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雲南——史前時期的雲南
展覽時間:長期展覽
地點:雲南省博物館二樓。
展覽內容:
展覽以重大地質發現和重要遺址為重點,展示了雲南史前時期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展示了不同地區、不同民族起源的人民生產生活、宗教藝術和文化差異。該展廳是雲南省博物館新展的壹大亮點,也是壹次重要的科普教育展覽。
展覽分為四個部分:生命爆炸、恐龍世界、從猿到人、新石器時代。展示雲南舉世聞名的古代生物和地質、人類的起源以及民族多樣性形成的原因。展覽以沙盤、文物、模型、影視資料、場景再現、高科技電子設備等展示了雲南獨特的地質發展史、地理地貌特征及其在生物發展史、人類發展史、民族文化多樣性等方面的獨特代價。
文明之光——青銅時代的雲南
展覽時間:長期展覽
地點:雲南省博物館二樓。
展覽內容:
展覽分為雲南青銅時代的開始、雲南青銅時代概況、雲南、西南夷首領、漢代宜州郡四個部分。通過歷史事件的生動展示和精美文物的直觀展示,實現歷史感和審美效果的統壹,讓觀眾“重返古滇”,重新認識雲南青銅文化的輝煌,感受雲南古文化與大陸的密切關系,感受中華文化多元進程的延續。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為維護國家安定團結,各民族和睦相處,把雲南建設成為民族文化大省做出“古為今用”的典型示範效應。
稱霸華南——東漢至魏晉時期的雲南
展覽時間:長期展覽
地點:雲南省博物館二樓。
展覽內容:
展覽分為四個部分:漢人南遷、南方最流行的姓氏、霍墓、最流行姓氏的衰落。以漢彜文化交流為主線,選擇地處祖國西南邊陲的雲南作為象征目的,是為了顯示其自古以來與中原的密切聯系。使觀眾在感性認識雲南歷史的同時,感受到雲南古文化與中原文化的密切關系,增強民族凝聚力。
美妙芬芳的佛國——唐宋時期的雲南
展覽時間:長期展覽
地點:雲南省博物館三樓。
展覽內容:
展覽分為蒙臺梭利崛起的傳奇、南詔歷史的印記、大理的沈浮、佛的世界四個部分。主要展示雲南唐宋時期約600年的歷史陳列,基本以時間順序劃分,分別說明南詔出現的背景、南詔的建立、南詔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大理簡史以及這壹時期的社會生產、建築服飾、風俗習慣。最後,它突出了以五方佛為中心的場景作為結論。本次展覽將在史料記載的基礎上,精選其要點,讓觀眾對南詔、大理的歷史有壹個基本的了解,充分發揮博物館歷史教育、九年級、愛國主義教育的功能。
元明清時期的開疆衛邊——雲南
展覽時間:長期展覽
地點:雲南省博物館三樓。
展覽內容:
早在漢代,雲南多民族聚居的格局就已形成。到了元明清時期,漢人的湧入改變了只有少數民族居住的局面,逐漸確立了漢人為多數人口的格局。大量的史書開始記載雲南各民族的祖先,各民族的發展、交融、發展和演變是雲南多民族形成的重要歷史時期。《雲南省——元明清時期的雲南》梳理了文獻中關於各民族起源的信息,呈現了歷史進程中雲南各民族的真實文化面貌,通過文物展示、場景再現等方式,從歷史文化的角度闡釋了中華文化進入雲南並與各民族融合的歷史情境。
百年大事——近代雲南
展覽時間:長期展覽
地點:雲南省博物館三樓。
展覽內容:
按照百年歷史的順序,展覽脈絡分為內憂外患、倚劍搏擊蒼穹、燎原星火、金沙射水、雲南篝火、黎明六大主題。展廳空間根據主題,詮釋了暮色古城、陰郁戰場、黎明三大氛圍。展廳空間壹開始被之字形道路和之字形墻壁切割,給觀眾壹種緊張壓抑的空間感,最後是開闊明亮的出口,給觀眾壹種解脫感,加深觀眾的參觀印象。
石天·魯大
展覽時間:長期展覽
地點:雲南省博物館壹樓大廳。
展覽內容:
2018年初,在原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女士和原上海博物館副館長陳克倫先生的幫助下,由雲南省文化廳主辦、雲南省博物館承辦的“紀念雲南省抗戰60周年專題展覽”籌備工作有了好消息。臺灣省寶積香集團董事長、寶積香藝術中心董事長嚴先生將無償捐贈“石天大鍋”,5月8日,團長洪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