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分析

分析

每個家庭都想找到壹個合適的育兒模式。

為了交流育兒經驗,本文通過與十個家庭的交流,根據談話整理而成。首先聲明,本文僅代表10家庭的情況和個人觀點。供討論。

1.兩種模式的定義

(1)虎爸虎媽式(簡稱“虎式”)

這個模型主要考察對孩子的嚴格態度。雖然不秉持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原則,但基本上相信嚴師出高徒,滴水穿石,笨鳥先飛。他們焦慮,對各種學習資源、教育資源敏感,熱衷於接觸新鮮事物。對家庭的調查沒有發現父母雙方都是這種類型,只有父親或母親屬於,所以為了方便,合並關註。

主要特點是:家長教育話語權強,家長教育選擇面廣,教育支出比例大,孩子學習任務重(每周四節課以上),區內孩子學校質量好,喜歡詳細打聽教育信息並爭取,對未來規劃焦慮或態度堅定,可以陪讀。

教育理念:“不要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優秀的人永遠比妳努力”、“只有妳痛苦了,妳才能成為大師”、“別人的孩子才是優秀的”、“所有父母沒有實現的孩子都應該實現”

(2)佛教風格

還是快樂育兒比較合適,主要遵循快樂至上的原則,順其自然,順其自然。我就屬於這壹類。借用這個詞並不是貶義,只是和前者相比,感覺自己做的還不夠,反差太大了。忍不住吐槽這個詞的用法。

主要特點是:父母在教育選擇上非常謹慎,他們的教育支出將根據他們的能力而定,他們孩子的學習任務壹般(每周四節課以內),他們的孩子在區內的許多類型的學校上學,他們也喜歡查詢教育信息但不細致,他們對未來規劃采取不確定或焦慮的態度,壹般不陪伴他們。

教育理念:“孩子快樂成長比什麽都重要”、“孩子健康/快樂就好”、“以後達到壹個目標就夠了”、“人生是壹場馬拉松,不是壹時的速度”、“孩子沒考上清華就不能要求考上北大”。

分類的標準是家庭滿足五個主要特征和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教育理念。

2.兩種模式的分析

10家庭都在省中心區,父母文化程度和工作情況都不錯,對育兒有壹定見解。符合“虎式”的只有三家,其余七家可以歸為“佛家”。有壹些結果可供參考:

(1)陪伴和教育同等重要。布朗森認為,在自由選擇的條件下,學齡前兒童更喜歡與成年人交往,而不是與同齡人交往。兩種模式都認為不可能代替父母的陪伴,父母有空余時間也願意陪孩子度過。而“虎”父母在陪伴時不忘教育,“佛”家人陪伴主要是為了好玩,沒有學習負擔。

(2)保持孩子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這兩種模式都是公認的。但是,“虎式”家庭過得並不好。父母強勢,經常罵孩子。孩子們的選擇很少,他們的需求經常被忽視。保持孩子的心理健康通常是補救性的。“佛教徒”家庭的父母願意討論和傾聽他們的孩子。他們也知道自己在教育上做得不夠,但是他們給了孩子更多的鼓勵。他們的孩子比較陽光,願意參與聊天談心。雖然偶爾會罵孩子,但也不怕。

(3)孩子的選擇權。虎族父母對孩子的要求相對嚴格,在生活或學習上給孩子的選擇(兩三個選項)不多,更多的是父母選擇或提供;佛教徒父母願意和孩子商量或者更願意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4)孩子對父母的評價。兩種模式下的孩子都給予父母積極的評價。“虎型”孩子對父母的評價最豐富,比如父母有主見、管理嚴格、自己學習多、挑戰性活動多等等。“佛系”孩子大多表示滿意,但評價內容比較單壹,歡樂成為主要話題。

3.壹些想法

兩種模式各有千秋,真正驗證了“窮則思變”的含義。教育是最復雜的事情。成功永遠不是這兩種模式能決定的,還有孩子本身,機遇,環境等等。最後,整理壹些啟示:

(1)寬容的環境容易培養孩子健康的心理。“佛系”家庭的孩子更能說話,笑得更勤,天性純真,充滿童趣。

(2)積極幹預容易培養孩子正確的觀念。“虎”家孩子時間觀念好,做事有計劃。

(3)適當的鼓勵容易培養孩子自信的態度。“佛教”家庭的孩子與父母互動自然,與其他陌生人交流也更積極。

本文收錄於“新藝術創作”微信微信官方賬號“家長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