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富士康跳樓?
自殺是會傳染的,但傳染不是重點。關鍵是要診斷病因,找到治療方法。
5月25日6點20分,19歲的李海停止了生命。
這名來自湖南醴陵的少年,在富士康科技集團觀瀾園區華南培訓中心墜樓42天後死亡。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裏,富士康集團發生了11起員工墜樓事件,造成9人死亡,2人重傷。跳樓事件讓富士康背上了“血汗工廠”和“殺手工廠”的標簽,人們紛紛質疑富士康企業的管理制度。
是什麽讓鮮活的年輕生命突然消失?富士康怎麽了?本刊采訪了資深時事評論員張平。
實習記者程遠
1
目前,公眾的批評已經湧向富士康。妳怎麽想呢?
張平:富士康難辭其咎。只有在中國的社會環境下,它才能輕松組織幾十萬人做低成本的重復性工作。既然得到了這個好處,就應該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富士康不是最差的血汗工廠,但不代表它沒有問題。如此大規模的機械勞動本身就是人的異化。資本是壹種力量。權力越大,責任越大。權力越大,就應該受到越多的監督。這很正常。它沒有什麽可抱怨的。
2
有專家指出,與全國平均自殺率相比,富士康的跳樓發生率並不高,甚至不低。
張平:這種說法是不嚴肅的,也是極不負責任的。首先,表達這些意見的專家是富士康請來做診斷、提建議的,容易被誤解。其次,全國平均自殺率太籠統,沒有意義。
三
目前每天仍有成千上萬的求職者希望進入富士康。為什麽?
張平:與普通中小企業相比,富士康的管理更加正規規範,工資更高,沒有拖欠,有保障,還有壹些體育和醫療設施。但這只是中國環境下的比較優勢。
四
大多數跳樓者出生於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有人說是因為自己的心理素質。
張平:自從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以來,許多孩子在單壹的環境中長大,他們的家庭太寵愛他們了。在這個過程中,社會意識到但未能找到成功解決問題的方法。
五
富士康跳樓的深層次原因是什麽?
張平:從長遠來看,最重要的是公民權利沒有得到充分保障,使得勞動者與資本競爭的機會減少。工人在外部沒有表達自己的政治權利,內部也沒有示威、罷工等談判機制,NGO等第三部門很難進入並幫助他們,遇到問題很容易走進死胡同。
六
富士康工人有著怎樣的身份?
張平:勞動者作為公民,具有公民權利和其他社會屬性,比如選舉權、參加其他社會組織的權利、勞動權、休息權等。在富士康,工人只有打工的身份,沒有其他的喘息空間,是工廠和社會的共同控制。
七
有心理學家指出,當壹種現象成為熱點時,很容易被跟風。妳怎麽想呢?自殺會傳染嗎?
張平:自殺是會傳染的,但傳染不是重點。關鍵是要診斷病因,找到治療方法。
八
如何阻止這種悲劇性的感染?
張平:從長遠來看,需要社會力量來幫助他們。工廠對社會開放,心理誌願組織介入,讓壹部分員工找到更多的身份。他們不僅是工人,也是社會人。透過高墻看外面的世界,可以開闊他們的眼界。
富士康不僅要在系統管理上追求效率,更要考慮人性化。除了嚴格的勞動紀律和工作之外,還要保證員工有壹定的業余時間和交流,不能是家長式的管理。總之內外都要更開放,這樣社會才能更自由,員工才能更舒服,而不是更嚴格的控制。
九
世界上其他國家是如何保護勞動者權益的?
張平:大多數西方國家都可以借鑒。在美國和歐洲,工會力量相當強大,為工人爭取各種權利,與資本力量形成強大的對抗。司法也必須是獨立的,這樣人們才能信任和期待它。比如美國,壹個女職工起訴沃爾瑪性別歧視,個人訴訟變成了集體訴訟,即654.38+0.6萬女職工同時索賠。上個月,聯邦上訴法院裁定集體訴訟成立,這在中國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10
如何提高勞動權益?
張平:首先,應該盡可能保障公民的政治權利,讓他們有機會選擇承諾保護其權益的領導人。其次,盡可能開放社會第三部門,可以幫助勞動者更好地融入社會。第三,對資本力量要有足夠的警惕和足夠的制衡。不能說資本是邪惡的。資本可以幫助就業,改善生活,促進文明。但如果不加以限制,就有可能成為“吃人”的惡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