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部分是語文教育的教學理論與實踐。
壹、多項選擇題
1.必修課包括“閱讀與欣賞”和“表達與交流”兩個目標,由()個模塊組成。
A.“語文1”對“語文5”v . b .“語文2”對“語文6”v。
C.“語文1”轉“語文4”d .“語文2”轉“語文5”d。
2.下列不屬於識字教學形式的是()
A.集中識字b .語境識字c .語音識字d .語義識字
3.目前,我國中小學課程主要由課程計劃、課程標準和()三部分組成。
A.教學規則b .教材c .課程目標d .課程原則
4.修完必修課()學分的學生,可視為已完成本課程最基礎的學習,達到高中畢業的最低要求。
A.10
5.壹般有三種敘事:記人的敘事,敘述的敘事,敘述()的敘事。
A.寫風景b .抒情c .表意d .寫東西
第二,填空
1.初中教材要體現時代特征和現代意識,關註自然,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高中必修課分為閱讀和鑒賞兩個方面,組織五個模塊實施教學。
3.寫作訓練中,開始最早,持續時間最長。
4.它是指學習者在學習某種運動技能的過程中創造新的運動技能的能力。
5.發展導向的課程目標包括基本學習目標和。
6.這是課程理論和實踐發展的永恒主題。
7.校本課程開發追求壹種課程理念。
8.是評價的依據,所以要關註他們的閱讀興趣和文化視野。
9.漢語拼音能力的評價重點考察學生的能力,以及借助漢語拼音識別漢字和糾正地方音的情況。
10.議論文的語言有其自身的特點,突出的特點是概括性、直接性和概括性。
第二部分中文專業知識
壹、基礎知識
1.請在正確的發音下面劃上圓點。
噴香(pēn pèn)固執(jiànɡ qiánɡ)
篩酒(shāi shā)大道(y ā o麽)
2.填寫正確的單詞。
()的臉()的路()唱()而立。
()輕()唱()盯著()笑。
3.用下面的14個單詞組成17個單詞(單詞可以重復使用)。
努力,努力,努力,努力。
4.照原樣改寫下列句子。
《出埃及記》1:我們彩票中了車是不道德的嗎?
我們在彩票中贏得了這輛汽車,這是合乎道德的。
(1)我不應該指出妳工作中的問題嗎?
(2)面對急需幫助的人,我們怎麽能袖手旁觀?
例2:天上有壹輪明月。
深藍色的天空中掛著壹輪金色的滿月。
(3)赤壁市是我的家鄉。
(4)煙花綻放。
我會為添加的單詞選擇正確的解釋。
結束:①正確不歪斜②事物的壹端③項目方面④事物的開端⑤仔細看。
⑥用手握住。
(1)鐘乳石和石筍形狀各異。( )
他研究這幅畫,陷入了沈思。( )
他給我拿來壹把椅子,讓我坐下來慢慢說。( )
這次成功對他來說是壹個好的開始。( )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2題。
(1)閱讀石潭故事,完成6-10題。
①從山上西行壹百二十步,穿過竹林聽到流水聲,如歌聲,令人心生贊嘆。走代竹路,看幽清裏的小池和水。整塊石頭是底部,靠近岸邊,滾石頭的底部是出來的,是山,是島,是山,是巖。綠樹和藤蔓,覆蓋和扭曲,交錯和刷。
池塘裏有幾百條魚,都是遊空了就沒什麽依靠了。陽光下,影子在石頭上,卻不動;妳忽遠忽近,忽遠忽遠,像是和遊客壹起自娛自樂。
(3)望池西南,鬥中壹條蛇,閃爍可見。其岸電位互不相同,來源不明。
(4)坐在池邊,竹林環繞,孤獨而空曠,悲涼而清幽。活得久了太清楚了,但是要記住。
註:本段文字以蘇教版為準。
請用“/”來分隔下列句子。(不需要標點符號)
從山的西邊走120步,竹子聞著水聲像在歌唱,享受著。
7.解釋句子中加詞的意思。
(1)池塘裏的魚能有幾百頭(2)有多遠?
