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語序不當
第二,搭配不當
第三,不合邏輯
第四,結構混亂
動詞 (verb的縮寫)表達模糊
六、作文多余或不完整
壹、具體來說,病句的辨析和修飾有以下幾種方式:
(壹)、語言意識法:
讀病句的時候,我們可以從感覺中察覺到毛病,按照習慣說法會覺得別扭。這些不恰當的搭配,不恰當的語序和語義重復都可以通過這種方法來區分和修改。
(2)提取樹幹法:
利用語法分析的方法,去除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語、狀語、補語),提取主幹,檢查主幹是否有問題;如果主幹沒有問題,檢查壹下附加成分,看看修飾語和中心詞之間的修飾語有沒有問題。上述搭配不當、成分不全的病句,可以用這種方法加以區分和修飾。
(3)、有針對性的方法:
選詞不當往往出現在句子的某些特定部位,如多個定語、狀語,可能導致語序不當;多個否定詞可能導致不恰當的否定;在判斷句中,可能會出現前後矛盾的問題。
比如“妳是否努力學習是取得好成績的關鍵。”"在老師的幫助下,他提高了學習成績。"
(4)、邏輯分析法:
有些病句沒有語法錯誤,但是不合理。邏輯分析從概念使用、判斷、推理等方面考慮它們是否違反邏輯。上述語義重復、不合理的病句,可以通過這種方法進行辨析和糾正。
學好任何知識都需要多思考,改病句也是如此。不要滿足於知道答案,而要多揣摩、多實踐,在語言運用的實踐活動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
其次,我們來介紹壹下常見的語言疾病:
1.作文不完整,主要是主客體的缺失:
當我聽到這個故事時,它讓我想起了許多往事。(沒有主語,去掉“石”。)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立即查明,商場擅自提價。(缺少賓語,句末加“問題”。)
2.搭配不當,包括主謂搭配不當,動賓搭配不當,修飾語和中心詞搭配不當,復合句中相關詞搭配不當:
他銳利的目光落在人群上。(主謂搭配不當,將“眼睛”改為“眼睛”。)
這部小說通過平凡而充滿生活細節,充分揭示了主人公的靈魂之美。(將“披露”改為“履行”。)
這個道理只要稍微想壹想就不難理解。(“深思熟慮”是需要時間的,是壹個反復思考的過程。不可能有思想,所以這裏用的不恰當,應該刪掉。)
我們不僅不應該偏袒他的錯誤,而且應該批評他們。(這個關聯詞搭配不當,應該改成“...不僅不應該以偏概全,還應該……”)
3.詞序顛倒了:
我們不能忘記英法聯軍燒殺搶掠圓明園的歷史。(“燒殺搶掠”的表述不合理,應該調整。)
我們看到火車和輪船在水上和陸地上行駛。語序的安排不僅要合理,而且在寫作中要連貫壹致。這句話要把“在水上”和“在陸地上”切換壹下。)
4.重復:
李叔叔老了,頭發都白了。沒有它的頭發在哪裏?可見“頭”字是不必要的,否則就啰嗦了。)
馬勞和老李壹起多次進行水稻高產試驗。(“重復”和“反復”是同壹個意思,沒有必要重復使用,應刪除其中壹個。)
5.不壹致或矛盾的表達:
這場籃球比賽成敗的關鍵是球員的齊心配合。(前半句講“輸贏”,後半句只講“贏”。雙方不壹致,應該改成“勝敗關鍵”或者“球員能否在齊心協力”。)
因為同學王芳還沒來,所以推斷她可能生病了。(有“結論”和“大概”的矛盾。去掉“大概”或者“大家下結論”。)
6.模糊的概念:
比如《西遊記》、《水滸傳》、《新華字典》等幾十本文學書籍整齊地擺放在張敏的書櫃裏。《新華字典》不是文學書,應該下架。)
7.副詞、介詞的濫用和否定詞的混亂使用:
這將保證糧食的大規模豐收。“將”和“了”的時態不同。去掉副詞“將”。)
如:睡覺三忌:壹是睡前不要生氣,二是睡前不要吃飽,三是不要躺在風裏。(“忌諱”的意思是“不能”,後三句中的“不”要去掉,否則意思完全相反。)
