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自我心理學,關於“自我客體”

自我心理學,關於“自我客體”

首先,各種心理學理論促成了咨詢師的臨床穩定感和壹種傾向姿態,但所有這些“建構”,無論多麽巧妙和精致,都無法取代來訪者的內在自我。對於人類意識的微妙和不可預測性,所有的技術都是促進咨詢師提問的“試錯石”。扔出去就是問路。

理論大多來自於心理咨詢師的臨床後反思,具有知識背景、生活經歷甚至性格的壹些特征,所以從更廣泛的意義上來說,壹是限制更廣泛的臨床信息的留存;壹個是它真的有咨詢師的特征,這樣壹種“人”的意識形態。不同的理論體系是由不同的主體造成的,即使是同壹個成功案例,仍然會有不同的建構。

我們學習理論的意義是什麽?

壹種是我們習慣性的學習模式,從認知中構建自己的圖式,通過推理獲得技能。對於心理學,我們也習慣用自己的方式學習。二是有助於形成自己的“把柄”,增強主觀穩定感。“我知道”對我面對來訪者更有幫助,即使我知道這些。這方面的學習會促進我們自己的探索,引起懷疑和臨床思考,這也帶來了壹個系統學派的變化和許多分支的出現。其實屬於認知的範疇。

現在的科學越來越傾向於微觀和宏觀的統壹。所以各種文化中的心理咨詢師的背景知識都達到了壹些位置,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心理學理論也有大融合的趨勢,也就是越來越* * *交流和趨同。壹個簡單的例子是:認知行為開始給原本屬於精神分析陣營的潛意識和無意識賦予內隱記憶等術語;另壹方面,生物學和生理學被稱為身體記憶,它們之間有更細微的區別。

在這種背景下,自我心理學的‘自我客體’仍然困擾著很多人,因為它的定義首先是主觀的,其次內容是壹種體驗和感受,這也是用理論來描述的壹個困境。在臨床咨詢中,咨詢師的人格-經驗-情緒-感覺-理論是背景和認知的。理論的意義在於,不同的理論模型會影響咨詢中不同的視角。

自我客體是主觀的,因人而異。比如父母,對於有些人來說,記得和父母的壹種親密場景,壹輩子都難以忘懷,而且這種場景深刻而清晰,對他們現在的狀態有影響。那壹刻的這種客體記憶可以被理解為自我客體。對過去的自己,現在的自己,未來的自己都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甚至從中獲得了很多品質,比如關心,愛。

可能是小事,可能發生在父母身上,發生在自己的玩具上,發生在物體上,發生在大自然上等等。這個位置類似於整個身體聚焦於四個存在的環節,但又有所不同:四個存在是在壹個物理空間裏;壹個是內部關系;和妳自己的身體;還有能量,情緒;自物是體驗更持久、更難忘的“巔峰時刻”、“交匯時刻”、“疊加時刻”。當這些經歷發生時,在自我和客體之間,客體會發生變化和遷移,移動到自我的位置,形成某種伴隨關系,不斷為自我提供力量,或內聚鏡,理想化的引導等。這個過程空間的模型類似於:恒星在天空中旋轉,壹顆恒星吸引壹些恒星(物體)成為行星系統,關聯的行星可以理解為自物體。同樣,對象化對象的能力本身也是壹個濃縮的自我,壹個健康的自我,能夠不斷獲得這樣的資源,形成良性循環,不斷獲得新的自我對象,更多的鏈接,更穩定、更實際的生活,以及趨於密集的自我穩定感。

在我們過往的記憶中,總有壹些事情,總有和父母或者其他人在壹起的難忘瞬間,有些瞬間就像是點亮夜晚的星星。我們用力量、溫暖和支持來記住他們,我們感到被理解、被認可,感到存在是有價值、有尊嚴和有意義的。這些時刻總是伴隨著壹些物體,這是壹種自我客體的感覺,它可以永久地存在。“不管妳看不見,愛都在。”

還有壹些事情讓我們穩定,比如讀書或者壹些活動。對於愛書的人來說,在閱讀的過程中,他們獲得了平靜、喜悅、安定和成就感。這些成就感充滿活力,伴隨著精力的投入。而且在閱讀過程中和閱讀之後,對自我的穩定有持久的幫助,就是這樣壹個特點。這與由於缺乏自我客體而產生的成癮的逐閃特征有很大不同。成癮活動雖然具有類似於自我客體的感覺特征,但後來面對自身的缺陷時更加空虛和痛苦,那種痛苦更加真實。飲鴆止渴的形成越來越不可能了。這是從意識層面描述的。

這種上癮是對“自我客體”的替代,是自我所需要的。當自我面對缺乏自我客體的周邊環境時,為了保護自己,維持某種存在狀態,會采取危險行為、無序行為、成癮等。流行詞:找存在感。就是這個寫照。

臨床心理學還可以通過評價來訪者的自我客體是否缺失、質量高低來了解自我感覺在心中的穩定性。從而診斷和評估深層人格結構。

從出生到成長,有四類自我客體,對壹個人的精神成熟至關重要,某種意義上也是“核心自我客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