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制造業戰略升級:
世博會是加快上海制造業新發展的良好契機。在新世紀頭20年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上海制造業要在新的起點上堅定不移地推進“科教興市”戰略,全面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國有經濟龍頭競爭力、區域經濟整體競爭力和城市綜合競爭力,全面打造與城市生態相協調、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新高地。 加快建設面向鄉村、面向城市的產業配套,適應“壹個龍頭、四個中心”的城市功能
2、打造新的產業鏈。
只有樹立新的產業理念,發展新的產業門類,才能形成新的產業鏈,從而釋放上海制造業的存量能力、企業能力、品牌能力。
3.世博會是工業發展的助推器。世博會的舉辦將從五個方面促進上海工業的發展,途徑如下:
第壹,強化上海作為中國乃至遠東展覽中心的地位。
世博會的舉辦將從三個方面促進上海會展業的發展:壹是有利於規範上海會展市場,使其走上統壹、有序、規範的道路;二是有利於打造產業品牌,提高上海會展業的國際知名度;三是有利於改變展覽主題雷同、展覽規模過小、展覽內容失真的局面。
第二,強化上海服務功能定位,促進以現代服務業為核心內容的第三產業發展。
世博會期間創造的巨大服務需求涵蓋金融、保險、通信、安保、海關、邊檢、交通、酒店、餐飲、娛樂、購物、休閑等諸多內容,其服務對象涉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國內數十個省市不同層次的需求者。不同的服務項目,不同的內容,不同需求的客戶,必然會錘煉出不同的服務技能,如接待能力、管理素質、服務品種、語言水平等。這對提升第三產業水平,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是壹個很大的促進。
第三,增強上海的技術創新能力,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世博會的展臺展示了世界上工業化國家的最新產品。它們往往是各國頂尖高科技的結晶,代表著時代的潮流,成為參展國的驕傲。上海作為展會舞臺的東道主,必然受到兩方面的驅動:壹是與先進技術產品的差距帶來的壓力;二是從與先進技術產品的差距中獲得的啟示。這種在產品展示與評價的競爭與交流中獲得的驅動力,必然會對會展城市尤其是主辦城市上海的技術創新行為產生深遠的影響。上海是中國的首都。
城市中最具創新思維和創造力的城市,由於條件所限,大部分科技人員無法出國考察交流,阻礙了創新理念的拓展。如今世界頂尖科技成果送上門,無疑是壹個巨大的機遇,必將在全市激起創新浪潮的漣漪,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第四,強化上海的旅遊功能,促進旅遊業的空前發展。
上海及周邊地區旅遊資源存量跨越千年,文化沈澱極為豐富。但由於三方面的原因,其潛力並未得到充分發揮:壹是存量資源開發薄弱,尤其是系統開發,缺乏統籌規劃、部署和投入;二是長三角地區旅遊平臺尚未完全構建,旅遊資源享受程度不夠;第三,上海的知名度雖然在不斷提高,但還沒有達到理想的程度。在世博會的推動下,長三角地區的旅遊格局正在逐步構建,壹個旅遊資源共享、旅遊產品開發、旅遊市場繁榮的局面正在形成。
第五,強化上海生態功能,促進環保節能產業發展。
上海世博會主題的設置符合時代需要,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符合2015年上海建設生態城市的目標。因此,上海世博會的主題具有廣泛的社會基礎和強大的感召力。為了確立這壹主題,上海的生態功能地位必須從三個方面得到加強:壹是優化產業體系,逐步淘汰消耗資源多、汙染程度高的產業;第二,優化投資結構,提高生產性投資與生活性投資比例的對稱性,增加環保投資;三是優化資源利用結構,降低資源線性利用模式比重,提高資源循環利用模式比重,實現原材料和能源梯級利用,促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
4.建立信息網絡,降低商務成本。
