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工作中,說到作文,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隨筆通常指散文的壹種體裁,隨筆記錄,抒情,敘事或評論,篇幅較短。什麽樣的散文是經典?以下是我收集的教育敘事教師隨筆,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教育敘事老師作文1昨天上午,第三節課,我看著學生們自習。我在整理和批改作業,觀察下面學生的動作。有這樣壹個孩子引起了我的註意:我看見他把課本放在桌子上,小腦袋微微貼在書上,在陽光下東張西望。他第壹次見到我,就提醒了他。第二次擡頭的時候,發現他還是這樣。這時,我只是深深地看著他,沒有說話。快下課前兩分鐘左右,我讓旁邊的同學把批改好的作業分發給其他同學。沒想到我看到小韓還保持著剛上課時的樣子。桌子上只有壹本教科書。我小臉壹臉燦爛的躺在課本上,對群裏其他同學說了這句話。壹節課我手裏連筆都沒有。我說壹整個班!想到這裏我內心的火焰突然被點燃了!
“韓笑,帶著妳的假期作業過來!”我生氣地說。只見他拿著練習本從抽屜裏慢慢向我走來,燦爛的笑容壹掃而空。我迅速翻看了他的練習本。不知道的時候很震驚。假期布置的練習沒寫,連之前布置的作業也沒做完。此時,我心中的火越燒越旺。“如果還講壹節課,為什麽不快點做作業?”我厲聲說道。韓笑什麽也沒說。
“韓,以前妳總說妳學習成績不好是因為老師管理不嚴格!但是為什麽不嚴格要求自己呢?連作業都沒寫完能提高成績嗎?”
“不行!”
“不能只靠老師的嚴格要求,妳得嚴格要求自己,這樣才能提高成績。”我語氣漸漸緩了下來,寫了下來。“妳聽清楚了嗎?”
“仔細聽!”韓笑虛弱地回答道。
“既然妳壹直認為老師對妳不嚴格,從今天開始,老師就對妳嚴格。去辦公室給妳媽媽打電話。我需要和她談談!”說完後,韓笑站著不動,無動於衷。“妳在那裏做什麽?快點!”我催促著,看著他,他依舊沒有任何反應,只是眉頭緊鎖,心中的火又燃起來了!這時候門鈴響了,我拉著他的手去了辦公室,沒想到他用手拽著扶手不肯下樓。
“老師,再給我壹次機會吧!”韓笑皺起眉頭,淚水奪眶而出。“我再也不會這樣做了,老師。請原諒我這壹次!”看著他懊悔的小模樣,我覺得自己原來的堅決態度有些松動了。“給妳個機會我能改正嗎?”“是,老師,我以後不敢了。”他哭著說。“好吧,我給妳壹個機會。作業什麽時候寫完?”“今天!”“今天能補上嗎?”“是的!”“好吧,老師給妳個機會,看妳表現,回家去!”說完,我站在遠處看著他回教室,才轉身下樓。我仍然在腦海中回放那壹幕。我想知道明天會怎麽樣。
今天,我仍然沒有檢查完他的作業。哎…孩子壹直跟我說對不起,求老師給我最後壹次機會…看著他的樣子,他請求原諒的時候我腦袋壹片混亂…
孩子,妳不必因為對不起自己而對老師說對不起。不壹定要求老師原諒,要求自己原諒。如果壹個人的成長完全依賴於外界的監督和監管,那麽這種成長就不能被認為是真正的成長,就像俗話說的“雞蛋從外面打開就是食物,從裏面打開就是成長”,所以要從自己身上尋找進步的源泉!
所以,請不要再對老師說對不起了!
