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壹年,新的開始。我將在縣衛生局和鄉衛生院的統壹領導下,堅決貫徹落實上級有關政策要求,堅持為民服務。壹切從人民群眾著想,認真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工作計劃制定如下:
(壹)建立居民健康檔案
1,按照縣局和衛生院的要求,為轄區居民建立統壹規範的健康檔案;負責填寫健康建檔個人基礎信息,完成紙質檔案100%,電子檔案85%以上,協助鄉鎮衛生院健康體檢。<
新的壹年,新的開始。我將在縣衛生局和鄉衛生院的統壹領導下,堅決貫徹落實上級有關政策要求,堅持為民服務。壹切從人民群眾著想,認真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工作計劃制定如下:
(壹)建立居民健康檔案
1,按照縣局和衛生院的要求,為轄區居民建立統壹規範的健康檔案;負責填寫健康建檔個人基礎信息,完成紙質檔案100%,電子檔案85%以上,協助鄉鎮衛生院健康體檢。
2.定期及時補充、完善和更新建檔人群健康信息,對重點人群每年隨訪不少於4次,每次隨訪記錄內容要詳細。
(2)健康教育
1.在提供門診、訪視、隨訪等醫療衛生服務時,要結合本地區的主要健康問題和服務對象的主要健康問題,包括職業危害,對重點人群進行有針對性、個性化的健康知識和衛生技能教育。
2、做好健康教育宣傳欄,每月至少更新健康教育宣傳欄內容1次,並保留數據。
4.協助鄉鎮衛生院做好健康咨詢活動;
5.每3個月至少舉辦1次健康知識講座。
(3)疫苗接種
1,做好適齡兒童統計及相關工作;
2、采取預約、通知、電話等適當方式告知兒童的監護人,告知預防接種的種類、時間及相關要求;及時給接種對象接種,做到不漏壹個。
3、送達預防接種通知和預防接種信息統計;
4、做好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工作,及時收集和匯總預防接種相關數據,並上報鄉鎮衛生院。
(4)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
1,協助上級部門監測疫情;
2、按照《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負責轄區傳染病信息報告,並保證數據安全;
3、協助上級部門開展傳染病的調查和處理;
4、協助上級專業防治機構做好結核病和艾滋病患者的宣傳指導服務和非住院患者的治療管理工作。
(5)0-6歲兒童健康管理。
1,仔細摸清0-6歲兒童的背景,建立良好的管理檔案;
2、通知轄區適齡兒童按時接受健康管理。
㈥產婦保健
1,協助做好本地區孕婦登記管理工作,按時建立孕產婦保健手冊;
2.告知轄區內孕婦按時接受健康管理。
(7)老年人的保健
1.掌握轄區內65歲以上老年人數量及相關信息,建立健康指導,實施動態管理;
2、在醫院的指導下,每年為65歲以上老年人進行1次健康管理。
管理服務,並按照居民健康檔案的規範填寫和更新體檢表。
㈧慢性病管理
1,針對轄區35歲及以上常住人口,首次測量血壓;做好高血壓患者的登記工作,登記內容要完整、清晰、準確;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每季度定期隨訪監測、行為幹預和治療指導不少於1次(每年不少於4次),並及時記錄和歸檔相關信息;
2.對二型糖尿病患者,每季度定期隨訪監測、行為幹預和治療指導不少於1次(每年不少於4次),並及時記錄和歸檔相關信息。
(9)嚴重精神疾病的管理
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檔案,每兩個月隨訪1次(每年不少於6次)。
(十)積極參加上級部門組織的各種形式的鄉村醫生培訓。
協助醫院積極配合完成公共衛生項目,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術水平,為以後獨立工作打好基礎。
(十壹)做好轄區內疾病的診治工作。
熱情服務,科學嚴謹,做好轄區患者的診療工作。嚴格執行零差價,做好門診掛號和電腦掛號。隨叫隨到,風雨無阻,做好診療工作,為人民健康保駕護航。
新的壹年即將開始。展望未來,我深感自己責任重大。我將以飽滿的熱情和嚴謹的態度做好本職工作,努力成為壹名優秀的鄉村醫生。
偏激
壹是惠民利民,深入推進醫改
(壹)實行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住院起付線以上“全額報銷”制度。協調相關部門,做好鄉鎮衛生院基礎數據測算工作,盡快制定運行方案,7月底前全面推開。
(二)積極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繼續推行“先診斷、後付費”的診療服務模式,按照省裏的統壹部署,逐步取消醫院藥品加成,打破“以藥養醫”的機制,積極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努力探索適合我縣的運行模式。