就全國而言,上海具備成為世界級大都市不可替代的條件。世博會為上海成為真正的世界級大都市創造了歷史機遇。從資本吞吐中心來看,上海擁有全國最大的資本市場,即上交所。隨著中國經濟能量的迅速膨脹,2006年入世過渡期結束後,人民幣將逐步實現資本項目下可兌換,上海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只是時間問題。壹旦中國資本市場全面對外開放,中國的資本吞吐中心壹定是上海。從貿易中心的角度來看,隨著2008年洋山深水港和浦東機場二期的建成,上海成為亞洲物流中心之壹的目標應該可以實現。從信息中心來看,上海在信息硬件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在軟件標準化方面還有較大差距。
上海要實現世界級大都市的目標,必須實施壹些更高級的戰略:壹是真正將其戰略空間定位於長三角15城市,形成以資本流動為主、產業融合的都市圈。第二,進壹步優化交通網絡建設,這是實現世界級大都市的必要條件。第三,通過建立信息網絡來大大降低交易成本。第四,進壹步大力調整企業成本結構。
世博會對上海交通的影響;
世博會對長三角的影響:
世博會是經濟領域的奧運會。2010在上海舉辦世博會,不僅會給上海經濟發展帶來巨大機遇,長三角地區作為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經濟中心,將通過* * *,享受世博機遇,進壹步推動長三角在會展、旅遊、餐飲、物流、金融等方面的壹體化。
1,世博將加速長三角都市圈的建設。
雖然長三角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壹,國外也有學者將長三角城市群列為世界第六大都市圈,但它離國際化大都市還很遠,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中心城市地位和交通的差距。毫無疑問,世博會不僅將促進上海中心地位的確立,還將為長三角城市形成壹體化的基礎設施網絡提供良好的合作平臺。圍繞世博園區,上海將進行新壹輪基礎設施升級擴容,全面構建現代基礎設施體系。為了享受世博會帶來的巨大效應,長三角各城市將進壹步加強在區際交通、通信信息、生態環境保護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合作與協調,最大限度地提高基礎設施利用率和規模效益,為區域經濟進壹步協調發展和建設大都市奠定良好的硬件基礎。
2.世博會將有力推動長三角制造業的發展。
有人估算,上海要成功舉辦世博會,直接投資將達30億美元,相關產業產值數百億美元。大量外資和民資將湧向以上海為首的長三角地區。這將推動長三角制造業基礎進壹步成熟,長三角制造業將躍上新臺階。同時也將對上海的金融、貿易等產業的發展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使上海及周邊地區“前店後廠”的格局得以初步確立。
3.世博會將促進長江三角洲旅遊業的發展。
以上海為代表的長三角都市旅遊,以蘇州為代表的江南水上旅遊都很吸引人。據權威部門預測,在參觀上海世博會的7000萬遊客中,30%-35%的人會在世博會後繼續在長三角地區參觀和旅遊。目前,長三角旅遊領域的資源整合已經全面啟動,長三角“世博遊”正在醞釀中。屆時將享受長三角主要旅遊景點門票和世博會門票。
4.世博會為長三角市場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契機。
區域內同壹市場的形成是區域經濟壹體化的重要基礎,上海世博會的舉辦必將進壹步推動這壹進程。這是由世博會的客觀要求決定的。首先,世博會期間將形成大量的物流,這不僅會促進周邊地區物流業的發展,也要求進壹步消除長三角地區仍然存在的市場歧視和貿易壁壘,形成統壹的區域商品和生產資料市場。其次,世博會舉辦時,隨著大量參展商的進入,為了提高效率,客觀上要求上海及其周邊地區能夠形成統壹的信貸市場。第三,世博會可以進壹步整合長三角的旅遊資源,有利於長三角旅遊市場的形成。
5.世博會將加速長三角團結* * *精神和開放* * *共贏理念的形成。
