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黨群服務中心的便民自助服務主要體現在哪裏?

黨群服務中心的便民自助服務主要體現在哪裏?

下午三點,交代完手頭的工作,中港明星產業園物業管理辦公室負責人陳新凡去了園區黨群服務V站。在那裏,中國香港之星誌願者團隊的幾個隊友坐好,等著他壹起召開誌願者團隊年度總結大會。

晚上8點,大浪街道大村寶龍新村299號樓前的籃球場上,廣場舞的音樂剛剛停止。劉姐和姐妹們轉身走進球場旁的V站,手裏端著壹杯熱茶。小V站裏歡聲笑語。

夜晚的寶龍新村,黨群服務V站燈火通明,像壹盞長明燈陪伴著居民的夜生活。

晚上9點15分,民樂社區黨群服務V站前,程序員陳勇輕輕轉頭“刷臉”,門立刻開了。走進V站,他在會議室坐下,打開書本,開始準備在職研究生考試。

陳新凡、劉姐、陳勇三個不同身份的人,他們的人生軌跡都在同壹天的不同時間與同壹個空間——24小時黨群服務V站相交。

24小時黨群服務V站是深圳龍華區首家。今年以來,龍華區在人口聚集、公共設施缺口較大的城中村、工業園區、老舊小區,率先設立了14“不關門”黨群服務V站。

V站雖小,但便捷服務壹應俱全。

24小時營業的V站,顧名思義很小,卻能提供從民生業務代辦到自助政務服務的壹站式服務。尤其是晚上,燈火通明的V站就像壹盞溫暖的長明燈,陪伴著黨員中的人們。

“最貼近群眾,最貼近群眾”是24小時無人值守“不關門”V站秉持的“理念”,也是陳新凡、劉姐、陳勇共同的感受。

1,壹個“排長隊”催生了黨群服務新思路。

在龍華區,V站、24小時開放、壹站式服務等等都不是什麽新鮮事。

大約兩年前,龍華區在深圳市城市基層黨建規範化要求的基礎上,以龍華街道為試點,在1社區1配套服務中心之外,延伸建設了壹批黨群服務V站,擴大了服務群眾的覆蓋面,得到了黨員群眾的肯定。

龍華區除了在1社區建立1服務中心外,還建設了壹批黨群服務V站。

在章格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率先推出了壹站式便民服務和24小時圖書館,也受到了居民的歡迎。

但將V站與24小時開放、壹站式服務融為壹體,則是壹項新舉措。

寶龍新村黨群服務V站門檻上方,代表24小時開放的時鐘很顯眼。

寶龍新村V站是第壹個24小時開放試水的V站。大朗街道V站負責人、浪口社區第壹書記廖紅元在寶龍新村社區走訪時看到,為了提交幼兒園入園的計生材料,家長們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排起了長隊。

“家長都請假交材料,我當時就想,我們V站能不能有這種代理服務,家長下班了也不用專門請假”,廖宏遠說。

黨群社區服務中心排長隊成為24小時V站的觸發點。

屆時,“朝九晚六”黨群服務V站已在龍華街道試點。廖宏遠琢磨著“朝九晚六”的服務模式能不能打破。“既然是黨員為人民服務,就必須以他們的時間方便為前提,朝九晚六顯然是不夠的。”

這種頓悟的思路是V站發展的大勢所趨,龍華區委組織部很快將原本星羅棋布的黨群服務V站推入升級軌道,將服務時間從“朝九晚六”延長至“24小時開放”,誕生了壹種全新的黨群服務模式。

2.“吃螃蟹”寶龍新村v站

從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壹條長長的隊伍中,廖宏遠看到了V站從服務時間到服務內容全面升級的端倪。龍華區委組織部看到了社區治理、管理、服務走向精準化、精細化的新方向,進而科學規劃V站建設,大力推進V站創新發展。

然而,“24小時開放”的概念雖然吸引眼球,但落地時卻引發了壹系列話題:黨員群眾尤其是下班後需要哪些服務?晚上開業需要有人值班嗎?人們如何方便地進出,所需的服務如何進行?如何解決安全和監管的問題?

可以通過人臉識別進入24小時V站。

毫無疑問,這壹系列話題的破解,構成了黨群服務V站全面升級的主要框架。

在區委組織部的精心指導和大浪街道黨工委的領導下,今年9月23日,新建的黨群服務V站在寶龍新村籃球場旁的299號居民樓壹樓正式啟用。在V站的門楣周圍,“24小時”四個字很顯眼。

3."壹切都以方便居民為前提."