教育敘事教師2作文又是周五。下了壹點雨,壹整天都沒停過。
下午放學鈴聲壹響,老師同學們就飛進了蒙蒙細雨中。車流、人群、五顏六色的雨傘,或慢或快,緩緩流向他們溫暖的家。
安靜的辦公室裏,只有我壹個人坐在辦公桌前,從壹周的忙碌中突然放松下來,FM正在進行中,還沒緩過來。
不知道什麽時候,壹個小孩飛了進來,大概是交作業。我沒有擡頭,還是老樣子。“X老師,再見!放學了,早點回家!”“再見!”我漫不經心地禮貌回答。這壹聲問候把我吵醒了,我猛然擡頭,只見壹個女孩蹦蹦跳跳地離開了她的背影,像壹只快樂的小蝴蝶,消失在視線裏。看著桌子對面,壹份打開的作業靜靜地躺著。咦,這個女生應該是四年級。她真的能叫出我的名字。我不認識她,她卻認識我,真的很有意思。
外面,小雨滴滴答答,在涼風中飄蕩,落在草地上。我還在發呆,那句溫柔的問候,壹句淡淡的囑咐,久久回蕩在耳邊,清脆,甜蜜,溫暖,動人!
從開學開始,我就壹直努力讓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發勺子,分碗,倒垃圾,搬凳子等等。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自理能力,教育他們做熱愛勞動的好孩子。我總是讓能力強、表達好、聰明的孩子做事情,很少讓調皮、沈默的孩子做。這次還是讓乖孩子去倒垃圾。突然,我看到性格內向的榮蓉小聲對我說:“徐老師,我也要倒垃圾。”我瞥了她壹眼,說:“每次吃飯,我都是最慢的。我從來不在課堂上舉手。老師只放好孩子走?”我僵硬的語氣和嚴肅的眼神讓榮蓉純凈的眼睛充滿了恐懼,然後蒙上了壹層薄薄的水霧。
吃飯的時候,榮蓉的表情總是出現在我的腦海裏,我覺得我錯了。所以,我把榮蓉叫到身邊,稱贊她是壹個有能力的女孩。我以後壹定會讓她去倒垃圾。她點點頭,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後來,榮蓉倒了壹個星期的垃圾,非常興奮。她也把這件事告訴了父母,說長大了要幫老師做事。我發現榮蓉比以前大膽多了,也活潑多了,上課時偶爾會舉手發言。
現在想想,我真的意識到,我不應該拒絕壹個孩子表達自己的要求。特別是對於那些不善於說話,看起來不夠聰明的孩子,我要讓他們從內心感受到老師是信任他們的,認為他們是有能力的,我也要盡量創造條件,給他們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
教育敘事教師隨筆4在運動會的籃球場壹角,壹個女孩在哭,另壹個在安慰她。我路過的時候,她哭得很厲害,抽泣著,盡量不出聲,肩膀不停抽搐。我趕緊問是不是不舒服。旁邊的女生趕緊說,妳好,瑪麗!然後她說她沒生病,只是參加了跑步比賽,沒拿到名次。她很傷心!我伸手拍了拍小女孩的背。她擡起頭,紅眼睛裏含著淚水。
"瑪麗知道妳現在不舒服。"我說。這句話壹出口,小女孩的眼淚就下來了,我趕緊拿出紙巾給她。
“兒子,我想問妳,妳們班只有妳壹個人報名參加跑步比賽嗎?”“是的!”“大多數人都是看客嗎?”“對嗎?”“有勇氣參加比賽就意味著妳比他們強?最起碼妳是壹個在賽場上奔跑的運動員,臺下吶喊助威的人還是觀眾吧?”
“可是,他們會不會說我跑得慢,會不會笑我給全班丟臉?”她流著淚問。“如果妳同學現在參加比賽,沒得獎,妳會嘲笑她嗎?”我問她。“當然不是。”她回答道。
“瑪麗相信妳不會嘲笑妳的同學。另壹方面,妳的同學會笑話妳嗎?”我壹直問她。
“我不這麽認為。”她說。
“不但沒有,還以妳為榮!因為大家會覺得妳代表的是班級,不讓妳的項目空白,代表的是妳的班級精神!”
小女孩終於擡起頭,不哭了,說:我知道了,謝謝妳瑪麗!
