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連鎖藥店信息化成功的關鍵因素

連鎖藥店信息化成功的關鍵因素

連鎖藥店信息化成功的關鍵因素

企業采用信息技術是壹種競爭壓力,是加快對市場的反應和提高企業資源利用率的主要措施之壹。目前,醫藥流通行業的競爭尤為突出。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僅是藥店在未來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贏得挑戰和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企業建立核心競爭力的有力工具。這個概念目前已經逐漸被接受,但是如何進行信息化呢?我相信大多數企業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壹步壹步來的。這就造成了我們經常聽到行業內某個企業系統崩潰,某個系統癱瘓的案例。甚至有些企業經歷過多次失敗,要取得初步成功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財力。現階段,已經上線成功的用戶可能還是抱怨很多。

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經過認真討論和研究,我們發現有以下幾個原因制約著企業信息化的實施:

1.進口電腦化的流程過於簡化,事先沒有需求評估。

2.企業沒有整體信息化規劃,盲目跟進。

3.我是根據同行的經驗選擇使用同壹個軟件的,但是上線後發現公司的管理制度差別太大,所以這個軟件完全不適合我們公司。

4.選擇的計算機軟件供應商不夠專業或缺乏開發實力和經驗。

5.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缺乏正確的思想準備,未能全力支持或對自動化人員離職負責。

6.軟硬件設備廠商的責任不明確。

…………

至於企業信息化失敗的原因,我相信大部分企業管理者沒有從根本上分析,而是抱怨軟件廠商的發展水平和技術實力。如果靜下心來,認真總結分析,堅持找出失敗的原因,對癥下藥,醫藥連鎖藥店信息化的成功指日可待。那麽如何在醫藥行業尤其是醫藥連鎖行業實施信息化呢?我們參考了大量的國內外企業案例,並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和分析,總結出以下幾點:

(壹)樹立正確的信息技術觀

理解信息化是必然趨勢。對於醫藥連鎖企業尤其是大型企業來說,信息化不是可有可無、錦上添花的裝飾品,而是企業在新經濟時代贏得競爭優勢、生存發展的必要保障。雖然信息化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它是企業加強財務、購銷等關鍵環節管理的必要手段,也是增強企業市場適應能力的必要條件。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更多的外國制藥公司將進入中國。與國外公司相比,差距很大。最明顯的差距之壹是,跨國公司都用信息技術武裝起來了。要想與國外公司競爭,除了在管理上下功夫,用信息技術武裝自己是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重要門檻和通行證。

作為管理工具之壹的員工和管理系統是信息化的基礎。剛開始的時候,勢必要花壹些功夫去學習。只有通過這個學習過程,我們才能享受到信息化的好處。

(二)了解自身業務流程需求與信息化的關系。

信息化失敗的企業大多是用計算機系統模擬企業傳統管理下的業務流程,在傳統的層級結構下實現信息化,只能是多余的,增加了企業的管理成本。要進行信息化,就要以最優、最短的方式把企業和市場結合起來,使其流程合理化、標準化。這就需要企業管理者考慮現有流程的不合理性和流程不暢的問題,重新設計業務流程。設計業務流程的時候千萬不要盲目跟進。即使是同壹個行業,每個連鎖藥店都有自己獨特的管理方式和項目管理,所以不同的藥店在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問題和工作瓶頸。所以在考慮信息化的時候,首先要想清楚自己的瓶頸或者問題,然後再考慮信息化的成本效益。

(3)運營商必須高度重視。

醫藥連鎖藥店的信息化不是買幾臺電腦,架設壹個內部局域網就能完成的。信息化涉及企業的經營理念、管理體制、組織結構、業務流程、管理基礎等諸多方面的深刻變革,勢必會侵犯原有體制下部分人的利益和權利。這是壹項復雜的全局性工作,僅僅依靠壹兩個副手和IT人員來推動,必然會失敗。運營商是煽動者和主人,必須明白信息化不僅要投入金錢,還要投入時間和精力,要保證人和財產的安全。只有最清楚自己的業務目標和工作流程,配合信息化,信息化才能成功,才能讓企業各級負責人齊新齊心協力推進。壹旦上了軌道,運營效率就實現了,它在金錢和時間上的投入也很快就能收回。

(四)信息化需要壹個漸進的過程。

信息化建設不能指望與之抗衡,更不能壹上來就投入巨資建設無所不能的大系統。壹個公司的信息化壹定要和它的規模相匹配。壹開始給壹個太深太復雜的系統不好,反而浪費錢,浪費時間,浪費精力。當信息化達到壹定程度,必須隨著藥店的成長,修改制度,增加設備,就像藥店壹旦擴大規模,就必須增加人力和設備壹樣。所以,信息化的成本不可能是無止境的,除非放棄信息化。

(五)堅持統籌規劃、分散實施的原則。

正因為信息化建設是壹個集技術和管理於壹體的復雜系統,所以需要有壹個整體的規劃,充分考慮企業發展的戰略要求,在滿足現實的基礎上考慮更好的系統擴展性和兼容性。在實施上,要貫徹分布式實施的原則,找準各部分的問題,實施重點突破,對於運營管理的重點和薄弱環節,要以容易有效的環節為抓手。確保這些環節能夠成功,從而堅定企業管理層和員工的信心,為進壹步的晉升打開有力的突破口。

