會焦慮。“蓋房子是在人類的條件下,但沒有車馬。問妳能做什麽是這個時期的寫照,妳的內心遠非自我偏見。
身體狀態:堅持鍛煉,充滿活力。
(3)密集期(9月下旬-165438+10月中旬)
結果:完成第壹輪背誦。
學習時長:給了家人更多的照顧,周末學習時間繼續延長,每天6-9個小時不等,思考如何保證學習時間。
心理狀態:9月份沒學到多少東西,被拋棄很擔心。10重整旗鼓,逐漸進入背誦狀態。中間因為背誦的瓶頸,被兩個孩子糾纏,不懂得拒絕吃飯,愛看八卦新聞,每天被誘惑網購而抑郁。但是,我及時調整,從每壹個可以學習的“瞬間”開始。隨著第壹輪背誦的完成,隱居的外殼也有了“內心穩定”的內核
身體狀態:運動逐漸停止,每次生理期頭痛欲裂,但還是不敢停咖啡。
(4)沖刺期(165438+10月下旬-65438+2月中旬)
結果:我完成了10中312的真題和重點大學的自命題,做了四套模擬題,循環背誦,選擇性記憶。
學習時長:努力跟上我高中的小侄女,每天7-11小時不等,努力爭取時間。
心理狀態:秉承“每壹寸都帶來歡樂”的理念,保持自己的節奏,沈著穩健,在放松中不斷調動更多的能量,像瑜伽壹樣,保持平和、堅韌、專註、堅持。我有點害怕,也很期待考試。
身體狀況:考前四天生理期,頭疼的根本坐不下來。枸杞,紅糖,桑葚水+早睡晚起,午睡+熱水泡腳+看壹些電影片段,最後,我好不容易堅持住了。幸運的是,考試當天我不再頭疼了。感謝上帝!
我對自己的專業考試很滿意,有幾分自豪,也有幾分遺憾,因為有兩個選擇:咬緊牙關,在交卷前放棄了最初的答案(正確),傷心又傷肉。這種低級錯誤,平時是不可能犯的。如果覺醒的程度太高,我的大腦很容易混亂。另外312真的很簡單,如果把看輔助書目的時間用來看政治,效果會更好。
(4)復試
該校指定書目如下:
(1)《心理學導論》,梁寧堅主編,第2版(2019),上海教育出版社;
(2)《兒童發展心理學》桑彪主編,1版(2019),高等教育出版社;
(3)《認知教學心理學》,吳青林主編,1 (2000)(影印),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4)《教育心理學——給教師的壹本書》,吳青林主編,1 (2018),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個人補充書目:
(5)《心理學研究方法》,黃希庭張誌傑主編,第2版(2019),高等教育出版社。
復試遇到疫情=壹個不安的老母親+兩個被困在家裏玩不開心的孩子。繪畫風格復雜多變。說多了就滿眼淚水,對心理學的熱愛讓母親活了下來。她廣泛閱讀參考書,閱讀大量中英文文獻。兩個月的時間,她流利地說自己從3級沖到了6級。復試的前壹天晚上,我太興奮了,加上鮑爾折騰了壹夜,但不幸的是我整夜都睡不著。早上喝了壹杯濃咖啡,八笑,第壹題回答的具體描述太多,導致整體不完整,影響評分。還好老師和藹可親,後來玩的還算不錯。吸取的教訓:
1,壹切正常
2.不要把初試的內容弄丟了(而且從初試開始我就沒見過)
3.參考書目和英國文學要平衡好(前期看的是參考書,後來壹直在看文獻,忽略了壹件事)
第四,個人經歷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考研是壹場持久戰。妳最好選擇妳真正喜歡的,因為妳喜歡,所以妳享受。快樂學習是最高效的。
2.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無法想象壹天14小時怎麽學習。我只能帶著寶寶備考,拼效率,拼方法。找到自己的節奏,找出自己的優勢(我記性好,所以背的比較晚),然後制定自己的專屬計劃,打好組合拳,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
3.學習是壹個逐漸用力的過程。不要指望自己壹開始不學習,直接九月壹天工作10小時。就像練習平板支撐壹樣,就是從最初的15秒,壹分鐘,壹分半鐘的積累,才能達到壹次堅持5分鐘的韌性。
4.接受沒有完全自律的自己。考研壹路愛網購,三天兩頭收快遞。學了個歷史大綱就去看百度領導人傳記,看了個新聞就去看谷城的愛情故事,等等。別折騰自己了,就看著吧,給我的生活加點調料。太自律的人會崩潰。意誌力就是不斷用劣勢反應去壓制優勢反應。怎樣才能體現頑強的意誌而不反復奮鬥?
第五,最後表達壹下我的感受:
雖然考上了理想的學校,唱得開心又響亮,但在大多數人看來,在三十多歲這樣尷尬的年紀,把自己和孩子養大,辭掉穩定的工作,面對未知的酸甜苦辣,是壹個錯誤的決定,但人生苦短。如果我從來沒有做過我真正熱愛的事情,我怎麽能說我真正活過呢?妳想成為壹個把夢想強加給孩子的焦慮的老母親嗎?妳想做壹個整天坐在門口彎著腰嘆氣的老太太嗎?不要!世界那麽大,我不想做壹只自鳴得意或自怨自艾的青蛙,我拒絕被壹只井底之蛙欺負。我想並且必須努力向井口爬去,讓我的井口更大,看到更多的星星,聞到更多的花香,感受更多的雨水和陽光。十年前錯過了,現在想再抓壹次,哪怕遲抓總比不抓好!亡羊捕牢,未為晚也。我要的是生活,不是謀生。不管前路有多艱難,我都向往,不問東不問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