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對稅收在現代服務業發展中作用的思考

對稅收在現代服務業發展中作用的思考

現代服務業產生於工業化相對發達的階段,是主要依靠信息技術和現代管理手段發展起來的信息和知識相對密集的服務業。目前,蘇州制造業的發展速度非常迅速。相比較而言,服務業發展明顯滯後。因此,在加快制造業發展的同時,積極鼓勵和支持現代服務業和新興服務業的發展顯得尤為迫切。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對於促進蘇州經濟增長、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產業競爭力、擴大就業、改善人民生活、增加地方財政收入具有重要意義。同樣,稅收作為重要的經濟調節手段,在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促進服務業持續穩定發展方面也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壹,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是堅持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來,蘇州服務業發展呈現出壹系列新特點:壹是增長逐步加快。2001-2005年,蘇州服務業年均增長14.8%,高於同期全國和全省水平。二是對GDP的拉動作用逐漸顯現,成為地方稅收的重要來源。2005年,第二產業對經濟總量的貢獻為66.8%,服務業的貢獻為31.2%。今年上半年,服務業稅收占財政收入的34.2%。三是開放程度逐步提高,成為吸引勞動力就業的主渠道。服務業從業人員占從業人員總數的比重大幅提高,與我市第二產業提供的就業崗位持平。服務業速度在縱向上快速提升的同時,也必須正視巨大的橫向差距。據了解,目前國外很多國家服務業已經占到GDP的70%左右,生產性服務業已經占到服務業的70%左右。而蘇州的服務業比重從2001的38.0%下降到2005年的31.2%,與國外差距較大。在國內,我市與廣東、上海等地區的差距也很明顯。

當前,蘇州的發展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新的挑戰。迫切需要尋求新的增長空間和發展資源,創造新的發展動力和競爭優勢。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壹個地區的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將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蘇州已跨越人均GDP 8000美元(按戶籍人口計算)的發展階段,加快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成為科學發展的必然選擇。

在宏觀經濟環境日益趨緊、生產和服務業發展相對落後的情況下,工業用地和勞動力成本快速上升,交易成本和商務成本居高不下。這些因素導致了我市工業競爭力的下降。面對挑戰,吸引外資、留住本土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途徑之壹就是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特別是現代生產性服務業。依托先進制造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盡快提高R&D、物流和營銷服務水平,努力把更多利潤留在生產性服務業,蘇州必須走出壹條有競爭力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服務業主要依靠體力和腦力勞動,占用的精力和資源較少。大部分是清潔產業,創造綠色GDP。蘇州環境容量小,經濟總量大,自然資源匱乏。要提高現代服務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必須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市委、市政府以全局的決策眼光,作出了加快蘇州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戰略部署。

二、當前蘇州現代服務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與省委、省政府《江蘇省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實施綱要》的目標和要求相比,目前蘇州現代服務業發展還存在壹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為:

1.現代服務業比重低,規模小,布局分散。近年來,蘇州服務業呈現快速發展態勢,服務業增加值從2000年的580億元增長到2005年的6543.8+0256億元。但在地區生產總值的構成中,蘇州的服務業比重從2001的38%下降到2005年的31.2%,居全國十大城市之首。在區域布局上,蘇州中心城區服務業占全市比重較小,尚未形成輻射帶動整體發展的態勢。與姐妹城市相比,蘇州中心城市服務業發展處於相對落後狀態,內部競爭力有待進壹步提高。

2.現代服務業產業關聯度低,內部結構不合理。目前蘇州服務業的格局基本以商業、餐飲等傳統服務業為主,而高知識含量、高附加值的新興服務業尚未形成規模。產業關聯度不高,沒有幫助企業發展的服務機構,沒有提供與商貿、高新技術產業互補的基礎環境和配套設施,內部結構不盡合理。

3.生產性服務業需求不足,技術水平不高。蘇州生產性服務業需求不足。壹方面,制造企業的中間服務需求相對不足。蘇州制造業產業鏈過於註重實物產品的生產,材料消耗占產品成本比重較大,而與產品制造相關的金融服務支出、營銷服務支出、人力資源支出和外包信息技術服務占總支出比重較小。另壹方面,外資制造業的特點與生產性服務業的本土化之間存在矛盾。在蘇州的外資制造業體系中,以加工、出口、生產企業居多,外資企業對當地金融機構的信貸服務依賴較小;產品設計、關鍵技術和零部件依賴進口,對本土R&D和技術服務需求不大。此外,外企產品的銷售多由跨國公司或地區總部營銷和分銷,對促進蘇州本地現代服務業的提升沒有更多的關聯性。

4.現代服務業人才匱乏,創新能力弱。蘇州經濟發展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發展在吸納高素質、高精尖管理人才方面遠遠落後於產業發展需求,服務業從業人員存在結構性矛盾。第壹,高素質人才的缺乏制約了服務業的提升。目前我市以傳統服務業為主,現有從業人員達不到現代服務業的要求。特別是在新興的現代服務業,如現代物流、金融保險、通信和信息技術服務以及管理咨詢等,人力資源短缺已經成為行業發展的制約因素。第二,每年新增勞動力的流動,說明制造業的市場發展機會好於服務業。蘇州勞動力轉移就業方式更多依賴於快速擴張的第二產業,服務業從業人員增速放緩。雖然蘇州目前擁有蘇州大學、蘇州科技大學等高校,但蘇州的職業教育跟不上經濟發展的需求,金融、信息咨詢、管理等國際化人才缺乏,嚴重制約了服務業人才結構的合理配置和人力資源優勢的發揮。

5.服務業所有制結構和投資結構單壹,對外開放程度不高。由於體制和政策的原因,外資和民營資本的參與度不高,服務業對外開放程度不高。雖然蘇州服務業利用外資穩步增長,但合同外資和協議利用外資的比重均未超過10%,2005年分別為8.8%和6.1%。因此,仍需進壹步加大蘇州現代服務業的引資力度,引進外資服務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