(3)打蛇(4)對它的地盤太清楚了。
8.用所選課文中的句子和段落回答下列問題。
小石塘流水潺潺,綠樹成蔭,清澈的池水裏遊著魚兒。面對如此美景,被貶遊歷於此的柳宗元感慨道。
文章中類似“庭下水空明,水中藻過江,竹柏遮影”的段落是:段落()。
9.看完選文,小石塘給妳印象最深的是什麽?如果妳坐在小石塘旁邊,妳會有什麽感覺?
10.根據對聯的特點,刪除下壹聯的下聯,使上下聯整齊。
第壹部分:在小石塘上,我感到悲傷和寒冷。
第二部分:在醉亭喝酒讓歐陽修覺得很開心。
下行鏈路:。
(2)翻譯下面劃線的句子。
11.戰鬥需要勇氣。意氣風發,然後沒落,三精疲力盡。我是疲憊的,我是過剩的,所以我會克服它。
12.以妳的實力,妳不可能破壞太行、吳王等郡守父親的山頭。還有怎麽放置土石方?
第三,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完成問題。
賞樂天,獻劉禹錫揚州第壹會。
群山蒼涼,群山沈寂了二十三年。回來是人,我和柯藍人壹樣,只會吹笛子,空自惆悵。
在船的壹邊,千帆競賽;病樹之首,萬年沐逢春。今天,聽妳唱壹首歌,喝壹杯酒,振作起來。
13.其中壹個分析錯誤是()
A.第壹副對聯寫他被遺棄在巴山楚水的荒涼之地,度過了二十余年,充滿了詩人的無限辛酸。
B.歸來後寫對聯的感受,引用典故,暗示了他對當時統治者的不滿,以及人事變動帶來的生疏和惆悵的心情。
C.頸聯中的詩人將前人比作“沈船”和“病樹”,表達了詩人在前人失敗後繼續向成功前進的積極情感。
D.對聯既是對朋友關心的感謝,也是對朋友的鼓勵,表現了詩人堅定的意誌和樂觀的精神,也是對朋友的鼓勵。
14.這首詩的第壹句對聯中的詩人發生了什麽事?
15.這首詩雖然包含悲傷,但更豁達。請用劃線的詩做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題。
天地狼心
郭庚
曠野裏,壹只狼在天空中嗥叫,忽高忽低,以悲涼的顫音結束。我覺得歌手齊的《狼》的語境很貼切:“我是壹只來自北方的狼,走在無邊的曠野,刺骨的北風吹著,漫漫黃沙掠過……”只要有狼,就沒有人能阻止這種嚎叫,它被地球倫理學家利奧波德稱為“荒野之魂”。
其實狼嚎的目的是為了互相交流:壹聲加倍冰冷的長嚎,可能意味著這是壹只想家的孤狼;壹聲完整的吼叫可能是警告另壹群狼不要靠近自己的領地。有時候,狼聚集在壹起靠嚎叫來捕獵;有時候是給朋友打電話,開生日會。當壹只狼開始嚎叫時,其他成員也會跟著叫,至少丈夫會跟著女人壹起唱。
③狼是犬科動物中最大的物種,看起來像我們熟悉的狗。我們總是習慣稱某人為狼,這只是人們習俗中的壹種情緒轉移。比如貪婪的人叫野狼,忘恩負義的人叫白眼狼。為什麽?原來,世界上沒有像狼這樣被誤解、被誇大、被扭曲到危言聳聽的動物,讓人平白害怕。
無論是虛張聲勢的童話,還是嚇人的傳說,甚至是奶奶的搖籃曲,狼無壹例外都被渲染成了邪靈。幼兒園阿姨講的狼外婆戴著頭巾的形象還在我腦海裏。只要壹想到動畫片裏狼的獠牙和毛茸茸的爪子,小孩子就有點毛骨悚然,東西方都壹樣。
(5)天地良心,連我都為狼而哭。這些年來,我們對狼的可怕渲染,大多是無稽之談。很多情況下,狼是不會主動攻擊人類的,除非是走投無路或者是饑寒交迫。相反,人們壹直在獵殺、毒害和誘捕狼。狼桀驁不馴,聰明又有耐心,往往很無助。所以人們編造了許多誹謗性的詞語,如披著羊皮的狼,狼的野心,以及殘酷無情...試想,以狼的強大,狗的忠誠,壹個人如果能達到“殘忍無情”的標準,豈不成了俠客?我們經常把不良行為比作“禽獸不如”。在我看來,我們應該捫心自問:我們濫殺無辜,是不是有點“禽獸不如”?
