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蔣緯國口述自傳的編輯推薦

蔣緯國口述自傳的編輯推薦

論先生(序)劉

壹、生活與學習蔣緯國將軍,陸軍二級上將,1916年10月6日出生於日本東京。他的父親是戴,母親是金。後來,他被蔣中正收養,並搬到上海接受姚業成夫人的照顧和教育。我先是住在陳的三亭,後來搬到溪口。由於與毛夫人意見不合,我於1922年搬到奉化,不到壹年又搬到寧波。1926年北伐戰爭後,他移居上海。他與居正和吳忠信夫人關系密切。1927年,蔣中正和宋美齡正式結婚,但他們定居在蘇州程楠,並在吳忠信家旁邊的壹條小巷裏建造了自己的房子——南苑。

郭瑋先生的小學是從上海開始的,先從萬竹小學開始,然後轉到上海資源小學。遷居蘇州後,進入東吳大學附屬中學學習少林拳和太極拳。1934年參加國考,國家承認他高中畢業,考入東吳大學物理系,主修物理,輔修數學。學校裏組織了幾個人的小樂隊,業余時間彈夏威夷吉他、斑鳩、小號、手風琴,在學校裏相當受歡迎。郭瑋先生壹心想要成為壹名士兵,並要求他的父親蔣中正。1936年,德國的馮·賴希南將軍到中國幫助訓練軍隊,並把介紹給賴將軍,希望賴幫助在德國學習軍事。

1936年10月底,郭瑋在上海登船,經過馬六甲海峽,經停檳城和巴拉灣,然後橫渡印度洋,經停孟買,經過紅海和蘇伊士運河,於11月19日在馬賽登陸,經巴黎受到德國駐華使館工作人員的接待。他被(譚的長子)收留,在柏林大學語言預備班學習德語,並起了壹個德國名字——WEGO。我先是住在壹個意大利婆家,後來搬進了壹個德國婆家。除了在學校學德語,回到家,德國老婆(緯國叫德國媽媽)跟他說德語,讓他背短文,講笑話,註冊壹個人做演講摘要,糾正壹些音節或者語法錯誤。他還被要求在朋友面前當眾“演講”,所以他的德語進步很快。

按照德國的規定,進入軍校之前,必須接受為期壹年的入伍訓練。也就是在正規軍裏面,插壹兩個人進部隊,跟部隊壹起訓練。1937年9月,郭瑋被分配到山兵壹師98團二營五連接受入伍訓練,包括基礎訓練和山兵訓練。前者以班級教練為主,所有的個人教練都在班級教練中完成,讓士兵從壹開始就有整班作戰的概念,如何互相掩護,互相配合,作為壹個整班行動,不塑造個人英雄;後者爬上山頂,背著裝備,在山裏行軍,限制飲水,習慣了寒冷的山風。郭瑋在接受征兵訓練時參加了兩次遊行。壹次是在合並,他們向奧地利邊境進軍,另壹次是在捷克作戰,占領了捷克蘇臺德區。

完成訓練後,入伍學生於1938年9月被分配到慕尼黑軍事學院接受為期壹年的軍官教育。這種訓練以營連戰術為主,同時學習騎馬、擊劍和舞蹈,才能算是真正的德國軍官。在軍事學院期間,郭瑋曾三次被希特勒召見,並與其他德國將軍有過接觸。後來,他被派往德國第七集團軍當見習生。在德國,軍團被稱為陸軍法庭,是介於師和陸軍之間的戰略單位,以便我們了解德國正規軍的布置、戰術思想和野戰戰略。1939年7月,從軍校畢業,分配德國山地兵第八師服役,經柏林到波蘭邊境第八師報到。8月中旬,他奉命回國。9月1日,德國進軍波蘭(歐戰發生)。16日,該國在阿姆斯特丹登船,直飛紐約。

到美國後,他臨時充當中國派往美國視察空軍學校教育的江的隨行人員。10月,他奉命進入美國陸軍空對空戰術訓練課程,接受空軍的戰術訓練,包括驅逐、轟炸、偵察等戰術和地面作戰。第二年3月畢業,短暫休息,然後7月去美國陸軍裝甲兵訓練中心訓練。當時戰車是步兵中的重要武器,與步兵壹起作戰。這種訓練要求裝甲兵單打獨鬥,從裝甲兵排、連、營、團、旅,到師的集結、戰鬥、通信、後勤、軍械維修和架橋工程,到裝甲師的戰鬥演練。他於1941年3月初結束訓練,隨後乘船到檀香山,乘坐水陸兩用飛機經威克島、中途島、關島和馬尼拉,抵達香港。然後從香港改歐亞航空航班去重慶,報軍部,等待分配。

