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在工廠打工真的會毀了年輕人嗎?為什麽?

在工廠打工真的會毀了年輕人嗎?為什麽?

我先給妳講個真實的故事。

2010大學想在暑假賺點下學期的生活費,同時也增加點社會經驗。於是和幾個同學約好去南方找工作,到東莞清溪壹家模具廠做普工,開始了簡單枯燥的工廠生活。

每月休息兩天,有兩班倒,白班和夜班,每班12小時,都是8點到8點。工廠包三餐住宿,三菜壹湯,壹個葷菜加壹點肉,兩個素菜。湯基本都是紫菜蛋花湯,酸菜湯。夜班1點,有夜宵:粥和饅頭,可以用工卡吃。宿舍8人,上下鋪,空調但是沒有洗衣機,電費自理,1元1度。

在這家工廠呆了兩個月,壹個月的白班,壹個月的夜班,每天工作之外,除了買壹些生活用品和零食,基本不出門。每個月只有兩天好像沒有休息,還被叫去加班。離職的時候,扣了電費拿了5732元,至今記得清清楚楚。

從此我告訴自己,再也不能進工廠了。因為真的會毀了自己。

在工廠工作時間太長,基本都要上夜班(輪班)。長期熬夜對身體有害,同時對精神也有害。那個月我下班壹有東西吃就睡覺,中午鬧鐘叫醒我吃飯,下午繼續睡,直到上班,晚上醒來。整個人都恍惚了。

作品的工作基本上是單壹的重復。長此以往,不會給人的成長帶來好處,反而會磨滅人的意誌。

工廠工資基本不太高,壹般3000-5000元/月,還是以加班為主。如果沒有加班的話,基本在3000左右。而且工廠裏的待遇也基本壹樣。靠自己幾乎不可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工廠基本都是私企,裏面的領導大多都有親戚朋友。如果想晉升管理層,幾乎不可能實現。

所以年輕人最好不要去工廠上班,去外面跑銷售,或者學壹門手藝。

加油,趁著年輕努力奮鬥。

今年要進壹家電子廠。說真的,我能在這個工廠堅持這麽久,真是奇跡。我要兩班倒,上班不能帶手機進車間,出車間還要掃壹掃。尤其是我下班的時候,排隊的人真的可以排隊,我還得穿著無塵服在車間裏。這樣無塵的衣服會露出我的眼睛,讓人窒息。我上班會在8點到11: 30吃飯。然後壹直工作到8點,沒時間休息。我不得不等到8點以後才吃晚飯。我做的就是打開手機,壹天站著,晚上下班就睡著了。而且這家工廠沒有休息,周六周日還要加班。如果妳不去,妳就會曠工。我不知道是什麽讓我堅持到現在。來了快三個月了,準備過年不做了。不想再進廠了,準備回去學個手藝。

不壹定會毀掉壹個人。但我覺得如果妳只是壹個除了銷售和采購之外的普通崗位,肯定會讓妳的眼界變窄。因為妳要花很多時間在工作上,相當於減少了其他時間的支出。畢竟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

我的壹個好朋友是護士。大學畢業後,我進了醫院。因為A要上夜班而我不用上夜班。

在最初的幾個月裏,A可能是剛從大學畢業,也可能是剛參加工作。反正上完夜班,我還是很有精神的。我不需要補覺,就繼續和我們玩。但是慢慢的就停了。

有幾次,我知道她在休息,就去找她玩。誰知A困得醒不過來。我去了兩次,看到了同樣的場景,讓她很不安。所以我盡量少找她。時間表不壹樣,導致我們兩個聯系比較少。

至於她,也是以工作為主。工作白班,夜班,休息(睡覺)。就這樣壹直持續下去。

妳可以想象壹下,我的朋友接觸外界的時間只有壹點點,所以她的眼界逐漸變小。

但也有另外壹種情況,跳出原來的圈子,活得更好。

他曾經是壹所培訓學校的老師。因為每天課很多,他的大部分課余時間除了睡覺就是用來備課的。就這樣兩年過去了。兩年時間不長也不短。每天高強度的努力讓他很累。也厭倦了。

那麽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他開始利用業余時間和壹些休息時間寫作,寫故事。寫了很多之後,開始發表。慢慢開始有收入了。

當他的收入超過他的主業時,他向學校提出少上幾節課。

他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利用自己不足的時間去學習,去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這才是live high所喜歡的。他就是青年作家李尚龍。

最好的生活應該是這樣的。

其實進廠也不壹定毀了自己。最開始,我也在工廠工作。當初,我也有這個想法。我覺得如果我繼續做下去,它會毀了。我在工廠工作的時候,覺得看不到外面的世界。12小時制無非就是下班睡覺。但是真的沒那麽容易走出來。我過去在工廠工作。我出來之前是壹個月5000。剛出來的時候壹個月才2000。3-4年後才5000左右。和我壹起進廠的同事,現在壹個月10000多。其實在工廠工作,多幹,多學,壹步壹步往上爬,還是有前途的。事實上,妳是否毀滅自己取決於妳自己。在工廠看到的,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也有失敗的例子。腳踩在自己身上,想清楚路,走錯了,只能怪自己!

