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五天,影片票房僅賺23萬,十分慘淡,影片飽受人們詬病。
不少網友直接給了壹星差評,直言六小齡童“賣情懷”。
影片口碑和人設崩塌,六小齡童再壹次站在了風口浪尖。
六歲的孩子因為壹部《西遊記》而家喻戶曉。
孫悟空,六小齡童扮演的“猴王”,家喻戶曉,他本人也深受男女老少喜愛。
他壹成名,就忘乎所以了。六歲的孩子開始冒充“正版美猴王”,對其他所有版本的《美猴王》和《西遊記》壹概否定。
他自封的“正版”,其實是基於楊傑導演的痛苦。
1986年《西遊記》開拍前,導演楊潔對“四師徒”說:
“以後戲演砸了,被罵的是我;這出戲很成功,而出名的是妳。但別忘了,無論妳走到哪裏,都是大家齊心協力才成就了妳,尤其是妳的孫悟空。”
沒有人預料到這出戲會如此成功。讓楊潔主任意外的是,四個人完全踩在了她的話上。
1987年,隨著《西遊記》的火爆,劇組被邀請到新加坡進行交流演出。
導演楊潔覺得機會難得,便指示劇組在完成相關工作後進行排練。
緊張的排練中,“四大師徒”找理由請假。
楊潔本以為這沒什麽,後來才知道他們四個是去參觀壹場生意上的演出。他們四個同意自己賺錢不是巧合。
得知被騙,導演楊潔毫不留情地批評這四人“極其自私,不顧集體”。
這壹批評引起了幾個人的不滿。四個人跑去跟電視臺領導投訴。
楊導演是壹個敬業且意誌堅強的人。之前因為拍攝條件的要求,她和上級發生過爭執。這件事成了導火索,楊導直接被踢出劇組。
導演楊潔心痛不已。十年了,楊導演不肯再打開電視看西遊記。
2017年,楊潔主任去世。六小齡童在微博上發布視頻表示哀悼。
這讓很多記者大吃壹驚,他們壹度認為六小齡童是有情有義的人。
在能持續壹分多鐘的視頻中,大部分時間都是六歲的孩子在宣傳自己的新電影。“靈堂賣片”的操作讓人大吃壹驚。“今年下半年...中外合拍...兩種風格都開花”成了笑柄。
六歲兒童人事立馬崩潰。他壹點都不在乎,繼續鋪設自己的賺錢之路。
1993,六小齡童擔任某糖果公司副總監,推出“六小齡童奶糖”;1995,六小齡童代言金絲猴皮鞋,和後來的“腦白金”壹樣洗腦;1997,六小齡童高度評價子公司開發的“六小齡童營養鈣面”。
2003年,六小齡童因廣告侵權將前“金主爸爸”金絲猴集團告上法庭。兩年後,六小齡童再次與金絲猴集團合作。
貼吧用戶對此發表看法,壹個名為“猴王”的ID回復:不要提兩年前的事。
另壹個意思,不關妳的事,別說話。“六位老師”不愧為老師,真的很霸道。
六小齡童的“雙標”是出了名的。壹邊斥責“非正統”的西遊,壹邊主動為盜版遊戲代言;
他壹邊大談文化的開放性,壹邊把《美猴王》據為己有,容不得別人改編。
鏡頭前,六小齡童用手指著大話西遊:“我們要向全國人民道歉,沒有分清人妖……”。
周星馳有壹個簡單的拄著拐杖走路的動作。六歲的孩子無論走到哪裏都堅持並展示它。
不是為了糾正錯誤,只是為了嘲諷和炫耀自己“專業”的耍猴把戲。
對於其他西遊作品,六小齡童總說沒看過,不適合評價。
然後語氣壹變,六小齡童高調評論這些作品。他和原作者壹樣了解這些作品。
對於六歲的孩子來說,每壹件作品都有缺點,不符合他的審美標準。六歲小孩認為,只要不是他的,就不會上桌。六歲的孩子有自己的壹套說辭:
“開玩笑不是廢話,改編不是隨機的。”
六歲的孩子已經把西遊記和孫悟空當成私有財產了。
每次我出現在公開場合,劉老師總是裝成孫悟空。這讓網友們哭笑不得。
六歲的孩子最想做的,就是把“唯壹的猴王”的形象植入觀眾心中。正因如此,六小齡童不停地講當年拍攝經歷的事情,給公眾洗腦。
這張“猴子緣分”照片,六歲的小朋友多次在公開場合聲稱,這是野生猴子看到他自覺敬禮時拍的。
其實這只猴子是受過專業訓練的。只要馴獸師壹聲令下,小猴子面對誰就敬禮。
六歲小孩壹點都不老實。他們寧願撒謊也不願奉承自己。這種“打腫臉充胖子”的行為有什麽意義?
劉老師的“壟斷”甚至延伸到了原著作者吳承恩。
吳承恩故居,吳承恩的東西沒放多少,到處都是六小齡童的畫像和雕像。壹座美猴王畫室依然赫然聳立在庭院裏。
吳承恩故居被六小齡童占據。廣場上建起了孫悟空的蠟像,六歲的小朋友也親自參加了蠟像的落成儀式並致辭。
為了“發揚光大”原著,六小齡童甚至自編自導自演了壹部震撼人心的話劇《吳承恩與西遊記》,簡直刷新三觀。
在劇中,這個六歲的男孩扮演了許多角色,如金角國王、吳承恩和唐三藏。
六個老師恨不得把西遊記老底子榨幹,能拿多少拿多少,就是為了賺錢。
上節目《大家說吧》,面對初中生對西遊記和猴哥的質疑,六小齡童無言以對。他臉色難看,無奈地說:
“壹百年來,美國沒有第二個卓別林,中國沒有第二個梅蘭芳。”
六歲的孩子堅守傳統,堅持自己的“孫悟空”是最好的。他接受不了別人說86版西遊記不好,更不能說自己不好。
弘揚文化不好。六歲小孩用美猴王賺錢的能力堪稱壹絕。
他高價推出美猴王,限量銷售66666只,單價甚至達到壹萬多元。六歲的孩子可以賺很多錢。
六小齡童的老師也打著“弘揚傳統文化”的口號在校園裏講課。
名義上他不要錢,但每次講座結束後,他都會賣出壹套100元的猴年圖書。能把口是心非做到如此極致的恐怕只有六位老師了。
六歲的孩子把孫悟空演活了,六歲的孩子卻沒有把自己演好。
只能說他是壹個高超的表演者,而不是壹個德才兼備的藝術家。
是六歲的孩子落得這麽慘的下場,也怪不了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