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人策略上的壹個小創新
標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成果,推動創新發展,引領時代進步。
物聯網生態品牌標準的發布,是物聯網時代品牌發展的裏程碑。由此,全球企業將生態品牌轉化為壹種世界“共同語言”,生態品牌領導者將不再孤獨,他們的同行可能已經在路上。
全球首個物聯網生態品牌標準
《物聯網生態品牌白皮書》選取海爾作為核心案例,探討了物聯網生態品牌的成因、定義以及對組織和社會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在國際上首次構建了面向物聯網時代的生態品牌評價模型。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左)與凱度集團中國區首席執行官、BrandZ全球總裁王興(右)共同見證《物聯網生態品牌白皮書》發布。
所謂物聯網生態品牌,是壹種全新的品牌範式,通過與用戶、合作夥伴的共同創造,提供無界、持續叠代的整體價值體驗,最終實現終身用戶、生態方* * *共贏* *,為社會創造價值循環。
白皮書從品牌理想、用戶和合作夥伴三個角度建立了物聯網生態品牌的評估模型。在這三個視角下,通過對海爾等企業在物聯網時代不同維度探索的深入研究,總結出生態品牌評價的7個壹級指標和19個二級指標。
隨著這份白皮書的發布,物聯網時代的全球企業終於有了壹個可以借鑒的品牌建設範式和發展方向。
那麽問題來了,為什麽這個時代需要生態品牌?
或許可以從時代發展、企業競爭、用戶需求三個維度找到答案。
從時代發展的角度來看,當前物聯網時代的快速發展正在改變全球商業發展的邏輯。快速叠代的場景體驗經濟、個性化的社區經濟、用重量壓倒所有權的* * *享受經濟正在席卷而來,傳統模式在商業競爭中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
最近十年,以電商為代表的平臺品牌完成了產品品牌的顛覆。但是,本質上,零和博弈的交易關系並沒有改變。隨著人口和流量紅利的消失,平臺品牌必然會因為增長乏力而同質化,逐漸走上價格戰的老路。無論是產品品牌還是平臺品牌,都有壹個最大的邏輯bug——就是總是走在用戶交互之外,沒有像海爾壹樣把用戶需求作為企業創新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從企業競爭的角度來看,幾乎每個時代都會產生專屬於這個時代的龍頭企業,而隨著時代的變化,大部分都會迅速倒下,根本原因是上個時代企業建立的競爭力在新時代沒有改變。
在傳統時代,企業之間的競爭要素往往局限於生產成本、生產效率、產品質量等維度,處於簡單的生產要素競爭階段。平臺經濟時代,企業競爭的關鍵是流量,有了流量就有了發展的基礎,這也正是目前大部分互聯網平臺面臨的同樣挑戰。但無論是產品品牌還是平臺品牌,都有壹個相同的劣勢,那就是體系內各方都在相互競爭,處於零和博弈關系。
但在物聯網時代,隨著* * *享受經濟、體驗經濟、社交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正如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瑞敏所說,“物聯網時代,企業不應該再是圍墻花園,而應該是熱帶雨林。熱帶雨林不會死,因為它是壹個生態系統,它可以繁衍新的物種,永遠活下去。”
更重要的是,此時用戶的需求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他們需要的不再是單壹的產品,而是全新的個性化場景體驗。就像《體驗經濟》的作者約瑟夫?派恩說,“商品是有形的,服務是無形的,但只有體驗是難忘的。”
因此,企業要想在物聯網時代的全球競爭中獲得優勢,不僅需要在技術和產品上創新,還需要通過模式創新為自己構築獨特的護城河。換句話說,物聯網時代呼喚壹種能夠打破傳統壁壘,促進動態多邊合作的模式,而這種模式就是“生態品牌”。
對於所有玩家來說,想要快速打造生態品牌,少走彎路,就必須有壹個可以參考和模仿的標準和依據。
《物聯網生態品牌白皮書》的發布恰逢其時。
引領物聯網時代的探索標桿
時代的聲音呼喚物聯網生態品牌,物聯網生態品牌標準的及時發布體現了龍頭企業領先的行業洞察和領先的行業實踐。
Kantar總部位於英國倫敦,是全球領先的數據、洞察和咨詢公司之壹。作為WPP旗下的專業市場研究機構,擁有眾多知名市場研究公司,90%的客戶公司位列世界500強。在為全球企業提供服務的過程中,他們敏銳地洞察到全球產業變革的趨勢。
牛津大學是世界頂尖的公立研究型大學,賽德商學院被認為是歐洲發展最快的商學院。他們在商業研究領域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案例。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物聯網生態品牌標準的聯合發布堪稱全球頂級陣容。
值得壹提的是,這不僅是全球首個物聯網生態品牌標準,也是首個以中國企業為核心參照的國際品牌標準。
那麽問題來了,為什麽是海爾?