世博會不僅包含許多商機,也是多元文化融合的舞臺。在這個舞臺上,上海和長三角將向世界各國的國際友人展示中國的發展潛力和高度開放,展示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相稱的、具有時代特征的“海納百川”的城市精神。作為城市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 *理念將隨著2010上海世博會的籌備進程,升華為長三角的精神財富。同時,世博會也為上海和長三角地區提供了壹個學習人類文明發展的最新成果,積極借鑒其他民族和城市的長處和智慧的機會,這必然會進壹步提高全民素質和城市的文明程度,從而引發人們觀念和人文精神的變化。
世博會對房地產的影響
世博會的成功舉辦將加速總投資數千億元的浦江發展,促進上海產業結構升級和國際化,提升上海城市功能。因此,世博會的成功舉辦,不僅對世博園區周邊的房地產市場是利好,對日趨成熟的整個上海房地產市場也是長期利好。
1.世博會場館的選址範圍和場館特點
據了解,世博園區總規劃控制面積6.68平方公裏,包括規劃紅線範圍和規劃協調範圍:總規劃紅線範圍約5.28平方公裏,其中浦西1.35平方公裏,浦東3.93平方公裏;總規劃協調面積為1.40平方公裏。從上海城市的整體格局來看,最關鍵的是世博園的建設將在未來形成上海新的副中心,對周邊地區有很大的輻射作用,對樓市的價格序列也會有很大的影響。
世博會將分為A、B、C、D、E五個功能區,平均60公頃。其中A、B、C三個區域位於浦東,主要布置國家館和國際組織館。浦西規劃D、E兩個片區,安排壹個企業館和壹個城市最佳實踐區。此外,世博村和公共活動中心也布置在浦東。15展館“組團”平均用地面積約10公頃,其中浦東9個組團,浦西6個組團;以平均用地面積約2-3公頃的“展團”為例,每個“展團”可配備40-45個展覽單元,總建築面積約20000-25000平方米。根據規劃,上海世博園區將建設27.28公頃不同等級的廣場,約占世博園區總規劃建設用地面積的5.2%。此外,上海世博園總綠地面積高達106公頃,其中浦東濱江綠地設置為永久性世博園,用地面積約29公頃。上海世博園還規劃了餐飲、購物、通訊、銀行等各類商業服務設施,規劃總建築面積約654.38+0.5萬平方米,還將設置占地約2萬平方米的遊樂設施。
世博會的舉辦涉及場館拆遷和中心城區土地資源的進壹步減少,直接刺激了上海房地產市場的需求,這是市場進壹步增長的源泉,而需求的增長又直接促進了房地產市場的加速發展。因此,世博會需求的增長刺激了上海的房地產。
2.世博會場館建設方法
上海世博會場館將采取兩種方式,壹種是臨時場館,世博會結束後拆除。另壹種是固定場地,即建成後不會“改變自然面貌”,也就是不會拆遷。這是房地產行業的機會。雖然壹次世博會不足以直接影響上海的房地產市場,但世博會只是這方面的壹個推動力,關鍵在於上海本身有繼續快速發展的潛力。壹個城市房地產的定位取決於它在壹個經濟圈中的位置,所有的基礎設施投資都是有回報的,而上海在這兩個條件上都是很有價值的。第壹,上海是中國經濟實力最強的城市,這壹點毋庸置疑。第二,如果投資上海房產,可以先在兩年後的世博會期間獲得巨大收益。其次,世博會之後的很長壹段時間,可以是幾年,也可以更長。作為中國的經濟中心,上海肯定是全世界投資者關註的焦點。世博會只是壹個展示,更大的收益是真正影響所吸引的投資或移民,這將是上海經濟快速發展的催化劑,所以對房地產的推動將是深遠的。
3.世博會場館建設對部分企業的影響。
上海建工作為上海建築業的龍頭,在大型工程承包和整體整合能力方面具有優勢,將在世博會籌備期間下大力氣。
上海市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下屬第七建築有限公司近日中標世博中心工程總承包項目,中標價格為654.38+0.657億元。該項目位於上海盧浦大橋東側,世博園B區。2008年是上海世博會基礎設施的建設期,2009年是世博會場館建設的高峰期。上海建工有限公司承擔並有意投標世博會大部分主體工程,包括世博中心、世博園、場館樣板群、世博村、城市實驗區改造、園區基礎設施二標段、世博軸二標段。
世博會對旅遊業的影響
世博會是世界上最大的展覽,吸引了最多的關註,參展國家超過65,438+050個,參展商和參展者眾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觀者不計其數。遊客的增加必將促進當地及周邊旅遊業的發展。
