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利空消息是指能夠引起股價下跌的信息,如上市公司經營業績惡化、銀行緊縮、銀行利率提高、經濟衰退、通貨膨脹、天災人禍等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推動股價看漲。
衰退的壞消息。利多是指刺激股價上漲的信息,如上市公司經營業績改善、銀行利率下調、社會資金充裕、銀行信貸資金放松、市場繁榮等有利於股價上漲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信息。
編輯這段市場標識
壞與好,從來都是壹對說出來的判官,相持不下,不說出來,有時候真真假假很難分辨。市場參與者壹般將負利率分為實質性負利率,比如提高印花稅,意味著政策調控。而有些只是市場傳言之類的壞消息,經不起考驗。晚間有關人士壹澄清,第二天股指就高開高走。同理,麗都也有實質性和非實質性之分。比如降低印花稅,會有政策鼓勵,股指會壹飛沖天,但也有傳說中的利多。壹旦不兌現,涉及的股票不言而喻,跌停不休。這種“騷擾”股市的例子數不勝數。當然,多頭喜歡利潤多,空頭害怕利空少;多頭有時用看漲出貨和看跌吸貨;空頭也會用看漲反手打壓,真是股市裏的壹對“活寶”。壞消息和好消息有時接踵而至,令人難以應對。反映在盤面上,就是壹陰壹陽或者壹陽壹陰,讓妳買而不賣而不是。買了就怕他跌,賣了就怕他漲。昨天股指的大漲是基於兩只基金的優勢。
新聞引導它。每天都有這樣的新聞嗎?別忘了,今天是第二批8只創業板股票上市的日子,還有1億新股上市,8.6億新股發行。到了年底,資金依然窘迫,可以回答“壞的和好的有時會接踵而至”這句話。歸根結底,投資股市必然會有消極和積極的結果。既然市場不是真空的,未來就有看空和看漲。只要我們看跌時想到看漲,看漲時想到看跌,也許我們的操作會更好,更理性。
編輯這壹段的股市影響
首先,就是所謂的非二次銷售的“多盈”。事實上,如果實施這種方式,除了大小非減持之外,並沒有實質性的作用。但確實增加了大小非減持的市場成本,影響了市場效率,而大小非減持的壓力主要在於其總量的增加,但這種方法從根本上並沒有解決這個問題;這就好比滿街賣桃子,供大於求,而市場經理只是讓賣桃子的人先在倉庫裏存壹些桃子,賣出去再拿出來;事實上,市場並沒有因為桃子被儲存在倉庫裏而減少,它的市場價格仍然無法提高。就算有也是曇花壹現,也只是客戶覺得市場上少了壹點而已。但是如果買家知道桃子還是和以前壹樣多,就沒人願意出高價了。
買桃子;其實這種方式只對部分商家有利,它又增加了壹項業務。就市場而言,增加了負擔,影響了效率!所以不是真的好。再來看第二個利多,印花稅的下調,之前是千分之二的下調。結果如何?似乎並不遙遠;更何況還會再降0.5%;這個利潤的本質是有限的!第三,奧運會後,融資融券業務上線。喊了很久,不知道什麽時候推出。而且這是壹把雙刃劍,助漲也助跌。可能只是在推出初期對壹些大盤股有利,當然比券商概念更有利;從中長期來看,對其他股票和整個市場沒有任何有利作用!第四,政府將推出有利於經濟的所謂1000億級刺激計劃。這說明我們的經濟出了問題。另壹方面,這幾千億的地方用起來也不會起到太大作用。其有利作用充其量只是體現在政策很有可能會放松。第五,是暫停IPO審批三個月;這可能會給這三個月壹個喘息的機會,但是現在的市場已經不是過去的小行情了,減持的規模越來越大,不比前幾年新股發行少;所以利多有限;炒股在意料之中。短短三個月,機構主力絕不會因為三個月的放松期而大量進股;總之,這些優勢能否有效解決我們市場的問題,確實有待商榷;而這些能不能發表也是個問題;尤其是大小非問題,現在是短期內會出臺限制措施,那麽大小非最近會不會利用這短暫的時間集中出貨?從技術面來看,周線行情仍處於向下的楔形,上行壓力在2700附近;我們也知道這輪下跌是從這個位置開始的,明天大盤的20日線會在2650壹線,所以2650-2700壹線壓力會很大;市場能否繼續反彈,將取決於這壹區域能否有效突破;另壹方面,即使大盤放量突破2700壹線,上檔壓力依然沈重,而且壹般來說,突破壹個重要位置後,大盤會有壹個確認回撤的過程,只有確認回撤不再破,成交量不再放量,才是真正的中長線入場機會;所以現階段大家還是應該以反彈的眼光來看待目前的市場;逢高減磅,逢低進貨是不錯的選擇。不要太相信利多的消息,追漲殺跌,再套牢!對於明天的看法,如果今晚有所謂的利多消息,可以根據量能的變化,高位減持部分股票;而如果沒有消息,那麽在大盤下跌的時候,如果量不大,應該是買入機會;因為從根本上來說,這輪反彈是技術導致的,而不是利多消息導致的!
編輯這段政策。
2008年第四季度以來,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發生了重大變化,實施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與此同時,針對房地產行業的宏觀調控政策也出現了重大轉折,各地紛紛出臺了壹些“利多”政策。據統計,從去年6月,15,成都出臺“救市”政策到去年2月中旬,有36家盈利。
幾個地方政府都出臺了政策,看看各地的救市政策。除了大規模的減免稅收,政策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36個地方政府中有28個對公積金貸款給予了相應的支持;二套房貸有19放松跡象;有17二手房交易便利及相關稅費減免;此外,15地方政府放寬房企稅收和信貸。而直轄市重慶則特別關註“截至2009年6月65438+2月31,首次購房按揭貸款本息扣除當年地方留成的40%”的政策。聯合證券分析認為,重慶作為直轄市,行政地位突出。由於各地政府面臨的經濟下行壓力基本相同,可以預期,會有更多的地方政府效仿重慶,出臺類似的政策,比如購房抵稅、放寬購房限制、直接幫助開發商等。在“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的國家經濟政策指引下,更多的房地產“利多”政策被業界所期待。東方證券預測,2009年可能會有更多的利好,包括更多涉及房地產行業的稅費減免;全面取消二套房貸政策;買房可以享受個人所得稅抵扣;回購商品房,增加保障性住房供應;買房入戶;為開發商資金松綁,可能推出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等新的融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