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坎昆世界氣候大會報道

坎昆世界氣候大會報道

英國路透社29日報道,人道主義救援機構樂施會29日發布報告稱,今年前9個月,氣象災害造成全球21,000人死亡,是2009年的兩倍多。

這份報告是在墨西哥坎昆氣候大會開始時特別發布的。它以巴基斯坦的洪水、俄羅斯的火災和熱浪以及太平洋島國圖瓦盧的海平面上升為例,說明氣候變化的嚴重後果。

新壹輪聯合國氣候談判聚焦於幾個富國和窮國存在分歧的議題,如氣候援助基金、雨林保護、應對氣候變暖等。這次談判也想正式確定目前的減排目標。

不過,樂施會發布報告,敦促各國盡快行動起來,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

英國《金融時報》發表文章稱,坎昆會談可能難以突破。

報道稱,去年的哥本哈根氣候峰會可以說是“史上最好的壹次會議”,但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當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以慘敗告終,全球氣候談判的前景瞬間變得暗淡。在這種灰暗的期待中,第16次《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大會和坎昆《京都議定書》第6次締約方大會將繼續沈悶和焦慮。

即使在壹年之後,如果我們想在坎昆氣候大會上取得重大進展,挑戰仍然是巨大的。造成哥本哈根氣候峰會災難性的各種因素依然存在:以中國為首的基礎四國;歐盟,應對氣候變化的旗手;而以美國為首的傘式集團依然是坎昆氣候大會的主導者。坎昆氣候大會依然是三國演義,小島國聯盟等組織依然被邊緣化。

此外,去年哥本哈根氣候峰會的慘敗見證了歐盟話語權的逐漸衰弱。全球氣候談判的核心談判者無疑是中國和美國。壹方面是世界前兩大碳排放國,另壹方面是由它們在國際上的綜合實力決定的。

聯合國希望避免去年底哥本哈根氣候峰會出現混亂緊張的局面,以維持談判進程的延續,並最終在明年南非的關鍵會議上簽署應對全球變暖的新協議。

英國能源與環境大臣克裏斯·休恩(Chris Huhne)警告稱:“我們不指望在坎昆達成最終協議。這次會議的目標是重啟談判。如果我們能夠推動各國更接近達成協議,保持談判的繼續,並在林業、金融和減排承諾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那麽這次會議將是成功的。”

就連聯合國自己也承認,坎昆會議不會達成最終協議。杜南新聞記者楊傳敏從坎昆發來

“中國希望在坎昆至少敲定《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但按照目前的談判進程,即使這樣也很困難。”昨天,中國代表團團長謝振華會見了國內外非政府組織代表,溝通了談判進程,表達了中方的談判立場。這也是中國高層官員首次在氣候大會上與國內外非政府組織溝通。他說,“但無論談判結果如何,中國自主減排不會為適應氣候變化而改變”。

坎昆氣候會談的最後壹天,在月宮的壹兩個小會議室裏,高級別部長級會談接連舉行,都是閉門會議。中國代表團團長謝振華與國內外非政府組織的會議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開始的。在天津會議上,謝振華會見了中國的非政府組織。

昨天出席謝振華會議的國際非政府組織包括第三世界網絡、氣候行動網絡、地球之友、綠色和平等。大多數問題都集中在中國政府在氣候談判中的立場以及中國政府的預期角色上。謝振華重申了中國政府的立場,並透露了目前的談判進程。

會上,謝振華作為中國最高級別的官員,也向在場的媒體透露了壹些重要信息。

首先,中國將通過南南合作向最脆弱的國家提供氣候援助。謝振華說,他最近去了埃塞俄比亞和非洲聯盟,了解非洲國家的需求,並看到了氣候變化對非洲荒漠化的影響。

第二,在透明度問題上,由於壹些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透明度仍有意見,謝振華表示,中國同意接受自主減排的國際磋商和分析,並對目標、行動和原則做出了規定,希望至少在坎昆解決原則問題,這是進步。

第三,關於《京都議定書》,關於氣候變化的談判進程是否有進展,中方認為《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能否延續是壹個重要標誌。因此,中國希望在坎昆確定延長《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但謝振華表示,“這似乎很困難”。

