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浙贛粵運河將帶來巨大機遇。

浙贛粵運河將帶來巨大機遇。

浙贛粵運河將帶來巨大機遇。

浙贛粵運河將帶來巨大機遇。作為國家“四縱四橫兩網”高等級航道之壹,相關建設工作已列入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浙贛粵運河將帶來巨大機遇。

浙贛粵運河將帶來巨大機遇1江西省毗鄰廣東省、浙江省、福建省、安徽省、湖南省、湖北省,可以說地理位置非常優越。但縱觀2020年省會gdp,江西省已經被萬億級省會城市包圍。雖然還有很多省會城市沒有突破萬億,比南昌低很多,但是江西是第壹個被包圍的。

2020年,撫州、合肥的gdP將達到萬億,而早已突破萬億的廣州、杭州、武漢、長沙正好包圍著江西。這個時候南昌的gdp是5745億,不到6000億。按照現在的經濟增長速度,這個萬億的循環可能會持續幾年。

那麽什麽能改變這種情況呢?浙贛粵大運河的提出將給江西帶來機遇。

浙贛粵大運河,顧名思義,是浙江、江西、廣東三省的運河。浙江與江西相連,江西與廣東相連,全長1.228公裏,其中江西段占758公裏。通過現有的河流和少數人工運河,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在江西相連,下到廣州、深圳出海,上至杭州和長三角。大運河受益最大的是江西。想想看,在經濟最強的兩個地區之間,江西的經濟想不飛都難。當然,運河的難度還是很大的。首先涉及到三個省,建設成本,建設工期,運河的航運能力等等。

從2021至11內河港口貨物吞吐量來看,江西省九江市累計完成13519萬噸,在內河港口中排名第九。南昌累計3366萬噸,排名第39位;除九江和南昌外,江西其他城市合計3648萬噸,排名第38位,以148.4%的增速位列第壹。如果浙贛粵大運河開通,港口貨物吞吐量勢必大幅提升,為江西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為南昌早日突破萬億元註入新的增長點。

當然,南昌也可以另辟蹊徑,就是像其他省會城市壹樣,合並附近地級市的縣,比如宜春的豐城、高安。畢竟南昌的面積只有7195平方公裏,在省會的排名還是比較小的。

浙贛粵運河將帶來巨大機遇。2“世紀航道工程”浙贛粵運河建設有新消息。

近日,有網友在人民日報“領導留言板”上給江西省代省長葉建春留言,詢問浙贛粵運河建設進展。“我想問壹下浙贛粵運河目前的建設情況如何?到目前為止完成了多少工作?”

針對上述網友留言,江西省交通運輸廳近日回復稱,浙贛粵運河作為國家“四縱四橫兩網”高等級航道之壹,相關建設工作已列入《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目前,國家有關部門正與江西、廣東兩省聯合開展贛粵運河重點問題專項研究。

該報此前報道,2021 1 10月初,《江西省委、省政府關於推進交通強省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全文發布,其中提到的浙贛粵運河備受關註。根據上述意見附件,浙贛粵運河由贛粵運河和浙贛運河組成,其中贛粵運河規劃總長約1.228公裏(江西境內758公裏),規劃投資估算約1.5億元;浙贛運河規劃總長約760公裏(江西境內410公裏),規劃投資約6543.8+0.7億元。

在《意見》的主體部分,“振興江西、鄱陽湖千年黃金水道,建設浙贛粵運河百年水運工程,完善高等級內河航道網布局,發揮南北航道優勢,形成內河航道新格局”被列入主要任務。

上述意見所附資料顯示,浙贛粵運河是“四縱四橫兩網”國家高等級航道網布局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完善國家高等級航道網布局,形成內河運輸新格局,高效連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國家戰略區域, 重新確立江西省南北航道的主導地位,可以有效提升江西省的區位優勢,推進江西省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促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

浙贛粵運河將帶來重大機遇3 1 17江西發布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目標是2022年贛粵贛浙運河前期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這也是江西在“十四五”期間的‘規劃’。江西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中提到,力爭“十四五”開工建設。

贛粵贛浙運河(又稱浙贛粵運河)由贛粵運河和浙贛運河組成,全長約1988公裏,計劃投資約3200億元。

長度方面,比京杭大運河(全長1794公裏,目前世界上裏程最長、工程最大)長100多公裏。

從投資來看,這不僅超過了港珠澳大橋(654.38+0269億元),也超過了三峽水利樞紐工程(2485億元)。

因此,浙贛粵運河被視為近年來中國水運史上的壹項偉大工程,壹項“世紀水運工程”。

大投入的背後是運河的意義:連接中國兩大重要水系——長江和珠江,貫通南北,通達北京和廣東。

這對江西來說尤為重要。在這項“世紀水運工程”中,江西占據了60%的河段,有望恢復其在南北水運通道中的主導地位。

“運河可以顯著改善江西的交通條件,為江西經濟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丁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但浙贛粵運河能否幫助江西破冰,撕掉“小透明”的標簽?

