綱要提出建設具有較強全球資源配置功能的國際金融中心,與中國經濟實力和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具體包括七點: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建設人民幣金融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中心,抓住機遇加快金融高水平對外開放,推進人民幣自由使用和資本項目可兌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資產管理中心,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金融科技中心,營造與國際接軌的優良金融生態。
“壹個視角是效率——服務實體經濟,壹個視角是安全——防控金融風險。”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的研究員徐啟元告訴該報,“主要內容是為實體經濟服務。同時也強調了金融風險的防控,其中提到風險17次。”
復旦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孫認為,基於全球經濟環境,中國目前擁有經濟發展的“三張好牌”,上海在《綱要》中提出的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各項規則,可視為用好“三張好牌”的具體內容。
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
“第壹張好牌是以高儲蓄為特征的第二代人口紅利,以及由此產生的二元結構消費市場。頭部消費需求將推動中國企業的技術升級,大部分中低收入群體將依托中國逐漸形成的‘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三流優勢,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從而做好線上普惠的大眾市場服務,從而激發流量規模帶來的消費(需求端)長尾效應。”孫對說:
綱要提出,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包括發揮科技創新板制度創新作用,大力發展普惠金融,積極發展綠色金融,鼓勵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等。
孫認為,要充分激活高凈值人群的市場和低收入人群的市場,不是為了金融投資,而是為了消費市場,打造跨境和“內循環”的場景,真正把金融服務與人民幣跨境使用的國際化結合起來。
“只要市場起來了,市場就會有需求,我們可以做商品,期貨,創新金融產品,這些都是可以復制和延伸的。”他說。
有效防控風險
孫認為,第二張好牌是政府融資和分配公共資源的能力。除了硬件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還需要重點幫助市場解決民生問題,建立良好的市場環境。增強市場活力(供需匹配、內外流通)需要制度建設和加強監管能力。
“我們壹直在呼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關鍵是制度建設,體現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他說。
綱要提出,上海要營造與國際接軌的優良金融生態,包括加快金融法治與國際接軌,探索實踐證券代表訴訟、全國性證券期貨糾紛調解等制度創新,完善金融監管體系,建設地方金融統壹監管平臺,完善社會信用體系,探索金融稅制改革,加強金融風險管理等。
徐啟元指出,《綱要》主要從以下角度闡述了金融風險的防控:壹是金融市場風險方面,有金融風險事前防範預警、事後應急預案、安全化解。二是在金融科技發展中,要充分評估新技術與業務融合的潛在風險,建立健全金融科技風險防範機制。第三,在推進金融開放政策的過程中,也要註意風險防控和穩步推進的原則。
發展數字金融和普惠金融。
“第三張好牌是創新業務的先發優勢(供給側)。”孫對說:
他指出,中國壹些賽道上有大量年輕有為的技術骨幹。他們把相關業務水平做到了世界第壹,比如以華為SMIC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和基站生產的性價比優勢,以及像天貓、JD.COM、拼多多、Tik Tok這樣的電商平臺的平臺服務競爭力。所以創新驅動的技術能力和風險投資的專業能力,在今天的世界舞臺上完全可以嶄露頭角,既能滿足內部循環的需要,又能滿足長期邊緣化的需要。
“國際金融中心的核心業務內容是數字經濟和數字金融。”孫對說:
在他看來,供給和需求是同步發展的,與這種二元結構相對應,華為、中興和中國處於中國電路匹配高質量消費者的最前沿,比如芯片設計和疫苗。低收入者通過數字經濟和流量消費的平臺降低成本,而大量的消費流量支撐著低端企業。
因此,綱要在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章節中多次提到發展“數字金融”和“普惠金融”。
根據綱要,上海將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充分發揮金融機構和地方金融組織的作用,完善中小企業融資服務體系,健全政府融資擔保和再擔保體系,完善信貸獎勵政策,優化風險分擔機制。創新數字普惠金融產品和服務,支持供應鏈金融發展。加強政銀企三方信息對接,深化大數據在普惠金融中的應用。探索建設區域性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信息共享平臺。綱要還提到,要加強金融基礎設施體系建設,支持上海金融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建設聯通全球的數字金融基礎設施。
綱要還提到,要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積極推進人民幣在商品貿易、對外工程承包、跨境電子商務等領域的使用。
推進長三角壹體化
值得註意的是,綱要還提出了許多與長三角壹體化相關的內容。
《綱要》指出,要支持長三角生態綠色融合發展示範區申報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積極參與國際綠色金融標準制定和建設長三角區域科技金融改革試驗區,加大對長三角區域科技創新的金融支持,推進長三角支付結算、信用擔保等服務壹體化。
徐啟元表示,《綱要》抓住長三角經濟帶作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腹地,同時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納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支持長三角生態綠色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長三角區域性科技金融改革試驗區,推進長三角支付結算、信用擔保等業務壹體化。研究建立長三角金融科技監管合作機制。支持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實現長三角地區企業和個人借貸信息全覆蓋。
“可以說,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將在綠色金融、科技金融、金融科技監管、征信體系等方面為長三角經濟帶發展發揮引領作用,促進長三角地區在支付結算、信用擔保等業務方面的金融壹體化。”徐啟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