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盤錦歷史文化遺址

盤錦歷史文化遺址

1.西遼河射擊場遺址的由來和歷史。本頁位置:吉林雙遼後太平遺址群發現2800年前的光明日用陶器。發布時間:2007-04-17 01:49來源:光明日報長春4月16(通訊員王占武記者曾毅)壹批2800年。

專家認為,這批青銅器時代的陶器為研究我國東北地區古人類的生產生活和考古界公認的三大文明之壹的西遼河流域的文明提供了新的考古依據。此次出土的大量陶器分布在雙遼市東遼河北岸五個鄉鎮的東崗子遺址、盤山遺址、舒淇遺址、射擊場遺址、後太平遺址和後太平墓地遺址。所有的陶器都屬於春秋早期的“白金寶文化”類型,距今約2800年,發現的陶器大多與古人合葬。

目前,專家正在發掘有文物出土的地區,並將進行大規模的考古發掘。

2.吳國頭城遺址的建築特色和歷史文化。烏果頭城遺址位於依蘭縣北部松花江南岸。

西邊是牡丹江,東邊是倭肯河。拉哈芙山(俗稱西山)和沃肯哈達山(俗稱東山)的東西屏障,被譽為“松花江的門戶”。

公元10世紀,依蘭以下沿松花江、黑龍江分布的“聖女真”形成了“紮阿裏、彭努裏、奧裏米、嶽力都、嶽力吉”五個著名部落,合稱五國部(《遼史》卷三十三)。越南的吉爾吉斯斯坦部位於西部,也是五國聯盟城市,所以也被稱為五國頭市。

城址呈長方形,周長2210米。城墻夯築,殘墻高3米。據《遼史·地理誌》記載,五國部隸屬遼聖宗,“居內地,位於鎮東北,屬黃龍府部”。當時遼朝除了任命各部的“帥酋長”負責管理本部的事務外,還派了我們部的另壹員駐守代替。

遼朝第六年(103),遼國根據越、吉人民的控告,“不再為三國盟主、帥”,任命契丹為我時代使臣,直接統治。五國頭城在遼朝成為軍事中心,城鎮在東北。

金天會五年(112),金軍攻陷北宋都城汴梁(今開封),惠帝和秦被俘,最初被押往金上京(今黑龍江白城市),後被囚禁於此。1135和1155年,惠帝和秦帝相繼病死。

3.盤錦的可愛歷史盤錦市位於遼寧省西南部,遼河三角洲的中心。

西北錦州,東臨鞍山,南臨遼東灣,市中心距省會沈陽150公裏。該市轄雙臺子、興隆臺和盤山、大窪縣。

面積3959平方公裏,總人口654.38+20萬。盤錦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

地處遼中城市群與京津唐城市群的連接地帶,遼東半島開發區與遼西經濟開發區的交界處,東北經濟區與華北經濟區的交匯處,東北亞經濟區與渤海經濟區的交匯處。這種獨特的地理優勢為盤錦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和空間。

盤錦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井鹽等礦產。目前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6543.8+5億噸,天然氣儲量6543.8+5億立方米。

中國第三大油田遼河油田就坐落在這裏,也是中國最大、世界第四大的特種石油生產基地。地下還有16億立方米鹵水,可為鹽化工業發展提供豐富的原料。

中國有豐富的土地資源。耕地1.3萬公頃,其中水田1.654 . 38+0萬公頃,糧食年產量8.5億公斤。是遼寧省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優質大米出口基地。葦田8萬公頃,年產蘆葦40萬噸。是全球最大的造紙原料和建材基地,占遼寧省造紙原料的壹半以上。

還有適合發展畜牧業的廣闊草原。載畜量可達27000頭混種牛。

草的質量很好。* * *主席訪蘇回國後,將斯大林贈送的50匹純種馬“安頓”在中國西部的獅山種馬場。我國有118公裏的海岸線和39000公頃的沿海灘塗,適宜蝦類和貝類養殖,具有發展養殖業的良好條件。

二界溝蚌丘,漲潮是海,退潮是陸,素有“渤海金灘”之稱,盛產被乾隆皇帝稱為“天下第壹鮮”的蛤蜊。是遼寧省著名的文蛤出口基地。盤錦屬內陸,地勢低窪平坦,溝渠縱橫。遼河、饒陽河等大、中、小河流21條,坑塘星羅棋布。適宜淡水養殖的水面達到7萬公頃,發展淡水養殖條件優越。

