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區三大片區開發建設以來,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統籌規劃、分步發展、封閉運行、滾動平衡、產城互動、產業優先”的原則,結合“產業發展項目建設年內攻關”和“安置房搬遷”競賽活動,高新區緊緊圍繞站前總部經濟產業園、南湖“雙創”產業園、靖遠“壹藥壹智”產業園的開發建設戰略截至2022年底,三大片區啟動區土地已全部簽清,建築物、構築物
高新區三大片區開發建設以來,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統籌規劃、分步發展、封閉運行、滾動平衡、產城互動、產業優先”的原則,結合“產業發展項目建設年內攻關”和“安置房搬遷”競賽活動,高新區緊緊圍繞站前總部經濟產業園、南湖“雙創”產業園、靖遠“壹藥壹智”產業園的開發建設戰略截至2022年底,三大片區啟動區土地已全部簽清,建築物、構築物已全部簽拆,征收建築物、構築物1.8522萬平方米,占全市房屋拆遷面積的41.3%。
先計劃,後行動,做細致的工作,做足夠的前期工作。
著力五個“做好”為征地拆遷工作保駕護航。
壹是做好征地拆遷宣傳工作。在征遷工作前期,兩鎮壹辦村幹部充分發揮“領頭雁”精神,堅持依法依規,認真細致地做被征收人的思想工作,重點解讀“不動產分離”政策,通過宣傳為房屋簽約打好基礎。
二是計算三大領域的成本。根據區自然資源局提供的紅線範圍,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計算出紅線範圍內的土地補償金額、永久性臨時建築貨幣補償金額、安置費用,為後續補償工作提供堅實的基礎。
三是做好安全與業務融合的整體規劃。主動與市自然資源局對接,研究安置房數量和比例,統籌安商壹體化項目選址。特別是加快與市交運集團對接,將靖遠區五福嘉園部分商品房用於“壹藥壹智”啟動區拆遷安置。同時,進壹步推進已經開工的水仙花園二期安置房建設,縮短安置過渡期。
四是做好征地拆遷同步安置工作。根據現有安置房存量,由區征遷安置中心牽頭合理測算房源,將顏厝區剩余新增房源約38萬平方米用於安置站前指揮部經濟產業園項目起步區天芝村、唐紅村、紅板村、下宮村。搬遷完成後,立即啟動搬遷安置工作,確保拆遷安置同步進行,及時讓群眾住上幸福的房子。
五是做好三大片區補償方案的出臺工作。充分利用“不動產分離”的優勢,結合《漳州市中心城區集體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安置指導意見》,出臺《漳州高新區九湖顏厝鎮集體土地及地上房屋征收補償安置實施方案》和《漳州高新區靖遠片區集體土地及地上房屋征收補償安置實施方案》,為房屋征收拆遷工作順利進行保駕護航。
多措並舉,全力以赴,加快推進。
“3-4-5”工作法為房屋征收拆遷的全速推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建立“三個體系”
首先,該系統將在早期部署。每天早上8點召開工作例會,明確安排當天的任務,實現工作目標,目標責任,抓好征地拆遷工作。
二是聚會總結制度。每晚10,對項目當天完成的征地拆遷數據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匯總分析,及時消化推進,確保工作“不間斷”,問題“不過夜”。
三是競賽考核體系。三個區把征地拆遷幹部分成幾個小組,平均分配征地拆遷任務。開展了“計件賽、小組賽”等競賽活動,實行了征地拆遷結果“每日通報”制度,營造了比學習、創先爭優的濃厚征地拆遷氛圍。
采取“四個同步”
緊盯任務時間節點,掛圖作戰,倒排工期,采用同步確權源、同步裝修評估、同步室內制作、同步簽付的“四位壹體”工作法,全面縮短流程時間,提高征地拆遷效率。
實施“五步到位”
壹是組織力量到位。成立征地拆遷領導小組,書記任總指揮,市長任常務副總指揮,抽調隊伍、幹部、測繪、第三方征地拆遷服務人員,成立多個征地拆遷工作組,充分發揚“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同心同德,精準有序地推進征地拆遷各項工作。
二是宣傳發動到位。第壹時間召開村民小組會議,懸掛搬遷動員橫幅,進行村村通廣播,營造濃厚的搬遷氛圍,並在漳州高新區九湖顏厝兩鎮發放《集體土地及地上房屋征收補償安置實施方案》3000余份,實現了“壹戶壹份”,提高了政策解讀的順暢性。
三是服務群眾到位。壹些老弱病殘人員參與到項目搬遷過程中。考慮到部分群眾的不便,我們將組織搬遷幹部到搬遷群眾家中解讀政策,把簽約地點搬進群眾家中,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
第四,矛盾化解到位。南湖雙創產業園項目部署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門聯合區綜治信訪中心組成社會穩定專班,制定《南湖雙創產業園項目處置搬遷宣傳應急預案》,開展矛盾排查化解工作,確保矛盾發現早、處置措施穩。
五是後勤保障到位。快速配齊桌椅、電腦、打印機等各類辦公設備,堅持壹線辦公原則,在區指揮部設立食堂、休息室,為壹線沖刺幹部消除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