(6)做好數據基礎,確保數據及時準確。

即使有世界上最先進的軟硬件設備,信息工作也只是有必要的基礎。

“三分技術,七分管理,十二分數據”的理論揭示了技術、管理、數據之間的關系。說明基礎數據工作在信息化建設中的重要性。事實上,在信息工作中,基礎數據工作是最艱巨的,也是信息技術未來發展的基石。數據基礎工作的質量直接關系到信息化建設的成敗。如果數據不真實、不準確或過時,會在以後的工作中造成系統混亂。壹個小小的基礎數據誤差,會逐漸放大效應,從而誤導企業的經營者決策,給企業帶來致命的錯誤。因此,做好數據采集、藥品編碼等基礎工作是信息化建設的關鍵。

(7)將GSP工作與it相結合。

GSP是國家醫療產品管理局保證藥品質量,提高藥品進入零售市場的技術平臺和管理平臺。嚴格要求配藥師,藥品分類管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規定,所有制藥企業必須在2004年底前通過GSP認證,不合格者將被淘汰。因此,努力通過認證是醫藥流通企業的壹項重要工作,而申請認證的準備工作需要對企業的“硬件”進行壹系列的投入和改造,並根據GSP實施細則、規定和要求在管理中實施相應的規範。因此,信息化建設必須與此相結合,並貫穿其中。其實在實際工作中,信息化的實施會事半功倍。

(8)給員工心理建設。

信息化的引入不能只靠運營商的努力就能成功。要給員工心理建設,讓他們知道信息化不是取代他們,而是幫助他們做事,提高工作效率。雖然剛開始妳可能不習慣,但是只要妳努力學習,經過壹個過渡期,妳就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工作能力,而且絕對不能讓員工有被排擠的感覺。只有全員參與,人人專註,信息化才能成功。

(9)慎重選擇軟件供應商公司。

在引入信息化時,要充分考慮軟件提供商的技術水平和實力。目前市場上軟件提供商很多,但真正能達到要求的很少。很多公司推出醫藥軟件是出於吸引醫藥流通領域信息市場的需要和自身炒作的需要。更有甚者,將商場超市的壹套進銷存軟件,改成壹套醫療軟件。壹套醫藥行業的應用信息系統,幾年都沒開發出來,結果大多是測試版。因此,在選擇醫療軟件供應商時,首先要看是否有成熟的案例,然後再考察其提供的軟件是否符合企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同時能夠順利解決差異作為二次開發的要求。再次,要考察軟件供應商的售後服務能力和售後響應速度。服務能力的擴展是企業信息系統穩定和企業持續運營的必要條件之壹。第四,要考察軟件供應商對行業的理解深度,因為問題越深,越能解決問題。

(十)不能以外觀和價格為導向。

有的藥店把購買信息系統當成購買電器,選擇外觀漂亮價格便宜的。在與軟件提供商接觸時,我被其華麗的界面和低廉的價格所迷惑。其實信息硬件只是壹個外殼,軟件才是它的生命。在選購系統時,壹定要註意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提供產品的公司是否有良好的信譽。要知道,美好的藍圖和產品之間的距離是非常遙遠的。要堅持價格的可比性,首先要區分這類軟件是三六九。

(十壹)重視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信息化不難,難的是要完成壹個能提高藥店管理水平,滿足需求,易用易學的信息集成系統。IT廠商實施人員的素質是壹部分因素,而該企業的信息管理者起著主要作用。因此,企業應該重視人才的培養和建設。通過企業的培訓體系,壹方面訓練業務技能,另壹方面宣傳企業文化和理念,讓專業人士熱愛自己的企業,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應有的作用。其次,要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留住人才,營造和諧、穩定、寬松的環境,讓專業人士安心工作,才能圖謀“百年基業”。

(12)系統必須易於使用和學習,並充分體現其智能。

信息系統可以打印文檔並提供所需數據,這是信息嗎?當然不是。最多是電腦化的。壹個好的信息系統除了功能強、運行快之外,還必須具備操作簡單、使用方便、易學智能的特點。以采購為例,采購員履行采購職責時,系統應自動提示現有存貨的種類和數量、在途的種類和數量、待檢的種類和數量、歷史采購價格、歷史供應商等信息,而不是壹層壹層點擊界面查找。同時,買方根據銷售情況的參考,選擇上月或上年同期進行統計分析,根據不同商品的庫存系數確定庫存數量,這將大大優化庫存結構,使有限的流動資金用在更需要的地方。

(十三)考慮系統的可持續性。

系統使用時,變化的因素是:硬件設備、軟件、數據和人。在引入信息化時,要考慮可能的變化因素和應對方式。

提升藥店管理水平,實現產業升級,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入信息化,因為通過信息化的過程,妳要建立工作程序,規範流程,制定統壹標準,制度制度化。有遠見的經營者不應該害怕失敗。只要他們有合理的預期,為自己的信息化找到正確的方法和合適的人力,在運營商的全力支持下,信息化的成功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