二、參加抗日戰爭1941年5月,郭瑋被派往胡宗南軍中服役。前幾天,我隨軍政部長何從重慶到安報道,並隨何觀看了的部隊和中央軍事學院第七分院。由於胡的傲慢,軍隊中出現了壹些漏洞。回到重慶後,胡參觀了軍械庫,想炫耀壹下儲存的軍械。當韋特向Ku·常(炮兵上校)詢問壹挺丹麥輕重機槍時,他不僅答非所問,而且對軍械壹竅不通。此人是否真的是炮兵也被緯懷疑,於是對胡布的水平和胡誌的用人感到失望。

幾天後,胡排偉到第壹師(李正光老師)、第三團、第二營、第五連、第壹排當少尉排長。駐地赤水,郭瑋壹個人坐火車到了,師副主任牽著馬到他所在的部門報到,然後離開部隊走馬上任。郭瑋當了兩個月的少尉排長,同年7月,他被提升為五連的隊長。胡也派了壹匹馬到作後援。部隊從赤水轉戰東泉店,後轉戰潼關附近守河。當時潼關以東由第壹戰區唐(魏)的第三十壹軍防守,潼關以西由第八戰區胡宗南(朱紹良)的第三十四軍防守。兩岸之間有十二條河流。唐軍軍紀差,經常賣些人渡河到潼關以西。壹次,壹群日本間諜,帶著12顆地雷,偷偷摸摸過河,準備炸掉潼關隧道。當他們被緯國釋放的間諜發現後,全部被活捉。1944年5月,日軍發起第壹次戰役——河南戰役。壹方面軍過黃河參加靈寶圩時,郭瑋正和壹師三團二營五連長壹起指揮部隊防守潼關站和河防、十二河原防。但日軍已是強弩之末,衛國與日軍沒有真正的接觸。

同年8月,離開了胡宗南軍,胡找了幾個師長向他告別。郭瑋曾誇口說:“半個魔鬼是壹根頭發。”指日軍即將滅亡,而毛澤東的勢力逐漸成氣候。

9月,在新陸軍上尉參謀的掩護下,隨“中國高級將領訪華團”赴印度拉姆加,協調英美在印度和緬甸的沖突,並參加印度中國戰車訓練班第二期訓練。郭瑋在美國裝甲兵訓練中心接受了近十個月的訓練,因此熟悉了這種短期(四周)訓練,並幫助教官修理“自動平衡器”,贏得了美軍的好評。

1945年6月晉升為青年軍第二名。6師(方先覺老師)是616團2營少校營長。郭瑋先去重慶會見蔣介石,然後第二次去漢中。向第六分隊報到。

當時是夏天,衛生條件很差,於是我們發起了滅蠅運動,從二營推廣到其他營地。青年軍206師從西北招募知識青年,所以每個連都有壹兩個或三五個穆斯林青年參加。他們的宗教信仰和飲食習慣與普通雜居漢人不同,每人都帶著壹把刀防身,有時還在外面鬧事。連長和連長指導員都是穆斯林同胞,連隊後來軍紀很好。

勝利前,郭瑋通過隨身攜帶的小型無線馬達接收到了重慶廣播,得知日軍已無條件投降。當時大眾傳播很封閉,漢中沒人知道這件事。郭瑋乘火車發工資時,曾短期要求代理人在漢中街購買煙、酒、鞭炮等食品。等大家都知道抗戰勝利了,銷量會翻倍。他們不僅會慶祝吃喝無用,每個士兵還會得到雙倍的薪水。同年,郭瑋和石靜宜小姐在王曲七校區舉行了婚禮,由胡宗南將軍主持。

.....九。戰略學會及其他(壹)戰略學會1978年3月18日,郭瑋在擔任三軍大學校長期間,憑著自己研究軍事戰略和野戰戰略的經驗,邀請國內學術界人士、金融專家、工商企業知名人士、退役和現役將領開會,正式成立“中國戰略學會”,作為民間學術團體。采用會員制。每年召開壹次股東大會,選舉董事、監事,執行股東大會決議。設秘書長1人,副秘書長1至3人,總會總部下設策劃組、出版組、行政組、秘書組、咨詢中心等單位。並隸屬於戰史組,負責國民革命軍戰史的編纂,其行政獨立。成員分為四個戰略研究研討會:政治,經濟,心理和軍事。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或專長自由參與相關的研究活動。這個社團,在軍人的協助下,壹度興盛壹時。到現在,將近20年過去了,新陳代謝不足,人員最多,心智封閉,逐漸衰退。

(2)候選人1990年不競選,“總統”連任。壹些對蔣家不健忘的老“國大”代表不接受李登輝先生。以滕傑為首,他們準備支持國家競選“總統”。最開始是姜(衛國)和林()的搭配,後來本地化關系改為林姜,在行動中已經看到。郭瑋喊“候選人而不是競選”,毫無道理,“黃袍加身”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不過,這只是代表了緯國的個性。如果妳想做壹件事,卻不敢光明正大的去做,這種性格會被耽誤壹輩子。

