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吳金娜
“近萬元的進口植入物,將近壹半的費用用於‘鋪市場’。”
前段時間有媒體曝光了種植牙行業的暴利。報道指出,昂貴的種植牙費用中包含了巨額的“推廣費”。而這壹切都需要消費者來買單。其中提到的種植體是種植牙的主要耗材之壹。據統計,種植牙的成本約占總成本的50%。
“天價種植牙”引發輿論思考,這個秘密行業也壹下子引起關註。
“爸爸做了20顆種植牙,壹顆壹萬多。”壹位消費者對鉛筆道說。就目前的市場而言,成本幾乎相當於壹臺新的低價版小鵬P7,在壹般的三四線城市也足夠買壹套像樣的壹居室了。
雖然在用戶眼裏,種植牙貴是因為種植牙貴。但在業內人士看來,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掌握種植牙技術的牙醫稀缺,技術普及度不高。
“我覺得種植牙技術是每個牙醫都必須掌握的技術。大部分住院醫生,經過培訓,都可以操作。如果未來的種植牙技術能像洗牙補牙技術壹樣在所有醫院廣泛培訓,專業人才稀缺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威視美創始人南哲告訴鉛筆道,“種植牙貴的問題不能總盯著種植牙,這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只有普及技術,人們才能種出又好又便宜的牙齒。”
據機構預測,2019年,我國種植牙存量空間將達到1763億元。到2021,國內種植牙存量空間將達到2763億元。考慮到人口老齡化,種植牙未來市場規模有望更進壹步,上升至3218億元。此外,數據還顯示,目前國內醫院使用的植入體主要來自歐美和韓國,占比超過90%,國產份額不足1%。
在供給方面,除了技術的普及,政府采購也能極大地幫助降低種植牙的價格。同時,政府采購也可以幫助“良幣驅逐劣幣”,給國產耗材品牌機會。國產替代產品的崛起只是時間問題。
01
昂貴的種植牙
在用戶的日常印象中,只有重病才會花幾百甚至幾十萬。但是現在,修復壹顆牙齒的費用可以達到這種程度。
“爸爸做了20顆種植牙,壹顆壹萬多。”壹個朋友對鉛筆道說。就目前的市場而言,成本幾乎相當於壹臺新的低價版小鵬P7,在壹般的三四線城市也足夠買壹套像樣的壹居室了。
貴成了消費者對種植牙的第壹印象。
“二十多歲,做過烤瓷牙,做過種植牙,滿嘴都是錢。”有人說。
除了中老年人,壹些年輕人也開始種植牙。種植牙那麽貴,為什麽連經濟實力不高的年輕人都選擇種植牙?
“種植牙能恢復85%以上的咀嚼功能,是目前能恢復咀嚼功能的牙齒缺失最高治療方案。比如活動假牙只能恢復30%的咀嚼功能,瓷橋可以恢復70%的咀嚼功能。”威視美創始人南哲向鉛筆道解釋種植牙的優勢。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博士,65,438+06年口腔醫學經驗,公立三甲醫院工作十年,口腔醫學領域多年開創性工作。
相比其他治療方案,種植牙相對更復雜。種植牙主要由種植體、基牙和牙冠組成,需要植入牙槽骨。整個手術周期長,長達半年,醫生水平也高。
根據壹些數據,種植牙在種植牙的高額費用中占了最大的壹部分。券商研究報告數據顯示,種植體占總費用的50%,手術費用和麻醉費用占25%,修復材料和種植基牙各占10%,牙冠占5%。所以認為種植牙貴主要是因為種植牙貴。
市面上的植入物主要是海外品牌。
數據顯示,目前國內醫院使用的植入體主要來自歐美和韓國,占比超過90%,國產份額不足1%。
壹位業內人士告訴鉛筆道,之所以很少選擇國產植入物,是因為臨床應用時間短。
“植入物的主要成分是鈦。鈦雖然不稀缺,但屬於精密加工,加工難度大,成品率低,表面處理工藝復雜。瑞士、美國、韓國技術相對成熟,產品主導全球市場。”南哲表示,以目前國內的情況來看,種植牙的價格確實很難低於1000元。
他介紹,目前行業內種植牙有2萬到3.1萬顆,僅耗材和材料成本就可能達到6000到7000元。“這還不包括牙科醫院的房租、水電費和醫生費用。只收壹萬塊,就虧了。”
但在市場上,也有不少種植牙的價格在六七千元甚至四五千元。但南哲直言,“
便宜的種植牙在醫生資質和材料上肯定和壹萬多塊錢的有差距。
就像手機壹樣,有萬元頂配機,也有千元機,它們之間的差距就是芯片、屏幕、操作系統。在種植牙行業,醫生、材料、服務是主要差距。"
南哲提到,壹顆5000元左右的種植牙,材料、醫生、房租加起來可能要2000元左右。“這可以看出成本的差異。然而,
牙科保健類似於醫療服務的消費升級,意味著不同產品的價格懸殊很大。"
不過南哲也承認,在壹些廉價的種植牙治療中,醫生的專業能力確實堪憂,是否有專業資質存在疑問。
02
人才和技術壟斷
在外界看來,優質高價的種植牙也有降價的空間,就是把種植牙的價格敲下來。此前有代表委員建議“種植牙材料費用納入醫保”。這意味著種植牙材料有望集中采購,有降價空間。
但在南哲看來,種植牙貴在醫生和技術,而不是材料。“醫療行業最重要的肯定是醫生的專業技能,其他的都是輔助。”