第二,強化基礎,加快基礎建設。
(1)全面開展衛生院標準化建設工程。根據省衛生廳、中醫藥管理局關於加強醫療機構標準化建設的意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突出以患者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服務理念,以質量、安全、服務、管理、績效為主題,全面推進以組織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臨床技術管理和質量控制、醫療服務、信息管理、醫療設備和醫院建設為核心內容的醫療機構標準化建設。到今年年底,金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建成,改(擴)建5所醫院,增加面積不少於3836平方米。所有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要按照省級鄉鎮衛生院的標準。在完成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礎上,優化服務流程,加強醫療設備配置管理,完善基本設備和儀器,促進服務環境的凈化、綠化和美化,增強人民群眾的看病感受,力爭全縣所有鄉鎮衛生院達到省級標準。同時,根據自身能力發展適宜技術,註重為恢復期患者提供基本康復醫療服務,註重發揮中醫藥“簡、便、驗、廉”的特點,為基層群眾提供更加多樣化、更加有效、更加便捷的醫療衛生服務。
(2)高質量完成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項目。按照“四通壹平四分”的標準,加快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進程,6月底前完成86個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任務。同時,加強衛生室管理,嚴格執行村衛生室管理制度,提高村衛生室服務水平。
(三)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範實施11類43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以居民免費健康體檢為抓手,做好重點人群管理和工作。以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基礎,創新管理機制,轉變服務模式,充分發揮健康檔案的作用,形成“全程”健康管理理念。探索現代健康管理模式,依托村衛生室,充分發揮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的作用,集健康教育、免費健康體檢、居民健康狀況評估、幹預治療於壹體,為健康人群、亞健康人群、患病人群提供系統化、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務。按照預防為主、關口前移的策略,開展健康教育工程和健康服務工程,通過入戶隨訪、健康知識講座、健康教育宣傳資料、短信提醒等方式,引導群眾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大預防保健力度,進壹步提高群眾健康水平。
(四)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縣級中醫醫院要充分發揮中醫藥優勢,進壹步加強內涵建設,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全縣的龍頭作用。鞏固和完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中藥房建設,配備中醫診療設備和中醫藥人員。積極發揮中醫藥在公共衛生服務中的防病作用,規範發展中醫藥預防保健服務。加強中醫藥健康教育,開展多種形式的中醫藥文化普及活動。
第三,多措並舉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以“四有”創建活動為載體,大力實施“科教興醫”和“人才強醫”戰略,完善衛生技術人才選拔、培養和使用機制。深化用人機制改革,穩步推行人事聘用和崗位管理制度。加強績效考核,完善以服務質量、數量和患者滿意度為核心的考核機制,做到多勞多得、優績優酬,打造數量規模適度、素質能力過硬、結構分布合理的醫療衛生人才隊伍。
