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後衛宋衛平十年風雨路

?後衛宋衛平十年風雨路

後衛宋衛平十年風雨路宋衛平,浙江綠城地產集團董事長,出生於浙江紹興嵊縣。1982,宋衛平畢業於杭州大學歷史系。1982到1987,在杭州舟山黨校當老師,給黨政幹部上歷史課。1987年,因為壹些言論與當時的環境相矛盾,被迫從黨校“下崗”,在珠海壹家電腦公司工作,主要負責內部刊物的編寫,從文員到壹把手。1994年,宋衛平從珠海回到杭州,當時身無分文。借了654.38+0.5萬,開始投資房地產,後來又向朋友借了300萬,用來投標項目,買地。1995期間,宋衛平在杭開發了丹桂花園、金桂花園、印規花園、丹桂公寓、月桂花園等項目,初步確立了綠城在浙江的品牌地產地位。1998 65438+10月15宋衛平著手組建浙江綠城足球俱樂部。2003年當選中國房地產十大年度人物;中國400富豪榜第93位;2004年胡潤百富榜排名61;2007年胡潤百富榜排名第65位。200112,壹場“足球打假”運動,讓名不見經傳的宋衛平和他的綠城地產名聲大噪。2011 11壹個“破產”的傳聞,把宋衛平和綠城帶到了成衛的邊緣。十年前,同樣的宋衛平,不同的境遇。前者涉足球賽,後者深陷樓市,兩者都是多事之秋;前者是打擊黑幕,後者是為企業守城,兩者都是守衛者的姿態。宋衛平的10年路,跌宕起伏,坎坷並存。與十年前的反黑鬥士相比,今天的宋衛平顯得比較孤獨和悲壯。綠城半夜成圍城2011110,壹向熱鬧的微博又起波瀾。壹則關於“綠城已申請破產”的消息迅速傳播,立刻引來網絡熱議。幾個小時後,人們看到了綠城集團董事長宋衛平的回應。淩晨4點,宋衛平寫了壹篇題為《從綠城破產說起》的文章,發表在綠城集團官網上。“半夜寫信,意在感謝您,向您匯報綠城目前經營良好。”宋衛平說。在這篇文章的字裏行間,人們很容易聯想到宋衛平在他最近公開的照片中的樣子:霜鬢,若有所思。這樣的眼神似乎最適合這樣焦慮的時刻。宋衛平稱“綠城破產”為冷幽默。“我笑了,還挺無奈的。”與十年前的反黑鬥士相比,如今白發若有所思的宋衛平顯得有些落寞和悲壯。“對於企業來說,命運只有兩個字,生與死,沒有別的。我們可以探討的是,如何在目前的市場條件下,找到走出寒冬的出路。”宋衛平說。和宋衛平壹樣悲劇的綠城,最近幾個月遭遇了近十年來最強圍攻。從被HNA收購,到被銀監會調查,再到“破產”,綠城集團壹直處於各種傳言的漩渦中。宋衛平淩晨寫的千字文,很快就成了熱門再版。這位歷史專業出身的企業家在文中表達了自己的心酸,被反復炒作,業界和非業界都興致勃勃地參與到“綠色”和“綠色”中。網絡熱議持續升溫,宋衛平的“無精打采”卻早已提前到來,壹如這個深秋。9月初,宋衛平接受了南方某刊物的采訪,該刊物記者形容宋衛平“比以前白了很多,有點累”。文章中呈現的場景是:壹杯加冰的可樂和壹支萬寶路香煙作為道具。宋衛平的臺詞是:“如果實在沒辦法了,那就直接降價到底,房子都賣完了,我就再也不做房地產了。”降價是綠城的關鍵詞,因為這個詞壹直是宋衛平綠城戰略中的最後壹招。不久前,宋衛平也公開表示“不會直接降價”。突然,形勢逆轉了。宋衛平不僅表示“綠城會降價到底”,還表示“賣完我就不做房產中介了”。從拒絕降價到看似悲壯的放手,宋衛平反黑鬥士樹立的強硬形象開始逆轉。對於宋衛平來說,他們都是守衛者,但對足球黑幕的鬥爭和今天房地產行業的守城完全不同,相似之處只是變數壹詞。變數把宋衛平推向了動蕩的背景,不同的是它的作用。和激進另類宋衛平壹樣,綠城是壹家很特殊的房地產公司,時而狂飆突進,時而危在旦夕。根據綠城此前公布的數據,2011的9月,銷售面積和合同銷售金額雙雙創下今年以來的次低。6月5438+10月銷量比9月增長18%,因為這部分增長主要是因為綠城目前有五分之二的樓盤不在限購區域。