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前三分鐘進教室。
教師提前進入課堂,便於做好課前準備,了解學生情況,穩定學生情緒,聯系師生情緒,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2,巧妙利用課堂前三分鐘
有效利用好課堂的前三分鐘,讓學生對這節課要研究的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把學習變成壹種自我需要。
3.第壹印象非常重要
教師的第壹堂課應該是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培養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有了學生的興趣,老師以後的教學會更順利,更完整。
4.做壹個真正的人
從教學的角度來看,真實更是必不可少的。很多優秀的老師可以坦然地以“真人”的身份出現在學生面前,卻贏得了學生的尊重,學生也因此熱愛自己的班級。
5.理解學生。
了解學生,妳就會理解他們的難處;對學生更友善壹點,會被學生從內心深處接受,就像拿著壹把鑰匙,壹把讓學生學業和事業成功的鑰匙。
6.給學生自由空間。
每個學生都有獨特的興趣和特長。尊重孩子的個性和特長,就是給孩子提供自由廣闊的發展空間,就是讓孩子的精神生活可以自由呼吸。
7.在課堂上制定規則。
積極向上、有序有序的課堂規則會使師生之間的目標壹致,形成愉快和諧的課堂氛圍,從而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堂行為,激發學生的成就動機和進取精神。
8.給學生壹個期望
教師熱愛學生,對學生有期望,並將這些期望融入思想教育的過程中。經過壹段時間的努力,這些學生往往會像老師所期望的那樣取得進步。
9.與學生達成協議。
孩子的潛力很大。孩子壹旦和老師有了約定,被老師所期待,他們的智力、情感乃至人格都能順利成長,所有學生都能雕琢的神話就變成了現實。
10,用心記住每個學生的名字
老師可以在課堂上隨時記憶學生的名字,學生會感到被尊重,自然會對老師產生信任感和親切感。這種情況下,教學效果往往會很好。
11.課堂管理要管理得當。
教育是愛的藝術。教育不能沒有愛,就像池塘不能沒有水。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而不寵”需要嚴格的親情和嚴格的善良。
12,心態平和。
教師的平和心態是正確對待學生錯誤,幫助學生有效改正錯誤的關鍵。
13,有壹顆包容的心
老師的寬容是學生自信的保護傘,是學生發展的壹種動力,給學生的成長留下足夠的獨立反思空間。
14,保持親和力
教師的親和力可以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任,獲得他們的包容和理解。
15,賞識學生
蹲下來欣賞學生,可以使學生獲得壹種被關心、被愛護的情感滿足,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始終伴隨著理解、信任、友誼、尊重、鼓勵的心理體驗。通過老師的賞識教育,他們也能學會欣賞別人,這對學生的成長非常重要。
16,讓學生在幽默和笑聲中學習。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恰當、幽默的語言往往會引發陣陣笑聲,這往往比清晰的敘述更有吸引力。會讓學生在這種輕松的氛圍中理解概念,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熱愛。
17,學會傾聽孩子的聲音
教育的目標是培養人。作為壹名老師,我們應該俯下身去傾聽學生內心的聲音,關註他們的情緒,關註他們的情緒。
18,盡量多給學生說話的機會。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和主體,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師要善於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多給學生說話的機會。
19,讓眼睛說話
眼神交流是壹種豐富的無聲語言。在教學過程中,壹次恰當的眼神交流,可以勝過壹大堆善意的長篇大論,達到“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老師,請註意妳的語調。
語調在教師的語言藝術素養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恰當的語調可以讓他們的語言發光,有磁石般的吸引力,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21,正確使用肢體語言
恰當地運用肢體語言,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妳的真誠和親密,拉近師生距離,把教學提高到壹個新的水平。
22.身教重於言教。
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更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對待工作的態度和點點滴滴影響學生。
23、把握課堂提問的機會。
教師精心設問,學生思考和回答能引發學生思維的強烈沖突,充分打開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思維處於高度興奮狀態,對所學知識留下深刻印象和記憶。
24、努力實現有效教學。
對於孩子的學習,第壹是興趣,第二是興趣,第三是興趣。課堂教學要努力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這是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真實表現。
25.走下講臺,加入學生的行列。
老師站在學生中間,忘了自己是老師。這並不是刻意找感覺,而是完全用壹顆童心在心理上與同學們兼容。這是師生之間全方位的信任,是真正的師生關系。
26.讓學生上課有“問題”。
教師要轉變觀念,培養學生敢於提問的習慣和能力,這是教師的職責之壹,也是評價教學質量的標準之壹。
27、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亮點。
在課堂的精彩生成中,學生有機會創造並得到全面發展,教師的勞動也閃耀著智慧和多彩的生命原色。
28.將遊戲引入課堂。