(1)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增加人才引進的計劃性、科學性和準確性,各縣級直屬醫療衛生單位要依托重點學科建設,積極引進高層次、創新型、復合型醫療衛生人才;加強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積極向上級申請,與PICC、編辦協調,每年為基層醫療衛生單位招聘1 ~ 2名本科畢業生。20xx年,全縣計劃招聘專業技術人員不少於62名,讓壹部分思想品德優秀、成績突出、專業技能過硬的高校畢業生到各類醫療衛生單位工作,為醫療衛生發展註入新鮮血液,提高基層醫療衛生人員的學術水平。同時,通過公平競爭,從現有人才中選拔學歷高、業績突出的專業人才,安排到關鍵崗位工作,為醫療機構打造重點科室和專業。
(2)加強人才培養。采取繼續教育、在職培訓、進修、掛職下派、遠程醫學教育等。,加強衛生管理人員和專業人員的培訓,收集和整理醫學教育網,努力提高衛生隊伍的服務能力。以提高現有人才素質為重點,以緊缺專業崗位和優秀中青年業務骨幹培養為重點,定期選拔部分醫德高尚、技術精湛、科研能力強、學術質量高的優秀中青年衛生科技人才作為培養對象,通過其在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合作、師徒和專業培養等方面的支持,促進其快速成長,培養壹批有影響力的學科帶頭人。繼續開展對口支援、衛生支農,幫助鄉鎮衛生院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對所有鄉村醫生開展深度培訓,根據鄉村醫生工作範圍開展針對性培訓,滿足農村群眾基本醫療需求,提高鄉村醫生專業素質和服務能力。
(3)打造人才培養的載體。加強學科建設,要在現有學科建設的基礎上,按照突出重點、差異化發展的原則,逐步優化學科結構,突出重點,體現特色。壹是加強學科帶頭人的培養和引進,加強與科研院所的聯盟,靈活采取“兼職”、“周末教授”等靈活方式,努力引進壹批高層次創新領軍人才。20xx年,中醫院韓福祥被評為“省級名老中醫”,縣中醫院建立了“省級名老中醫工作室”。要把發展名醫戰略作為中醫藥發展的重要內容,以名醫效應推動中醫藥發展;其次,要改善學科隊伍結構,促進學科隊伍向學歷高、技術精、實力強的方向發展。對有培養潛力的中青年技術人才,采取更多優惠政策,鼓勵其到上級醫院或院校深造,支持或參與省市科研項目;第三,積極推進重點學科建設。重點建設縣人民醫院神經內科、眼科、腦病科、康復理療科、縣中醫院脾胃科。力爭年內再創建1個市級重點學科。結合縣、中科院支援鄉鎮衛生院工作,各鄉鎮衛生院要結合自身實際,發揮優勢,建立特色學院;第四,積極督促協調我縣綜合性醫療衛生機構與高校之間建立人才培養基地和臨床實驗室。以“四名”創建為載體,加強宣傳,積極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的濃厚氛圍,樹立壹批示範和典型,以點帶面,輻射全縣,促進整個衛生系統醫學科技發展和人才隊伍建設。
第四,提升整體服務實力
(壹)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和應急體系建設。堅持預防為主,關口前移,加強傳染病監測和報告管理,做好手足口病等重點傳染病防控工作;穩步實施擴大國家免疫規劃,切實完善疫苗接種程序;加強應急隊伍建設,完善應急工作預案,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和應急醫療救援演練,科學穩妥處置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2)加強衛生監督執法。推進公共場所規範化管理,進壹步加強飲用水衛生、傳染病防控、學校衛生等衛生監督監測工作,建立長效管理機制,鞏固健康創建成果。
(3)加強婦幼保健工作。落實婦幼保健措施,加大基層醫療機構產科和兒科從業人員技術培訓力度,加強新生兒疾病篩查和婦女常見病篩查管理,加大出生缺陷和不良妊娠早期幹預力度,繼續做好農村地區補充葉酸、住院分娩補助等重大婦幼衛生項目,切實提高婦女兒童健康水平。
(4)持續提高醫療質量,促進醫療安全。繼續加強對醫務人員的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教育培訓,進壹步提高其醫療風險意識和醫療安全責任意識,嚴格落實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核心制度,加強醫療質量管理和控制,防範重大醫療事故的發生。進壹步加強護理工作,實施基礎護理,改善護理服務,提高護理質量,繼續做好“優質護理服務示範病房”創建工作。加強醫療機構藥事管理,嚴格執行抗菌藥物分類管理制度,促進臨床合理用藥。落實《醫院感染管理辦法》及相關技術規範,提高醫院感染預防和控制水平。
(五)深化醫療市場和醫療機構監管。加強醫療市場監管,嚴厲打擊無證行醫、超範圍開展醫學教育、發布播放虛假醫療廣告等違法行為,探索建立可持續的長效管理辦法。嚴格落實醫療機構動態管理和非法行醫社會舉報辦法,實現醫療市場監管常態化、全覆蓋。
五、轉變作風,改善衛生系統形象。