中華絨螯蟹產量居全國第壹。稻田養蟹獨具特色,也是全國規模較大的蟹苗基地,提供了占全國總供應量70%的優質蟹種。

加工後的“盤錦醉蟹”暢銷國內外市場,被譽為“天下美味”。盤錦的自然景觀得天獨厚,美不勝收。

遼河下遊雙臺子河口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8萬公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濕地之壹。該地區蘆葦茂盛,海灘廣闊,人煙稀少,是野生動物棲息繁衍的良好環境。

區內棲息鳥類236種,其中丹頂鶴、黑嘴鷗等國家壹、二級保護動物31種。自然保護區建有鶴觀景臺、鹿苑、水禽園、鶴亭等景觀,每年接待大量中外遊客,成為旅遊、觀鳥、欣賞大自然美景的勝地。

國內海岸線沿線可以看到的世界奇觀“紅海灘”被列為遼寧“最佳50景”之壹,被列為省旅遊部門整體推出的國際旅遊線路。盤錦人傑地靈,誕生了著名的愛國將領張學良。他的祖籍在盤錦市大窪縣,他親自創辦的新民小學校址還在東風鎮。

看到的東西,想到的人,可以生出千萬種情緒。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優美的自然景觀使盤錦成為遼河的寶地。

盤錦是1984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省轄市。它是壹個新興的沿海開放城市,盛產大米和石化產品。

盤錦的開發建設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第壹階段是農業發展。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國家在這裏建立了壹批國有農場,使昔日的“東北南方大漠”變成了北方南方的魚米之鄉。第二階段是工業發展。

從上世紀60年代末開始,石油大軍前往盤錦勘探開發油氣資源。油田的開發建設使盤錦的經濟結構發生了歷史性的飛躍,現代工業開始在盤錦起步和振興。

第三階段是全面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建市後,盤錦努力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進入了全面建設石化新城的新的歷史時期。

建市後,全市對市場形勢的認識不斷加深。根據全市油氣、水田、灘塗、蘆葦、草原等資源優勢,市委、市* * *提出發展“油水經濟”,“油”即發展油氣資源加工和深加工;“水”就是要抓水的綜合治理、開發利用,提高水資源的綜合利用率。按照這樣的思路,農業提出了“五色農業工程”的建設,即以水稻、蘆葦為主的綠色工程,以水產養殖為主的藍色工程,以大棚蔬菜為主的白色工程,以養牛為主的黃色工程,以水果種植為主的紅色工程。

在工業上,提出了“油氣頭、化工體、紡織尾”的工業格局。盤錦建城前工業基礎薄弱,年產值只有1O7O萬元。

直到20世紀60年代末,由於遼河油田的建立,盤錦的工業發展迅速。瀝青廠、熱電廠、化肥廠等壹批大中型骨幹企業相繼建成,初步形成了獨具特色、較為完整的石化工業體系,為盤錦建設石化新城奠定了基礎。

1984建市以來,初步建成天河、渤海、興隆三個工業區。石化企業發展到100多家。

在中國500強企業中,盤錦有遼河油田和遼河化工集團兩家大型石化企業。在抓產業結構調整的同時,加大產品結構調整力度。

開發了聚乙烯、聚丙烯、苯乙烯、聚苯乙烯、甲醛、混甲胺等250多個新產品。全市工業總產值1.998,達到1.66億元以上。

石化工業已經成為這個城市的主導產業。盤錦縣級以上化工企業工業總產值僅次於大連,居全省第二。

在農業方面,產業化格局已經形成。新中國成立後,成立。

4.盤錦有哪些革命歷史?1929年,東北更名,奉天改名為遼寧省,隸屬於此。

1931年,“九壹八事變”發生。次年,偽滿洲國將遼寧省改為奉天,由其管轄自己的領土。1934年建立偽錦州省,轄盤山縣。1937 65438+2月,大遼河以西海城縣第六區、營口縣第七區,屬盤山縣管轄。

