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深圳大灣十宅燈展時間-地址

深圳大灣十宅燈展時間-地址

深圳大灣世居萬家燈飾展將於9月11至10月10在深圳市坪山區比亞迪路大灣世居舉行。深圳大灣十院燈光秀可免費參觀。對這個感興趣的看看吧!

(城市的)無數閃爍的燈光

展覽時間:2021 9月11 10月10,周二-周日9:00-17:00。

地點:深圳市坪山區比亞迪路大灣十屋

展覽入場券:免費。

主辦單位:深圳市坪山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

主辦單位:平山美術館

監制:劉小渡

策展人:李耀、陸

藝術家:鄧春如、戴雲、周群、賴浩溪、沈、文、王冶子、鄭等。

展覽介紹

屏山美術館以“萬盞明燈”為主題,邀請了鄧春如、戴雲、ChooGroup、賴浩西、沈、文、王冶子、鄭等有著深厚淵源的藝術家參加。通過藝術家在不同媒介中的作品,其中的人物以及具有場地特異性的建築布局,

藝術家簡介

鄧春如

1977出生於深圳,2001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專註於藝術創作相關的各種實踐,發起並策劃了多項藝術活動,如2013“牛胡聲音藝術展”、深港建築雙年展周邊展“啟蒙重啟:邊緣社區的文化重建”;敖湖藝術節2014至2014等。曾舉辦《時光在大地》(香港UMA-G畫廊,2005)、《深花》(深圳美術館,2007)、《每日之流》(深圳空間畫廊,2013)、《集裝箱》(2013)等個展,現為深圳市青年美術家協會副會長。

戴雲

1995畢業於Xi安美術學院雕塑系,同年留校深圳理工大學。中國雕塑學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廣東省雕塑藝術委員會委員,廣東省實驗藝術委員會委員,某美院雕塑系碩士生導師,深圳市雕塑協會副主任。主要從事雕塑和公共藝術教學,曾任深圳公共藝術中心藝術部主任。

Choo集團

它由三名成員組成:狄芳、冀浩和金浩凡。三位青年藝術家都是在深圳這個移民城市長大的新壹代深圳人。對他們來說,深圳不再是父輩眼中的“賺錢之地”。他們以壹個年輕的視角,圍繞著他們的城市“深圳”重新審視和發聲。

賴浩熙

1998出生於廣東惠州;天津美術學院綜合繪畫系畢業,獲學士學位;現居廣東惠州工作生活,是街口集團成員。

門團的實踐不僅圍繞著他們所生活的城市和社區,也關註著他們作為個體在城市或群體中的自身體驗。門縫是壹個獨特的視角,既卑微又真實。小組成員之間的工作總是從感知和* * *記憶出發,從而構建話題的框架和想象。他們獨特的散文敘事風格邀請觀眾進入他們強烈而自發的南方氣質場。近期項目:哪裏有發展,我們就去哪裏(耀空,上海,2021)。

劉壹

視覺藝術學院公共藝術系主任、副教授。上海創意設計師協會理事。國際公共藝術協會IPA研究員。61創意創始人。

他通過繪畫、雕塑、裝置、影像、表演等不同形式的創作,探索身體與空間、精神與物質、個人與公共、文化的地方性與萎縮感之間的問題和關系。他日復壹日的手機數碼繪畫創作中所展現出的古典造型與當代色彩的獨特風格,詮釋了他對生活的好奇,以及他神話般的想象、個人記憶和人生體驗。看似兒童塗鴉,卻強烈揭示了成年人的生活體驗,給觀眾強烈的帶入感。同時,他對數字媒體、物理材料和創作主題之間的敘事關系產生了興趣,大量以日常生活和社會場景為背景的平面或空間藝術作品應運而生。

沈陽/姓氏的簡稱

他出生於中國上海,畢業於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繪畫系並獲得學士學位,畢業於舊金山藝術學院實驗藝術系。現在他在上海生活和工作。沈浩試圖通過創作來探索時間、記憶和個體經驗之間的關系。他的創意媒體包括攝影、視頻、裝置、表演和寫作。沈善於利用感光材料的“保光性”來表現對時間的追憶和記憶的易逝性,用哲學的藝術語言來重構時間與記憶的關系。

文接君

畢業於中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原珠海金山軟件反病毒工程師。他致力於探索基於網絡、節點和連接的行動策略和價值挖掘。他認為通過身體和意識的遊蕩,從結構的角度采取行動,可以改變局部的情況,甚至導致系統的整合?他的作品涉及寫作、繪畫、攝影、視頻和雕塑,經常在各種媒體和藝術機構展出。

王爺子

2011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新媒體系,獲學士學位,2012畢業於美國費城大學藝術學院,獲碩士學位。他目前在深圳和北京生活和工作。

許歌

1983出生於浙江仙居,現生活和任教於中國美術學院公共空間藝術系。

許歌的作品源於他對科學的迷戀,尤其是力學、物理學和電子控制。深受歐洲古典自動機藝術的影響,機器的運動方式、聲音、固有的詩意都是他所關註的。當機器失去功能時,裏面能產生運動、能模擬生命的機制就成了魅力的源泉。

徐子崴

1993 7月出生於長沙。2016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鞏縣藝術學院,獲學士學位。現工作生活在深圳和北京。

徐子崴個展《迷失的人》,新氧藝術空間,北京;展覽(部分):深圳(坪山)國際雕塑展,坪山雕塑創意園,深圳;第六屆“明天雕塑獎”入圍及獲獎作品展,羅中立美術館,重慶;榮獲第六屆“明日雕塑獎”大獎。

石齊,祖籍中山,畢業於北師大珠海分校。2006年獲得獎學金赴德國漢堡國際媒體藝術與新媒體學院學習,畢業後留校任教。

2007-2065 438+00參與德國上海世博會漢堡館設計,完成建築空間、藝術裝置、品牌打造;2012在深圳美術館展覽《公園顏》中創作動態影像裝置,結合青銅器、青銅器銘文、新媒體;2014年,深圳圖書館“回望青山深圳新人文生活”展覽中,由繪畫、書法、詩歌結合再造的藝術裝置引發都市人對“城與山”的思考;2006年,API實驗藝術項目嘗試將詩歌與空間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