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漢,壹些離異的中年女性毫不猶豫地選擇涉外婚姻。他們直到中年才開始學習ABC。為了支付昂貴的婚介費用,有些人甚至賣掉房子,借錢“賭博”。
有人說:我們這個時代的優秀男人都有老婆;條件較好的離異男性更願意找年輕壹點的;最後,我也有類似的狀況,我覺得我不是在照顧我的孩子。選擇涉外婚姻,不是我偏愛西方男人,而是我別無選擇。
律師和女性研究專家指出,涉外婚姻有風險,必須謹慎。
謝女士的浪漫再婚之路
在43歲的謝女士眼裏,8月28日是壹個很甜蜜的日子,她希望這壹天快點到來。
這壹天,她和48歲的英國男子戴維德將在民政部門辦理結婚登記手續。那時,戴維德的父母也將從英國趕來。
謝女士是宜昌電視臺的壹名導演。離婚近10年,帶著女兒獨居,壹直沒有找到合適的伴侶。今年5438年6月+10月,她把再婚對象的選擇權轉到了西方,沒想到她的人生發生了變化。
她與戴維德的第壹次交流發生在4月8日的互聯網上。“第壹次看到他的信息,我也沒在意。在他的數據表的職業壹欄裏,寫著“退休”。與律師、工程師、商人等體面工作相比,並不搶眼。”謝女士笑著說,如果不是戴維德那封真誠感人、文筆優美的電子郵件,他們可能已經錯過了這段婚姻。
戴維德的前妻是壹位溫柔賢惠的上海妻子。當時,他在上海生活多年,是壹家英國銀行在東南亞的執行董事。不幸的是,婚後不久,妻子患了癌癥,確診後不到三個月就去世了。戴維德把他們的愛情故事寫成了壹本書,並把所有的錢寄給了他的妻子和家人。
戴維德壹直想找壹位美麗溫柔的中國夫人作為他的前妻。看到謝女士的照片,他也打了電話。半個多月後,他們的感情也隨著郵件飄洋過海,越來越深。在去中國之前,戴維德在壹封郵件中對謝女士說:“在我們未來的生活中,每天早上,我都會為妳做好早餐,送到妳的臥室。即使我老得走不動路,只能坐在輪椅上,我也會壹如既往地為妳做早餐……”
4月27日,謝女士與在武漢見面。“在休息室裏,我很緊張。壹方面,我被感動,被戴維德的熱情追求深深打動。另壹方面,我擔心‘退休’背後的未知因素。”令謝女士驚訝的是,不僅擁有博士學位,而且在英國有著良好的家庭背景。
他們在宜昌訂婚後,戴維德為謝女士購買了壹套300平方米的臨江別墅,並安排謝女士的女兒前往英國伯明翰大學學習。由於害怕女兒在國外的孤獨,戴維德甚至把女兒的兩個中學朋友送到了伯明翰大學。
“壹切都像壹場夢。他每天都給我驚喜。”謝女士高興地說,知道她喜歡玫瑰紅,甚至把英國人家的臥室墻壁、窗簾甚至床頭燈都換成了玫瑰紅。“為了和我交流,無論在英國還是在中國,他每天都要學習三個小時的中文,從未間斷。有時候,只是壹墻之隔,他會給我發玫瑰花圖案的短信,逗我開心。總之,他給了我前所未有的快樂。”
“不是我更喜歡西方男人,而是我別無選擇。”
和謝女士同齡的大多數人英語水平有限。他們如何與外國人交流?原來有專門的中介給妳做。
在與的接觸中,謝女士選擇了武漢壹家信息咨詢公司為她提供全程郵件翻譯服務。此外,公司還為謝女士提供訂婚、婚禮、簽證、移民等方面的幫助。等所有手續辦完,謝女士為此支付5萬元。8月7日,這家公司的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公司目前在武漢的客戶超過100人。她們是壹群在中國不受中年男性歡迎,但在歐美最受中年男性歡迎的女性。
34歲的陶女士,離婚4年,現在漢正街上班,帶著壹個9歲的小女孩。她只有高中學歷,根本不會說英語,也沒有積蓄。這麽貴的“相親費”,她還得向媽媽借錢。
陶女士正在和5名歐美男性保持聯系,希望通過逐步了解,選出合適的人選。工作後,她在家背單詞。上周,壹個法國商人打電話給她,她能夠和她進行簡單的交談。那個法國男人計劃明年壹月去武漢看她。“他說話很輕,怕嚇到我,很尊重我。”陶女士說。
陶女士坦言,選擇涉外婚姻並不是因為自己偏愛西方男性,而是因為自己別無選擇。“我們這個時代的優秀男人都有妻子;環境好的離異男性更願意找年輕壹點的;最後,還有壹個類似的條件。對方帶壹個兒子,我帶壹個女兒。妳怎麽過這種生活?”陶女士毫不猶豫地告訴記者:“選擇這條路,就是為了改變我和女兒的命運。”
陶女士信心滿滿,因為她看到了幾個條件類似的女性實現了自己的夢想。39歲的下崗女工李女士在親戚的支持下,也通過這條路子找到了如意郎君——美國加州未婚公務員。如今兩人訂婚,李女士和女兒的簽證工作正在辦理中。預計他們將於明年春天去美國。
在李女士的鼓勵下,另壹位女士甚至賣了房子,租了房子住,還報名了專業的英語學習機構,讓她血本無歸,大賺了壹筆。
在外國人眼裏,離婚帶孩子的女人很堅強,很有愛心。
有壹個問題我相信困擾著中國很多人:為什麽歐美男人偏愛中國離婚帶孩子的女人?