1945,“八·壹五”光復後,10成立盤山縣民主,隸屬遼西區委;65438年2月,* * *盤山縣成立,盤山縣民主轉田莊站。這個國家處於兩黨交替的狀態。

1948年2月全境解放,盤山縣隸屬遼寧省。1949年4月,遼西省成立,盤山縣歸其管轄。

5.盤錦歷史1982、遼寧省和營口市聯合組成的文物調查隊在盤山縣沙嶺鎮、高盛鎮和雙臺子區梁屯鎮發現了7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石斧、細石器、彩陶片等紅山文化的典型代表相繼出土。經過1983復查和碳14測定,發現5000年前這個地區就有人類了。

據史料記載和專家考證,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境內設房縣,西晉時廢房縣。南北朝時期屬北魏瀛州,後被高句麗占領。

唐朝平定高句麗後,歸還渤海國賢德府。在遼朝,這片領土屬於周憲奉賢軍。

金、元、明、清分別屬廣寧郡、魯、衛、郡。其中,清順治元年(1644),設立海城郡,南部地區歸海城郡管轄;清嘉慶十三年(1808)設立新民堂,現在東北部分地區歸新民堂管轄。

清朝建國後,在境內北部設立放牧官馬場,後在盤舍驛設立總衙門。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對牧場進行了勘測,劃分為尊、寬、信、敏、利五段。

光緒三十二年(1906),中國設盤山堂。盤山縣成立於1913。

民國三十七年(1948)十月,盤山縣民主成立,先後劃歸遼寧省第五、二區管轄。同年8月,盤山縣劃歸遼寧省直接領導。

盤山縣於1949年4月隸屬遼西省。同年,大窪縣成立盤山農場,隸屬東北管委會農林部。65438至0950,盤山農場改為遼西盤山第壹水田農場。

1953年2月,盤山第壹水田農場改為盤山機械農場,1955年改為遼寧省盤錦國營農場管理局。1956年2月,盤山縣劃歸遼陽特署領導。

1956 165438+10月,盤錦國營農場管理局變更為盤錦農墾總局,直屬農墾部。1961年4月,在營口市領導下的盤錦市農墾總局轄區內成立盤錦區人民委員會。

1962年4月,屬於廖斌葦場的大遼河東岸葦場劃給營口縣和海城縣。1966 1月,盤山縣與盤錦墾區合並為盤錦墾區,直屬遼寧省。

1968年8月,遼寧省革命委員會決定將營口市曙光人民公社(營口市河北街)劃歸盤錦墾區;遼寧獅山種畜場劃歸盤錦墾區。5438年6月+10月,東郭、羊圈子葦田劃歸盤錦墾區。

65438年2月,泰安縣劃歸盤錦墾區。同月,盤錦墾區廖斌葦場屬於西炮臺葦場作業區(含海水養殖),劃給營口市;營口西部市所屬曙光人民公社、河北小學、河北葦席廠、西施葦席社河北生產點、河北苗圃劃歸盤錦墾區;營口市公司(總廠)所屬的田莊臺造紙廠、田莊臺煤炭管理部、河北商店、河北糧店、河北招待所、河北蔻馳店、河北賓館、河北中醫院門診部、河北輪渡,劃歸盤錦墾區。

1970年6月,盤錦墾區設立盤山區、大窪區(縣級)。同年7月15盤錦墾區改為盤錦地區,轄盤山區和大窪區,直屬遼寧省。

1975 165438+10月,盤錦地區與營口市合並。原地區所轄盤山區、大窪區改為盤山縣、大窪縣,均屬營口市管轄。

同時,臺安縣劃歸鞍山市。1978營口市原河北街劃出廖斌圍場,劃歸營口市西部城區管轄。

1984年6月5日,經國務院批準,撤銷盤山縣,設立盤錦市(地級),直屬遼寧省。1984年7月27日,遼寧省人民* *以遼[1984] 116號文件將《國務院關於遼寧省設立盤錦市的批復》的通知轉發給營口市人民,委托營口市人民* * *協助盤錦市籌備工作。

同年9月,盤錦籌備領導小組成立。1985年3月,獅山種畜場劃歸盤錦市。

1986,11六月,指導盤錦市人民,向廖[1986] 120請示關於恢復盤山縣建制,改稱盤山區:(1)撤銷盤錦市郊區,恢復盤山縣,以盤錦市原郊區行政區域為盤山縣。(2)將盤錦市盤山區更名為雙臺子區。