結合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加強衛生系統內涵建設,以思想教育為先導,制度建設為保障,監督檢查為重點,以改進工作作風、聯系群眾、促進全縣衛生事業發展為主線,大力開展醫德醫風教育活動。要突出衛生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的特點,深入剖析“四風”現象在衛生系統的具體表現。要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為突破口,全面落實中央、省、市、縣委關於改進工作作風的要求,落實到每壹名黨員幹部。廣大幹部職工要從思想上轉變觀念,明確醫療衛生事業“壹切為了人民健康”的本質屬性,堅持壹切為了群眾,壹切依靠群眾,以服務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方式,堅持突出醫療衛生服務特色,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樹立服務第壹的思想,根據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積極提供多樣化的健康服務。
大力實施便民服務行動。開展“健康教育進萬戶”、“醫療服務進萬戶”、“送醫下鄉”、“免費體檢”,推出醫療單位十項便民服務措施,方便群眾就醫。
落實醫德醫風建設“九個嚴禁”,堅決糾正醫療衛生領域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嚴肅查處醫藥購銷和以藥補醫等不正之風,不斷提高群眾滿意度。
六、統籌做好其他重點工作。
加強衛生新聞宣傳工作。緊緊圍繞衛生院工作,充分發揮新聞宣傳的輿論導向作用,加大正面宣傳和輿論監督力度,為衛生改革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
加強衛生系統社會綜合治理和“平安醫院”建設,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排查治理事故隱患,確保衛生系統安全穩定無事故。
提索
壹、惠民深化醫改(壹)在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行住院起付線以上“全額報銷”制度。協調相關部門,做好鄉鎮衛生院基礎數據測算工作,盡快制定運行方案,7月底前全面推開。
(二)積極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繼續推行“先診斷、後付費”的診療服務模式,按照省裏的統壹部署,逐步取消醫院藥品加成,打破“以藥養醫”的機制,積極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努力探索適合我縣的運行模式。
第二,強化基礎,加快基礎建設。
(1)全面開展衛生院標準化建設工程。根據省衛生廳、中醫藥管理局關於加強醫療機構標準化建設的意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突出以患者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服務理念,以質量、安全、服務、管理、績效為主題,全面推進以組織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臨床技術管理和質量控制、醫療服務、信息管理、醫療設備和醫院建設為核心內容的醫療機構標準化建設。到今年年底,金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建成,改(擴)建5所醫院,增加面積不少於3836平方米。所有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要按照省級鄉鎮衛生院的標準。在完成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礎上,優化服務流程,加強醫療設備配置管理,完善基本設備和儀器,促進服務環境的凈化、綠化和美化,增強人民群眾的看病感受,力爭全縣所有鄉鎮衛生院達到省級標準。同時,根據自身能力發展適宜技術,註重為恢復期患者提供基本康復醫療服務,註重發揮中醫藥“簡、便、驗、廉”的特點,為基層群眾提供更加多樣化、更加有效、更加便捷的醫療衛生服務。
(2)高質量完成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項目。按照“四通壹平四分”的標準,加快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進程,6月底前完成86個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任務。同時,加強衛生室管理,嚴格執行村衛生室管理制度,提高村衛生室服務水平。