第四,無論談判進展如何,中國都應該采取國內行動,實現碳強度降低40%-45%的目標。謝振華引用了兩組數據作為對比。在第十個五年計劃期間,中國支持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8%,年均能源增長65,438+00.4%。在第11個五年計劃期間,中國支持了65,438+00.2%的GDP增長,年均能源增長6.8%。這表明,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同時,新能源領域的投資在增加,能源效率也在提高。

中國之聲:

強調“捍衛”京都議定書。

墨西哥坎昆(特約記者茅於軾薛松)

當地時間9日下午5時,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坎昆氣候大會中國代表團團長謝振華再次強調了中國捍衛《京都議定書》的堅定立場。這次會議吸引了許多中國媒體前來旁聽,希望“嗅出”有關談判進展的信息。

在前往坎昆之前,謝振華說:“《京都議定書》是國際社會經過長期努力達成的法律文件。它在歷史上發揮過作用,沒有理由否認。中國希望《京都議定書》在新形勢下繼續發揮作用,並在發展中不斷完善。

他說,之所以要求捍衛《京都議定書》,是因為必須堅持《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才能談如何進壹步加大減排力度。如果我們想放棄現有的《京都議定書》框架,並開始壹個新的框架,我們無疑將花費我們所有的時間。他強調,《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能否延續,是檢驗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談判進程成功與否的重要標誌。北京時間65438年2月4日,關於墨西哥“秘密文本”的傳言在坎昆氣候大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各方對此表達了緊急立場。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分歧仍然是大會的主要矛盾。發展中國家要求在減排目標上與發達國家區別對待,發達國家應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但在具體談判中,發達國家極力模糊“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以資金為籌碼提出各種限制。

要減緩氣候變化,關鍵是發達國家在中短期內進行定量和實質性的減排。但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避而不談自己,而是堅持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同步減排。歐盟甚至宣布,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的22億€“快速啟動”資金中有壹半是貸款,而不是無償援助。結果環保人士壹致批評。

就在各方僵持不下的時候,突然有壹個非政府組織爆料,說墨西哥在搞“密文”,讓發達國家承擔更少的責任,而發展中國家面臨更嚴格的標準。據說墨西哥的“秘密文本”包括:用不具法律約束力的《哥本哈根協議》取代《京都議定書》;不再延續《京都議定書》第二個承諾期的義務;控溫上限大幅提高至5攝氏度。然而,中國、日本和歐盟的談判代表都否認存在“秘密文本”。65438年2月9日,距離坎昆氣候大會結束的倒數第二個沖刺日,會議仍然沒有達成協議的跡象。壹些國家的領導人和各國主管環境事務的高層還在陸續發言,闡述各國的立場。主要非政府組織將美國列為阻礙會議成果的罪魁禍首。

美國正在拖後腿

各大非政府組織列舉的美國的主要“罪行”有四條:壹是美國拒絕提高自己的減排目標,置身於議定書之外,沒有國內立法,卻大肆指責其他國家做得不夠,阻礙在關鍵問題上達成壹致。

其次,在被普遍認為能夠取得成果的氣候資金問題上,也遇到了美國的阻撓。美國主要是想爭奪這個基金的“話語權”,拒絕將其置於聯合國系統的框架下。

再次,在技術轉讓問題上,美國的態度也有很大保留,與發展中國家的期望相差不遠。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矛盾被美國放大了。

最後,由於美國的不作為,坎昆會議未能重建COP15後各方急需的信任機制。

這當然不是COP16的所有締約方都“歧視”美國。考慮到日本代表團在大會議程第二天就明確表態反對延續《京都議定書》,如果美國只想承諾2020年在2005年基礎上減排17%,各方肯定難以領情。

專家估計,美國的減排目標僅相當於在1990排放量的基礎上減排4%。即使美國代表團團長喬納森·潘興在坎昆會議期間多次組織非政府組織吹風會,有些吹風會只對美國非政府組織開放,以努力營造積極的輿論,維護美國的形象,但不出所料,美國代表團實際上處於尷尬的境地,喬納森·潘興的公關措施收效甚微。

與喬納森·潘興(Jonathan Pershing)的“努力”相比,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Steven Chu)的表現更不盡人意。

65438年2月6日,楚在美國中心發表演講。他從碳在生物圈中的運行軌跡入手,大談各種新奇的新能源技術,仿佛在給與會者做壹場環保講座,無視自己的政府官員身份,避而不談美國正在采取什麽措施落實承諾的碳減排目標。