狼是壹種無憂無慮的動物。從赤道到極地,從濕地到高山,從森林到沙漠,從草原到苔原,幾乎沒有它不能生存的地方,它不拒絕任何可以食用的東西:小型哺乳動物、鳥類、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甚至野果。但他們也敢贏大型動物,如野羊、馴鹿、馬鹿、駝鹿等。狼對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捕獵策略。對於壹大群馴鹿來說,可能要追蹤很長時間,直到確認弱小個體,以保存體力;野羊經常逃到高高的懸崖上,但聰明的狼會派出“奇兵”,出人意料地從巖石上方出現;麝牛遇到狼會列陣自衛。狼攻擊麝牛的唯壹方法是攻擊壹個落伍者。捕食比自己大得多的動物時,必須群體協作,前後夾擊。畢竟“人多勢眾”。壹群狼壹般是六只左右,都是有血緣關系的,有嚴格的等級行為。領導趾高氣揚,下屬臥虎藏龍,秩序分明。在沖鋒中,狼總是沖鋒在前;在享受獵物的時候,當然也是如此。
⑦狼群裏的每壹只狼都會對小狼感興趣,也會在小狼父母不在的時候照顧小狼。每當大狼打獵回來,小狼就會成群結隊,咕咕噥噥,搖擺尾巴,熱情地舔大狼的臉;大狼會把吞進去的肉吐出來,餵給饑餓的小狼。秋天,壹只小狼可以加入狼群的漫遊隊伍,參加狩獵,但狩獵技巧不佳,大狼總是制服獵物。兩年後,小狼們蜂擁而至。天地可鑒,狼與人何其相似!
剛才說狼捕食馴鹿時,為了保存體力,先探測獵物的虛實,找到弱點再攻擊。從動物個體來看,被吃掉的草食動物是不幸的,但總體來說,是捕食者淘汰了適者,狼對鹿種群的優先遺傳大有裨益。這就是狼的生態意義。人類的偏見往往違背上帝的意誌。
⑨“天地之美,不言而喻”,人們終於明白,自然界中的捕食者對調節生態系統的合理結構和正常功能,維持群落的穩定起著重要作用。據悉,由於錯殺狼導致生態惡化,美國啟動了“請還狼先生”項目。
⑩我希望,狼恨悲傷,多少能喚回壹些我們的自責和自責。
(所選文本已被更改)
16.文章向我們介紹了“狼”的自然生態特征。請從文章中摘錄相關信息,至少寫四篇文章。
(1) 。
(2) 。
(3) 。
(4) 。
17.閱讀第五段,回答問題。
(1)“廢話”的意思是:
(2)請多寫兩個關於狼的四字成語。(文中提到的除外)
18.第六段下劃線句子的解釋方法是,使用這種解釋方法的目的是。
19.從全文來看,我為狼“鳴不平”的理由是什麽?
20.《秀才是快樂的人》和《天地狼心》兩篇文章中有很多發人深省的精彩句子。請摘錄兩句妳感受最深的話,並做簡要評論。(兩句話可以取自同壹篇文章,也可以分別取自這兩篇文章。)
(1) 。
(2) 。
評論:
(1) 。
(2) 。
動詞 (verb的縮寫)作文
21.主題:愛教育
要求:(1)不限文體(詩歌除外)(2)不少於800字(3)字體工整,卷面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