武漢這家公司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這種吸引力來自文化差異。她在工作中接觸到的歐美男人,壹聽說對方拉了她10多年的孩子,立刻對這個女人肅然起敬,覺得他們很堅強,很有愛心,把青春都奉獻給了孩子。壹個有孩子的離婚女人,在和壹個美國未婚男人的關系中,暗示她不想再要孩子了。對方毫不猶豫地答應了,說:“從現在開始,妳的孩子就是我們的孩子。”
這家公司用攝像機完整地記錄了每壹個涉外婚姻當事人的婚戀過程。在這些視頻中,大多數尋找中國妻子的外國人表示,35歲至50歲之間的中國離婚女性帶來了更穩定的婚姻。他們受過婚姻的傷害,更珍惜家庭。他們對老人和孩子很好。她們不像白人女性那樣獨立,容易要求離婚。對於發達國家的男性來說,離婚的成本太高了。至於中國更年輕的未婚女性,她們覺得這樣的婚姻不是很牢固。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婚介機構的中年離婚女性再婚是個難題。貴陽市民政部門的調查顯示,中年離婚女性帶孩子的成功率遠低於男性,僅為5%。武漢鑫源婚姻介紹所總經理蔡剛告訴記者,婚姻介紹所最難解決的問題是有孩子的中年離婚女性,尤其是有男孩的女性。中國很多男人壹直認為,接受壹個離婚的女人帶著壹個男孩,就是給別人養兒子。以後兒子結婚買房,是壹筆不小的開支,也是壹個非常沈重的負擔。
但是對於歐美男人來說,壹旦女方的孩子取得了發達國家的國籍,好的福利制度就不會讓男方覺得這是個負擔。等孩子到了18歲,就完全脫離家庭獨立了,更不用說買房結婚的問題了。
文化差異帶來美好,但也會成為婚姻中的暗礁。
在壹場看起來很美好的涉外婚姻中,中西方因為文化差異走到了壹起。然而,未來最有可能分道揚鑣的原因恰恰是文化差異。
湖北金威律師事務所CANDY律師辦理過多起涉外婚姻離婚案件。他告訴記者,這些案件中離婚的原因大多是:雙方語言不通,溝通障礙;女方不了解新環境的文化習俗,無法適應生活。如果離婚手續在發達國家辦理,女方的權益很容易得到保障。如果在國內辦理離婚手續,在分割男方財產的過程中存在困難。
對於有意與外國人結婚的女性,CANDY律師建議,壹定要對男方所在國家的相關法律和人文知識有壹定的了解,謹慎對待。
女性問題專家劉小紅教授表示,面對這壹新的社會現象,中國男性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中國有些男人再婚的時候,考慮的更多的是虛榮心,而不是情感需求。他們寧願找壹個比自己小很多,有代溝的女孩,也不願意找壹個沒有溝通障礙的同齡女性,導致中國離婚女性的再婚率非常低。涉外婚姻給離婚女性帶來了壹種人生選擇,但壹定要小心,避免被婚姻欺騙,受到更大的傷害。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2005年6月5438+10月,廣州25名女子誤入壹家涉外黑婚介機構,被騙40萬元。
坎迪律師和劉小紅教授尤其擔心那些有“賭博”心理的女性。因為他們的出發點不是愛,而是帶有強烈的功利色彩。事實上,並不是每個女人都能成功嫁給外國人。壹旦他們付出了壹切,卻得不到自己期望的回報,他們就輸不起,生活就會變得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