申博成功,對上海乃至全國的旅遊業都將是壹次猛烈的推動,對全國來說,依托世博會向全世界展示壹個嶄新的、充滿活力的中國,是壹次難得的機遇。作為壹個日益發展的世界金融和經濟中心,上海旅遊業的巨大發展必將為世博會做出真正的貢獻。上海本身就是旅遊中心,世博會也需要建設壹批場館和餐廳,這是上海旅遊業發展的壹大保障。世博會的上海將成為世界級的展覽中心。遊客來了之後,大部分都會去國內觀光,這是促進國家旅遊業的好機會。世博會將吸引許多參觀者和遊客,這將為旅遊業創造壹個極好的機會,也是介紹中國文化和旅遊資源的更好機會。
1.參展商的數量將逐年增加,並將在本屆世博會上達到最高水平。
壹個國家舉辦世博會,最直接的受益就是旅遊業。世博會將成為中國展示以上海為主角的全國的窗口,形成巨大的旅遊市場。在2010上海世博會為期6個月的展期內,將有17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展上海世博會。根據往屆觀眾的數據,1851的倫敦世博會觀眾人數為630萬,1970的大阪世博會觀眾人數為6400萬,這是近年來超過1000萬的人數。據估計,參觀上海世博會的人數將超過7500萬。上海世博會期間,當上海目前常住人口接近2000萬至2010時,所有上海市民都是世博會的潛在遊客,而為期6個月的世博會期間中國(包括港澳臺)的人口基數約為4.3億。隨著目前中國經濟的發展,它將對全世界產生巨大的吸引力。預計國際遊客將借此機會參觀上海和上海。世博會的舉辦首先會帶動周邊旅遊業的發展。蘇州、無錫、杭州、南京、揚州、鎮江以及華東六省壹市將成為世博會遊客的重要旅遊目的地。
世博會將刺激上海的旅遊消費,大大增加旅遊收入,並帶動相關產業的收入。世博會將有助於“旅遊消費鏈”的形成。對旅遊業六大要素中的酒店業、餐飲業、旅遊交通業、文化娛樂業、商業購物等相關行業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根據世界旅遊組織的測算,旅遊業每增加壹項收入,直接收入為1元,相關產業收入可增加4.3元。此外,世博會還將為上海旅遊業帶來持久的、不可估量的後續效益。參考歷史經驗,關西經濟帶形成於1970年大阪世博會之後,10年發展迅速,促進了日本經濟的增長。埃菲爾鐵塔是巴黎世博會1889留下的“搖錢樹”,讓法國的相關產業受益匪淺。上海地處長江入海口,世博會的舉辦勢必會產生顯著的外圍聯動效應,輻射華東地區,甚至帶動全國經濟的發展,其價值將難以估量。
2.世博會已經成為上海城市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的推動力。
世博會的節點勢必對上海城市旅遊基礎設施提出新的要求。世博會將為參展人員、預期參展者和旅客提供展覽用房、餐飲、住宿、交通條件、配套生活設施、購物和娛樂設施。此外,還將開發相當數量的家庭旅館和學生公寓。餐飲方面,除了各種住宿設施提供的餐飲服務外,上海還將有近4萬家餐廳和酒吧。旅行社中,國際旅行社將達到100家,國內旅行社將達到600家。屆時,總的基礎設施將滿足日益增多的遊客的需求。
3.世博會將增加旅遊業新的就業機會。
隨著旅遊業的帶動,旅遊業的就業機會也會增加。預計世博會將為上海創造65438萬個以上的就業崗位。上海世博會籌備和舉辦期間,原有的旅遊飯店、餐飲、交通、景區、旅行社等需要大量的專業從業人員來做好世博會的接待工作。
4.世博會將給旅遊業帶來壓力。
在對旅遊業起到積極作用的同時,遊客的大幅增加也會給旅遊業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旅遊目的地的接待能力和環境問題,以及旅遊企業的管理水平、專業人員的素質、服務人員的服務意識和水平都面臨著挑戰。
5、旅遊基礎設施等硬件設施。
旅遊基礎設施等硬件設施與世博會期間需要的差距很大。上海的星級酒店、五星級酒店和酒店客房的床位數與世博會期間的要求相差甚遠。此外,酒店內部的設施,如客房設備、酒店信息設備和商務設備,遠遠不能滿足世博會接待商務客人的需求。其次,旅行社的數量和從業人員的素質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旅遊運輸能力和交通暢通程度能否承受世博會期間巨大人口聚集的沖擊。
6.軟件服務
很多酒店集團化程度低,單體酒店競爭力弱,推廣和培訓管理不到位,缺乏具有國際酒店服務水準和理念的高素質、相對穩定的員工隊伍。此外,很多酒店還處於標準化的位置,缺乏個性化服務的意識和能力。這些都導致酒店無法提供適合世博會的信息、商務和綠色服務。
