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項國家級金獎,160多項省部級獎項,是10年來蘇州設計最好的體現。目前,公司已發展成為近500人的設計團隊,業務範圍涵蓋建築工程及相應工程咨詢、規劃設計、風景園林設計及裝飾設計、人防工程設計、智能建築(系統工程設計)、綠色建築咨詢及設計總承包管理、建築工程勘察、土木工程設計、電力(變電工程設計)、市政工程(道路、橋梁隧道、排水設計)、工程總承包;軌道交通設計;從事建築與土木工程的技術研究、開發、轉讓、施工監理(乙級);提供建築和土木工程施工方面的技術咨詢,以及計算機工程測試服務。公司已成為蘇州地區乃至我省領先的設計企業,在國內具有較大影響力。
戰略上,公司積極推進和深化“中國元素”的研究和設計,參與了蘇州博物館、蘇州規劃展覽館、蘇州太湖文化論壇國際會議中心等優秀項目的設計。同時對低碳生活建築尤其是既有建築的建築節能和生態改造起到引領作用。蘇州大學主圖書館改擴建工程、星海街9號廠房改造工程、“書香世家·平江府”酒店改造工程,為全國主業轉型升級、建設集約型社會樹立了典範。當時,全球最大、國內首個集太陽能光伏板與建築於壹體的零能耗建築——上能電力R&D中心和壹大批綠色三星建築設計完成,逐漸形成了該領域的蘇州設計技術核心。
江蘇(賽德)綠色建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成立,是我省唯壹入駐設計院的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我省綠色建築領域的R&D推廣、設計、技術咨詢、節能改造和技術成果推廣應用,提高我省綠色建築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加快綠色建築新產品的研究和產業化,帶來了巨大的技術支撐, 推動綠色建築的普及和推廣,促進綠色建築的升級,實現建築設計行業和建築行業的綠色同步發展。
結合近年來國家軌道交通和地下空間的快速發展,蘇州市成立了專門的R&D部門,成立了軌道交通綜合體設計事業部(現更名為軌道交通綜合體設計院),承擔了地鐵上部結構、車輛段及上部結構、車站站臺、城市綜合體、地下空間的設計研究和設計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在快速發展中,公司更加註重創作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建立了建築創作中心,引進了壹批經驗豐富的外籍建築師和景觀設計師,建立了三個由海外設計總監領銜的外籍團隊工作室。主創設計師來自美國、法國、日本等。,而他們的靈感來源於與本土設計師的思想交流與碰撞。這些都大大提升了蘇州設計的國際化水平,激發了原創能力。
2011年,公司成為我省建築設計行業首家高新技術企業,標誌著蘇州設計進入了又壹個跨越式發展階段。蘇州設計將壹如既往地秉承“傳承歷史,締造未來”的使命,融合柔、細、精、雅的吳文化精髓,探索創新型企業的發展之路和適合現代城市發展的新形勢、新風貌,不斷推動科技創新和設計卓越。
公司的戰略目標:全國優秀工程咨詢公司
圍繞這壹發展目標,公司推進“集團化規模、國際化團隊、全國布局”的跨越式發展,對公司未來的經營模式、業務模式、盈利模式進行新的定位和選擇,進壹步調整和優化組織架構,以適應公司的進壹步發展。通過多種形式,積極穩妥有序推進跨地區、跨行業發展。在做大做強主業、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上,在更大範圍內整合發展要素、拓展發展空間,不斷提升跨區域發展能力,努力成為擁有核心技術、自主知識產權、知名品牌和競爭力的“標誌性”企業。
公司發展理念:
1.個性是企業競爭的力量。
園林、民居,甚至昆曲、評彈都滲透到了每壹個設計師的靈魂裏,開放的創新將蘇州推向了新的地平線。傳承歷史,建設未來,壹直是蘇州設計的創作理念。
壹個人如果沒有個性,就會被淹沒在茫茫人海中。企業沒有個性,就會失去競爭力。中國元素和現代元素的融合是蘇州的特色之壹。無論是與貝聿銘合作的蘇州博物館,還是蘇州圖書館、蘇州規劃展覽館、揚州鑒真學院,都是融合現代與傳統,進壹步發展中國元素的有益探索。
將綠色技術與地域特色相結合,探索實現建築節能和提高空間使用舒適度的生態手段。蘇州星海街9號項目將清涼的直通流引入室內深層空間;將傳承天窗與接地氣的“天井綠”植入建築的空間核心;把避雨的“煙雨長廊”變成員工可以休息、鳥語花香的地方;集日月精華的“日光照明系統”;雨水收集的“四水來廳”演變成了雨水回收系統...它不僅融合了江南地域傳統,與自然交流,將自然的源頭引入大廳,還引入了許多新技術、新材料、新體系,讓壹座舊廠房成為綠色創新之地。