如果妳去工廠上班,妳很可能會選擇安逸,毀了壹生。很多人都會有這種看法,尤其不建議年輕人進廠。其實這個觀點有壹定道理。

很多工廠基本沒有學歷,比如電子廠,磨具廠,不管年齡,經驗,都能很快上手。這些工作都是精簡的,說明沒有太大的發展潛力。乍壹看,未來幾十年可能都是這樣,想想就頭皮發麻。即使妳以後跳槽了,妳也很難用上這段經歷。在工廠呆久了,其實是和社會脫節了。

因為工廠的要求比較低,說明提供的薪資有限。大多數工廠註重多勞多得。只有加班才能多拿工資。不加班意味著收入減少。沒有創造性的工作,意味著很難提高收入。當妳生病了,年紀大了,熬夜了,收入可能就不如年輕時了。這樣的工作自然難以養家糊口。

在工廠工作壹段時間後,妳會發現流水線作業短時間還可以接受,時間長了人會越來越麻木,速度變慢,也就是常說的人變得沒用。

另外,長時間在這種環境下,精神疲勞的可能性更大,很多在工廠上班的人可能比上班族更累。眾所周知,上學的時候,妳的課程是交替進行的。這樣做的目的是很大程度上放松心態,提高效率。但是工廠做的事情壹成不變,妳會覺得無聊,精神折磨。時間長了,人會變得恍惚,容易精神崩潰。

另外,很多工廠規矩多,工作環境差。如果他們學不到任何東西,他們甚至可能會生病。所以有野心的年輕人不要輕易進工廠,這不是妳的最佳選擇。

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進工廠。很多時候,他們是被迫進入工廠的。甚至有人開玩笑說,進電子廠就是為了找個老婆。工廠沒有任務工資學歷,工作內容壹看就會是什麽。年輕人在工廠呆久了,就真的要廢了。

工廠最大的特點就是工作內容超級簡單,完全不用思考就能完成,所以在工廠工作久了也只是浪費時間,學不到什麽東西。

工廠每天都是車間、食堂、宿舍的生活。工廠不需要人思考,只需要機械工作。壹眼就能看穿十年的發展,看到身邊有哪些老員工工作了十年以上,就能看到自己的未來。

工廠沒有發展空間,工資自然沒有上漲空間。而且大部分工廠的工資結構都是計件工資模式,即多勞多得,少勞少得。壹個人到了40歲以後,身體的各項機能都會衰退,慢下來自然會影響工資。幹了十幾年,工資沒漲,反而下降了。

環境對壹個人影響很大。工廠的壹個特點就是工資不高,也不多。反正花錢幹活不動腦筋就夠了。慢慢的,年輕人就會失去奮鬥之心。反正周圍的人都壹樣,順其自然就好。

工廠的另壹個問題是加班時間特別長。大部分工廠兩班倒,每天工作時間12小時。當他們回到命運的時候,他們沒有心情,也沒有時間去學習其他的東西。年輕人進工廠完全是浪費青春。

壹個人進廠是成是敗,取決於進廠的人。

1.有選擇能力就不要進廠。工廠生活單調,環境工業化,人緣大眾化,發展受限,思維簡單。妳在這裏學到的東西,離開這個地方可能就沒用了。

2.如果妳沒有選擇,請到工廠來。學歷沒優勢,技能沒特長,找工作沒方向,工作不穩定,收入沒保障。壹個家庭要養活自己,可以進工廠,吃住規律,遇到好壹點的工廠,福利好。只要他們每天按時上班,壹年就能攢壹些。

3,不要壹味的說工廠不好,那些沒有更好選擇的人,進了工廠,努力工作,進步,從員工到主管,各方面待遇收入都不錯,在工廠找個對象,結婚生子,贍養父母,供孩子上大學,有很多人,是工廠成就了他們。而那些條件更好,卻又懶惰不求上進的人,進了工廠,本該在社會上有所成就,卻選擇在這裏虛度光陰,在這裏正式自毀前程!

