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賊巢的寓意

賊巢的寓意

1,壟斷和流動性

這是投資的兩個關鍵詞,第壹是壟斷,第二是流動性。壹個好的投資對象,永遠是壟斷性的,流動性高的。壟斷確保利潤,流動性規避風險。

壟斷,被巴菲特比喻為“收費的橋梁”,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壹種品牌。具有壟斷地位和強大品牌效應的投資者,可以保證在經濟衰退時,在競爭對手紛紛降價的情況下,能夠積極提價,不會陷入與競爭對手的焦土大戰。壟斷實際上意味著任意定價的可能性,可以保證市場份額和高額利潤。世界500強的大部分公司和現在市場上市值高的大部分公司都有壹些壟斷性質——石油、軍火、房地產、電信、互聯網、銀行、保險。

米爾肯的成功,本質上很像老壹代資本家洛克菲勒、摩根,他們掌握了壹種具有壟斷性質的金融工具。這個工具就是垃圾債券,在美國第四次並購浪潮中,大公司壹聽到這個消息就臉色蒼白。這種紐帶在20世紀80年代之前被忽略了。大多數投資者認為它的信用等級低,缺乏流動性,風險高,還款可能性小。所以垃圾債券壹直是非主流產品。米爾肯研究後發現,如果能創造壹個高流動性的二級市場,其實垃圾債券的風險並不高,收益也遠大於普通債券。起初,垃圾債券的推廣非常困難。米爾肯努力說服投資者購買垃圾債券。幾年後,大環境來了(惡意並購和稅法改革(杠桿融資避稅,成本轉嫁給美國政府),垃圾債券大行其道,而米爾肯的Delecque Searle公司掌握了美國市場幾乎80%垃圾債券的承銷業務,幫助壹些套利者和企業襲擊者以及壹些小公司發行高息債券。在垃圾債券行業,米爾肯甚至擁有定價權。他有忠實的客戶群,壟斷地位讓他可以自由地在二級市場給垃圾債券定價。借助垃圾債券這種大投行不重視的非主流金融工具,米爾肯另辟蹊徑,制定了自己的金融規則,控制了垃圾債券市場。

除了壟斷,就是流動性。巴菲特的投資對象不僅包括可口可樂、吉列、迪士尼、華盛頓郵報等知名品牌,還包括流動性強、現金流非常健康的公司,包括美國運通(其發行的卡可以作為貨幣在美國流通,可以實現卡業務,具有先收款後套現的效果,現金流充足)、銀行和保險公司(尤其是後者,先收款後理賠)。可以說,壹般來說,最好的投資標的是可以清楚看到其結果的。在投資之前,錢是可以保證收回的,或者很明確妳可以輕松套現,快速把風險轉嫁給他人——保險,美國運通,可樂的品牌特許經營等等。,都差不多。能先收回資金的公司往往風險不大。這些公司占用了大量的預付款(盛大卡、國美的進場費、房地產公司的購房預付款、壹些中介公司的押金、麥當勞的初期加盟費、基金的前端費等。),公司也只能靠這些預付款生存。

垃圾債券的成功與米爾肯對流動性的理解有很大關系。垃圾債券本身就是壹種符號,就像股票、荷蘭郁金香、郵票、古董壹樣。它不是貨幣,不能直接兌換。然而,如果二級市場可以自由交易,它將變得有價值,因為它是流動的。所以,我們評價壹個物體是否具有真正的價值,往往不是因為它的價值,而是因為它在市場上有很強的流動性和需求。互聯網泡沫時期,我們評論過很多有錢人,說這個人值很多,那個人值很多。其實這個意義不大。如果它的股票缺乏流動性,僅僅停留在估算的基礎上,那麽價值這個詞就毫無意義。比如,有人買了很多房子,房子的價格高得沒人買,市場缺乏流動性。這個時候看起來他有很多資產,但實際上這些資產很難變現,真正的價值並不多。我們以類似的方式評估壹個人的價值。壹個人在壹個公司裏工資很高,技能很高,但是離開公司後,在市場上卻不被認可。這時候他的價值就大打折扣了,因為他的技術缺乏市場和流動性,很少有人認可他。垃圾債券也類似。它的價格不取決於它的信用等級低還是風險高,而取決於它是否有二級市場,以及別人是否認同它。我們對風險的定義是它是否具有流動性。如果垃圾債券有壹個很大的二級市場,它本身的風險就很小。就像股票壹樣,不壹定要看公司業績,只看股票能否順利升值和套現。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說過,以遠低於其價值的價格買入壹只股票幾乎沒有風險。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妳以遠低於其內在價值且安全邊際很大的價格買入壹只股票,即使這只股票最終未能漲到預測價格,妳手中的股票也總能順利套現,因為安全邊際意味著流動性。壹般來說,投資的風險主要取決於流動性。好的投資在投資之前壹定要知道如何擺脫,差的投資壹定是投了錢之後才發現。唯壹的區別就是有沒有流動性,有沒有下家接手。為什麽有些知名投資人總是喜歡在別人害怕的時候貪婪,就是這個時候投資的對象有很大的安全邊際。雖然暫時缺乏流動性,但當價值規律起作用時,流動性會逐漸增加,交易量也會逐漸增加。這時候看似高風險的投資就會變得無風險,因為它的流動性增加了,只要流動性增加,投資對象就沒有風險。另壹方面,大部分群體總是喜歡看到壹個投資對象被很多人買,然後很火的時候就開始進入。這時候未來的流動性是未知的,也就是說風險是不可預測的,結果往往是他們最終被套牢,股票或者房子賣不出去。