2.服務是企業成長之路。
良好的聲譽離不開優秀的設計技術以及良好的服務。作為設計行業,設計服務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業務能否拓展,市場能否拓寬。公司始終把客戶和業主放在公司管理的寶塔頂端,堅持參與和跟進每壹個設計項目的全過程,建立由項目經理負責的項目跟進體系,進壹步提高建築的完成度。同時,積極為業主提供項目規劃、設計總承包管理等服務,提升項目價值,當好業主的投資決策顧問。
3.人才是企業的基礎。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基礎。多年來,公司積極引進國內外優秀創新人才,聯合全國著名高校建立了“卓越工程師”和工程碩士聯合培養基地,讓員工有更多深造的機會。此外,公司還利用與國外事務所合作的機會,每年選派部分員工到國外著名事務所進行培訓,以提升公司的綜合設計能力。
4.技術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建築設計壹體化是公司綜合實力的展示。公司註重綜合技術的提升,以建築設計為核心,將項目策劃、規劃與城市設計、室內裝修、景觀與幕墻、燈光與照明融為壹體,強調整個項目的整體性,最大程度保證設計質量,提升項目價值,實現成本與效果的最優化。高水平的專業配合,完善的工序組織,嚴格的工程控制,保證了工程完工的質量。
作為壹家高科技創新型服務企業,公司非常重視技術創新和進步。2008年,公司成立研發中心,全面負責公司研發項目的管理、指導、科研成果轉化和知識產權保護。為了更好的適應市場,贏得市場,公司成立了蘇州綠色建築技術工程中心(現正式命名為江蘇賽德綠色建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築節能綠色建築關鍵技術研究團隊、軌道交通研究團隊、地下建築與人防設計專項研究團隊、建築消防技術研究團隊、大跨度鋼結構體系關鍵技術研究團隊、超高層結構設計研究團隊等團隊,因此公司獲得了多項省市科技進步獎。
5.學習是企業發展之道。
創建學習型企業是企業保持活力、建立競爭力的基礎。公司積極與國外知名建築事務所合作,引進先進的設計和理念、先進的技術,如美國的SOM、Bayesian事務所、RTK、GP、DP、德國的HENN、日本的安藤忠雄建築學院、Nikko Design等,都開展了良好的合作。公司每年組織國內外院士、設計大師、著名建築師來公司講學,參加各種展覽和培訓活動。
同時,公司還定期組織對國外優秀建築項目的考察,如日本養老院建築、泰國及東南亞頂級酒店建築、迪拜超高層建築、新加坡城市綜合體建築等,進壹步開闊了設計師在學習中的視野。
未來願景:
走向全國,融入世界。這是蘇州設計壹直努力的目標。目前公司業務已拓展至上海、北京、天津、沈陽、廣東、浙江、安徽、四川、河南、西藏、湖南、海南,並設立了部分分公司。蘇州設計願為歷史文化的傳承與保存、現代模式的創新與發展、傳統經典與當代時尚的融合做出自己的貢獻。
更多信息,請訪問公司網站:www.siad-c.com。
法定代表人:查。
成立日期:1988-03-03
註冊資本:134223528元。
地點:江蘇省
統壹社會信用代碼:91320000740696277G
經營狀況:在經營中。
行業:建築業
公司類型: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英文名:蘇州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人員規模:500-999人。
企業地址:蘇州工業園區星海街9號
經營範圍:建築工程及相應的工程咨詢和裝飾設計、智能建築(系統工程設計)、建築工程勘察、土木工程設計、電力(變電工程設計)、市政工程(道路、橋梁隧道、排水設計)、園林工程設計、軌道交通設計;城鄉規劃;工程造價咨詢;全過程工程咨詢;項目管理、建築工程總承包及所需建築材料和設備的銷售;從事建築與土木工程的技術研究、開發、轉讓、施工監理(乙級);打印圖片,制作模型,提供建築、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咨詢,提供計算機工程檢測服務。(以上項目涉及資質的,憑資質證書經營)(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