我又拍了拍她的肩膀,給了她壹個溫柔的擁抱,在她耳邊說:“記住,孩子,只要妳有勇氣站在t臺上,妳就是最棒的。”……
小女孩因為比賽沒贏而哭,這應該是參賽選手的壹種代表性心態。哪裏有排名,哪裏就有排名順序。肯定有人出局,就看我們從哪個角度看待結果了。
青春期的孩子特別在意別人對他們的評價,他們也會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自我評價。不自信的孩子往往對自己的評價很低,容易陷入自卑。比如剛才那個女生,害怕別人對她的比賽成績做出負面評價,卻沒有去想她參加比賽的意義和影響,沒有去肯定她積極的壹面,讓她覺得特別難過和難過。
這個問題的解決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班主任的工作。想想班主任的工作,真的任重道遠啊!做了十幾年班主任,深知集體活動對於每個孩子,每個班級的作用和意義。我以前是班主任,每次運動會結束後都會開總結會。班裏的同學只要報名參加了校運動會,就會在班會上受到表揚,得到班級紀念品。我也會讓同學們在運動會上總結自己的得失,從不同的角度看待輸贏,讓每個孩子發言,發表自己的看法。在不同觀點的交流和碰撞中,孩子會更全面地理解和對待比賽,會更深刻地理解賽場內外的不同心情,從而更客觀地看待比賽結果,逐漸改善和改變壹些極端的不良想法。
集體活動是班級團結進步的靈魂,比賽是檢驗班級凝聚力的最好方式。重要的不是比賽的結果,而是過程中的經歷和賽後總結反思的收獲。
我想對每壹個沒有參賽名額的孩子說,只要妳有勇氣和膽量站在t臺上,妳就已經很優秀了,妳參與的過程比最終的結果更重要。
教育敘事老師隨筆5今天早上,我教的三年級有壹次數學考試。站在講臺上,看著孩子們低著頭聚精會神地回答問題,我由衷地欣慰,再看著演講臺旁邊空空如也的桌子,不禁有些擔心:小楠已經兩天沒來上課了。
昨天我問她的班主任說她生病請假了,但是不知道她現在怎麽樣了。已經兩天了。不嚴重嗎?
小楠是個認真踏實懂事的小姑娘,數學成績壹直名列前茅。前幾天看到她在校園裏和同學踢毽子玩。上次放學後,她微笑著向我揮手告別...她為什麽會突然生病?是什麽病?
我忙了壹上午,已經把這些煩惱拋在腦後了。午休的時候,壹個學生突然遞上壹張試卷,說是小楠媽媽發的。原來,小楠的家就在學校附近。中午,壹個學生給她帶來了試卷。她寫完之後,馬上讓學生把它交到辦公室。
打開這張試卷,我愕然發現,試卷上的字跡相當潦草,而且字跡歪歪扭扭,字體忽大忽小,簡直不堪入目,和小楠之前萬裏寫的不壹樣。這是怎麽回事?
我在班裏忙,問了幾個同學:原來是小楠前兩天不小心摔了右臂。作業是這樣寫的,所以情況壹定很嚴重。還好,小楠的家離學校很近。午休的時候可以和幾個同學去看看小楠,順便給小楠評壹下這篇論文。
當我說出我的想法時,熱心善良的孩子們停止了吵鬧,吵著要見小楠。我們初三愛心團隊浩浩蕩蕩出發了。
終於,我們見到了小楠,他穿著壹件黑色的大外套,右臂裹著棉襖站在院子裏。小楠看到我們的時候,興奮中有點害羞。當我拿出潦草的試卷時,小楠的臉變得更紅了。
這時,她媽媽過來了。她媽媽很感動。她壹邊感謝我們師生的關心,壹邊趕緊解釋:原來是小楠騎電動車不小心摔倒了,右臂輕微骨折,寫不了字。她父母擔心她在學校又被撞,就把她留在家裏休養。今天小楠堅持要寫這份數學試卷,於是她咬緊牙關,左手寫字。寫完之後,她讓她媽媽馬上把試卷給我...
