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介紹江南大學

介紹江南大學

江南大學坐落在太湖之濱的江南名城無錫。是教育部直屬國家“211工程”下的重點建設大學。

享有“輕工高教明珠”美譽的江南大學,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在1902創辦的三江師範學校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中央大學(現南京大學),是江南大學的前身。1952年,我國高校院系調整時,南京大學食品工業系、浙江大學農業化學系、江南大學食品工業系與復旦大學、武漢大學相關院系合並,組建南京工程學院(現東南大學)食品工業系。1958年,全系東遷無錫,成立無錫輕工業學院。1995更名為無錫輕工業學院,1998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劃轉至教育部直屬。2001 1經教育部批準,無錫輕工大學、江南學院、無錫教育學院合並組建江南大學。經過4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江南大學已成為壹所規模結構合理、教學質量優良、辦學效益顯著、科研、教學和服務均得到社會認可、在國內外享有壹定聲譽的多學科大學。

學校學科涉及經、法、教、文、理、工、農、醫、管等九大類,有18個學院(系),***60個本科專業,全日制本科生18900余人,繼續教育(含特色自考)和網絡教育在校生65438+人。學校還有國際教育學院、教育部批準的中外合作萊姆頓學院、與社會力量合作辦學的江南大學太湖學院。

學校擁有輕工技術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等2個博士後流動站和10個博士點,涵蓋發酵工程等16個二級博士點和39個碩士點。目前有2500多名研究生和博士生。學校擁有4個國家級和省級重點學科,擁有教育部和國家計委批準的“國家生命科學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培養具有研究生和博士學位的高層次人才。學校擁有科技部、國家計委批準的“發酵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10個國家級、省部級研究中心和實驗室。食品科學、發酵工程等2個國家重點學科優勢獨特,實力雄厚,在國際上具有領先地位和壹定影響。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專任教師1.548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雙聘院士2人),教授1.84人,副教授480人。由300多名博士生導師和碩士生導師組成的學術領導團隊,為科技創新和高層次人才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作為我國輕工業、食品和生物技術的發源地和依托單位之壹,十五期間,學校承擔並完成了國家“973”項目、國家重大專項、國家“十五”計劃項目、國家“863”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科技部農業成果轉化基金項目、江蘇省“十五”計劃等壹大批國家重點科技項目和省部級應用基礎研究項目。有200多項研究成果通過鑒定或驗收,其中80多項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40多項科研成果獲得國家和省科技進步獎,還獲得了壹大批市級獎項。2004年,學校批準縱向科研項目97項,橫向科研項目270余項;鑒定或驗收科技成果86項,其中30%以上達到國際領先或先進水平;* * *發表各類論文2700余篇,出版專著130余部,143篇論文被國際三大檢索收錄;獲省級以上科技成果獎8項,其中1項科研成果獲江蘇省科技進步壹等獎;全年申請專利386件,學校專利申請量全國高校排名第七,江蘇省1。2005年上半年,專利申請量進壹步增長,* * *申請專利199件,在全國高校中排名第五。在人文社會科學方面承擔的項目,無論是水平還是經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學校重視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加快科技創新,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積極參與國家西部大開發和江蘇省沿江經濟建設,充分發揮學校在輕工、食品、紡織、環境、化工、生物醫藥等方面的科技優勢。,緊密結合社會需求,與企業在科研開發、技術服務、人才培訓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推動企業技術改造和產品升級,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貢獻。與當地政府合資建立的省級大學科技園已成為高科技研究項目的重要孵化基地。學校還成立了由海爾集團、茅臺酒集團、青島啤酒集團、北京燕京啤酒集團、紹興黃酒集團、江蘇小天鵝集團等100多家企事業單位加入的董事會,註重學校與企業、社會的關系,促進產學研結合,服務社會各方面。每個學院(系)都有二級董事會,有400多家企事業單位參與。校企合作取得豐碩成果。中國電信、丹尼斯(中國)有限公司、嘉裏糧油(深圳)商業發展有限公司、東海糧油工業(張家港)有限公司、國民澱粉上海化工有限公司、希捷電子、三得利(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青島啤酒集團、重慶啤酒集團、捷能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廣州天賜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國際專

學校與國內外教學科研交流合作頻繁,是教育部批準的首批接收外國留學生和港澳臺學生的高校。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它接受並培養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共有340多名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同時,與國外高校的校際合作項目進展順利,正在實施的校際合作交流項目有17個,其中與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2+2”學分互認、與英國西英格蘭大學的“2+2+1”合作項目受到學生歡迎。學校與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4所大學建立了密切的校際交流關系,與美國、加拿大、日本等近20個國家的大學和機構開展了科研合作。學校聘請了50多位國外著名學者教授擔任名譽教授或客座教授,每年舉辦國際和雙邊學術交流活動,逐步成為紡織、食品、藝術設計等領域的國際交流中心。

學校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育人為本,把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人才作為學校的根本任務。學校的辦學理念是:“突出輕工業特色,關註國計民生,拓展學科領域,促進文理融合。”經過多年努力,學校初步形成了人才培養體系和教學質量保障體系,註重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緊密結合,著力培養基礎紮實、知識面廣、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經濟社會急需的專門人才。在本科教學中,應實施本科通識教育加特色教育;推進多元化人才培養方式,通過輔修、第二專業、第二學位培養復合型人才;讓學生早期參與科研活動,從科研實踐中感受和了解知識生成和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科學精神和創新能力。學校非常重視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壹年壹度的江南春季文化藝術節、科技節、金秋體育節等活動精彩紛呈,暑期社會實踐和校園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在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數學競賽、電子制作競賽、機器人競賽、藝術設計競賽等全國性競賽中,學生們年年拿大獎。建校以來,學校為國家輸送了數萬名畢業生,許多畢業生成為各條戰線的科技精英和領軍骨幹。學校是“2003-2004年江蘇省文明學校”。

學校圖書館藏書654.38+0.7萬冊,電子書8.56萬冊,中外文期刊365,438+000余種,設有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學校編輯出版了《江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食品與生物技術》、《冷飲與冷凍食品工業》、《電池工業》等,在國內外公開發行。

在教育部、省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學校新校區建設已初具規模。新校區位於無錫蠡湖新城,太湖之濱,占地31.20畝。壹期工程已完成建築面積36萬平方米。新校區的設計理念是“曲水生態校園”,將青瓦白墻的江南建築風格與溪流、樹林、草坪多層次的園林空間融為壹體,展現綠色、水鄉、文化魅力。設施先進、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的現代化校園為學生學習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學而優則仕,止於至善。深厚的人文傳統和鐘靈秀美的江南山水,鑄就了江南大學開拓創新的創新精神。進入新世紀,學校迎來了改革發展的良好機遇。國家“211工程”二期將重點建設和發展工業生物技術、食品科學工程與安全、工業設計創新體系、纖維制品現代加工技術、中小企業管理與發展、輕工過程信息科學與工程等六個優勢特色明顯的學科,進壹步提升學校在紡織、食品等領域的優勢地位。

百年之後,創世紀輝煌。江南大學的發展目標是,經過五到十年的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壹所特色鮮明、水平先進、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的研究型大學。通過不斷辦出特色、提高水平、謀求發展、壯大實力,力爭到本世紀中葉,把學校建設成為具有國內外壹流影響力、若幹學科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