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研究主題
村鎮建設標準化信息系統需求分析。
二,研究概述
信息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網絡技術的發展,正在改變人們千百年來形成的信息傳遞方式、人際交往方式和社會管理組織形式,對社會生活和政府運作方式產生深刻影響。村鎮建設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壹項重要歷史任務,信息管理直接關系到村鎮建設的效果。我國農村建設正處於快速發展時期,但農村建設領域的標準化工作嚴重滯後。鄉村建設標準體系的信息發布、傳遞和反饋還停留在傳統階段,因此建設標準化的鄉村建設信息系統意義重大。
針對農村建設標準化信息系統的缺乏,研究了農村建設標準化信息系統的建立要求。首先,運用需求識別理論對系統用戶進行分析,對用戶進行合理分類,分析不同類型用戶的特點,結合村莊建設的具體活動明確用戶需求的內容和特點;其次,根據用戶需求分析了系統的功能模塊、具體功能需求和業務功能流程,並根據管理信息系統的體系結構研究了系統架構和運行環境。最後,根據顧客需求滿足理論,在系統建成並投入運行後,從使用需求和用戶滿意度兩個方面分析了系統的適用性,構建了村莊建設標準化信息系統需求滿意度評價體系。
綜上所述,在充分分析系統需求和滿足用戶需求的基礎上,結合村鎮建設標準化管理的目標和實際工作的要求,實現了基於用戶需求的村鎮建設標準化管理信息系統,涉及用戶在線查詢、在線審核、內部審核、在線信息發布等壹系列功能。通過完善的標準業務流程設置、清晰的操作界面、明確的分工,將用戶需求與系統各方有效對接。通過該系統,用戶可以逐步了解村鎮建設標準的準確性和適用性,提高村鎮建設標準信息的透明度,最終達到用戶滿意。
三、研究背景
新中國成立60年來,社會主義經濟體制逐步取代了中國的計劃經濟體制,有力地推動了農村產業結構的轉變和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在小城鎮。城鎮化是民生問題,推進城鎮化關鍵在於規劃。國家“十二五”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堅持“因地制宜、尊重民意、體現特色、量力而行”的原則,做好縣域村鎮體系規劃和村莊建設規劃,是各項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銜接的保障。
村鎮建設活動極其分散,分布在廣泛的地理範圍內。目前,中國約有330萬個自然村,66萬個行政村。有2.2萬個集鎮和近2萬個建制鎮,9億多人在農村生活、工作和生活。全國城鄉建設用地總量為341萬畝,城市建設面積為5700萬畝,而農村建設用地為2.84億畝,是城市建設用地的5倍。
住房建設壹直是農村建設的主旋律,我國農村建設規模巨大且持續增加。據建設部統計,2004年農村住宅投資2334億元,農村住宅建設量8億多平方米,而城市每年住宅面積約25?30億平方米。2005年,中國的城市化率約為40%。“十壹五”規劃綱要提出,到2010年,中國城市化率要達到47%。目前,農民自建房每年仍以2%的速度增長,其中樓房比例增長更快,約占60%,每年穿梭作業面積超過4億平方米。今後很長壹段時間,農村工程建設量將繼續增加,店下建、店前樓後建、生態住宅等壹批建築形式將陸續出現,以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
每個村落的功能都不是自然自發的,而是由各種因素逐漸形成的,如地理位置、交通條件、基礎設施條件、產業結構、人口結構等。目前,中國非常重視因地制宜的村鎮建設,將村鎮定位為分享大城市人民的聚居地。在“高起點規劃、高水平建設、高標準配套、高質量管理”的指導下,探索建立小城鎮規劃備案、管理和問責制度,嚴格實施規劃,大力加強村鎮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使其承擔重要的社會服務功能而非經濟生產功能。
四、研究的目的
為了有效改善村鎮的生產生活條件和居住環境,大力發展村鎮的公共事業,必須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村莊規劃建設計劃的編制和實施方法為技術指導,而這些目標的實現必須建立適合村莊建設項目特點的工程建設標準,為村莊建設項目提供協調統壹的勘察、規劃、設計、施工、驗收、運營、管理、維護、加固和拆除。
村鎮建設標準體系的建設、完善和發展是村鎮建設標準化發展的必然趨勢。這涉及到村鎮建設相關的多項標準的申報、編制過程管理、審查發布、公示、修訂廢止等多項標準化管理工作,以及村鎮建設標準相關的信息發布、技術指導、動態輔導、專家支持等。這些工作的開展需要以信息系統平臺為媒介,滿足村鎮建設領域標準化管理的客觀要求,保證標準化工作的快速、便捷和廣泛實施。
任何信息服務建設都需要滿足相應的需求,符合用戶的特點。同時可以提高相關工作效率,節省時間和資源。本文旨在分析總結我國農村建設現狀,借鑒國內外信息化建設經驗,針對我國農村建設標準不能及時掌握、標準實施效率低的問題。結合管理信息系統理論和客戶需求識別的思想,分析了村鎮建設標準化信息系統的用戶群體及其需求,設計了滿足用戶需求的村鎮建設標準化信息系統的功能和系統架構,構建了村鎮建設標準化信息系統需求滿意度評價體系,以此衡量用戶滿意度,為系統平臺的開發提供依據。
動詞 (verb的縮寫)研究內容和技術路線
村鎮建設標準化信息系統的研究視角已從技術應用和政府職能轉變轉向用戶需求。根據用戶需求設計系統功能、系統和開發模式,可以直觀地實現用戶需求,達到用戶滿意。以用戶為中心的村鎮建設標準化信息系統需求分析涉及用戶、用戶需求、功能需求和需求滿足四個概念。毛巾需求是核心,用戶是需求對象,功能需求是實現用戶需求的途徑,需求滿足是用戶需求的最終目的。因此,本文將從用戶需求、基於需求視角的功能需求與設計、系統需求滿意度測評三個方面來展示。