“在這個深秋的調控中,綠城似乎成了某些人眼中的風向標。”宋衛平說。宋衛平面臨的調控深秋,正在極大地撼動著他的綠城。“對於綠城來說,雖然這些傳言在我們聽來有些不舒服,但也讓我們覺得有必要跳出自己的視野,去審視整個行業此刻的生存狀態...秋高氣爽,不只是蓋壹城壹池。”宋衛平說。就在宋衛平發文回應“破產”傳聞的同壹天,他來到中泰基地,為綠城俱樂部球隊監督訓練。他似乎在用這種方式表明,綠城和宋衛平並沒有改變。然而,變數太多了。如何在常常徹夜難眠的宋衛平度過這個難熬的深秋,將是媒體和公眾最近最想得到解答的問題。綠城之路是宋立科衛平最喜歡的綠茵球場,勝負起伏就在字裏行間。真正的沖浪者2011樓市深秋之前,屬於宋衛平的房產之路,就像激情的沖浪。壹直以高杠桿、高負債的財務擴張著稱的綠城公司,多年前就能在宋衛平身上找到根源。1977,20歲的宋衛平在浙江藝術地毯廠編織手工地毯。那是恢復高考的第壹年,那麽多人改變了命運,宋衛平也搭上了這個時代的船。同年夏,考入杭州大學歷史系。歷史系的宋衛平不是那種喜歡鉆研那堆舊卷子的人。相反,他的思想非常激進,壹度成為校園裏的意見領袖。大學四年,宋衛平辦報講學,敢想敢說,躊躇滿誌。畢業後分配到舟山地委黨校教歷史,兼任體育老師。舟山在當時是浙江偏遠地區的壹個和平小島,但這並不能阻擋宋衛平的昂揚鬥誌。他辦了壹份報紙,取名為《沖浪》。不久後,宋衛平離開了小島,去真正的沖浪。1994年,宋衛平從珠海回到杭州。當時身無分文的他,卻借了15000元投資房地產,這在當時還是壹個新名詞,在壹片近乎貧瘠的濕地上開始了他的房地產之路。由於對工程質量的追求,宋衛平和他的浙江綠城房地產公司逐漸在業內嶄露頭角。從65438到0999,綠城開發了九溪玫瑰園別墅,奠定了綠城在高端地產領域的地位。宋衛平的高品質理念壹直延續至今。在2009年的壹次投資會上,宋衛平再次表示,“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做好產品,在做好產品的同時賺點錢。”另外,綠城地產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管理和服務到位的基礎上的。綠城創立的公園生活服務系統作為唯壹的企業項目榮獲“2007年度中國城市管理進步獎”。宋衛平說,他的行業有兩個半,壹個是房地產,壹個是教育,多出來的半指足球。早在完成原始積累後,宋衛平就瞄準了足球。據說宋衛平本人就是超級粉絲,做生意之前還當過體育老師。他聲稱在他31歲之前,他可以踢遍所有的足球場。1998,40歲的宋衛平打不了全場,但他想出了壹個宏大的足球計劃——成立僅三年的綠城,出資10多萬成立浙江綠城足球俱樂部。當時看來,宋衛平的舉動是瘋狂的。2001年,宋衛平在綠城俱樂部的總投資為8500萬元,是他當年總利潤的2/3。正是在這壹年,宋衛平涉足足壇反黑運動,因敢於發聲而成為“反黑鬥士”。打黑之後,宋衛平和浙江綠城全國皆知,綠城公司的社會公信力得到了快速提升。2002年,宋衛平開始全面進軍全國房地產市場。之後,宋衛平不想再以“打黑鬥士”的身份出現,於是極力避開媒體,從“炮筒”變成了“沈默派”,經歷過打黑行動、名聲大噪的綠城也今非昔比。2004年,綠城銷售額達到46億元,開發項目已遍布全國。它第壹次有了與行業老大萬科分庭抗禮的勢頭。2009年,綠城地產銷售業績超過530億元。但到了2011的9月,綠城的銷售收入為270億元,只有年初計劃的壹半。綠城之路是宋立科衛平最喜歡的綠城球場,勝負之間跌宕起伏,但他要相信,綠城和球場壹樣,不到最後是無法預測勝負的。宋衛平11.2淩晨發文稱:“今天綠城的困難和全行業壹樣。但綠城壹直在奮力前行,希望整個行業能夠渡過難關。”投身足球的宋衛平曾有壹句名言,“太陽永遠照耀著我們,中國的足球總有壹天會健康起來。”