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武漢漢陽月亮湖詳細介紹哪裏有?

武漢漢陽月亮湖詳細介紹哪裏有?

月湖,位於漢陽市西北部,東至龜山西北角,南與梅子山相鄰,西在合山腳下,北靠漢水河。它是壹個淡水湖,東西長3150米,南北寬約450米,總面積1.42平方公裏,壹般水深2米。月湖水面寬闊,與桂山、梅子山、古琴臺融為壹體,自然條件得天獨厚。高山流水尋知音的美麗傳說,為月湖景區註入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早年,月湖以蓮藕和菱角聞名。月湖因為水質好,湖底淤泥肥沃,蓮藕澱粉含量高,壹度與武漢特產洪山花梗齊名。直到上世紀80年代初,月湖蓮藕才由“三趟快車”運到香港。

月亮湖古稱闕月湖。據清代嘉慶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漢陽縣誌記載,月湖因黃建軍(東漢末年荊州劉表統帥黃祖)所建而名,但狀如破月,故月湖亦名月湖。明朝成化年間,漢水改道後,主河流經龜山北麓,沖入長江,留下了已有數百年歷史的月亮湖。古月湖長五六裏,東臨長江,南臨桂山,西臨南湖,北靠漢水,面積約7200畝,是現在月湖的6.2倍。月湖由東嶽湖、西嶽湖和唐越湖組成。東嶽湖早已消失,遺址在清川街以西,江漢橋以東,龜山北隅。西月湖現在是月亮湖;唐越湖是西月湖的局部水域。

在古月湖的東岸,也就是現在南北走向的高拱街、清川街、西馬街,公元1506年在這裏修建了壹條長堤。它被稱為無溺水堤,也采取劉陽大堤,切斷長江和月湖,以防止河水在汛期入侵。1732年(即清雍正十年),漢陽知府高拱剛與當地紳士甘昌祺捐建石橋壹座,取名高拱橋。1742年,漢陽知府郭朝佐主持修建長堤,將月亮湖壹分為二。這條堤壩被稱為郭公堤。20世紀50年代修建江漢大橋時,這條堤壩被部分改建為引橋。西月湖中央,僧人集資修建了壹條彎曲的長堤,稱為石堤。因形似龍燈,故又稱龍燈堤。原來的堤面現在已經加高加固,成為壹條橫跨月亮湖的道路。

在舊的地方誌中,習慣將當地的風景附加到“八景”或“十景”等。在漢陽縣誌1884中,月湖八景被稱為長灘、板橋花影、古雲、夜市燈、蓮花風、琴臺碎月、樊寺和古洞仙跡。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改變了月湖疏於管理的現實。1959年成立月湖漢陽區管理處,1961年成立國有月湖農場,1979年更名月湖漁場。1982,月湖景區管理處成立。

但由於種種原因,月湖的環境並不盡如人意:景區及其周邊環境很差,古琴臺主體不突出,環境淩亂,商業氣息濃厚;景區隸屬於省體委、市總工會、市機械局、區政府、區環保局、區衛生局、部隊等十多個部門。由於多頭管理、多頭政治,壹個本應是美麗旅遊景區的景區被“碎片化”,與其優越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極不協調。近年來,景區年均接待遊客量不足30萬人次。雖然武漢多次規劃設計了琴臺景區的開發方案。但由於資金短缺等原因,多個計劃被迫流產。

2002年初,武漢市規劃院再次完成了《月湖地區規劃》。月湖規劃面積2.45平方公裏。以實現傳統文化、自然環境和現代生活的高度和諧為目標,該地區被塑造成具有中心城區濱江、湖濱特色的自然景觀區和具有獨特歷史內涵的知音文化旅遊區。規劃以月湖為中心,建設環湖綠化帶,構建南北醉鄉壹主四次空間景觀廊道,連接琴臺風景園、梅子風景園、生態家園。恢復歷史悠久的範思趙輝、琴臺殘月等月湖老八景,打造高山流水、月牙廣場、知音林等現代風格的新八景。近期建設規劃全面改善月湖地區水體、交通、建築、綠化,通過“拆、堵、植、修、建”,達到“透水、透綠、凈化美化、無障礙”的目標,使月湖地區展現自然人文風貌,體現生態優勢,促進旅遊經濟發展。

為了徹底改變月湖地區的面貌,適應武漢市和漢陽區建設山水園林城市的需要,2002年3月29日,政府投資5000萬元,月湖環境綜合整治壹期工程正式開工。壹期工程建設範圍為梅子山以東地區,包括東西向月亮湖、月亮湖半島、古琴臺公園、鸚鵡大道及環湖4300米長區域,總用地面積2.15平方公裏。主要包括六大工程:琴臺廣場南部及古琴臺周邊部分建築拆除,開辟觀湖景觀;攔截沿湖22個排汙口,使湖水清澈;拆除琴臺大型棚廣告,整治沿海建築立面;修建5500米長的環湖道路,方便市民觀光;建設綠色廣場;重建月湖八景。

博雅在月湖景區與知音相遇的歷史故事,為後人留下了豐富的知音文化。山川遇知音的故事,在華語世界家喻戶曉。美國在1977年發射的航海家號飛船曾載著古樂《山河流水》,知音已成為世界通用的精神語言。到目前為止,已經在中國浙江、山東等地建成了三個仿景區,在德國杜伊斯堡和日本大分復制了琴臺。

改造工程充分註意了“知音”文化的展示。在室內風景、綠化、建築布局方面,盡可能減少建築,騰出空間。新的園林布局,石墻、流水、廊橋的組合,再次展現了高山流水的景象;新建的知音墻記錄著親情、友情、愛情;新建的知音橋成了人們手牽手拍照的地方;新建成的知音之林主題廣場和琴聲看臺,突出了“高山流水”的節奏,充滿了音樂美和流動性。

2002年2月29日,65438,漢陽月湖壹期環境綜合整治工程順利竣工。排幹汙水後,月湖又重新註入了淡水。琴臺廣場、琴臺古建築、月湖半島、茶仙湖煥然壹新,綠化3.5萬平方米,新增月光廣場、220米親水平臺。市民休閑場地多了,長40米,寬1.6米的“高山流水”浮雕更添歷史文化韻味。開幕當天,在冬日的陽光下,成千上萬的市民和遊客欣賞了月亮湖的美景,品味了山川遇知音的故事...

月湖的“變妝”給周邊商家帶來了巨大商機。作為新加坡政府的投資項目,長江廣場壹期投資高達654.38+0億美元。然而,矗立在漢陽橋頭堡的A樓建成後,投資計劃擱淺了八年,盡管其他三棟樓早已打好了地基。投資之初,就看到了市中心明珠月湖。不料“明珠”周邊環境臟亂,交通不便,導致經營業績持續下滑。壹期改造工程開工僅三天,長江廣場就宣布房價上漲20%。新加坡計劃再註資3000萬美元,全面完成長江廣場項目。五星級酒店的引進也被提上日程。

2003年,武漢還將實施月湖二期環境整治工程,建設水上遊樂區、生態家園等景區,使這壹區域與南岸嘴壹起成為江城中心城區獨具濱江湖濱特色的自然景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