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2061年,哈雷彗星將再次回歸。人類能把探測器安裝在哈雷彗星上嗎?

2061年,哈雷彗星將再次回歸。人類能把探測器安裝在哈雷彗星上嗎?

在太陽系的眾多小天體中,哈雷彗星非常著名。這顆彗星每76到79年接近地球壹次。這個時候地球上的人就可以用肉眼看到了。哈雷彗星上壹次接近地球是在1986年。據天文學家預測,哈雷彗星將於2061年再次回歸。

哈雷彗星就像太陽系中的“觀光車”,它的運行軌跡非常有規律,可以預測。這讓人不禁懷疑,當哈雷彗星再次回歸時,人類能否將探測器安裝在哈雷彗星上,然後像乘坐“觀光車”壹樣探索宇宙深空?

人類有能力在哈雷彗星上安裝探測器嗎?早在1986年,人類就先後發射了織女星-1、織女星-2、喬托等多顆探測器觀測哈雷彗星,2004年人類甚至發射了旨在登陸彗星的探測器——羅塞塔。

“羅塞塔”的著陸目標是壹顆名為“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的彗星。經過長途飛行,“羅塞塔”於2014年8月6日與“丘留莫夫-格拉希緬科”相遇,同年,為1655。

可以看出,人類早在2004年就已經具備了登陸彗星的能力,哈雷彗星再次回歸的時間是2061年,所以我們可以相信,當哈雷彗星再次回歸的時候,人類的相關技術已經發展的非常成熟,完全有能力將探測器安裝在哈雷彗星上。但是,能不能做是壹回事,值不值得做又是另壹回事。

在哈雷彗星上安裝探測器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麽有價值。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需要乘坐觀光車時,觀光車總會停下來等我們,但哈雷彗星是不會停下來等人類探測器的。

有人可能會說,既然哈雷彗星的軌跡是可以預測的,我們只需要提前讓探測器在哈雷彗星的“必經之路”等待,在哈雷彗星到來的時候直接掛在上面就可以了。那不是可以嗎?答案是否定的。

根據1986的觀測數據,哈雷彗星到達近地點的速度約為33 km/s,近日點約為55 km/s,如果讓探測器“原地等待”,相當於讓探測器以如此高的速度與哈雷彗星相撞。事實上,當探測器與哈雷彗星接觸時,即使它們之間的速度差只有1%,探測器仍然會在那裏。

因此可以說,人類在哈雷彗星上安裝探測器的首要條件是使探測器與哈雷彗星的速度和軌道非常接近,最好是使它們的相對速度為零,軌道完全重合。

要實現這個目標,大致可以分為三步:1,發射探測器;2.探測器前往與哈雷彗星的預定交點,並在此過程中精確調整其軌道和速度,使探測器在到達預定交點時與哈雷彗星保持同步運行;3.到達預定交點後,探測器在哈雷彗星上著陸,完成後續的固定工作。

需要註意的是,上述步驟3完全沒有必要,因為空間中的阻力完全可以忽略。如果探測器的速度和軌道與哈雷彗星相同,那麽即使探測器沒有安裝在哈雷彗星上,它也會沿著與哈雷彗星相同的軌道運行。

也就是說,只要人類願意,隨時可以發射壹顆與哈雷彗星速度和軌道相同的“人造彗星”。哈雷彗星能去哪裏,這顆“人造彗星”就能去哪裏,不需要等到2061年哈雷彗星再次回歸。那人類為什麽不發射這樣的“人造彗星”呢?原因是價值不大。

哈雷彗星的遠日點和近日點分別為35.1AU和0.586AU(註:“AU”為天文單位),最遠可以到達冥王星的軌道(註:冥王星的近日點約為30AU)。

哈雷彗星的軌道周期是76-79年。即使單程減半,從近點到遠點也要30多年,太長了。相對而言,人類直接向太陽系外圍發射探測器所需時間要短得多。比如2006年人類發射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只用了9年半左右就到達了冥王星。

況且太陽系內的天體密度比預想的要稀疏得多,哈雷彗星很可能在完成壹段公轉後,也不會接近壹個有探測價值的天體。也就是說,即使人類發射了壹顆與哈雷彗星軌道相同的“人造彗星”,也有很大概率不會有什麽有價值的收獲。

這意味著,如果人類把探測器安裝在哈雷彗星上,很可能只會幫助人類更好地了解哈雷彗星本身。在過去的日子裏,人類已經通過各種觀測手段(包括上面提到的到達觀測)對哈雷彗星有了全面的了解,所以單獨向哈雷彗星發射探測器的價值不大。

總結綜上所述,當2061年哈雷彗星再次回歸時,人類有能力在哈雷彗星上安裝探測器,但這麽做的價值並不大,所以那時人類很可能不會這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