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演出場館設備專業委員會
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PVEC-CETA)演出場地器材委員會。
演出場館設備專業委員會是由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領導的具有社會團體法人資格的二級機構。其成員均為業內專家,是演藝設備行業的權威學術機構。
專業委員會分為專業聲學、專業燈光、舞臺機械、劇場技術、樂器五個組。他們的主要任務包括:制定行業技術標準和規範;接受演出場館建設項目可行性論證、建築設計、舞臺工藝設計咨詢;開展多種形式、不同層次的技術研究、交流和培訓活動。
1.1標準化工作
標準化始於2005年。到2013年8月,演出場館設備專業委員會負責起草制定《舞臺燈具通用技術條件》等13標準,已由文化部作為行業標準頒布實施。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三研究所合作,制定了5項擴聲系統國家技術標準;並以宣講標準的形式積極推廣行業標準。協會計劃用5 ~ 10年時間編制60項技術標準,形成較為完整的行業技術標準體系。
13文化部已制定頒布的文化行業標準:WH/T41—2011舞臺燈具通用技術條件;WH/T 40—2011舞臺燈光系統工藝設計原則;WH/T 39—2009專業音頻和擴聲用揚聲器組件實用規程;WH/T 38—2009《舞臺擴聲系統跳線櫃、綜合接線盒、地板接線盒設置規範》;Wh/t 37-2009舞臺機械操作和維護指南;WH/T 36—2009舞臺機械下設備的安全要求;WH/T 35—2009演出場所設備技術術語:舞臺機械;WH/T 32—2008 DMX 512—壹種用於照明控制的數據傳輸協議;wh/T 31—2008年舞臺燈光設計常用術語;Wh/t 28-2007舞臺機械設備安全;Wh/t 27-2007舞臺機械設備驗收監控程序;Wh/t 26-2007舞臺燈的光度試驗和標記:WH/T 25—2007劇院和其他演出場所聲音增強系統工程指南。
1.2性能設備行業評估活動
自2008年起,協會在會員單位中正式啟動“演藝設備行業優質產品”評選工作,以“不求完美、不排外、促進發展”為指導方針,秉承“公平、公正、公開”的工作原則。從2008年到2010 * * * 46個型號的產品獲獎。其中專業燈光20款,專業音響26款。評價工作對演藝設備生產企業的技術創新,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核心技術的產品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為促進我國演藝設備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提高演藝設備制造及工程企業的經營質量和規模,引領其做大做強,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於2011首次啟動了由文化部文化產業司、文化市場司支持的“中國演藝設備產業強企”評選活動。2011中前20;2012前23。
為促進我國演藝設備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提高演藝設備項目質量,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於2012在全行業開展“中國演藝設備行業精品項目”評選活動。2012年,19優質項目入選。
1.3業績設備工程企業綜合技術能力評級
2005年,協會啟動了“演藝設備工程企業綜合技術能力評級”工作。截至2013年8月,* * *已完成15的企業評級工作,340家企業的604項獲得評級證書;並舉辦評級技術培訓班15期,參加人員近3000人。評級工作為工程建設招投標提供了量化考核依據,對提高演藝設備工程質量,建立和完善工業工程企業綜合信用評價體系,促進建立規範的市場環境具有重要作用。此項工作在行業和社會的認可度、影響力和公信力穩步提升,並於2011年7月得到文化部文化產業司的肯定,被認為“有效發揮了行業協會在推動行業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受到社會和行業的廣泛好評”。
1.4演出設備行業資質、資格培訓與評估
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與文化部文化藝術人才中心(文化部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合作開展“演出設備系統工程項目經理資格”培訓測試,從2012正式啟動。
培訓和評估打破地域界限,面向全行業員工。培訓考核工作完全按照《演藝設備系統工程項目經理檢測與資格證書管理辦法》進行,確保其公平、公正、公開、權威。
2012至2013年6月,* * *培訓415人,取得資格證書339份。在行業內開展此項工作,有利於全面提高從業人員素質,為行業和企業的長遠發展儲備人才,促進行業發展和社會進步。
2.中國國際專業音響、燈光、樂器及技術展覽會。
“中國國際專業音響、燈光、樂器及技術展覽會”(掌博會)由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主辦,每年5-6月在北京舉行。展覽囊括了當今世界演藝設備領域的高科技和最新產品,規模居世界第二,亞太地區第壹。2013第22屆展會吸引了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700家企業參展,展覽面積超過110000平方米,觀眾總數超過50000人次。
2.1中國國際演藝設備與技術論壇
“中國國際演藝設備與技術論壇”是棕櫚博覽會的系列活動之壹。到2011屆,得到了文化部、科技部、國家體育局的大力支持。論壇針對行業技術發展的重點和難點,或配合國家大型文化體育活動的開展,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和設計師進行探討和交流。論壇的國際性參與、主題的專業性和討論的前瞻性日益增強,有效傳播了演藝設備領域的先進理念和技術,促進了技術進步和市場發展,在國內外演藝領域取得了良好的反響。
2.2全國演藝設備技術信息交流與交易會
“全國演藝設備技術信息交流暨交易會”是廠商、經銷商、工程師、用戶溝通的重要渠道,也是傳達文化產業相關政策、宣傳貫徹協會工程政策、引導行業發展的重要平臺。媒體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廠商、經銷商、用戶、專家學者參加,對我國演藝設備市場的建立、完善和繁榮起著重要作用。
展會2013本次展會在舉辦第47屆全國演藝設備技術信息交流與貿易交易會的基礎上,首次組織有針對性的中外貿易洽談和兩岸貿易洽談,加大邀請國外專業觀眾的力度,加強與國內外相關協會的合作,實現從“友”到“貿”的轉變,實現各方資源優勢互補。
3.北京億海智電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3.1技術服務
協會開展送技術上門、請專家講課、為會員提供技術服務等活動,幫助企業提高產品研發、工藝改進和研究能力。協會開展了劇場技術咨詢服務,先後完成了北京二七劇場、北京舞蹈學院劇場、太原萬達廣場劇場、三亞萬達娛樂中心劇場、長白山國際旅遊度假區南區劇場、四川遂寧文化藝術中心劇場、曼谷中國文化中心的技術咨詢工作,以及福建龍巖會展中心禮堂的測試驗收工程。
4.表演藝術技術雜誌
演藝科技(原名演藝設備與技術)成立於2004年6月5438+10月。是由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主辦,文化部主管的綜合性科技期刊。
雜誌堅持“實用性與前瞻性* * * *、科學與藝術交融、專業與綜合並重、技術與商業情境相結合”的出版方針,面向演藝領域科研、設計、制作、應用壹線,涵蓋文化、廣電等相關行業。截至2013年7月,* * *已發表85期3種論文,發表重要文章1000余篇。
永久機構
五個職能部門:
①綜合部/辦公室、②宣傳市場部、③技術與評估部、④展覽部、⑤財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