“這個孩子在家裏聽到上課鈴就極度焦慮。他壹直問我,‘媽媽,我什麽時候才能好?’.....這個孩子打擾了妳...“小楠的媽媽跟我說了小楠的近況。
我摸了摸小楠的頭:“妳胳膊疼嗎?”小楠笑著搖搖頭:“不疼。”看著孩子幹凈的笑臉,厚厚的衣服包裹下瘦弱結實的身影,再想到她用左手完成這篇論文的毅力,對學習的渴望,認真的態度,我的心裏仿佛受到了沈重的打擊:好家夥,好樣的!妳更讓老師感動。
看著手裏的這張紙,突然覺得上面的字跡是那麽的工整漂亮...
周三,教育敘事老師的第二節課是我們二年級的數學課,我照常開始了我們的教學。首先,在講課前用壹首數字歌曲吸引學生的註意力,讓孩子邊復習數字邊學唱歌,音樂對孩子還是很有吸引力的。壹首兒歌之後,我開始教這個班。在PPT的幫助下,孩子們上課的積極性很好。我講課的時候,班裏壹個小男孩說:“老師,不,不,她把書撕了。”
當我走過的時候,我看到那個女孩把書放在了桌子下面,地上有壹些她剛剛撕下來的紙片。我不太理解孩子的舉動。因為這是我第壹次見她撕東西。她是壹個自閉的女生,很少安靜,但是經常自己玩,很少影響到班上的同學。我沒有批評女孩的這個舉動,因為我不了解她真實的想法。壹味的批評只會讓孩子更加激動。我安撫了孩子的情緒,告訴她這種行為是不對的,以後不能這樣了。孩子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但她畢竟是個特殊的孩子。也許她不知道自己做的是錯的。所以不分青紅皂白的批評是無效的。下課後,女孩的媽媽走進教室,因為孩子能力差,所以媽媽壹直陪著。我媽看到地上撕的書,就開始和她吵架,甚至用課本打女孩。孩子尖叫著,壹臉迷茫地看著我。他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麽,所以他媽媽批評了她。孩子的母親,在我看來,壹直是個溫柔的母親,對女孩很好,但我不知道她為什麽這麽在意這件事。也許在媽媽們眼裏,課本很重要。雖然孩子在課堂上學的東西很少,但書應該是好的。這是壹個態度問題,也說明孩子的媽媽並沒有放棄孩子,對孩子還是壹種非常負責的態度。
至於孩子撕書的問題,我覺得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不能片面的對待這個問題,壹味的批評沒有效果,壹味的溫柔對待孩子也不壹定奏效。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也許她的行為只是想表達自己的情緒。他們不想惹老師生氣,不想讓家長批評自己,但又找不到合適的表達方式。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的孩子還是需要我們去理解,去溝通,去走進他們的內心,這樣的事情才不會再發生。
教育敘事教師隨筆7真的有壹千個“哈姆雷特”嗎?
“有壹千個讀者,就有壹千個哈姆雷特”似乎是個性化閱讀的壹個標簽。所以很多老師把這句話當成聖旨,想怎麽解讀就怎麽解讀。當然,這句名言與我國新課改倡導的“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的理念不謀而合。它打破了傳統的思維模式,把學生從“標準化”和“統壹化”的文本解讀中解放出來,發展了他們的思維。這確實是壹個顯著的進步。
要理解這句話的意思,首先要了解哈姆雷特這個人物。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作品中的悲劇人物。他是壹個極度軟弱的人,壹個英雄的復仇者。莎士比亞有意創造了壹種“清醒與瘋狂、偽裝與真實的合金”,以便更充分地展現復雜的人物形象。對於這樣壹個人物,讀者自然會讀到自己獨特的理解和感受。歌德認為哈姆雷特背負著復仇的重擔,因為自身的軟弱而猶豫不決。懷爾德認為哈姆雷特猶豫的原因根本不是丹麥王子的軟弱,而是客觀形勢阻礙了復仇計劃。弗洛伊德認為俄狄浦斯情結是哈姆雷特長期存在的原因...但是所有的文本真的有壹千個“哈姆雷特”嗎?