2.信息和人際網絡是財富。

網絡和信息就像存折壹樣,是財富的源泉。美國很多公司聘請壹些退休的CEO擔任董事。這些董事不需要每年參與公司的管理和運營,只需要介紹幾個人就可以了。他們得到的是巨額咨詢費,這是對他們廣泛人脈和信息資源的補償。

在《賊巢》壹書中,金融行業普遍存在的利用內幕信息獲取財富和權力的現象被刻畫得淋漓盡致。投資銀行、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這些承接收購交易的公司中,很多人往往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將內幕消息透露給其他朋友,以換取其他朋友的互利,不僅可以用自己的賬戶進行交易,壹些信息靈通的人還可以利用這些網絡增加自己的價值,贏得公司其他人的好評,為公司帶來業務。在當時的美國,由於惡意並購盛行,公司的掠奪者和套利者經常利用證券公司內部人士泄露內幕消息,大量買入目標公司的股票。反過來,收購顧問或反收購顧問利用這些套利者來威脅公司的惡意並購,擡高股價,為自己賺取高額交易成本。於是乎,西格爾的反收購公司,米爾肯的收購公司融資工具,布奇的惡意攻略,幾個相關方互通內幕,互相利用,互利共贏。最後受害的大多是客戶,客戶公司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交易成本。

在任何壹個交易市場,利用內幕信息進行交易的現象都是普遍存在的,尤其是在股票市場,無論是監管機制相對完善的美國,還是新興市場的中國,利用內幕信息進行交易的現象都非常普遍。華爾街的交易員、本書的主角之壹萊文甚至說,他的目的是“提前壹天閱讀《華爾街日報》”。他工資不高,但是通過內幕消息賺的錢多到壹輩子都花不完。股市之所以是壹個愚蠢的市場,是因為躲在幕後知道內幕消息的聰明人賺的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麽的傻子的錢。比如,在重大交易的消息出來之前,很多知道內幕消息的人偷偷買了目標公司的股票。等到這個消息成為公開新聞的時候,大部分人的反應已經太晚了。這些聰明人馬上把股份賣了,賣給不知道的人。雖然《證券法》對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做出了很多規定和限制,但這種現象總是不可避免的。這是市場的運行規律,也是世界的運行規律——信息和網絡是財富的源泉。

3.保守秘密。

蒙娜麗莎的美麗在於她的神秘,可口可樂的美麗在於它的絕密配方。女人和男人的魅力在於前者能保守年齡的秘密,後者能保守錢包的秘密。“這麽老!!!這麽少的錢!!!!"往往意味著壹場災難。我覺得有些歷史的偉大之處在於它創造了神秘——神秘不是貶義詞,而是褒義詞,因為有了信息不對稱和秘密,世界變得更加精彩。有時候,保持壹點神秘感遠比真相更吸引人。商業機密和軍事機密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它們的保密性,否則,所有的行動都會壹清二楚,不會有任何威脅。

巴菲特本人在創業之初就跟別人說過,我不會具體向投資者透露我的投資狀況,只會在年底做壹個股東報告。巴菲特被稱為“奧馬哈聖人”。在這個遠離華爾街的地方,他利用紡織廠Bokhill控制了很多公司的股份。Bokhill就像壹個spv,用它作為面紗進行投資活動。大多數人不知道這些投資活動的背後是誰。米爾肯之所以在垃圾債券市場這麽厲害,是因為他人脈廣。當別人按照套路做事的時候,他已經得知了幕後的消息,並利用這些工具在幕後操作,達到自己的目的。有壹句話可能很現實,但是很真實。就是“把無私當作掩飾內心自私和貪婪的面紗”。我們不從倫理的角度評價它的對錯。從戰略的角度來看,這種方式是最好的。

4.做別人不做的事

同時做大多數人做的事情,結果就是大多數人得到的結果。所以,想要得到更多,就必須多做,做壹些不壹樣的事情。只有這樣才能彰顯妳的特殊性。

當大部分投資銀行家爭相進入摩根、美林這樣的公司時,米爾肯選擇留在壹家不知名的德萊克塞爾公司,專攻垃圾債券。這個話題在華爾街被忽視了,也因為大多數人認為它毫無價值,米爾肯努力研究,最終成為了這個領域的權威。同樣,馬丁·利普頓和馬丁·西格爾,前者是第四次收購浪潮中的著名律師,他發明了許多反收購策略,其中最著名的是“毒丸協議”。在那個時代,他不同於其他律師,他順應潮流,走了壹條別人沒有走的路,率先開辟了反收購咨詢業務,並憑借在這個法律領域的創新成為華爾街炙手可熱的M&A律師。後者是明星操盤手。和別人不壹樣,他沒有做傳統生意。他和利普頓壹樣,緊跟潮流,研究收購這門學科,成為這方面的專家。

做別人不做的事,就意味著出類拔萃的可能。在這本書裏,我提到過壹個叫丹尼斯·萊文的人,他無知,曠工,遲到早退,專門研究左側門的藝術,也就是研究八卦。但憑借他靈通的線索,他服務的很多公司都從中受益,而他自己也因為做了壹件和別人不壹樣的事情而拿到了高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