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點整,前臺帶著小方進了咨詢室。
肖芳,38歲,女。有壹個孩子,單親媽媽。不是單親媽媽,因為她和壹個比她大十歲的男人住在壹起,但小芳不是男人裏唯壹的女人。
小芳是生活中的小三。這兩年,男方找了別的女人,和那個女人在壹起的時間多了,還生了壹個孩子。
小芳不甘心被人從自己的“自己人”身邊搶走,想拿回來,但是很難。小芳為此焦慮不已,朋友們也不聽她的勸說。最後,她被帶到了咨詢室。
小芳來自壹個山區家庭。家裏有三個孩子。她是老二,壹個姐姐,壹個弟弟,比她小兩歲。
她哥哥出生後,她被送到了河對岸她爺爺家。從此,爺爺奶奶把她帶大。她很少回家。她爸爸每隔壹段時間就會去爺爺家看她,她媽媽很少去看她。
小芳記憶中的家是河對面的村子。我上初中的時候,爺爺奶奶相繼去世。小芳搬到了學校,沒有人照顧她。學校裏有壹個畫室需要人照看,小芳就擔起了責任,住進了畫室,幫學校照看設備。
每當夜幕降臨,學校就空無壹人。小方獨自在工作室用電爐給自己做飯。
小方說,自己壹個人在學校的時候,並不覺得孤獨。不願意回家。她在家覺得沒意思,媽媽不喜歡她,姐姐會和她吵架,哥哥會搶她東西,家裏沒人喜歡她。只有當她想起她的父親時,她才感到壹點溫暖。
後來小芳考上了大學,期間父親去世。從那以後,她很少回家。每年她只在清明節回家。回到家,她總是去父親的墳前呆很久,然後回家。
在家的時間也很短。好幾次離家的時候,都和媽媽姐姐大吵壹架。
小芳後來的婚姻生活並不幸福。1號段的婚姻很快結束了。最後的原因是婆婆跟她說了壹件很小的事情,小芳壹怒之下離婚了。
後來,小芳壹個人在外面打工。公司裏有個男的比她大壹輪,壹直照顧她的生活。她覺得和老人在壹起很舒服,但他們並沒有走向婚姻的殿堂。
後來,那個男人離開了她,小芳再次踏上了孤獨的生活。茫茫人海中似乎只有她壹個人。在繁華的大都市,感覺就像初中的晚上她壹個人在畫室。
後來,她遇到了現在的這個男人。男方有家室,但是很在乎她。他們住在壹起,有壹個孩子。小芳並不介意她女主人的地位。她不想從男人那裏得到任何東西。這種情況持續了好幾年。
後來,男方離開了小芳,找了第三個女人。
問男人為什麽離開她,小芳說男人說我給他太多約束。
問她什麽樣的約束。她說她想讓那個男人多陪陪她和她的孩子,就像她老公壹樣,所以他離開了她。
算下來,小芳和異性的親密關系有三次。
1段的婚姻是正常的婚姻,男方和她年齡相仿,很愛她。但卻是正常的婚姻,這在小芳身上是極不正常的。這不是她熟悉的生活。
每個人在意識中都有自己的生活,但實際生活是由潛意識決定的。小芳潛意識裏的親密是孤獨的,冷漠的,不可靠的。
小方很小的時候就離開了家。離開了她的直接照顧者,她的母親和父親。她還沒有和父母建立起正常的親密關系。而這種不正常的親密關系會影響她和配偶在婚姻中的關系。
缺乏家庭溫暖。從小到大經歷的親密關系都是冷冰冰的,爭強好勝的,不靠譜的。當她進入正常的感情生活,對方給了她溫暖,她覺得很意外。這不是她熟悉的生活。
於是她很快找了個理由結束這段婚姻。也就是說,別人眼裏的正常生活,在小方眼裏就是不正常的。
這麽壹解釋,顏就不說話了,看著小方。蕭方看了看咨詢師,沈默了。仿佛沈浸在回憶中。
窗外下起了雨,突然變成了傾盆大雨,沖走了窗外的綠樹,發出嘩嘩的聲音。
過了壹會兒,小方擡頭看著嚴明,用顫抖的聲音說:老師,繼續。
第二段的親密關系體現了小芳對父親的愛。
因為小芳從小不住在家裏,只有父親偶爾來看望她。她渴望見到她的父親,並與他建立親密的關系。但是見面時間很短很短,不能讓她想見面就見面。
比愛爸爸情節更嚴重的是,妳不能愛。偶爾的父親滿足不了她的需求。這種情況導致她在上兩次親密關系中,年齡都比她大很多,仿佛在彌補她曾經缺失的父愛。
小芳的第三段戀情,體現了她和姐姐哥哥的競爭關系。
她是家裏三個孩子中的老二。她弟弟的出生離她很近。就這樣,她從小就面臨著激烈的爭奪父母的愛。可悲的是,在這次比賽中,她的父母把她送到了爺爺奶奶家,導致她失去了獲勝的機會。她是比賽中的失敗者。
在第三段親密關系中,她把自己放在了小三的位置上。與道德無關。她把自己放在競爭者的位置上。她想和別的女人爭壹個男人,就像她想和姐姐哥哥爭父母的愛壹樣。
當她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她在比賽中感到沮喪。現在她會用婚姻中的生活條件來彌補。這個男人滿足了她愛父、爭強好勝、不穩定的親密關系。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芳變了,她渴望男人陪她更久。起初,她希望能傾向於正常的生活,但這種正常的生活不是壹個男人能給她的。男人感受到了來自小方的壓力,導致他離開了小方。
朋友勸小方說清楚,男人就是渣男。蕭方自己也知道,男人是渣男,不可靠。
但潛意識裏對正常親密關系的排斥,對年長異性的渴望,對競爭關系的渴望。這些欲望導致了她想要堅持這種不正常的親密關系。
對於小芳來說,只有看清她潛意識裏的內容,每段感情中所做的決定是出於什麽原因。當她能明白這壹點,她就有機會改變。
這些原因來自於她的家庭和她的過去。改變不是壹朝壹夕的事,妳必須等待,重新生活。
要找到愛的環境,用愛的滋養再體驗壹遍。很多人生觀需要修正。
讓壹個沒愛過也沒愛過的人貿然接受壹個有愛的環境,對她來說是壹種災難。情感上接受改變比理論上理解更難。
小芳的性格特點和婚姻觀都深深地打上了家庭的烙印。
人不能選擇自己的家庭,但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前提是要認清家族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