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位於長江三角洲南翼,是中國大中城市人口最密集、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區。流域多為平原河網地區,河湖相連,水系相通。流域水面比為15%,但河流水面比降較小,水流速度較慢。並且由於長期以來不合理的經濟增長方式,大量廢水排放,水汙染治理相對滯後,流域內河湖水質相對較差,水生態環境破壞較為嚴重。東南江河位於我國東南沿海,經濟發達,水資源豐富。多為山川河流,壹般源短流急,獨自流入大海。地表水水質總體良好,水生態多樣性豐富。下文以無錫和衢州這兩個國家水生態文明試點城市為典型案例進行研究。①無錫市。無錫市位於江蘇省南部,處於中國經濟最發達的長三角腹地,以太湖為中心,形成西有宜興地區,北有西城地區的空間格局。
無錫河網密布,江南運河貫穿其中。長江和太湖是無錫河網的重要水源。總結無錫水域的特點:水系發達的平原水網,缺水的經濟富庶之地,水環境容量小的上下遊地區,水生態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現代水管理的智慧城市。②衢州市。衢州市位於浙江省西南部,錢塘江的源頭。是閩、浙、贛、皖四省的邊緣中心城市,長三角、泛珠三角、海西交匯的重要節點,東部沿海連接中西部的“黃金通道”。衢州市山地丘陵眾多,水系在衢江呈羽毛狀分布,不僅水質良好,而且水資源豐富。中國的河流屬於錢塘江和鄱陽湖,錢塘江是主要的。總結衢州水域的特點:水資源豐富的丘陵地區,水環境優良的上遊地區,水生態多樣的經濟欠發達地區,文化底蘊豐厚的歷史文化名城,水管理亟待改善的起步地區。
二、不同水特色的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模式與實踐
1.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重點是建設合格的水生態文明城市,必須提高水系規劃在城市規劃中的地位。目前城市規劃以空間布局和土地利用規劃為主,很少將水系規劃作為壹個與社會、經濟、產業發展和人為因素有機結合的整體。大多數城市和地區的水資源可持續規劃仍停留在理論層面。因此,在建設水生態文明城市的過程中,應把城市規劃、產業布局規劃和水系規劃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壹系列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構建水資源安全、水環境健康、水生態和諧、水文化鮮明、水管理現代化的水生態文明體系,這是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重點內容。
2.建設不同水景的水生態文明城市。
(1)無錫市水生態文明建設重點與實踐
建議無錫水生態文明城市重點建設內容為:①加強落後產能淘汰和經濟轉型升級,減少汙染物排放,重點防治點源汙染;②大力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充分利用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規水源;(3)加強河湖聯系,疏通斷面頭浜等毛細血管,通過引水排水增加河湖動力,提高河湖環境容量;(4)加強太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和城市內部濕地建設,減少城市化對水文循環的影響;⑤國內首家產學研結合的水生態科技產業園,孵化了水生態環境治理相關領域最前沿的科技成果,並向全國乃至全球推廣;⑥進壹步推進“感知太湖、智慧水利”物聯網決策指揮管理系統建設,水利現代化管理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2)衢州市水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與實踐。
建議衢州市建設水生態文明城市的重點建設內容為:①深化水源保護,加強水土保持和水源涵養,構築錢塘江流域上遊水生態屏障;(2)加強農村生活汙水處理,減少畜禽養殖、農田施肥等農業面源汙染物排放,從源頭上控制水環境汙染;③大力發展生態經濟,發展原水產業、清水漁業、生態旅遊等,加快生態優勢和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的轉化;④構建綠色產業體系,嚴格執行工業項目專家決策咨詢機制,實行空間、總量、項目“三位壹體”環境準入制度,促進產業結構調整;⑤加強水文化的傳承和水生態文明的宣傳,培養公民節水愛水的意識,減少水資源的浪費;⑥創新水管理機制,重點創建水生態約束與激勵、水生態補償、水工程生態建設和源區河湖健康管理等機制;⑦加強水利信息化建設,不斷提高水利科技管理水平。
第三,結論
在分析無錫和衢州兩個典型水景城市的基礎上,提出了兩個城市水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和模式。主要結論如下:①建設水生態文明城市首先要提高水系規劃在城市規劃中的地位,堅持城市規劃、產業布局規劃和水系規劃的有機結合。(2)在缺水的經濟發達地區,要加強落後產能淘汰和經濟轉型升級,減少汙染物排放,大力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充分利用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規水源。此外,還將通過加強河湖連接、重要河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濕地建設、水生態科技產業園、智慧水利物聯網建設等實現城市水生態文明。(3)在水資源豐富的流域源頭,深化水源保護,加強水土保持,加強農村面源汙染防治,大力發展生態經濟,發揮生態資源優勢。此外,通過構建綠色產業體系,加強水文化傳承和水生態文明宣傳,創新水管理機制,加強水利信息化建設,實現城市水生態文明。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