(三)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範實施11類43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以居民免費健康體檢為抓手,做好重點人群管理和工作。以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基礎,創新管理機制,轉變服務模式,充分發揮健康檔案的作用,形成“全程”健康管理理念。探索現代健康管理模式,依托村衛生室,充分發揮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的作用,集健康教育、免費健康體檢、居民健康狀況評估、幹預治療於壹體,為健康人群、亞健康人群、患病人群提供系統化、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務。按照預防為主、關口前移的策略,開展健康教育工程和健康服務工程,通過入戶隨訪、健康知識講座、健康教育宣傳資料、短信提醒等方式,引導群眾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大預防保健力度,進壹步提高群眾健康水平。
(四)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縣級中醫醫院要充分發揮中醫藥優勢,進壹步加強內涵建設,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全縣的龍頭作用。鞏固和完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中藥房建設,配備中醫診療設備和中醫藥人員。積極發揮中醫藥在公共衛生服務中的防病作用,規範發展中醫藥預防保健服務。加強中醫藥健康教育,開展多種形式的中醫藥文化普及活動。
第三,多措並舉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以“四有”創建活動為載體,大力實施“科教興醫”和“人才強醫”戰略,完善衛生技術人才選拔、培養和使用機制。深化用人機制改革,穩步推行人事聘用和崗位管理制度。加強績效考核,完善以服務質量、數量和患者滿意度為核心的考核機制,做到多勞多得、優績優酬,打造數量規模適度、素質能力過硬、結構分布合理的醫療衛生人才隊伍。
(1)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增加人才引進的計劃性、科學性和準確性,各縣級直屬醫療衛生單位要依托重點學科建設,積極引進高層次、創新型、復合型醫療衛生人才;加強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積極向上級申請,與PICC、編辦協調,每年為基層醫療衛生單位招聘1 ~ 2名本科畢業生。20xx年,全縣計劃招聘專業技術人員不少於62名,讓壹部分思想品德優秀、成績突出、專業技能過硬的高校畢業生到各類醫療衛生單位工作,為醫療衛生發展註入新鮮血液,提高基層醫療衛生人員的學術水平。同時,通過公平競爭,從現有人才中選拔學歷高、業績突出的專業人才,安排到關鍵崗位工作,為醫療機構打造重點科室和專業。
(2)加強人才培養。采取繼續教育、在職培訓、進修學習、掛職下派、遠程醫學教育等方式,加強衛生管理人員和專業人員的培訓,努力提高衛生隊伍的服務能力。以提高現有人才素質為重點,以緊缺專業崗位和優秀中青年業務骨幹培養為重點,定期選拔部分醫德高尚、技術精湛、科研能力強、學術質量高的優秀中青年衛生科技人才作為培養對象,通過其在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合作、師徒和專業培養等方面的支持,促進其快速成長,培養壹批有影響力的學科帶頭人。繼續開展對口支援、衛生支農,幫助鄉鎮衛生院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對所有鄉村醫生開展深度培訓,根據鄉村醫生工作範圍開展針對性培訓,滿足農村群眾基本醫療需求,提高鄉村醫生專業素質和服務能力。
(3)打造人才培養的載體。加強學科建設,要在現有學科建設的基礎上,按照突出重點、差異化發展的原則,逐步優化學科結構,突出重點,體現特色。壹是加強學科帶頭人的培養和引進,加強與科研院所的聯盟,靈活采取“兼職”、“周末教授”等靈活方式,努力引進壹批高層次創新領軍人才。20xx年,中醫院韓福祥被評為“省級名老中醫”,縣中醫院建立了“省級名老中醫工作室”。要把發展名醫戰略作為中醫藥發展的重要內容,以名醫效應推動中醫藥發展;其次,要改善學科隊伍結構,促進學科隊伍向學歷高、技術精、實力強的方向發展。對有培養潛力的中青年技術人才,采取更多優惠政策,鼓勵其到上級醫院或院校深造,支持或參與省市科研項目;第三,積極推進重點學科建設。重點建設縣人民醫院神經內科、眼科、腦病科、康復理療科、縣中醫院脾胃科。力爭年內再創建1個市級重點學科。結合縣、中科院支援鄉鎮衛生院工作,各鄉鎮衛生院要結合自身實際,發揮優勢,建立特色學院;第四,積極督促協調我縣綜合性醫療衛生機構與高校之間建立人才培養基地和臨床實驗室。以“四名”創建為載體,加強宣傳,積極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的濃厚氛圍,樹立壹批示範和典型,以點帶面,輻射全縣,促進整個衛生系統醫學科技發展和人才隊伍建設。