為了避免將來發生類似的事故,我們應該盡快完善安全系統。這句話中的“避免”和“不要發生”是“發生”的意思,意思正好相反,所以副詞“不”要去掉。)
這篇作文我寫了整整壹個小時。介詞“for”是多余的,應該刪除。)
8.模糊性:
比如我們學校舉辦的數學和物理兩個短訓班,都開設了農業數學和農業機電課程。對這句話有兩種理解:(1)這兩門課分別在數學和物理的短課程中開設,即數學的短課程中開設這兩門課,物理的短課程中也開設這兩門課。(2)這兩門課程分別在數學和物理的短課程中開設,即在數學的短課程中開設農業數學課程,在物理的短課程中開設農業機電課程。好像應該是第二種理解,在“開”之前加“分別”。)
第三,修改符號:
應使用以下符號來糾正錯誤和錯別字,包括標點符號的不當使用:
(1)轉換號:(2)補遺號:(3)刪除號:(4)恢復號:(5)調整號:(6)空白號:
四、修改病句要遵守兩個原則:
a、盡量保持原句的基本意思不變;
b、盡量少改。
第五,實戰演練:
(1)修改下列病句:
(1)小明給媽媽寫信說:“這裏壹切都好。希望在家不會想他!”
(2)通過在團校的學習,我的思想認識有了明顯的提高。
(3)朱德出生在勞動人民家庭,從小就養成了熱愛勞動、能吃苦的性格。
(4)經過總結,我提高了學習方法和學習成績。
(5)上海科技發展公司聚集了壹批水平過硬、技術過硬的專業團隊。
(6)某公司開業廣告說小禮品免費贈送,直到用完為止。
(7)新開的店在廣告上說:“歡迎新老客戶”。
(8)人們很難想象壹個不關心別人的人是否能寫出感人的作品。
中國人民正在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10)這本小說雖然粗略翻了壹下,但是要花很多時間。
(11)茄子、冬瓜、番茄* * *都是他家菜地產的,占1200多斤。
(12)為了寫好這篇通訊,他了解了很多張老師的先進事跡。
(13)聽了科學家的報告,我更加堅定了為建設祖國而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的決心。
(14)壹進教室,就看到全班在看書,壹個女老師在巡視。
(15)現在,努力學習,鍛煉自學能力,是學生未來取得巨大成就的關鍵。
(16)王大海臨危不懼、舍身救人的革命精神總是浮現在我的腦海裏。
(17)大家認真討論了這個暑假的課外遊泳訓練。
(18)內容是否充實,句子是否通順,這是對中學生作文的最低要求。
(19)只要稍微仔細考慮壹下,這道數學題不難算出來。
張勇是壹個如此好的學生,沒有人會否認他能做出這樣不文明的事情。
(2)修改以下段落。
人們都知道雞、貓、狗等動物和人都是熱氣騰騰的,但蛇是涼的。前者被稱為“變溫動物”,後者被稱為“溫血動物”。為了保持體溫恒定,溫血動物不得不消耗體內的能量物質來維持體溫。拿壹頭豬和大蟒蛇比,只要豬消耗150份能量,那麽只要壹條蛇就夠了。
2.主題班會開始。林飛是第壹個上臺發言的人。他說:“我的中國文學之所以不好,是業余時間不看課外書的結果。我決心向張虹學習,每天課後至少讀2000字,做到每天寫每天讀……”林飛的演講贏得了學生們的熱烈掌聲。
3.音樂是我最喜歡的飲料。當我告別壹天,帶著疲憊的身體離開學校的時候,難免會頭暈。這個時候回到家,我總會輕輕擰著錄音機,靜靜地欣賞著遠方傳來的天籟之音:溪水潺潺,鳥兒在低聲歌唱,綠草在竊竊私語歡呼,野花在點點滴滴地歡笑。我已經完全投入了大自然的懷抱。沈醉於深沈的音樂世界。
小明學習到晚上九點。我覺得有點累,因為電視臺正在轉播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他壹打開電視,他媽就過來生氣地說:“快考試了!還看電視!”小明回答:“媽媽,妳喊什麽!學習上要註意效率,懂嗎?我厭倦了學習。我想看電視放松壹下。另外,運動員的拼搏精神對我來說不就是壹種激勵嗎?妳說得對!