至此,盤錦下轄兩區兩縣,分別是雙臺子區、興隆臺區、盤山縣、大窪縣。

6.元代商都遺址的景觀、歷史和文化是中國歷史上空前統壹的正統王朝的都城。它最初是由元世祖皇帝忽必烈汗建造的,他是成吉寺皇帝的孫子,城址位於今天北京北部的灤河上遊。

這個由中國北方騎民創建的草原之都,被認為是中原農耕文化與草原遊牧文化奇妙結合的產物。歷史學家稱贊它可與意大利古城龐貝媲美。1251年蒙哥稱帝後,忽必烈被任命為南漢軍務總管,與漠北、南林壹起駐守金蓮川,廣招天下名士,建立了著名的金蓮川幕府。

金連川幕府的建立對忽必烈治理漢乃至統壹中國起到了重要作用。1256年,忽必烈命劉在這壹帶建城,原名開平府。

1259年,城墻建成。1260年3月,忽必烈在這裏登上大蒙古帝國的王位,成為元朝的開國皇帝元世祖。

世祖以開平郡為首都。1264年5月,世祖建立大都(今北京),開平府升為上都,取代漠北、林,燕京改為中都,後稱大都,建立巡都制度。兩都為夏都,與元都同構,形成元都。

今天北京和商都之間有三條交通線。每年四月,元帝來上都,九月,秋涼回大都。皇帝在商都呆了半年。

皇帝在商都期間,* * *各部門互相跟隨,處理重要政務。除此之外,皇帝還要打獵,吃喝玩樂,還要舉行蒙古王公貴族會議和傳統祭祀活動。

據記載,元上都曾有110000人口,城墻周長8公裏以上。城內約有60個衙門,160多座寺廟,驛道四通八達,是漠北與中原的交通樞紐。

整個城市由宮城、皇城、外城三堵墻組成。宮城在皇城中部以北。

宮城是整個城市的核心,有東華、西華、玉田三門。城墻都是用磚鑲嵌的,其中南方的玉天門最為重要。與皇城南門明德門在中軸線上,是出入的主要道路。皇帝發布的詔令要在禦門上公布,然後送到大都,再轉發到全國各省。

宮城內建有主要的宮殿、亭臺樓閣、衙門和宮殿。恭城有水晶、大明、鴻禧等寺廟,大安、延春等亭臺樓閣,華嚴、甘源等寺廟。

宮城還有泉池,園林特色非常明顯。大安閣是宮城最重要的建築,也是上京的象征。

建於1266,由元世祖將金代惜春亭的材料移至都城(開封)而成。皇城位於城東南角,城墻外磚砌,皇城內有寺廟、國學和壹些大型建築。

外城北部是皇家園林和金頂帳篷“棕發堂”的建築。城外東、南、西都有大量的廂房,還有很多建築遺跡。商業店鋪中的民宅和工匠倉庫主要集中在廂區。

每到春夏秋,商都外城比內城繁華,流動人口幾十萬甚至上百萬,方圓市區幾十公裏。城西還有壹座離宮,方圓十裏。建築主要是宮殿和營地。

距方圓25公裏處還有壹座皇家大花園,北郊還有許多寺廟、廟宇等建築。1358年,農民起義的紅巾軍攻克商都,燒了故宮,但沒有恢復。

元朝最輝煌的時候恰好是100年。至今尚都遺址保存完好,對中國古都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7.盤錦史料【上】盤錦歷史1982,遼寧省和營口市聯合組成的文物調查隊在盤山縣沙嶺、高盛、梁屯發現7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出土文物包括石斧、細石器和彩陶片,是紅山文化的典型代表。經過1983復查和碳14測定,結論是盤錦地區西南雖然登陸較晚,但5000年前這裏就有人類了。