全文共分為六章。
第壹章是緒論。簡述我國農村建設的現狀和本文的研究目的,回顧國內外建築領域信息化研究的現狀,總結現代信息化建設不適合農村建設,提出建立符合我國農村建設的標準化信息系統的必要性,規劃本文的主要研究內容。
第二章是村鎮建設標準化信息系統的相關理論綜述。概述了我國鄉村建設的標準和標準化概念,介紹了標準化信息系統的分析和體系結構。基於需求識別理論,闡述了顧客識別和顧客需求的概念,總結了顧客需求識別的過程,提出了顧客需求滿足的含義。
第三章,村鎮建設標準化信息系統的用戶需求識別。基於需求識別理論,結合農村建設的實際情況,探討了系統用戶的類型和特征,進壹步指出不同用戶有不同的需求,分析了系統用戶的需求和特征,最後探討了系統與用戶的互動關系。
第四章,村鎮建設標準化信息系統的功能需求分析。根據用戶需求,提出了系統功能需求的實現目標,然後分析了系統功能框架、業務功能、業務流程、系統架構和運行環境的建立,總結了建立這種結構和運行模式的系統的特點。
第五章,村鎮建設標準化信息系統需求滿意度評價。本章從使用需求和用戶滿意度兩個方面,以問卷調查的形式研究了系統的適用性,並采用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相結合的方法構建了系統需求滿意度的評價體系。
第六章,結論。總結研究成果,提出本文的不足和對後續工作的期望。
不及物動詞論文大綱
摘要
摘要
1,簡介
1.1的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
1.3國內外研究現狀
1.4建設鄉鎮標準化信息系統的必要性
1.5研究內容和技術路線
2.村鎮建設標準化信息系統相關理論綜述。
2.1中國農村建設標準化概述
2.2標準化信息系統分析
2.3標準化信息系統架構
2.4需求識別理論
2.5草藥概述
3、村鎮建設標準化信息系統用戶需求識別。
3.1系統用戶類型和特征
3.2系統用戶需求內容
3.3系統用戶需求特征
3.4系統和用戶之間的交互
3.5木制印章概述
4.村鎮建設標準化信息系統的功能需求分析。
4.1系統實現目標的功能要求
4.2系統功能模塊分析
4.3業務功能需求分析
4.4業務功能流程分析
4.5系統架構分析
4.6系統運行環境分析
4.7木制印章概述
5.村鎮建設標準化信息系統需求滿意度評價
5.1需求滿意度分析
5.2系統需求滿意度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5.3本章概述
結論
參考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範
第壹部分:項目名稱
確定學科名稱的常見錯誤是學科名稱太大太模糊,沒有實際內容,從學科名稱看不出要解決什麽問題。課題的題目要盡量清晰具體,研究的對象和範圍要盡量小。只有小,才有可能做深做透。太大了,太寬泛了,太全面了,各方面都只是壹點點水分,所以論文水平比較差。所以大家在確定自己的選題時,要時刻註意這個問題。妳要多審視自己,多思考。
第二部分: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這壹部分介紹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義。研究的目的和意義就是為什麽要研究,研究它的價值。這壹般可以從現實需要出發,指出現實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研究解決,以及這個課題的研究有什麽實際作用,然後寫出課題的理論和學術價值。這些要寫的更具體更有針對性,不能漫無目的的喊口號。
第三部分:國內外形勢介紹。
這是開題報告的核心內容之壹。本文介紹了這壹問題在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和進展。這部分的寫法要特別註意。總結不是簡單的壹堆材料,而是基於大量材料的分析和評論。平時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堆了很多資料,卻完全沒有自己的思想。
總結實際上就是在掌握大量資料的基礎上,對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研究成果進行歸類總結,並據此對每壹篇文獻的價值做出評價。在評價中,要特別註意第二部分的內容,也就是說要讓讀者明白,以前的研究存在壹些問題,需要從那些方面入手,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第四部分:研究方案和技術路線。
這也是開題報告的核心內容之壹。在上述文獻分析的基礎上,根據以往研究工作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或其他問題,明確了本研究工作的核心內容。然後,在這壹部分提出了解決這壹問題的思路。在研究方案的設計上,要特別註意邏輯順序,從什麽角度入手,先解決什麽問題,再解決什麽問題,思路壹定要清晰。
研究方案和技術路線盡量具體明確,但不要太在意細節。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具體措施還是有區別的,我們這裏要求的是提供清晰的思路。至於涉及到的壹些具體問題,可能會有各種解決方案,不是開題報告的內容。
註意,即使妳在做開題報告之前做了壹些工作,也不要在項目中途從報告的角度來寫。開題報告是開題報告,不是中間報告。所以要從研究方法設計的角度來寫(工作還沒開始)。
第五部分:時間安排
這是開題報告的重要部分。就是按照設計好的研究方案,壹個壹個地分配任務的階段。每個階段的劃分不是隨意的,而是根據工作量和難度來設計的。
第六部分:參考文獻。
按照規定的格式規範要求提供完整的參考文獻,並與文中的引文相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