作為全區首家24小時V站,寶龍新村V站與眾不同:

通過安裝高清監控攝像頭、自動門、身份證讀卡器等設備,將服務時間延長至24小時,實行無人值守。居民可以通過刷身份證自由進出V站,工作人員可以在手機APP上實時查看V站的情況,並進行人機對話。管理運營可以“壹手掌控”。

同時,V站設立了“黨建百寶箱”。壹方面,黨員通過刷身份證免費領取黨旗、黨徽、黨章、組織生活筆記本等用品。聯合黨支部和流動黨員可以依托崗位,隨時隨地開展組織生活,學習新思想新要求;另壹方面為居民提供16自助服務和場地使用證、小型工程、計劃生育證等6項民生業務的代辦服務。

前者包括補衣服、傘享、簡單醫療、“青年驛站”申請、招聘、租房信息提供等。特別是“壹機拍照、自助沖印復印壹體機”,文件打印、資料復印、拍照不收費。在後壹種情況下,居民只需準備辦理業務的相關證件,刷身份證,放入指定的箱內即可。社區黨委會定時定點開箱,完成後系統會自動通知領取。居民刷身份證就可以領走,免去了居民東奔西跑的痛苦。

“封閉式”的V站很方便。圖為寶龍新村居民晚上10點來V站辦理代理事宜。

“壹切服務都是針對居民的需求,壹切以方便居民為前提”,廖宏遠說。如今,寶龍新村V站投入使用不到兩個月,已服務居民5000余人,熱情貼心的服務得到了轄區群眾的壹致好評。

4、2.0版本黨群服務V站來了!

24小時開放,無人值守,智能監控,壹站式服務...寶龍新村v站刷新了外界對黨群服務陣地的認識,也探索出了壹條黨群服務的新路。

龍華是深圳人口最密集的城區。轄區內城中村多,工業園區多,外來人口多,管理服務壓力大。如何把更多的資源、管理和服務下沈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壹步”,是壹個亟待回答的問題。

寶龍新村V站的探索顯然具有很大的示範價值和推廣意義。在龍華區委組織部的領導下,寶龍的思想得到了進壹步的提煉和升華,枝葉遍布全區。

如今,龍華有14個24小時黨群服務V站。這些“非封閉式”新V站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中心”,以群眾需求為“半徑”和導向,占地約50平方米,位於城中村、工業園區等人口密集場所,不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覆蓋範圍內。

而且V站采用標準化建設,設計了識別度高的24小時標識,內置功能和服務有統壹標準。服務隊伍和管理規範統壹上墻,增強了黨群服務陣地的權威性,增強了群眾對黨員的信任。

在中港興工業園,24小時V站已經成為園區的招牌。園區物業管理辦公室負責人陳新凡有事總喜歡去v站看看。他對V站配備的各種便民設施贊不絕口,特別是自助照相、打印、復印機。“這是我們壹直期待的服務,非常方便園區的青年工作者,我們園區的競爭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5.“我們有當主持人的感覺。”

重裝上陣的24小時黨群服務V站被賦予了更豐富的內涵。

龍華區委組織部負責人解釋,V站的內涵是4V:以價值觀(價值觀)為目標,傳播正確價值觀,引導和推動黨員群眾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VIP(重要人物)為宗旨,以人民為中心,以服務人民為最重要的人;以誌願者(誌願)為理念,形成“黨員誌願引領、群眾自願參與”的新常態;以聲(音、音)為角色,傳達黨的聲音,傾聽人民的聲音。

其中,激活居民深度參與社區治理被視為V站使命的重中之重。

作為24小時V站的先行者,寶龍新村的V站再次喝下了“頭湯”。V站建立了社區治理的積分管理系統,設置了10類別67個積分的清單。居民通過參與誌願服務、舉報安全隱患、參與社區各種整治行動等方式獲得積分,積分可兌換食用油、大米等禮品,以此動員和帶領居民誌願服務V站,* * *服務群眾,為社區治理貢獻力量。

“我們對公眾* *的安全、管理、服務進行分類,居民掃碼即可加入誌願者群。每服務壹小時,可以獲得15積分,壹天120積分,可以兌換洗衣液等。,還有1300積分可以兌換迷妳冰箱、微波爐、閱讀器等。”,V站黨務工作者坦言,目前,V。

不僅如此,V站接到居民訴求,社區黨委指派黨員和工作人員牽頭,組織居民誌願者進行整改,並及時在V站“民意墻”公布整改情況。“件件有落實,件件有回音”,形成了社區* * *建* * *治* *的良性互動。

在寶龍新村,V站就在居民樓腳下,V站的每壹步都在居民的眼皮底下。

“我們見證了V站的每壹項服務和每壹項活動..我們既是服務的享受者,也是服務的參與者。”誌願者夏俊勇老師住在V站斜對面的280棟..他坦言,“在寶龍這裏生活了20多年,現在最大的感受就是黨組織和我們在壹起,我們有當家作主的感覺。”

據了解,截至今年6月11,龍華區* *已建成黨群服務陣地193個,包括社區、工業園區、商業樓宇、商圈市場、大型企業、大型社會組織等黨群服務中心,以及壹批城中村、老舊小區黨群服務V站,已建成“1+N”接下來,龍華區將繼續深化24小時黨群服務站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