對此,壹位不願具名的分析人士對《第壹財經日報》表示,朱的“不可告人的秘密”在於當今美國缺乏強有力的新能源激勵政策,美國國會尤其是參議院難逃其咎。

該人士認為,奧巴馬政府未能在民主黨占多數的好時機通過氣候法案,可見美國保守勢力的強大。華盛頓中期選舉後,形勢更加不容樂觀:* *和黨贏得更多席位,而* * *和黨向來以保護煤炭和石油行業利益、反對環保政策著稱。

“也許很少有人關註它。超過半數的國會議員,國會議員,國會議員,國會議員,國會議員,國會議員。 中國共產黨從未出過國。 因此,很難想象這些成員能夠有足夠的國際視野來妥善處理氣候變化國際談判等問題。”該分析師稱,* * *和黨內成員大多是保守派和氣候變化懷疑論者,有些人甚至根本不相信氣候科學。在此基礎上,“碳稅”簡直成了美國的“禁區”。“不是討論能不能實施,而是要敏感到沒有官員敢碰。只要參與的政黨提到任何增加環境稅的想法,他們就會在選舉中失敗。”上述人士因此表示。中新社坎昆65438+2月4日。標題:墨西哥將把氣候大會打造成嘉年華,各界評價兩極。

聯合國氣候大會坎昆會議進行到壹半,東道國墨西哥安排了許多精彩的活動,讓這次氣候大會像壹場嘉年華,許多活動與氣候變化無關。各界人士對此看法不壹。

墨西哥政府於當地時間3日舉辦了壹場名為“氣候變化交流論壇”的活動。活動沒有安排在官方酒店,而是在遠離會場的度假村。

當晚論壇結束後,主辦方為與會者舉辦了“墨西哥之夜”,到處歌舞升平,人們陶醉在眼前的美景、美酒和美景中,與會場緊張、沈悶的氣氛形成鮮明對比。

早在大會開幕當晚,大會主席國墨西哥外長埃斯皮諾薩就為所有與會者安排了歡迎晚宴,非政府組織和媒體記者均可出席。晚宴上還安排了盛大的傳統歌舞表演。

在所有參與者的必經之路坎昆博覽會上,墨西哥還設立了壹個傳統商品市場,以推廣墨西哥當地的產品,如陶器、辣椒油和可可粉。但由於價格高,買家少。

盡管如此,市場吸引了許多參與者的註意力。壹位南非談判代表邀請記者品嘗那裏的免費可可飲料。壹些年輕的商販用流利的英語向記者推銷手工制品。記者註意到,會議組織者還為商販制作了特別通行證。

許多人還與市場上擺放的藝術骨架合影。賣的頭骨瓷也貴。在墨西哥,亡者藝術是壹種獨特的藝術形式,但可能有些外國人壹時難以接受。

壹些非政府組織與會者對本報記者表示,墨西哥似乎想改變上屆哥本哈根峰會的“冷淡印象”。哥本哈根峰會幾乎完全聚焦於談判。代表們在會場內壹直很緊張,在會場外還要面對北歐的嚴冬,確實對會議進程產生了壹些不利影響。

墨西哥政府試圖通過各種渠道讓各國代表在相對寬松的環境下談判,也是壹種解決方案。據記者了解,談判人員對除了異地之外的其他會議安排都比較滿意,尤其是這次不會再遇到被NGO糾纏的尷尬。

然而,會場外的批評聲不絕於耳。巴西總統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炮轟本周的會議“沒有任何結果”,他本人也撤回了參加會議的計劃。此外,可能是因為語言問題,很多參與者和組織者溝通不暢,壹些活動的時間和地點經常變動,引發了爭議。

墨西哥高官回應稱,本次氣候大會至少可以取得兩個成果,即資金和技術上的壹些突破。墨方每天都召開新聞發布會,積極與媒體溝通,與上屆相比進步不小。但由於語言不通,發布會的觀眾並不多。

據記者觀察,墨西哥也想通過這次氣候大會吸引大規模投資,為當地企業尋求機會,就像在上海世博會上壹樣。坎昆展覽館的中心是墨西哥最大的展覽館,周圍是茂盛的熱帶植物。展廳每天都有商務活動,其中環保企業的活動占絕大多數。

下周,氣候大會高級別會議將開幕。屆時,墨西哥政府將繼續舉行許多嘉年華式的活動,會場內外關於活動的不同聲音也將繼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