——現在面臨綠城的危機,宋衛平心裏或許會發出類似的希望。這壹次,宋衛平和他的綠城會像2008年那樣全身而退嗎?偏執與堅持165438+10月19,2011中國休閑地產高峰論壇,策略分析師王誌剛說,他喜歡宋衛平的偏執。宋衛平看起來不像是個偏執的人,但他是個例外。有人說宋衛平的成功是壹個“異數”——因為他的古怪偏執。對品質的專註,大概是宋衛平最大的偏執。綠城的毛利率壹直處於行業較低水平,因為在打造產品時往往不惜血本。在綠城集團,壹個項目賺的錢少,不會被“撤”,但如果有質量問題,肯定會被“拿下”。在宋衛平看來,房子“有身材,有表情,有美感,有藝術,有生命”。據說綠城集團大部分項目負責人都怕宋衛平親自來現場,因為“他總能看到缺點”。壹個極端的例子是,某項目的房子建好了,外立面的石材都掛起來了,但是宋衛平來看了,發現墻上的石材色差有點不均勻。於是,他下令把整面墻都敲掉,重新修建。宋衛平對桂花情有獨鐘,綠城很多項目都以桂花命名,如丹桂花園、金桂園等。“桂花是有形的東西,但它的香味是無形的。在開發房地產產品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定義有形,更要對無形的境界有理想和追求,這可能就是綠城的追求。”宋衛平說。有壹種說法是宋衛平是地產界的“品質教父”,也有人在業內稱他為“喬布斯”。他對品質近乎極限的偏執和追求,讓綠城成為行業內最難在產品上超越的公司。上海某房地產公司老板曾問:“沒有綠城的長三角,乃至整個房地產行業會是什麽樣子?”宋衛平對產品的苛刻和偏執,讓他成了公司裏的“暴君”。據說綠城的壹個項目經理因為兩次回答宋衛平的問題失敗,被當場辭退。宋衛平雖然承認自己“人不錯”,但“脾氣不好”。宋衛平很喜歡金庸筆下的令狐沖,但因為他比較孤傲冷酷,所以經常被稱為楊過。據壹位很了解他的知情人透露,宋衛平“似乎缺乏平衡感,他不會妥協,總是選擇激烈的方式來表達自己”。最著名的例子就是2009年對萬科的炮轟。言語的炮筒,行動的執拗,是宋衛平的著名標簽。除了辦足球俱樂部,還包括以下幾件事:90年代初,宋衛平想到要修壹條滬杭高速,於是整天蹲在杭州到上海的幾個路段計算交通量,回來後沒日沒夜地寫厚厚的可行性報告;宋衛平在全國各地捐建了13所學校,還建了五星級酒店級醫院,專門面向綠城員工及家屬開放...“他和其他老板不壹樣。”宋麗萍兄弟這樣評價他的兄弟。在業內人士看來,氣場強大的宋衛平甚至改變了浙江地產界的語言風格。比如他的“人性”、“理想主義”、“品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等常用詞,就成了很多浙江地產商的口頭禪。偏執的宋衛平有壹個公認的缺點,就是喜歡賭博,喜歡激進。正因如此,綠城的財務策略“壹直是高杠桿率”。早在2008年,該規定就已經將綠城帶到了“破產”的邊緣。宋衛平曾在壹次內部會議上提到,2008年危機過去,他會“不再那麽激進,要穩健”。(孫,勵誌人物)然而,危機過後,綠城在2009年掀起了新壹輪的快速擴張。這壹次,宋衛平又來到了壹個新的控制節點。綠城會像2008年那樣全身而退嗎?這不僅是業界的疑問,也是宋衛平自己的疑問。時間閃回到9月份更早的壹天,2011,當媒體問“2009年跟上萬科的目標還在嗎?”宋衛平的回答既無力又悲壯:“有能力就多做,沒能力就少做,環境好就多做。環境不好的時候,妳要斷臂,也只能斷臂。”但在11.2的千字文裏,宋衛平依然是那個堅持理想的人——偏執狂依舊。“綠城仍然必須堅持我們的理想,為城市創造美麗...我們依然背靠綠城的3萬名員工,無論明天的風景如何,我們都會全力以赴,做最有耐心、最努力、最堅持的人。”宋衛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