7.世博會期間遊客激增對旅遊景點的影響。
旅遊景點的維護和環境保護也是世博會期間的重點工作。遊客的增加會對環境容量和景區的維護造成很大壓力。按照世園會的標準,景區應該有壹系列的軟件,提供相應的服務。景區改擴建,旅遊客流增加,會破壞壹些觀賞機制大的景觀,汙染環境。
在行業管理合作方面,需要進壹步加強,行業協會在旅遊行業的管理和協調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加大科技管理創新力度,推進旅遊企業改革,加強行業自律,規範企業競爭行為,配合政府建立良性市場秩序,加大協調力度,提高應急和應變能力,全面提升管理和服務水平。
明年將在中國舉行的世界旅遊大會只有幾天時間,但如果能在世博會前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將世博會的宣傳資料和中國的旅遊資源在世界範圍內廣泛宣傳,將會使上海世博會更加輝煌。可以說,世博會將極大地促進旅遊業。
附件是與世博會相關的上市公司名單:
股票名稱的影響程度和領域對公司的具體影響5b'~){ I"a d
60萬浦發銀行間接(提供服務)利用其完善的服務和品牌優勢,積極參與上海大型基建項目的財務顧問和綜合財務管理。浦江兩岸的發展為其業務拓展提供了機會。
600009上海機場直屬(交通物流)成為浦東機場合並後新的利潤增長點,公司也有將上海機場打造成為亞太地區最大的航空物流中心的野心。
600018上海集裝箱間接(運輸物流)公司位於中國最重要的港口上海港,業務量在同行業中遙遙領先,涉及物流領域,優勢明顯。
600019寶山鋼鐵間接公司產品集中在建築(城市建設及設施提供)、高檔鋼材等可持續增長的行業,大量場館將使用其產品。
600072江南重工直(土地升值)公司在世博規劃區有部分土地資源,未來升值潛力可觀。
600073上海梅林間接(運輸物流)公司涉足物流行業已久,85818有壹定知名度,發展態勢良好。
600115東航直達(運輸物流)是國內新成立的三大航空集團之壹。世博會帶來的強勁客流將有助於提高公司的市場份額。
600150滬東重機直屬(土地升值)工廠位於浦江發展規劃區陸家嘴地區,過幾年就要搬遷,騰出的土地進行房地產開發。
600170上海建工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建築市場(城市建設和設施提供)直接占有較高的費率,在世博會場館建設方面具有較大優勢。
600315上海家化間接公司在青浦建設倉儲(物流、房地產開發)物流中心,公司還間接參股房地產公司,參與兩岸開發。
600320振華港機間接成立中港疏浚有限公司(投資環保)。目前有實力的環保企業不多,浦江開發將為其提供難得的發展機遇。P/G"F Z5]0k)_ G0v
600591上航間接(運輸物流)公司在非直屬航空公司中處於領先地位。與東航類似,世博會也為公司未來的業務推廣提供了有利保障。!^ x%s4n q Y
600601方正科技間接(高新)方正品牌電腦連續四年國內銷量排名第二。世博會將增加高科技產品的采購,公司面臨更大的機遇。
600602廣電電子直營(房地產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擬收購第壹大股東持有的上海嘉匯達房地產開發經營有限公司30%股權,有望涉足房地產開發。
600606金豐投資直(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在規模和產能上繼續保持上海住宅流通服務市場的領先地位,住宅開發業務也已步入正軌。7q . p . u . Z `。@
由SIIC和間接(旅遊業務)公司投資的聯華超市是中國最大的連鎖超市,發展良好,預計將為公司帶來穩定的投資收益。7K8m%j h o
600608上海科技間接(高新)控股子公司成為唯壹同時獲得上海和南京寬帶用戶駐地網經營許可的企業,布線、網絡等參與世博會的項目公司具有壹定競爭力。
600611大眾運輸間接(運輸物流)公司積極構建以倉儲、運輸、配送等完善的物流體系為服務平臺的商業模式,發展前景相當光明。
600616第壹食品間接(旅遊業務)公司將逐步建立以華東為中心、面向全國的多層次網絡體系,未來影響力、輻射力、占有率有望大幅提升。:q)E9X7p4J!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