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清華國學四大導師趙元任

清華國學四大導師趙元任

四位導師中的另壹位大學者是趙元任。趙元任(1892—1982 2.25),江蘇武進(今常州)人,天津人。1910是旅遊美學辦公室第二批留學生,進入美國康奈爾大學,主修數學。1914獲得理學學士學位。1918獲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19是康奈爾大學的物理學講師。1920任清華學校心理學和物理學教授。1921回哈佛大學學習語音學,後擔任哈佛大學哲學系講師、中文系教授。1925年6月受聘清華國學院導師,授課範圍為現代方言、中國音韻學、普通語言學。1929六月底後,被中央研究院聘為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兼語言組主任,並兼任清華中國文學系講師,講授《音韻學》等課程。1938至今在美國任教。

1892 165438+10月3日出生於天津。我父親擅長在年中吹笛子。母親馮萊孫山的詩和昆曲。1900年,趙元任回到常州青果巷老家,就讀於常州市第二中學。早年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對他的人生和事業有著深刻的影響。趙元任在很小的時候就顯示出語言天賦,他壹學會各種方言就學會了。我十四歲進了常州西山小學。1907進入南京江南高等教育學院預科學習,成績優異。他英語和德語學得很好,獲得了美國英語老師嘉華的榮譽(D. J. Carve的最愛。嘉華經常邀請趙元任去他家。嘉華夫人擅長彈鋼琴和唱歌。趙元任向嘉華夫人學習演唱《家,甜蜜的家》和《友誼地久天長》等歌曲,這是他接受西方音樂的開始。趙元任先生是中國現代語言和現代音樂學的先驅。他學識淵博,是數學家和物理學家,在哲學方面也有壹定造詣。然而,他主要是作為壹個著名的語言學家而出名的。從加州大學退休時從1920到1972在清華任教,從事教育工作52年。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王力、朱、、等。都是他的學生。“趙燦先生永遠不會錯”是美國語言學家對他的崇高評價。

趙元任祖籍江蘇常州,1892出生於天津壹個書香門第的官僚家庭。著名詩句“江山代出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的作者趙翼(乾隆進士),是他的第六個祖先。清朝末年,他爺爺在北方做官。年輕的趙元任在北京和保定與家人壹起生活時,從保姆那裏學會了北京話和保定話。5歲時回到老家常州,受當地壹位家教的邀請。他還學會了用常州方言背誦四書五經。後來跟阿姨學了常熟話,跟阿姨學了福州話。

在他15歲考上南京江南學院的時候,全校270個學生中只有3個是地道的南京人,而他就是從這3個南京學生身上學會了地道的南京話。有壹次,他和碰巧從四面八方趕來的客人同桌用餐。趙元任能和他的同桌用八種方言交談。據家人說,他從小就喜歡模仿別人說話,擅長分辨當地方言和語音特征。

這份家族史顯示,趙元任在幼年時接受了多種方言的訓練,並開始掌握學習語言的技能。1910年,他17歲的時候,被江蘇省南京大學錄取到清華去美國讀研究生。在錄取的72名正式生中,他的總分排名第二(胡適排名第55)。我在康奈爾大學學數學和物理,然後在哈佛學哲學,然後學語言學。1920回到祖國,在清華大學任教。當時美國教育家杜威和英國哲學家中國正在講課,清華大學派他給羅素當翻譯。他在陪羅素去湖南長沙的時候學會了說湖南話。因為演講清晰,知識淵博,有方言翻譯,羅素當時講課比杜威好。從此,趙元任的語言天才得到了認可,他本人也決定終身以語言學為主要職業。

1925,清華大學成立國學研究所。聘請何、梁啟超、王國維、陳等為導師,講授音韻學、普通語言學、中國音韻學、中國現代方言等課程。1929年被聘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學研究所所長、語言組主任。到了1938,他又去了哈佛大學學習語言學,經過六年的潛心研究,成為世界著名的語言學家。65438年至0945年任美國語言學會會長,65438年至0960年任美國東方學會會長。他被三所美國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趙老是中國第壹個用科學方法調查方言和方言的學者。他的耳朵能分辨出各種細微的語音差異。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期間,我親自調查研究了吳語等近60種方言。

趙元任對方言的研究是其他人無法企及的。他懂33種方言。他嚴謹刻苦的治學精神令人驚嘆。

1927年春,趙老在清華大學研究所當導師時,到江浙壹帶考察吳語。經常壹天去兩三個地方,邊調查邊記錄。如果找不到旅館,我就住在農民家裏。有壹次,他和助手晚上趕無錫到蘇州的火車,只買了壹張硬座的四等票。由於太累,我上車後就在長椅上睡著了。當我醒來時,車內壹片漆黑。我向外壹看,才知道前面的車都走了,剩下這個四等車廂。助理問他該怎麽辦?他說:“反正我現在找不到酒店。就在車裏睡到天亮!””助手見他身體虛弱,勸他每天少做研究。他幽默地說:“做研究就是要更努力,要抓緊時間,不然就不能早回家了!“以後不是更費時間更辛苦嗎?”

在那次吳語調查中,他去了鎮江、丹陽、無錫,每站下車,然後坐小汽船到宜興、溧陽,再回到無錫等地。他冒著嚴寒,來回奔波,深入群眾,走訪了很多地方,記錄了大量的當地方言。三個月後,他回到北京,把調查材料寫成了《現代吳語研究》壹書。書出版的時候音標用的是國際音標,印刷廠沒有字體。他和他的助手手寫,畫表和復印,每天工作超過65,438+00小時。該書出版後,對吳語和方言的研究做出了非常珍貴的貢獻,趙元任也成為漢語方言調查的鼻祖。趙元任教授在語音學理論、中國音韻學、漢語方言和漢語語法方面有卓越的研究,撰寫並出版了大量有影響的論文和專著,在國內外學者中享有很高的聲譽。除了在美國大學任教外,他還撰寫了大量的英語和漢語的語言學著作:《中國語言詞典》、《中國語言概論》、《中國語言規律研究》、《現代吳語研究》、《中禪方言劄記》、《湖北方言報告》。

65438年至0972年,趙老退休後繼續潛心寫作,著有《語言學與符號系統》、《白話讀物》等書。去世前不久,他還構思了同音字替換法,將《康熙字典》中的1000余字合成為2000字的通用字,用於日常書寫,可惜未能如願。

早年,趙元任和語言學家黎錦熙先生致力於推廣普通話。為此,他創造了國語羅馬字(音標II),並錄制了國語留聲機唱片。趙老經歷了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洗禮,他壹直主張徹底的白話文。筆者在1981拜訪趙老時,對中國人的口語有這樣的感受:“現在受教育程度高了,人們的言論受到廣播、報紙、電視等媒體的影響,更多的是輸出書面語,所以不愛說白話。比如現在北京人愛說“開始”而不說“開始”;把長外套叫做“大衣”,而不是“大衣”。連小孩子說話都是文藝的方式,人的日常生活語言似乎缺少了生活的氣息。”

在中國訪問和探親期間,他用各種方言與朋友和學生交談。當著名相聲藝術家侯遇到趙老時,他們興致勃勃地用方言交談,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中國著名語言學家、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所長呂叔湘稱贊了趙老對中國語言學的貢獻。首先,他把現代語言作為語言學的研究對象,為中國的語言學研究開辟了壹條新路。第二,他為中國的語言學研究培養了壹支龐大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