5.我最喜歡的是野雞。妳看,小野雞尖尖的頭上有壹把紅色的梳子,像壹朵盛開的花。它在籠子裏時不時地抖動著美麗的羽毛,仿佛在與人比美,又仿佛在天堂裏給大家表演精彩的節目。
6.張學習努力,但他善於用腦。他的成績進步很快,學習也很努力。他在學習中有許多值得稱贊的做法。早上,他總是很早起床,穿好衣服,在操場上跑步。運動後,他抽空讀語文,背英語,壹年四季,春夏秋冬,從不間斷。晚上他經常做大量的數學和物理練習,所以壹般的題都難不倒他。他總是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做作業也不馬虎。遇到難題時,他不恥下問,請教老師或與同學討論,直到理解為止。他還經常幫助同學解決學習上的困難,從不費事。有壹次給壹個生病的同學補課,晚上十點多才回家。
7.今天是我假期的第壹天。早上,我想多睡會兒。沒想到,早上7點就被人從睡夢中拽了出來,還是起不來了。這個時候,我媽就生氣了。她隨意拿了壹把尺子拍了拍我的屁股。我覺得她與此事無關。她馬上起床,但我的眼皮還耷拉著。
中考復習病句教案
考點示例分析:
(壹)常見病句類型
(1)用詞不當:
(1)不當的感情色彩:
他認真努力的學習精神值得我們每個同學學習。(“尤尤”是“學得不好”的意思,是貶義。用在這裏不太合適,應該改成“學習”。)
②關聯詞誤用:
只有堅持核查,伊拉克問題才能和平解決。當“only”和“only”壹起使用時,“just”壹詞應改為“only”。)
(2)搭配不當:
①主謂搭配不當:
他崇高的革命品質經常出現在我的腦海裏。(“素質”不能“嶄露頭角”,但可以改為“他偉大的革命形象”。)
②動詞和賓語搭配不當:
例如,上海科技發展中心聚集了壹批熱心科技發展服務、善於管理的專業團隊。(“聚集”應該是“專門人才”。)
③主客體搭配不當:
這最後壹天的工作是學生們最緊張、最愉快、最有意義的壹天。(如果“勞動”和“壹天”不匹配,應刪除“勞動”)
④修辭和中心詞搭配不當;
他在培育良種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偉大”和“嘔心瀝血”搭配不當,應改為“很多”)
(3)成分不全:
(1)主體缺失:
通過學習雷鋒的感人事跡,我學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是”字使“我”失去了主語的作用,故應刪去“是”)
②缺失對象:
看到他的照片,讓我想起了我們壹起玩耍,同桌看書的時光。這個句子缺少壹個賓語中心詞。應該加上“現場”)
(4)語序不當:
①邏輯語序不當:
學校采納並研究了新的規章制度。(“通過”和“學習”的順序顛倒了。應該是在“通過”之前“研究過”)
②關聯詞順序不當:
我不僅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
b:不僅我信任他,以前反對他的人現在也信任他了。當兩個分句是同壹個主語時,關聯詞在主語後面。例如A,兩個從句的主語都是“我”,“不僅”要跟在主語“我”後面;當兩個分句的主語不同時,關聯詞在主語前面。例如B,兩個分句的主語分別是“我”和“人”,關聯詞“不僅”要放在“我”之前。)
(5)不壹致:
①前後不壹致:
能不能好好學習,是提高學習成績的關鍵。(“可以”和“不可以”表達的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情況,所以“可以”應該刪掉)
②負冗余:
比如個別醫生不講醫德,要紅包。醫院領導對此也不是沒有責任。(“非無責任”是責任的意思,加“非”則與意思相反,故應去掉“非”或“不是”)
(3)範圍不明確:
人們壹進教學樓,就會看到走廊的墻上掛滿了所有關於澳門歷史的圖片和海報。(“圖片”包括“海報”,不應並列,應稱為“海報等圖片”。)
(6)重復性:
比如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重,就是困擾我們基礎教育的頑疾。(“慢性病”和“疾病”重復,應刪除其中任何壹項)
(7)歧義(Ambiguity):
壹個牧童正在和壹頭牛壹起吃草。是“吃草的牧童”還是“吃草的牛”?應該改成“牧童牽著牛,牛在吃草。”)
(2)修改病句的方法(原則)