當時中國國民黨內形成了所謂的“非主流”,表面上是司法院長林,國安會秘書長,行政院長李煥,國防部長,後來是經濟部長。“總統”李登輝在選戰初期,在中國國民黨中央和行政系統的人脈還沒有建立穩固的基礎。如果五個人齊心協力,在故國打敗李登輝先生應該沒問題。但是五個人各有各的算盤,並沒有真正合作過。在此期間,赴美,回國後,郝受命於他,林與江的搭配改為林與陳。讓我們為這個談判。

三月六日(星期二)晚上,在陳的家裏有壹個會議。只有、林和陳三個人去了。李帶著兒子清華,郝帶著兒子龍斌,還有壹個就是百變的管仲。陳只是借了個地方,端茶倒水,並表示自己不會參與國家大事。郝先先發言,說由林、陳代替林、江,但沒有說他能不能。林說:“票都在二哥手裏,我們爭取的120票也是他的關系。假設他不參加,我自己也沒有票。不知道鹿安哥有多少票。”因為要爭取全國的選票,說這次會面要恢復林與江的對決。

那天晚上,李煥壹直沒有說話,但在九點鐘會議結束前,他要求郭瑋把他聯系過的國家名單給他,以便幫助他們進行選舉。然而,郭瑋不這麽認為。他說,三天前(3月3日),李煥曾通過何猷武(國會秘書長)和他商量,把票給了李煥。再加上李有東北人的幾十票,可能會出現李()和李(桓)勢均力敵的局面。真假難辨,但合作沒有誠意。從這點來看,沒有“八老”的協調,就會被意誌堅定、膽大妄為的李登輝先生打破。

(3)兄弟之間,郭靖先生生於1910年4月27日(農歷三月十八),比維大七歲(超過六歲零九個月)。經緯國是由兩個疏遠的母親帶大的。兩個人性格不同,後來接受的教育也不同,所以有不同的想法。但彼此保持兄弟般的關系還是不錯的,絕不是某些雜誌所描述的“惡鬥”。事實上,郭瑋在父親面前的權力和分量是無法相比的,他也沒有勇氣和智慧去挑戰郭靖先生。

最讓郭瑋煩惱的是,有人自願(不是受郭靖先生指使)調查他的小事,提供給郭靖先生身邊的小人,然後郭靖先生告訴他們的父親,破壞了郭瑋和他父親的關系,讓他父親產生懷疑或不高興。“壺口事件”被政戰人員擴大化、誇張化成為“壺口兵變”,國家最難過。因此,後來寫了壹份關於政治作戰改組的報告,提交給陸軍總司令部,在作戰之初被郭靖先生封殺,造成的影響是“撤銷陸軍作戰發展司令部”、“羅友倫晉升陸軍總司令受阻”等。可見,郭靖先生的影響是巨大的,這說明郭瑋的影響是微不足道的。

但是兄弟之間也有感情的跡象。當年蔣孝武喝醉了,為了離婚的妻子出國,在松山機場拿著手槍大吵大鬧,沒人敢管。在郭靖先生極度困難的情況下,郭瑋挺身而出,去機場把他的侄子安全地帶回家。郭靖先生利用李登輝先生,還與郭瑋部長會談。郭瑋升任陸軍二級上將,第三軍醫大學聯勤部總司令,將軍70歲退休後調任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長,均經郭先生批準。為什麽很多人不以大局為重,卻牽強附會地重視“朝廷太子之爭”?④郭瑋於1986年9月29日因病去世。郭瑋於10月18日出院,並於12月初因胰腺炎和肝膿腫恢復正常工作。1993年12月26日淩晨4點多,因主動脈夾層被緊急送往容總,昏迷不醒。在家屬同意下,醫生立即進行開胸手術,將他從死亡邊緣挽救回來。從那以後,身體壹直在生病——高血壓、糖尿病、荷爾蒙失調——身體很多器官都在老化或受損,完全靠藥物或洗腎來維持。此後多次對外接觸和談話,真假難辨。

1997年9月1日因肺炎並發急性呼吸衰竭轉入重癥監護室治療。敗血癥感染很嚴重。醫院通過呼吸機高氧治療、血液透析、營養強化、靜脈註射短效麻藥維持了他的生命。他於23日晚11點30分去世。

以幾個親身經歷證明蔣介石是“積極抗日”的,如編練六十師準備抗戰,建設雲貴川大後方準備抗戰,上海戰役從北向南扭轉日軍方向,迫使其從東向西最後失敗;認為蔣介石這種以德報怨、化敵為友的方式,為制服軍閥、統壹全國做出了貢獻。為蔣介石反對* * *辯護,認為是三民主義和* * *產品主義的分歧造成的,是蘇聯對中國的支持和美國的妥協造成了國民黨的失敗。他還專門用壹個章節講述了蔣介石對蔣緯國父子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