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者在這段感情中都很重要,不存在性別差異。
婚姻就像壹枚硬幣的兩面,壹面是伴侶,壹面是自己。
妳在婚姻中的樣子也決定了妳婚姻的質量。
讓我們壹起穿越時空隧道,回到動蕩不安的民國,看看三個傳奇女人因為三種不同的愛情觀而寫下的三個不同結局。
陸小曼壹生有過兩次婚姻,壹次是奉父母之命與王賡結婚,另壹次是與詩人徐誌摩相愛。
兩個人都是龍鳳呈祥。徐誌摩是我國著名的新月派詩人,師從國學大師梁啟超。王賡也畢業於壹所名校,先後擔任過巴黎和會中國代表團團長和哈爾濱警察局局長。
城市搭配中門當戶對的家庭背景和愛情,本該是天作之合的故事,但這兩段婚姻都沒能有好的結局。
究其原因,與陸小曼的生活背景密切相關。
陸小曼的父親陸鼎是日本著名的伊藤博文的得意門生,中國儲蓄銀行的主要創始人。他的母親也出生在壹個官僚家庭。
夫妻先後育有九子,除陸小曼外均不幸夭折,父母自然疼愛到了極點。
陸小曼優秀的家世和曝光度,讓他在琴棋書畫方面都出類拔萃。
65,438+06歲,精通英語和法語。17歲,在外交領域嶄露頭角。18歲,是北平社會最耀眼的明星。
無數風流才子被她的美貌和才華迷住。
集萬千寵愛於壹身的她,早已習慣了所有人的關註和順從。
因此,當我遇到王賡時,她覺得自己被無休止地忽視了,內心感到孤獨和失落。
當徐誌摩為她的生活努力,勸她改掉奢侈的生活方式時,她覺得這個男人沒有以前那麽愛她了。
在她的感情世界裏,愛是放肆的,是對她的各種順從和放縱。
但是愛情從來都不是單行道。
感情再深,也受不了其中壹方壹味索取,另壹方裹腳不好;再火熱的愛情,也會在日復壹日的單方面努力中耗盡。
她是個完美的理想主義者,眼裏只有浪漫。
所以,即使徐誌摩沒有死於空難,他和陸小曼也可能只是世界上的又壹對苦情夫妻。
論才華,張幼儀不如“詩瀑”的林;就美貌而言,她沒有陸小曼漂亮,但絕對配得上“傳奇”二字。
短短六年,她從壹個被丈夫拋棄的窮女人變成商場女強人,完成了人生的華麗逆轉。
她不僅能在東吳大學的講臺上訓斥方遒,還能在股市上翻手,是引領整個上海潮流的時尚先鋒。
但就是這樣壹個光芒四射的人,卻也在感情世界裏迷失了。
張幼儀和徐誌摩的婚姻悲劇也要從童年說起。
張家是江蘇省寶山縣的財主,但家族極其重男輕女。張家有12個孩子,卻只能宣稱家裏有8個兒子。
張幼儀的哥哥們都在國外壹流大學讀書,她卻只能以學費低為借口向父親學習。
男尊女卑的觀念從此銘刻在她的血液裏。
所以她對待感情和婚姻的態度是順從,隱忍,妥協。
她忍受著丈夫在新婚之夜留下的羞辱;她也忍受了婚後的冷淡和無盡的冷漠。
她顯然渴望丈夫的陪伴,但當他提出要出去讀書時,她壹次又壹次地讓步了。
甚至在懷孕的時候,徐誌摩讓她打掉孩子,她也想過拋棄孩子來挽救這段不可挽回的婚姻。
不是所有的忍耐都會平靜壹會兒,也不是所有的退壹步都會眼界大開。
有時候,忍耐力是無窮的,退壹步就是萬丈深淵。
塵埃中的愛情不能帶來歡樂,愛情中最悲哀的是失去自己。
多年以後,張幼儀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前夫徐誌摩不僅和她和好如初,還對她刮目相看,介紹她的生意,把她當成知己,甚至把生活中不如意的事都告訴她。
如果張幼儀在婚姻中保持了獨立的人格,而不是壹味的隱忍和妥協,不知道她和徐誌摩之間會不會有另壹種結局?
我想潘素和張伯駒之間大概就是這樣。
壹個是大名鼎鼎的荊邵,壹個是誤入塵埃的美人,壹個是已有的妻子,壹個是另壹段婚姻,卻偏偏看上了壹萬年。
千百年來,這也是很多文人騷客夢寐以求的完美愛情。
但又有多少激情敗給了時間,壹見鐘情的喜悅敗給了久違的厭倦?
只有潘素和張伯駒自始至終做到了,用他們壹生的堅持,不辜負了這最美的相遇。
不是說潘蘇生不是陌生人,而是她總是給予伴侶足夠的尊重和包容。
張伯駒壹生致力於收藏,不惜重金尋找文物。
潘素會給她所有的支持,不管是珠寶還是賣房產,她會為他想要的任何東西而舍命。
晚年,張伯駒曾看到壹幅字畫,於是孩子氣地在家裏打滾,乞求潘素的允許。
如果是別人,這種對老人的不尊重可能會伴隨著指責和謾罵,但潘素知道她丈夫的童心。
最後他典當了壹件首飾給他買字畫,讓他成了名人。
婚姻壹直有化腐朽為神奇的魔力。有多少原本的美好會在柴米油鹽中過濾掉,又有多少濃烈的感情會在時間中幹涸?
潘素的價值在於她總是以欣賞的態度對待她的伴侶。
別人看到的是他步履蹣跚、老態龍鐘的樣子,而她只看到了歲月沈澱在他皺紋裏的成熟與優雅。
別人看到的是他的猶豫不決,沒有往日的戰爭決斷,但她還是理解他歷經多年風風雨雨的智慧和隱忍。
她用愛心化解了無比的婚姻尷尬,讓生活如畫。
她用壹生的理解和成全換來了丈夫壹生的珍惜和愛,並在年近八旬之際,為她寫下了“兩情壹命永相連,永不解,秦時暮光”的動人情話。
何必羨慕天上的鳥,水裏的荷花,神仙眷侶,僅此而已。
婚姻其實就像壹片不毛之地。妳用心澆灌妳,春天去秋來,它會給妳遍地鮮花。如果妳不知道如何維護和破壞它,它會給妳壹個爛攤子。
愛情就像氧氣是很好的搭配,有的人已經失去了;即使艱難險阻,也有人把山海壹個個鏟平,寫下了圓滿的結局。
原因是上天決定的,而婚姻是壹條漫長的路,沒有捷徑,只有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