1.檢查句子,找出原因。先看原句,看看哪裏不對。語法、修辭、邏輯對復習的要求不同。找出原因是修改病句的前提。
2.先主動,再對癥下藥。如果是語法錯誤導致的病句,在修改時,首先要找出句子的主幹(主語、謂語、賓語),看是否不完整、搭配是否恰當、有無錯亂,對發現的錯誤進行糾正;然後檢查附加成分(定、形、補),糾正用詞不當、語序顛倒或與中心語搭配不當的附加成分。
3.在不改變句子本義的基礎上,通過增(加詞)、刪(刪除多余的詞和短語)、調(調整詞序)、變(替換其他詞)來修改病句。妳不能造新句子。
強化練習:
1.在壹個富裕的家庭,孩子們很容易得到壹切,所以很難與他們的長輩溝通。
2.我們希望將來成為建設祖國的有用人才。
為了推進素質教育,教師們正在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晚會上表演了音樂、舞蹈、氣功等文藝節目。
寧靜的夏夜,滿天星鬥,明月高懸。我們正在樹下聽故事。
這次活動的所有參與者都是誌願者和中學生。
7.橘子、蘋果和蘿蔔等水果富含維生素。
8.楊林的語文成績不僅在全校,而且在我們班也很突出。
9.創新和實踐,我覺得他們最根本的還是在於為人民服務。
10.為防止非典疫情反彈,市領導要求各單位進壹步加強管理,制定嚴密的防範措施。
11.在列車員的粗暴幹涉下,愛迪生在火車上邊賣報紙邊做實驗的願望破滅了。
12.在建設三峽大壩的過程中,無論工人們遇到什麽樣的困難,他們都能克服困難,開拓進取。
13.記者到學校,采訪了很多王老師的故事。
14.為了防止這類事故再次發生,我們必須采取有效措施。
15.中考失利,小靜很難過。他多麽希望他的知心朋友能和他分擔這無限的苦惱啊!
16.考生在考場上專心答題,外面的老師和家長壹直在焦急等待。
17.改革開放20年來,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18.揚州歌曲《茉莉花》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
19.在抗擊非典的戰鬥中,葉欣護士的奉獻精神深深地鼓舞和感染了許多白人士兵。
20.中考就要到了,所有的學生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復習備考中。
21.我記得我們演過許多莎士比亞的戲劇。
22.此時教室裏沒有人,只有班長在坐著看書。
23.電影《三國演義》精彩地刻畫了宋江、林沖、宋武、魯達等人的英雄事跡。
24.幾個學校的老師在討論聽課教學工作。
25.張大爺的頭發全白了。
26.我和他是同班同學,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7.校門對面還有壹家賣飲料和汽水的小店。
28.新壹屆班委完善並建立了壹系列班級管理制度。
29.我們壹些足球運動員的技術水平沒有提高多少。
我們應該把學生培養成知識豐富、素質高尚的人。
31.從他上學的那天起,中國人就對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32.我把* * *笑臉和文字拍進鏡頭,做了專輯。
33.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每壹個大學生都希望將來成為壹名優秀的藝術家。
34.從他的演講中,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我們應該盡力節省不必要的開支和浪費。
36.團結是成功的關鍵。
37.素質教育能否全面推進,是保證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條件之壹。
38.王老師告訴學生,所有被醫院診斷為假性近視的學生,都要去醫院接受霧療。
39.國家發展生產力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0.上到對松亭,路更陡。
41.《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恩,他的故居就在美麗的淮安。
42.強化法律意識,提高自我表達保護能力,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需要。