或許從凱度集團中國區CEO、BrandZ全球總裁王興在論壇上的壹段發言中可以看出端倪。她說,每次能與全球業界分享人與個人的融合,以及海爾對物聯網生態品牌的探索,她都會感到無比自豪,因為這是中國品牌在世界商業領域做出的引領和示範。
作為中國乃至全球行業探索物聯網的先行者,海爾如今已率先探索新時代。這壹切都源於海爾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瑞敏的前瞻性洞察和快速實踐。
他不止壹次在公開場合表達過對物聯網時代的深刻洞察。他認為:“傳統工業時代,企業要麽成為世界品牌,要麽承包世界品牌;移動互聯網時代,企業要麽擁有,要麽被平臺品牌擁有;物聯網時代,企業要麽轉型成為生態品牌的領導者,要麽成為生態品牌的合作夥伴。
領先,無可爭議。
海爾的領導力或許可以用三個“最”來形容:最早、最領先、最全面。
所謂最早,就是海爾早早開始探索物聯網時代的模式。海爾的探索始於2005年,當時剛剛經歷了千年泡沫的互聯網方興未艾,海爾開始探索人與個人的融合。從這個意義上說,海爾對物聯網的探索可謂引領時代。
海爾對“壹人壹人”模式的探索,是將員工與用戶需求連接起來,將科層組織顛覆為網絡組織,將企業薪酬顛覆為用戶薪酬,將傳統工廠顛覆為互聯工廠,打破組織的縱向邊界、橫向邊界和外部邊界,從而形成真正無邊界、自驅動的生態組織。
最領先的實踐是海爾的物聯網轉型,引領行業。在白皮書中,生態品牌被定義為:“通過與用戶和合作夥伴的合作,不斷提供無界、叠代的整體價值體驗”。
在這壹點上,海爾的探索堪稱行業典範。以智能陽臺場景為例,可以根據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場景方案,吸引了包括博洛尼、箭牌、迪卡儂、烘幹霸王、懶貓等行業頭部品牌。持續入駐生態圈,為用戶提供護理陽臺、健身陽臺、休閑陽臺、可愛陽臺、綠色陽臺等9大類超過1450的場景方案。
與此同時,海爾通過與用戶的持續需求交互,不斷吸引生態資源進入平臺,生態圈不斷擴大。
最全面的意思是,海爾的轉型探索涵蓋了企業管理的各個層面,是壹次完整的系統性變革。事實上,進入物聯網時代以來,幾乎所有的企業都提出要構建適應這個時代發展的企業模型體系,也在不同的層面和維度進行探索,但很少有企業像海爾這樣能夠實現企業的全方位轉型升級。
海爾撕掉了家電的標簽,轉型為開放的創業生態。而且這個生態處於不斷裂變和擴張的狀態。以kaos、衣聯網、盈康宜生、古德物流為代表的肖偉,不僅在海爾的生態圈裏不斷壯大,還形成了自己的平臺,不斷裂變出新的生態圈。
在近200年的工業史上,接連錯失三次工業革命的龍頭地位,是中國幾代人永遠的痛。
但在正在發生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海爾已經成長為全球領先的物聯網生態品牌,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以海爾為首的中國企業步入了以前沒有人去過的“無人區”,在壹些領域發揮了關鍵作用,甚至是引領作用。
物聯網時代,大企業要想深化發展,必須建立生態品牌,向生態品牌的“頭狼”發起沖擊。海爾率先對此進行了預測和部署。
新生態品牌建設的“燈塔”
物聯網的生態品牌強調開放包容,* * *創新,* * *共贏。
物聯網生態品牌的出現,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根本性的變化。對內,物聯網生態品牌通過員工角色、組織架構、管理模式、激勵機制的變革,大大提高了企業的適應性。
正如美國GEA總裁凱文·諾蘭(kevin nolan)在論壇現場所言,“合壹”模式給組織帶來了巨大的顛覆,讓我們每個人都以企業家的心態努力創新。今年疫情期間,GEA在美國第二季度GDP下降30%以上的情況下,逆勢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5個月來,GEA管理者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在生產線上投入了654.38+0.5萬小時,自願幫助企業恢復生產和工作,而且沒有拿到壹分錢工資,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
對外,物聯網生態品牌加速了跨界創新和資源共享,尤其是顛覆了傳統生產模式,讓以用戶為中心的生態品牌創造* * * *雙贏成為可能。如海爾旗下的古德物流,通過吸引樂嘉誠品、尚易智能體育、臥龍食品、綠沃川農業等30余家各行業資源方,圍繞家庭健身、科學減脂等用戶需求,定制了2000余套家庭健身健康場景解決方案。
WPP BrandZ、BAV集團董事長兼門店CEO大衛·羅斯對發布的《物聯網生態品牌白皮書》評價道,“它將幫助我們在物聯網新時代以全新的方式迎接新世界,成為公認的推動生態發展的價值創造者”。
同時,物聯網生態品牌標準的創建對中國企業具有深遠的意義:
首先,這是全球首個以中國企業為主要樣本的品牌標準。雖然近年來中國企業在國際標準領域的話語權越來越大,但這種突破多集中在技術等硬實力領域,在管理、品牌等軟實力領域並不多見。
其次,《物聯網生態品牌標準白皮書》的發布,將成為新生態品牌建設的“燈塔”。標準化品牌評估模型的建立,將大大縮短後來者摸索碰壁的過程,加速衍生出更多物聯網生態品牌,也使中國企業在物聯網生態品牌創建中占據極大的先發優勢。
在中國企業面臨貿易摩擦和逆全球化的當下,其賦能將成為中小企業轉型發展的新引擎,大幅提升其效率、應變、創新和抗風險能力,從而進壹步推動制造業的產業升級和關鍵領域的科技創新。
從更廣泛的意義上來說,這也可能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中,中國企業向世界輸出“中國模式”的壹個標誌性節點和開端。
——END——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