相傳中華大地被劃分為九州,即河北、兗州、青、徐、荊、陽、梁、永州。《舜典》載:舜繼位後,醫巫之地,分幽州。

這片領土屬於幽州。據說,禹即位後,夏九洲,“海與戴皆表州”。

這片領土又屬於青州了。《中國通史》(四卷,143頁)載:戰國時期,燕破秦入東湖,疆域擴張至今遼寧大部,以大淩河為界,遼西郡、遼東郡為疆域。

秦漢時期仍屬遼東郡。《大清統壹誌》載:東漢置遼東為諸侯國,不領昌黎、賓土、土河、悠然、魯莽、房縣六城。

方嘉縣和仙都縣都是遼河西部的沿海地區。按照幽州刺史的地圖,房縣應該在自己的版圖內,治所尚未確定。

三國兩晉時期,這片領土屬於昌黎縣。南北朝時期屬北魏瀛州,後被高句麗占領。

唐朝平定高句麗後,恢復營壘狀態。之後回到渤海國賢德府。

在遼朝,這片領土屬於周憲奉賢軍。晉、元、明、清時期,疆域分別屬廣寧郡、魯、衛、縣。

其中,清順治元年(1644),設立海城郡,南部地區歸其管轄;清嘉慶十三年(1808),新民堂成立,這片領土東北的部分地區歸其管轄。清朝建國後,將其疆域開放給放牧、放官養馬的領域。

清同治二年(1863),奉天將軍駐守童童張恩副都金州,獲準將其從莽張湖(今黑山縣四家子鄉南)向東北釋放至胡嘴子(今大窪縣新立鎮前湖村),並在盤舍驛設將軍衙門。地方土地放開還是第壹次。

因為鹽堿地薄,開墾的也不多。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奉天曾祺將軍準許勘察牧場,任命道源人林祖榮為墾荒事務總經理,駐溝幫子,分尊、容、信、敏、利五段。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清廷將進賢縣東部、廣寧縣西南部、新民縣西南部劃為新知府。轄16區和618村。

以新芝區康佳段為行署(今盤山縣胡加鎮鎮)。因經費不足,行政辦公地點設在盤山郵政,故用地為盤山郵政舊址,後更名為盤山堂。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盤山廷治由盤舍驛遷至雙臺子。

清光緒三十五年(1909),設立營口直隸廳,轄田莊臺、二界溝地區。民國二年(1913),廳改縣,盤山廳改名盤山縣,居第三。

1929年,東北更名,奉天改稱遼寧省,屬於這片疆域。1931年,“九壹八事變”發生。次年,偽滿洲國將遼寧省改為奉天,由其管轄自己的領土。1934年建立偽錦州省,轄盤山縣。

1937 65438+2月,大遼河以西海城縣第六區、營口縣第七區,屬盤山縣管轄。1945,“八·壹五”光復後,10成立盤山縣民主,隸屬遼西區委;65438年2月,* * *盤山縣成立,盤山縣民主轉田莊站。

這個國家處於兩黨交替的狀態。1948年2月全境解放,盤山縣隸屬遼寧省。

1949年4月,遼西省成立,盤山縣歸其管轄。1954年5月,遼西人民決定將盤山縣第四區的盤社驛等村劃歸北鎮縣。

當年8月,遼東和遼西合並為遼寧省,管轄自己的領土。1956年2月,盤山縣屬遼陽署管轄;1959,1年6月,撤專署,縣歸市管轄。盤山縣隸屬營口市。

1961 4月,經遼寧省人民委員會批準,在盤錦農墾總局轄區內設立營口市盤錦區。1966 65438+10月,盤山縣與盤錦墾區局合並,成立盤錦墾區(地級)。

1968 65438+2月,泰安縣劃歸盤錦墾區管轄。1970年6月,盤錦墾區設立盤山區、大窪區。

當年7月,盤錦墾區改為盤錦地區。1975 165438+10月,盤錦地區與營口市合並。

盤山區、大窪區更名為盤山縣、大窪縣,隸屬營口市。臺安縣隸屬鞍山市。

1984年6月5日,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盤錦市。

8.營口西炮臺遺址歷史文化西炮臺遺址簡介:西炮臺始建於1882年,建成於1888年,是近代東北最重要的海防設施。

其遺址位於營口市西郊遼河口東岸。炮臺用沙、石灰、黃土夯築,整個建築包括:炮臺、護臺溝、護臺墻、城門、影壁城、水庫、水洞、吊橋、軍械庫、營房。

建築規模宏大,結構布局設計合理,充分體現了我國人民的聰明才智。這座堡壘在1894+65438中日甲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清軍將領喬幹臣率清軍在此阻擊日寇,給日寇以沈重打擊。

1963西炮臺遺址被列為遼寧省第壹批文物保護單位。現在已經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