比如《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的白就是壹個詭計多端、殘害百姓的惡魔形象;《狐貍與烏鴉》中的狐貍是壹個狡猾的形象,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試圖奉承別人。這些人物不會給讀者帶來獨特的體驗。即使有壹萬個讀者,他們心中依然只有壹個“哈姆雷特”。如果壹定要讓學生有獨特的體驗,結果只會把學生引入歧途。
還是以上面兩篇課文為例,真的有老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讀新的《哈姆雷特》。
在教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時候,老師讓學生們談談他們對課文中角色的感受。有學生說:“白雖然詭計多端,害人害己,但他很孝順。他吃唐嫣的肉還不忘抱起老母親。”對於這種認識,老師並沒有否認,而是稱贊說:“我們從來沒有說過白有多壞,但是經過討論,我們發現它也有壹些值得學習的閃光點!”
同樣的故事也在《狐貍與烏鴉》壹課中上演。上課的時候,老師正在帶領學生批判狐貍的卑鄙行為,壹個學生突然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我覺得狐貍很聰明,因為狐貍善於讀詞,善於改變自己說話的內容,直到烏鴉開口說話。”對於這樣脫離文本實際的解讀,老師的評價是:“妳很聰明,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這種理解真的讓人心寒。如果學生的理解可以原諒,那麽老師的附和就是可笑的。白的“孝”就是把唐僧的肉分給母親吃。這種“孝”是我們生活中提倡的嗎?狐貍的“聰明”是通過欺騙獲取不正當利益,而這種“聰明”是讓人感到羞恥的。他們的這些行為是極其不道德的。殺害無辜的白和狡猾的狐貍都是反面教材,他們永遠成不了英雄。如果老師壹定要這樣引導,學生可能會認為不管用什麽方法,把自己得到的東西分享給父母就是“孝順”;“聰明”就是不擇手段,只要能達到目的。
在新課改的今天,我們似乎進入了壹個誤區,越是新奇的解讀,似乎越接近課程標準的概念。“有壹千個讀者,就有壹千個哈姆雷特”,這話沒錯,但每個人都不可能回避這樣壹個基本問題:誰是哈姆雷特?不管我們讀過多少不同的哈姆雷特,只有壹個哈姆雷特。他是為父報仇的王子,是優柔寡斷的王子。沒有人能改變這壹點。而我們所讀的所有“1000”也都是從這個“壹”發散出來的。這告訴我們,哈姆雷特的本質是無法改變的。
新課程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的分析不應該代替學生的閱讀練習。“但是,學生的個性化解讀必須在尊重作者和文本的前提下進行。能多角度解讀固然好,但不能牽強附會,脫離實際。作為教師,當學生理解了許多“哈姆雷特”時,我們應該給予表揚,並仔細分析這個“哈姆雷特”是否符合課文的價值取向。如果有偏差,老師壹定要正確引導。
我在教《範卡》這篇文章的時候,當我提到範卡的爺爺也過著艱苦的生活時,壹個學生說:“老師,妳錯了。凡卡的爺爺過得很好。”我沒有馬上責怪他,而是讓他說出了原因。他說:“書上寫爺爺穿著寬大的羊皮大衣,可見爺爺衣冠楚楚;爺爺白天在大廚房裏睡得很開心,而凡卡睡在過道裏,可見爺爺日子過得不錯。”他的話讓我始料未及。仔細分析似乎有道理。但我們不能忽視文本的價值取向。作者契訶夫想通過凡卡的悲慘經歷來表現在沙皇統治下,城市和農村人民過著痛苦的生活。如果分析爺爺過得好,並不違背作者初衷。但為了尊重學生,我們並沒有馬上反駁,而是給全班同學講了當時的社會背景,然後組織學生再讀壹遍課文,進行討論,讓學生認識到當時的社會是黑暗的,普通人不可能有好的生活。這位學生自然明白自己理解的片面性。