第四,提升整體服務實力
(壹)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和應急體系建設。堅持預防為主,關口前移,加強傳染病監測和報告管理,做好手足口病等重點傳染病防控工作;穩步實施擴大國家免疫規劃,切實完善疫苗接種程序;加強應急隊伍建設,完善應急工作預案,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和應急醫療救援演練,科學穩妥處置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2)加強衛生監督執法。推進公共場所規範化管理,進壹步加強飲用水衛生、傳染病防控、學校衛生等衛生監督監測工作,建立長效管理機制,鞏固健康創建成果。
(3)加強婦幼保健工作。落實婦幼保健措施,加大基層醫療機構產科和兒科從業人員技術培訓力度,加強新生兒疾病篩查和婦女常見病篩查管理,加大出生缺陷和不良妊娠早期幹預力度,繼續做好農村地區補充葉酸、住院分娩補助等重大婦幼衛生項目,切實提高婦女兒童健康水平。
(4)持續提高醫療質量,促進醫療安全。繼續加強對醫務人員的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教育培訓,進壹步提高其醫療風險意識和醫療安全責任意識,嚴格落實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核心制度,加強醫療質量管理和控制,防範重大醫療事故的發生。進壹步加強護理工作,實施基礎護理,改善護理服務,提高護理質量,繼續做好“優質護理服務示範病房”創建工作。加強醫療機構藥事管理,嚴格執行抗菌藥物分類管理制度,促進臨床合理用藥。落實《醫院感染管理辦法》及相關技術規範,提高醫院感染預防和控制水平。
(五)深化醫療市場和醫療機構監管。加強醫療市場監管,嚴厲打擊無證行醫、超範圍執業、發布播放虛假醫療廣告等違法行為,探索建立可持續的長效管理辦法。嚴格落實醫療機構動態管理和非法行醫社會舉報辦法,實現醫療市場監管常態化、全覆蓋。
五、轉變作風,改善衛生系統形象。
結合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加強衛生系統內涵建設,以思想教育為先導,制度建設為保障,監督檢查為重點,以改進工作作風、聯系群眾、促進全縣衛生事業發展為主線,大力開展醫德醫風教育活動。要突出衛生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的特點,深入剖析“四風”現象在衛生系統的具體表現。要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為突破口,全面落實中央、省、市、縣委關於改進工作作風的要求,落實到每壹名黨員幹部。廣大幹部職工要從思想上轉變觀念,明確醫療衛生事業“壹切為了人民健康”的本質屬性,堅持壹切為了群眾,壹切依靠群眾,以服務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方式,堅持突出醫療衛生服務特色,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樹立服務第壹的思想,根據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積極提供多樣化的健康服務。
大力實施便民服務行動。開展“健康教育進萬戶”、“醫療服務進萬戶”、“送醫下鄉”、“免費體檢”,推出醫療單位十項便民服務措施,方便群眾就醫。
落實醫德醫風建設“九個嚴禁”,堅決糾正醫療衛生領域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嚴肅查處醫藥購銷和以藥補醫等不正之風,不斷提高群眾滿意度。
六、統籌做好其他重點工作。
加強衛生新聞宣傳工作。緊緊圍繞衛生院工作,充分發揮新聞宣傳的輿論導向作用,加大正面宣傳和輿論監督力度,為衛生改革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
加強衛生系統社會綜合治理和“平安醫院”建設,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企業文化建設工作方案),排查治理事故隱患,確保衛生系統安全穩定無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