如果真的想降低種植牙的價格,最重要的是打破技術壁壘,讓更多的牙醫掌握種植牙技術。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約有654.38+0.7萬名具有職業資格的牙醫,而在這些人中,只有654.38+0.654的38+0%的牙醫具備種植牙能力,也就是不到2萬名牙醫。“在不到兩萬人的隊伍中,專業水平有高有低,參差不齊。在種植技術全球最普及的韓國,80%的牙醫都能做種植牙。”南哲說。
南哲告訴Pencil,國內之所以很少有掌握種植牙技術的牙醫,並不是因為這項技術太難,而是因為大部分牙醫很難有機會接觸到這項技術。
中國的種植牙行業在90年代中期進入快速發展通道,到現在也不過20年。
目前國內牙醫的專業場景只有四種,分別是口腔專科醫院、三甲醫院口腔科、基層醫院口腔科和私人診所。而基層醫院大多只做基礎治療,不做種植牙項目。“種植牙只存在於三甲醫院,還有壹些二級醫院的口腔科,最後還有私人診所。”南哲說。
種植牙是國內公立口腔醫院最賺錢的項目。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少數醫生會被領導允許進行種植牙手術。南哲提到,雖然牙科學生也可以學習種植牙技術,但是如果沒有動手實踐的機會,想把牙種植好是非常困難的。“或者妳學過,但是妳所在的部門不允許有這個收費項目,或者不允許妳接觸這個技術。”
目前我國80%的醫生都在公立醫療系統,也就是說有機會接觸種植牙技術的牙醫非常少。
那麽,在民營口腔醫院牙醫能學好這個技術嗎?
“中國大多數牙科診所不是牙醫開的,而是資本家開的。資本方會盡力降低成本,找到便宜的牙醫。然而,大多數高技能的牙醫會選擇自己做,而不是工作。”南哲說。
此外,私人診所的患者數量並不多。沒有資深醫生,病人少,導致私立醫院的牙醫很難提高自己的種植牙技術。
他認為,上述原因結合在壹起,造成了中國種植牙醫生的短缺。但是
最重要的是,公立醫院對種植牙技術並不開放。
“我覺得種植牙技術是每個牙醫都必須掌握的技術。大部分住院醫生,經過培訓,都可以操作。如果未來的種植牙技術能像洗牙補牙技術壹樣在所有醫院廣泛培訓,專業人才稀缺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南哲說,種植牙貴的問題不能總盯著種植牙,這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只有普及技術,人們才能種出又好又便宜的牙齒。
03
市場規模超過3000億。
雖然技術的普及是降低種植牙價格最本質的途徑,但在我國很難完全依靠市場調節。
“這取決於當地衛生主管部門能否意識到這個小行業存在的問題。種植牙可以定義為牙醫必備的能力,任何壹個口腔科都應該學習種植牙技術,開放醫院的準入門檻。然後由政府部門牽頭推廣官方的種植牙技術培訓體系。”南哲認為,
種植牙應該算是壹項普通的牙科技術,而不是壹項超高利潤的技術。
“不同的牙位可以分不同的難度,可以推廣壹些簡單的種植技術。這時候妳也可以劃分高級版,按照難度分層。而不是先壟斷資源,然後再瓜分。”他說。
在供應端,
除了技術的普及,政府采購也能極大地幫助降低種植牙的價格。同時,政府采購也可以幫助“良幣驅逐劣幣”。
“政府可以購買,然後制定壹個全包價格。雖然這在壹定程度上降低了市場的自由度,但也壓縮了壹些依賴低價的醫院的生存空間。”南哲說,“政府規定的低價是為了滿足患者的基本需求。因為在目前的市場上,李鬼比李悝jy有更多的基本需求。”
南哲坦言,不可能所有的種植牙都變得便宜,市場需要分層存在。“就像買手機壹樣,有人需要低端手機,有人需要高端手機。”
但是
政府采購的另壹個好處是國內耗材行業的機會更多。
如上所述,國產種植體由於臨床應用較少,市場份額較低。歸根結底還是樣本量和數據不足以證明醫療安全,導致醫院對國產耗材信心不足。
“這就形成了壹個悖論。國產耗材很少用,不能證明質量,所以不使用國產耗材。但是,沒有國產耗材,他們不可能有足夠的數據。”南哲很認真的說,“中國人口這麽多,壹年四五百萬顆植入物的消費完全可以產生足夠國產耗材的數據。”
目前國產植入物的優勢在於價格。資料顯示,國產植入物價格大多在400-500元,性價比較高。根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數據,中國有18家企業和19種國產種植牙產品註冊。如果有政策加持和技術進步,國產植入物的市場份額有望提升,也有了與進口植入物競爭的力量。
供給側開花的希望,是需求側給予的信心。
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種植牙數量約為400萬顆,種植牙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302.5億元,同比增長22.97%。其中,種植牙市場規模為31.5億元。
然而,中國的種植牙服務市場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據機構預測,2065.438+09年我國種植牙存量空間將達到6543.8+0763億元。到2021,國內種植牙存量空間將達到2763億元。考慮到人口老齡化,種植牙未來市場規模有望更進壹步,上升至3218億元。
如此大規模的種植牙市場潛力,也給了國內替代的無限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