遊戲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壹種有趣的活動。將這種活動引入課堂,不僅可以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而且更適合學生的心理特點。
29、經常梳理自己的教室。
有助於調整自己的教學心態,改進教學方法,促進自己從經驗向科研發展,提高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
30.給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
幫助學生樹立自信,教師必須在教學活動中給學生提供表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自信,註意給每個學生表現自己的時間和空間。
31,平等民主的課堂很重要。
我們必須在課堂上尊重學生,建立和諧、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切不可“居高臨下”,而應把自己視為學生共同的參與者和探索者。
32.善待學生的錯誤
在學習過程中犯錯是孩子的權利。犯錯之後,孩子最容易失去自信。老師必須關註他們,給學生改正錯誤的機會。不要讓孩子帶著遺憾回家。
33.讓學生“承認錯誤”
教師不必對學生的無原則錯誤進行嚴厲的批評和懲罰,而應進行必要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34、善意“忽略”不良行為
對孩子的愛和尊重,在老師善意的“忽略”中表露無遺。真誠地“忽略”學生的不良行為,有意識地關註他們的積極行為,有利於學生的健康發展。
35、表揚和批評要適度。
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的思想火花,給予及時、適當的激勵,使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出來,興趣調動起來。同時,要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促進其健康成長。
36.善於委婉勸誡
當學生犯錯誤時,教師必須註意教育的方法。委婉語既能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又能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幫助和希望。
盡量不要當眾批評學生。
盡量不要當眾批評學生,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也尊重了他們的人格。有時候壹個真誠的微笑,壹個善意的眼神,壹個輕微的責備,壹個帶著微笑的分析和開導,壹個輕輕的拍拍肩膀,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8.正面教育是有效的。
課堂管理的基礎是積極的引導和學生的認可。通過正面教育,使學生心服口服,從而自覺克服自己的缺點,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
39.幫助學生贏得信心
自信是人們追求成功的壹種理念,是堅持成功的意誌,是巨大的潛力。所以老師和家長都要記住,孩子的自信是好學生的關鍵。
40.巧妙地使用個人對話
個別談話使教師避免了與學生在課堂上的對抗,也保護了學生的自尊,輕松進入學生的內心世界,從思想上改變學生的錯誤認識。
41,壹對壹,壹對優。
“壹幫壹對優等生”可以有效地動員尖子生幫助差生,使學生互教互學,有利於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
42、適度的懲罰是必要的。
老師適當的懲罰學生,不是傷害他們,而是愛他們。孩子需要成功,也需要失敗的磨煉,才能從失敗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43.照顧學生的自尊心。
老師要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給學生留壹些適當成長的空間,不要剝奪他們的面子,這樣才能保護學生的成長動力。
44.看學生的閃光點。
教師要善於挖掘學生的閃光點,多鼓勵、多表揚,讓他們融入班級集體的溫暖大家庭,感受大家庭的溫暖,讓他們正確認識自己,努力學習。
45、巧妙設置物質獎勵
教師應謹慎使用物質獎勵。過度的物質獎勵容易使學生養成追求物質的不健康心理,物質獎勵應以有利於學生學習和全面發展為前提。
46、把握激勵的最佳時機。
把握激勵學生的最佳時機,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內心的負面情緒轉化為正面情緒,轉化為良好的行動,達到預定的目標。
47、謹慎使用課堂語言
教師的語言要像“雪中送炭”和“六月風”,把自尊、自愛、自我調節的權力留給學生,而教師本身主要起啟發、引導和鼓勵的作用。
48.謹慎對待“個別學生”。
學生總是不壹樣的,尤其是壹些智力稍差的學生。如何幫助他們成功,需要老師“用心”,找到突破口,因材施教。
49.簽訂教室管理合同
這種方法通過口頭或書面規定學生應盡的義務,指出學生履行或不履行合同要求的具體行為時應得的獎勵或懲罰,在壹定程度上可以有效促進課堂管理。
50.用好學生輿論監督
群眾監督是壹種潛在的、無形的教育力量,可以在學生心中形成屏障,影響和制約每個學生的心理,規範和激勵每個學生的行為。
51,給孩子承認錯誤的勇氣
老師不能采取簡單生硬的批評,這樣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為了達到教育的目的,教師不僅要心照不宣地保護孩子的自尊心,還要給他們承認錯誤的勇氣,讓他們在寬容的氛圍中接受教育。
52.不要放大孩子的缺點。
老師會以寬容的態度去觀察和處理特殊學生的獨特問題。任何壹個孩子都需要教育者積極的教育眼光去觀察,需要教育者真誠的微笑和鼓勵,這是他們成長的動力和源泉。
53.努力爭取父母的支持。
父母是孩子的第壹任老師。教師要想成功地教育學生,必須得到父母的支持,必須與父母保持良好的溝通與合作。
54.學校裏沒有完全相同的班級。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學校裏也不應該有完全相同的班級。不同班級應靈活采用不同的管理策略,以達到理想的課堂管理效果。
55.上課的每壹天都應該是新的。
教室裏的每壹天都應該是新的。教師不僅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還要精心設計每壹節課,讓課堂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