我們從任何文本中讀到的“哈姆雷特”,都離不開文本的主旨。如果偏離了這個主旋律,壹味的去做壹些新的東西,結果只會是得不償失。即使壹篇文章裏有壹千個“哈姆雷特”,歸根結底還是“哈姆雷特”,永遠是作者心目中的“哈姆雷特”。他不可能是曹雪芹筆下的賈寶玉,也不可能是羅琳筆下的哈利波特。“作者以為有路,順著路走就知道了真相。”我們只有根據文章的思路去解讀文本,才能準確把握作品的主旨,找到文章的切入點;只有找到文章的突破口,才能帶領學生在語文的天堂裏尋求真知,找到真正的“哈姆雷特”。
教育敘事老師鈴鈴開始上課了。我站在教室門口,聽到熟悉的聲音,“課前準備,休息,安靜……”。我的班級,所有老師的課都在這個簡單的程序後有條不紊的進行著。上課的時候,我提問的時候,總有她的小手高高舉起;下課後,她偶爾會出現在我的桌前。“老師,XX今天可調皮了,我想幫妳管管;老師,我們該依次換座位了;老師,妳感冒了,多喝水……”
這個時候,我說的是我的學生李桂雅。她是壹個穩重,踏實,有責任心,善良的女孩。她從壹年級開始就很懂事。我壹眼就能從集體中選她做小班幹部,不負眾望,快速成長,明白學習和管理能力只有通過努力才能獲得。前兩天收到她的短信“妳好,李老師,我不想離開32班。父母讓我回老家上學。我會想妳的!”看到短信,突然心慌了。怎麽會這樣?我不得不問,但是我知道她家的情況,我也不能在鄭州上學。我就是留不住老師,只能弱弱的回復“我會想妳的,別忘了在家鄉好好學習!”簡單的對話,師生戀在我們心裏。
有壹次看了大家熟悉的電影《壹個都不能少》,裏面的魏老師的堅持讓我感動,壹直用在自己的工作中。班上的每個孩子都不壹樣。有些孩子真的傷透了老師的心,但是真的不能放棄。他們還是孩子。我還告訴學生們:非常感謝,我們會聚在壹起,老師會把所有的知識和愛都給妳們。我們班永遠是團結的。孩子們感受到了老師的用心。大家都很珍惜每壹次集體活動,都知道團結的力量,都知道自己在班裏的重要性,所以我能感受到李桂雅在接受離開時的掙紮,但是長大後不會大聲哭鬧,而是做壹個大氣的孩子,體諒父母。
祝這樣的孩子早日融入新的集體生活,好好學習,健康成長!
教育敘事教師隨筆9這學期學校廣播站招小播音員,班裏很多同學都躍躍欲試,但每個班只有壹個推薦人選。我該怎麽辦?好吧,讓我們來比賽。先在班裏熱身賽吧。
利用下午的語文課,我組織報名的同學進行了壹次朗讀比賽,產生了前三名。三者可以說是各有千秋,旗鼓相當。雖然覺得對不起第三名,但也沒辦法,只好放棄了。前兩名打成平手,該舉報誰?這又讓我迷惑了!
這時鈴聲響了,明天上午是各班最後壹次報考考生。我腦子壹熱,說:“幹脆,妳們兩個剪刀石頭布!””兩個小女孩互相看了看,笑得前仰後合。輸了比賽的琳琳不高興了,不好意思地說:“老師,妳不是說學校廣播員的選拔比讀書寫字強嗎?我們還沒寫信嗎?“是的,琳琳的話提醒了我,我的方法確實不合適。”這樣吧,月月,琳琳說得對,妳今天回家準備個廣播,就寫壹個我們學校舉行的拔河比賽。就當妳提前做好了參加校賽的準備。"
第二天壹早,兩個廣播稿放在我眼前,兩個小姑娘很活躍。嶽躍的手稿不錯,簡明扼要,而琳琳的手稿甚至更好,更像是廣播手稿。我讓他們互相看稿子,評論修改,每個月都很服氣。所以,我推薦了琳琳。更好的是,在我報告了情況後,我還為嶽躍贏得了壹次機會。
讓我高興的是,他們兩個都在學校的播音員選拔活動中當選了,琳琳獲得了寫作第壹名,朗讀第二名,總分第壹名,還當選了廣播站的站長!如果我們按照當時剪刀石頭布的結果,琳琳可能沒有機會展示他的才華。我很高興我能改正我的錯誤。好像再小的事情也不能怕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