“就看江西如何更好地利用浙贛粵運河,充分挖掘潛力。”金鼎的理論。

連接長江和珠江

長江和珠江分別是中國第壹和第二大河流,分別輻射長三角和珠三角的城市。每年有數萬艘渡船在這兩大水系上運行,向全國各地運送大量工業品和原材料,是中國的經濟命脈。

2020年,盡管出現疫情,但長江幹線貨物吞吐量仍達到30.6億噸,同比增長4.4%。同年,珠江西江幹線貨物吞吐量達到6543.8+0.5億噸,同比增長5.6543.8+0%。

然而,長江和珠江之間沒有直接的水路連接。

內河渡船需要在兩個水系之間運輸產品。他們必須先把貨物運到長江口和珠江口,然後再運到海上貨輪上,再送到目的地。這樣成本明顯增加,但效率降低。

修建浙贛粵運河是為了連接長江和珠江。

浙贛粵運河分為兩部分:贛粵運河和浙贛運河。其中,贛粵運河是重頭戲,北起鄱陽湖口,經贛江幹流進入桃江,在新豐縣通過人工運河進入北江,實現了贛粵水系連通。

浙贛運河是在錢塘江上遊的長山河和江西信江之間修建的人工運河,使錢塘江和鄱陽湖“手拉手”,解決了浙江和江西兩省山相連、路相連、水不對流的問題。

浙贛粵運河建成後,長江、珠江將互聯成網,淮河、黃河、海河、錢塘江也將串聯起來,從杭州到廣州。

運河甚至可以承接京杭大運河,將全國幹線運河網升級為“京廣運河”,連接北京和廣東。

連接南北水系,可以直接降低大宗貨物的運輸成本。

浙贛粵運河建成後,江西的貨物可以直達廣東、浙江,廣東的貨物也可以進入贛江、鄱陽湖,東入浙江省,北入長江航道,沿京杭運河向北運輸。北方地區的煤炭等商品也可以沿途進入江西。

即使在鐵路和公路運輸發達的今天,在水資源豐富的地區,水運的成本仍然遠遠低於陸運。經測算,水運成本為鐵路運輸成本的1/2,公路運輸成本的1/5,航空運輸成本的1/20。

就這條運河而言,其意義不僅僅局限於降低運輸成本,還在於運河工程的實施所吸引的水資源,特別是對於工農業的發展,有助於引導產業布局和區域經濟發展。

大型水道的好處

在這項“世紀水運工程”中,長約1168公裏的運河位於江西境內。江西無疑是這條水路的核心區域。

目前,江西省第壹大河贛江是長江的主要支流之壹,年均徑流量約687億立方米,大於黃河的水流量。其全長766公裏,流域面積8.35萬平方公裏,航運潛力巨大。

唐朝時期,江西曾是嶺南地區與中原地區商業交流的必經之路。即使之後中國經濟發展重心逐漸南移,但江西依然是廣東外貿口岸必經之地。

這也是江西積極推進浙贛粵運河建設的原因。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江西先後參與了浙贛粵運河多個相關規劃和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

這條運河實現的基本條件之壹是要有可通航的三級航道。

為此,江西近年來不斷推進水運改革。到2020年底,贛江沿岸6座梯級船閘全部建成,具備三級通航條件。

“振興江西千年黃金水道,建設世紀水運工程浙贛粵運河,完善內河高等級航道網布局,發揮南北航道優勢,形成內河水運新格局。”在2021發布的《關於推進交通強省建設的意見》中,江西這樣描繪了未來的藍圖。

浙贛粵運河啟動後,處於南北大通道位置的江西有望成為最大贏家。

目前贛南經濟實力相對較弱,但農產品和礦產資源豐富。當浙贛粵運河開通後,這些資源可以以更低的成本運輸到珠三角,銷售市場將被拓寬。從珠三角沿海港口調過來的煤,也可以更方便地運到贛南。

不僅如此。丁認為,浙贛粵運河有助於江西更好地承接長三角、珠三角產業轉移和經濟輻射,促進江西經濟社會發展,帶動江西經濟在規模和質量上更上壹層樓。

到2020年,江西省會南昌的GDP還沒有超過6000億元,但與江西相鄰的省份卻有1或以上的萬億GDP城市,所以這被網友戲稱為“江西周邊萬億俱樂部”。

在這種背景下,江西的存在感壹直不強。運河建成後,能否借此解決“江西萬億會”的尷尬局面?

“到2021年底,中國24萬億GDP城市中,有三分之壹不具備通航條件。可見,運河的建成不可能是江西打破‘江西周邊萬億俱樂部’困局的必然。”丁認為。

在他看來,江西的關鍵是依托浙贛粵運河黃金水道,大力發展航道經濟和樞紐經濟,變“流”為“儲”。

“江西要主動加強與長三角、珠三角的聯系,積極承接兩地經濟外溢,大力發展具有江西特色的現代經濟體系。”丁對說道。

事實上,江西壹直在積極與珠三角對接。

2021、10年,南昌與廣東廣州、深圳、珠海等7個城市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相關開發區和企業分別簽訂協議68項,總投資約86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