9.松戈馬拉遺址的歷史和文化基爾瓦和松戈馬拉英文名:Kilwa Kisiwani遺址和Songo MnaraNo遺址。:425-002相關鏈接:1981根據文化遺產選擇標準C(III)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在沿海的兩個小島上,有兩個被保存下來。

從13世紀到16世紀,基爾瓦的商人從事黃金、白銀、珍珠、香水、陶器、波斯陶器和中國瓷器的貿易,印度洋的許多貿易也由他們經手。簡介:基爾瓦遺址和松戈馬拉遺址位於坦桑尼亞林迪的基爾瓦基西瓦尼和郭頌島。

基爾瓦基西瓦尼島,靠近非洲大陸海岸,在13~14世紀是印度洋沿岸城市和非洲沿海地區的樞紐。直到16世紀,Kilwa Kisiwani壹直是印度洋沿岸的貿易中心,商人在這裏交換黃金、白銀、珍珠、香料和瓷器。

作為壹個繁榮的商業中心,這裏有許多建築。其中最著名的是大* * *廟,建於公元12世紀,是當時東非沿海地區最大的* * *廟。

基爾瓦遺址以發掘出大量中國古代建築遺址和古代瓷器而聞名。這些古瓷品種繁多,色澤各異,有宋、元、明、清燒制的浙江青瓷,江西景德鎮的青花瓷,河北的白釉荷花瓷,福建的白瓷。這些瓷器包括碗、盤、碗、瓶、罐。

事實上,有三個基爾瓦:基爾瓦,最古老的島嶼,位於離海岸2公裏的壹個島上。有壹個中世紀的基爾瓦城遺址,曾被認為是所羅門王的寶庫;森林中的基爾瓦在19世紀是主要的奴隸貿易中心;基爾瓦購物中心是該地區的首府。基爾瓦地區有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和美麗的風景。

這個地區的發展在12世紀達到頂峰,壹直保持到19世紀。它的繁榮隨著奴隸貿易的廢除而結束,它的權利轉移到了國外。

很快,基爾瓦昔日的輝煌只剩下海邊的巨大廢墟。海濱城市基爾瓦壹如既往地美麗。

森林基爾瓦曾經是從尼亞薩湖開始的南方商業道路的終點。從65438年到20世紀60年代,每年有兩萬多名奴隸從這裏被販賣到海外。

也是德國殖民者的南部行政中心。基爾瓦購物中心的廣場上每天都有豐富多彩的市場。

白衣男子和黑衣女子聚集在芒果樹下出售新鮮的當地產品和各種商品。基爾瓦島保存了壯觀的遺跡,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建築極為精美,保存完好,享譽海外。

這些廢墟,島南幾公裏處的石城遺址,以及廢棄的長方形房屋,使這壹地區成為南方的歷史中心。沿海散落著小漁村,在全國其他地方都在發展的時候,這裏壹直沒有變化。

基爾瓦島上的大神廟建於公元14世紀。當地的曼丁哥人和宋海人信奉祖先崇拜。

當地文化堅信,某個地區的祖先和神靈可以保護當地人民和那裏的居民免受惡魔和災難的侵害。在太空中,這種精神被描繪在成堆的圓錐形陶器和/或石柱上,在整個稀樹草原上隨處可見。

標簽普爾森在他關於* * *和非洲文化的著作中指出,隨著* * *宗教在這些地區的傳播,這些石柱上的內涵通過* * *神廟的宣禮塔表達出來後,表現出了多種含義。呼喚市以其發達的漁業和柔軟的海灘而聞名。

南部的主要港口姆特瓦拉是遊泳和潛水的好地方。米金達尼村是壹個古老的港口。

狹窄蜿蜒的街布,滿是小店和寺廟。基爾瓦、林迪和姆特瓦拉都有酒店。

基爾瓦購物中心是遊覽整個基爾瓦的最佳起點。向北走到海邊,有幾個地方是遊客喜歡的。大部分景點對短途遊客來說時間都不長。這個地區最大的城市是坦噶。

宋Gomara遺址位於郭頌島北部,建於14年底。它曾經是壹個繁榮的商業中心,控制著印度洋沿岸的大部分貿易活動。

至今,五座* * *殿和許多低矮的護墻環繞的房屋都保存完好。在遺址的西南部是壹座宮殿,由壹個大庭院和周圍的房屋組成。

大多數房子都用藍色陶瓷裝飾,並有圓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