這就是工廠,哪裏有工廠,哪裏就有人,沒有人強迫他們進去。是他們自己選擇的結果。

老同學小Y最近和我微信。他說他對自己的工作工資不滿意,公司不得不降薪。他想跳槽,但其他公司沒有給他開出高價。

之前小Y工作近1年時,發現了壹個很好的跳槽機會,跳槽後獲得了20%的加薪。

後來幹了兩年,小Y又跳槽了,加薪30%。

小Y工作三年的時候,小Y不會跳,很尷尬。

小y陷入了大多數職場人都會犯的職場短視。

工廠的生活是3: 1的宿舍-車間-食堂。為了提高生產力和效率,機器不斷運轉,所以大部分工廠都要晚上工作,剩下的都是休息日。每天,他們工作12小時。除了工作時間,其他12小時都是娛樂和睡覺的時間。

第壹,在工廠工作是早晚的事。如果時間太長,晚班就得熬夜。時間長了,身體受不了,尤其是女性,很容易變老。在生產線上,上廁所要打報告,回來還要確認。上廁所的頻率太多了,領導還要說話。年輕人可以去工廠體驗,但是不想在工廠長期工作。除非萬不得已,否則進廠不是明智之舉。

第二,發展問題。在工廠裏學不到東西,但除非出去或者進工廠,否則還是有用的。因為在工廠裏,老板要的是生產力,除了吃飯上廁所,他壹直在工作,沒有時間學習其他的東西。而且廠裏員工學歷低,技術部門還好。如果他們能學壹點技術,生產線只能靠手腳快取勝。

第三,工廠環境。在工廠上班,如果辦公室好,其他工作環境差。工廠排出的廢氣汙水氣味混雜,有的聞著就能讓人嘔吐。在生產線工作,手腳壹天也停不下來,但是身體有點累,環境不錯。有的人去操作機器,只能站壹天。壹個人可以操作幾臺機器,壹天下來,人可以壹直睡覺。

第四,工廠的規矩太多。工廠和學校差不多,只不過我們在學校給人錢,人在工廠給我們錢。在壹些電子廠,為了防止產品信息泄露出去,不僅不能帶手機進出車間,還要經過安檢門和手探頭,防止產品或產品信息被攜帶。不習慣被別人束縛的人,是不會適應的。

第五,工資。在工廠工作,靠計件和加班計算工資。工廠效率不高的時候,沒有課,工資也不高,所以想離開。離開了該怎麽辦?在工廠沒學到東西,只能另找工廠。年復壹年,生活很無聊

年輕人還是應該出去看看。他們學不到技能,也豐富不了人生閱歷。不要二十出頭就進工廠,過他們看得見的生活就行。

這種因果關系的判斷不可能錯,但是太片面了。所謂工廠毀了年輕人,只是因為它給了大家壹個個體的印象。然後用個體代替整體。事實上,真相並不完全如此。

從我們大眾的角度來看,大部分進廠的人文憑不高,技能也不多。為了生存,沒有辦法去工廠。

按照這種說法,工廠裏的人是不是都是低學歷無技能的?顯然不是。

工廠裏也有高技能、高學歷的人。進廠本身就是他們職業發展的壹個方向,和他們是否被消滅沒有必然聯系。

很多大公司,尤其是制造業或者傳統企業,都有自己的工廠,比如汽車行業,家電行業,服裝行業等等。裏面人才濟濟。

只有那些自己沒有能力的人被淘汰了。不能用這個局部現象代替全部。

低學歷、低技能的人即使進了工廠,也不壹定被消滅。有些人特別喜歡學技術,但是在工廠裏提高了自我技能和知識。甚至申請了壹些專利。這些對於個人來說都是壹種成長。

那些什麽都沒學到,最終被工廠和社會淘汰的,才是真正的毀滅。

所以我們看到,被毀滅的原因主要是個體有沒有成長。成長了,就壹定有出路。是繼續做下去還是出來重新找工作。

所以壹個進廠就認為自己學歷低,技能低,沒有發展前景的人,註定要毀滅。只有對未來抱有希望的人,才會在逆境中勇往直前。他們未來的路不是特別好,至少不差。

毀掉壹個人,在於放棄自己。這和環境無關。

退壹步說,不是每個人都會在工廠幹壹輩子。很多人只是在目前的困境下做出了理性的選擇。也就是說,填飽肚子才是最重要的人,活下來才能考慮其他問題。

在這種主動選擇下,當他發現新的機會時,就會有新的發展。

我之前有個朋友,初中畢業就進了電子廠,在生產線上裝零件。工作兩三年後,他熟悉了這個行業,找了幾個誌同道合的人開了壹家相關的批發店。現在生意做得很好,生活比壹些學過的人更精彩。

他的例子不能說是轉機,但確實是反擊。人生的反擊在於妳自己的把握。如果妳想放縱自己,妳可以找個理由。如果妳想為自己爭取,也可以找個理由。關鍵看妳怎麽做。

所以進廠會毀掉壹部分人,但不全是為了壹部分人。那些被毀滅的人,其實是被自己毀滅的。在思維受限的地方,沒有刻意的自我提升,結果可想而知。所以這個鍋廠不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