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理念與全面發展
十年來,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人為本,精致教育”的理念,深入貫徹“以學施教,以德育才,以愛育人;精致課堂、精細管理、細致服務是辦學理念,追求“素質教育特色學校、規範教學示範學校、開放辦學重點學校、教師成長引領學校”的辦學目標。學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始終以德育為龍頭,將德育融入點點滴滴,努力形成“人人參與、時時灌輸、處處滲透”的德育氛圍,探索構建“五自管理”教育模式,努力培養學生道德自省、人格自尊、學習自主、行為自律、自我關愛的能力;同時強調標準化和質量,以系統管理的目標“激勵”人,以在職培訓的活動“吸引”人,以多種培訓渠道“教育”人。當然,學校在註重教育教學質量的同時,也非常註重學生個性和特長的發展,註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學校開展了20多項豐富多彩的興趣小組活動,有效實施了課外文體活動項目2+1,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了非常便利的發展時間。學生們在舞臺上實實在在地展示著自己的舞姿、優美的唱腔和深情的朗誦;操場上的籃球、排球、羽毛球比賽,勢均力敵的拔河比賽,豐富多彩的運動會;人體藝術室裏雄壯的銅管樂隊和青春的藝術體操留下了感人的瞬間;老吉的展室裏,創意十足的小型科技制作,書畫工作室裏的壹系列墨香書畫作品,都讓人嘆為觀止。這為提高學生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語言能力、溝通能力和實踐能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小班教學,精致課堂
每班30人,比傳統班級規模少20人左右。舒適的學習環境和精湛的課堂藝術,使小班化教學不停留在縮小班級規模的形式上,而是落實到更深層次的理念和實踐中,讓每壹個學生在每壹堂課上都能得到老師的充分照顧,得到更多的鍛煉機會,為學生的思想、行為、情感的充分交流和互動創造了條件,從而提高了學習效率,為學生的輕裝高效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小班化的教學實踐中,各學科先後構建了自己的教學模式,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優化課堂結構,向課堂求效益,全力打造“精致課堂”。學校形成了從課堂教學現狀調研到示範課、從專題培訓到教學實踐、從各課題組意見到專家點評的全方位“精品課堂”教學研究體系。在打造“精致課堂”系列教研活動的過程中,學校不斷采取“請進來,請出去”的方式,讓教師及時捕捉更多教育信息和教學改革動態,讓受邀的專家學者上“精致課堂”示範課,不斷讓教師了解“精致課堂”的內涵。
強化英語,突出特色
外語教學具有鮮明的特色。兩套教材的結合,中外教師的合作,眾多外教的常駐,開設了口語課、聽力課、閱讀課、活動課等不同的課程,全面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譯”能力。同時開展了英語角、英語話劇表演、英語演講、英語電影欣賞、英語夏令營、翻譯等活動。它豐富了學生的校園生活,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拓寬了學生的英語交流平臺,為學生走向世界進行國際交流與合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而不斷提高學生和教師的素質,為學生走向世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初中生提前壹年參加國家英語壹級證書考試(這個水平相當於初中畢業的優秀水平),通過率達到80%。
開放學校,內外互動
學校經常與兄弟學校建立聯系,交換學習,互相交流。學校先後與上海市育才中學、省內外近十所知名學校建立聯系,派出隊員、教研組長、備課組長、骨幹教師外出參觀學習,開展教學聯誼活動,並派教師到兩校聽課,邀請全國各地的教研人員聽課評課,探索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課堂實踐等方面做出巨大貢獻。同時,學校邀請了教研部門的知名學者專家進行授課或報告,借助前沿的教育理論豐富教師的理論知識,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滿足教師各方面的需求。學校建立了“雙開”教學制度,即每兩周的周五,學校所有班級向全市教師和所有家長開放。壹方面在全市課堂教學中起到引領作用,壹方面加強了學生、老師、家長之間的溝通,壹方面促進了教師的自我壓力。學校還積極聯系和主辦上級教研部門組織的教學會議,為老師們創造相互學習、與兄弟們相互借鑒的機會。學校還不定期舉辦各種論壇,為教師在校內相互交流創造平臺,對教師觀念的融合和校園文化的形成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有效地促進了教師素質的提高。
優質學校,研究型學校。
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學校的壹切工作都要以教學為中心,為學生的發展服務。建校以來,學校先後獲得浙江省自然科學競賽優勝組、金華市校本教研示範學校、金華市示範初中、金華市教育信息化示範學校、金華市現代化示範實驗學校、金華市綜合實踐先進基地、金華市交通安全十佳學校、東陽市素質教育示範學校、東陽市綠色學校、東陽市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並得到了社會和家長的廣泛好評和認可。初中生進入重點中學的比例全市最高,遙遙領先。高中生進入重點大學的比例也在全市前列。在各級各類競賽中獲獎的學生數量遙遙領先於其他兄弟學校。學校憑借突出的教育教學成績,辦學理念和辦學成果也得到了省市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此外,學校認為質量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壹流的教師,教師素質的不斷提高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希望。因此,學校註重校本教研、團隊建設、教育科研,努力打造壹流的教師隊伍。學校結合自身實際,以教學科研為載體,加快教師專業成長。在課題的確立上,學校要求教師立足課堂,在教學實踐中發現有利於教學過程優化和效率提高、知識積累和學生能力培養的有價值的問題,確立為研究對象;在實施過程中,學校要求教師以課堂為陣地,將研究方案與課堂實踐緊密結合,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科研成果方面,學校要求教師要有服務課堂的意識,將研究成果運用到課堂實踐中,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目前,學校以2005年省級項目“寄宿制中學生“五自”管理實踐研究”為學校主導項目,旨在通過對“五自”管理的研究,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豐富教師的理論素養,促進教師快速成長。學校開展了學科樹研究,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生活方式,更好地促進了師生互動,達到了師生雙贏的效果。2001,金華市重點研究項目《初中小班開放式個性化教育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獲得項目成果評審優秀獎;2003年金華市項目策劃課題《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公開課管理模式研究》獲項目成果評審三等獎;以及《高中生學習成功歸因分析調查報告》獲得金華市優秀成果壹等獎。六年來,教師發表論文300余篇,150余篇獲金華獎或已發表。
展望未來,充滿自豪
鮮花和掌聲只屬於昨天,外人任重道遠。他們肩負著時代和人民的重托,正滿懷豪情踏上新的征程。學校制定了未來五年的發展規劃,這意味著每壹位教師都要以全面提高自身素質為己任,以良好的師德取信於學生,以高尚的行為示範於學生,以淵博的知識教導於學生,以博愛感染於學生。學校將“以大德載物”,“自強不息”的校訓不斷激勵著外地人,他們將紮紮實實地書寫自己輝煌的篇章,讓東外成為壹個優秀而知名的教育品牌,巍然屹立在浙江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