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安徽當塗壹中的百年歷程

安徽當塗壹中的百年歷程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太平府知府王奉命將翠螺書院改制為太平府學堂,設在當塗縣農機廠附近,先後任命張偉、陸崇雲、劉振為校長。

宣彤第二年(1910),太平府中學首屆畢業生38人,全部獲得進貢生。

宣彤三年(1911),太平府中學被勒令改兩科(其實指工業)。

民國元年(1912)繼續運行。

民國三年(1913),因財政困難關閉。

民國九年(1920),太平府中學更名為第八省立師範學校。

民國十二年(1923),經省教育廳批準,第八省立師範學校改為第十省立初級中學。1928,校址移至當塗城關86醫院大門右側,更名為當塗縣初級中學。

1932,增加了壹班女裝部。

1937年,日軍入侵,當塗侖被困,學校文件檔案和校舍全部燒毀。

1943年春,張四郎、唐世明等官紳提議恢復當塗縣立中學,招收高壹學生112人,選址在城東南的文昌宮和呂祖廟(即舊校址)。

1944年6月25日,新校舍落成,刻碑紀念。

1946除了原有的五個初中班,還增加了兩個簡易師範班。

1949年4月24日當塗解放,解放後第三天學校復課。

65438至0950,師生積極參加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運動。除政治活動外,師生捐款33.24萬元。同年,高中班入學。1951,私立采石學校大江中學並入學校。

從65438到0952,陳同誌調任黨支部書記、副校長,高啟沃同誌任校長。

1953 18當塗中學第壹高級中學畢業生順利完成學業,其中15人上大學,3人參加工作。

1954學校被淹,當塗縣初級師範學校三年級與和縣中學、南嶺中學三年級合並到校舉行首屆校慶。

1955建成行政樓、教學樓、師生宿舍,縣高三、高二並入學校舉辦第二屆校慶。

1958,學校改為蕪湖區工業學校,普通班轉入當塗初級中學(當塗初級中學改為當塗中學)。

1959蕪湖技校改為蕪湖中專,機械兩個班去蕪湖電力學校,冶金壹個班去馬鞍山鋼鐵學校。

1961蕪湖專門學校改為蕪湖專門水學校。

1962,學校恢復為當塗中學,原蕪湖特水學校依然存在。

1963年,水小遷至蕪湖,學校成為單壹普通中學。

1964安徽省青少年乒乓球錦標賽在該校舉行。

文革開始於1966。

1969建立校辦工廠。

1976教學北樓施工(兩層)。

1977教師宿舍建設。

主教學樓建於1978。

1979當塗中學改為當塗壹中,邢成同誌任黨支部書記。

1980主教學樓竣工,教育部民科市局長來校視察。

1981,該校高中恢復三年制。

1982電影《沿江江南》的化學會議就在這個學校召開。

7月1983,1,當塗縣由宣城行署劃歸馬鞍山市;同年,學生宿舍建成使用。

1984三年制高三學生畢業,7月18日校級領導班子改制結束,鐘同誌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

1985 3月13省教育廳祝秋美廳長來校視察。

1986學校被評為馬鞍山市首屆衛生文明單位、市級文明單位。

從65438到0987,教師職稱評審結束,教師專業檔案進入規範化程序。同年,科學館建成並投入使用。

1988建立崗位責任制,同年5月15國家教委副主任王明達視察學校。

1989年,縣政府撥款8萬元,征用土地3.6畝。學校建了壹個大操場,有400米跑道,還有很多運動項目。

1990年,學校首次進行教師資格年度考核。

199112月,副省長杜陪同老校友、天津市副市長錢啟元視察學校,看望老教師。

1992年學校獲得全市高中組田徑運動會第壹名。

1993張明同誌調任當塗壹中任黨支部書記、校長。同年,在縣政府的主持下,通過壹中、酒廠、農場三方協商,將唐盾使用權正式交由壹中管理。

6月65438+7月0994教學樓(現2號樓)竣工。

1995經縣教委鑒定驗收,確定為縣重點中學。同年,五縣壹中聯誼會正式啟動。

1996 65438+2月學校舉辦了盛大的校園文化節,新校門開了。

65438到0997,職工住房改革,正式結束福利分房。

1998年,當塗壹中高考打破歷史紀錄,曹傑以614獲得省文科狀元,縣政府頒發嘉獎令。

1999年1月程良輝同誌調任當塗壹中任校長、黨支部書記;同年高考達到歷史最好水平,趙陽獲得省理科第壹名。縣政府再次頒發嘉獎令,被省教育廳命名為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2000年,學校經馬鞍山市教委評估驗收後,被正式確定為“馬鞍山市示範性高中”。綜合樓工程開工了。

2001,高考創歷史新紀錄,縣政府第三次頒發嘉獎令;投資400萬元、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的綜合樓投入使用。

2002年,學校開始申報省級示範高中項目,同年4月被評為第五屆省級文明單位和省級綠色學校;同年以265,438+04萬元征收酒廠65,438+02畝,準備剝離初中;教師住宅樓(5號樓)竣工。

2003年,經省示範性高中專家評估組驗收,正式批準為省級示範性高中;同年,學生公寓、食堂壹期工程竣工,校園網建成;初中正式剝離,民辦初中誕生。

2004年,高考再次大獲成功,縣政府第四次頒發嘉獎令;學生公寓二期工程、學生浴室及配套工程全部竣工,被評為第六屆省級文明單位;黨支部升級為總支。

2005年,高考是歷史的輝煌,縣政府第五次頒發嘉獎令;投資500萬,其中國債654.38+0億,面積6000平方米的實驗樓已投入使用,百年慶典已進入籌備階段;同年,被市政府命名為先進單位。

2006年,慶祝了學校的百年校慶。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高級顧問徐大茂院士,我國著名的汽輪機與熱能工程專家,我國著名作家、文藝理論家吳泰昌,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駐皖總代表林撫生等57屆3000多名校友也從全國各地趕來,共同慶祝學校百年校慶。

2013搬到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