43.中國珠峰登山隊的成功歸功於全體隊員團結協作的精神。
判斷和修改病句的方法
壹、病句判斷方法:
(壹)、緊縮法。常見的語法分析方法。先把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語、狀語、補語)全部去掉,精簡主幹,檢查有沒有成分不全、搭配不當的語言病;如果主幹沒有問題,再檢查壹遍部分,看看修飾語和中心語的搭配有沒有問題,修飾語內部有沒有語序問題。
天空中的年輕人負責在本世紀把中國建設成為四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這句話的主幹是“年輕人有責任建設壹個強大的國家。”從這個主幹可以看出,這個句子的結構是不完整的。
縮略法也適用於檢查句子成分是否匹配恰當。
比如老紅軍告訴我們,紅軍在毛主席的領導下,爬雪山過草地,歷盡艱辛,克服種種困難,奮勇前進。緊縮之後,整句變成了“老紅軍告訴我們的...壹首很強的歌。”這樣我們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訴說”和“壹首強歌”並沒有很好的搭配。
緊縮法的應用應註意以下幾點:
(1)緊縮時,為了避免否定句中的否定詞出現與原意相反的情況,應將否定詞保留在主幹中。
(2)收緊時,必須保持原格式的基本結構不變。如果把修飾語以外的詞砍掉,原句的結構就被破壞了。
(2)類比法。如果妳對句子中的錯誤沒有把握,那麽按照原來的句子格式對比壹些簡單易掌握的句子,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語言中的錯誤。
這壹經驗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別是中小學教師重視。原句結構復雜。先將其壓縮簡化為“這值得他們關註”,再根據其結構造句:“這值得他們研究”“這值得我們參觀”。這三個句子比日常用語多了壹個“的”字,原句中的“的”字要刪掉。
(3)、語感閱讀法。調動語感,在閱讀過程中從感性的角度感知句子的毛病,也就是按照習慣說法看是否別扭。如果很別扭,就進行分析比較,找出原因,進行修改。
登山者們不顧極其不利的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依然克服國難,成功登頂。這句話的第壹部分,“無論如何不利”這句話顯然是出於習慣。正確的說法是“無論如何不利”和“即使……非常不利”。
(4)邏輯分析法。有些語病語法上不好找毛病,只好搞理性分析,也就是邏輯意義分析法。邏輯意義分析要從概念、判斷、推理等方面考慮是否恰當,從句序、句間關系等方面考慮是否恰當。
例如:①這個城市的壹些人不擇手段地仿制假冒偽劣產品...“仿制偽劣產品”不合理,應改為“制造偽劣產品”或“仿制名牌產品”。
凡是做出突出成績的人,都是在艱苦的環境中鍛煉出來的。使用全稱“所有……所有”是壹種誇張。我們要把“所有”改成“大多數”,把後面的“所有”二字刪掉。
二、修改病句的原則:
抓住句子的意思,少而巧地修改,盡量保留原句的意思。盡量把整個句子改得恰當,避免以錯改錯。
(壹)、對癥下藥,有的放矢。簡單來說,哪裏有錯,就改;是什麽樣的故障,用相應的方法改正就行了。因此,我們必須清楚各種病句的類型,並根據語言疾病的原因進行修改。
(2)盡量保持句子的原意。每壹個病句壹般都包含著雙重含義,壹個是沒有正確表達的句子原意,壹個是已經表達出來的、扭曲了原意的錯誤意思。糾正病句時,要盡力分析和把握其原意;在盡可能保留原意的前提下,對錯誤的地方酌情修改調整。不要違背初衷,另起爐竈,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另壹句話代替原句,或者添加枝葉雕琢句子。這樣做,往往會偏離初衷,達不到正確糾正語言疾病的目的。
(3)、要善於運用多種方法進行修改。幾乎每壹個病句都可以從語法、修辭、邏輯等角度進行分析。這樣,同壹個病句可以用很多不同的方式修改。至於用哪種方法修改更合適,要看病句本身的類型,表達的需要和具體的語境。
我們也要註意,如果可以通過調整詞序來修改,就不要增刪;換壹個地方解決問題,永遠換不了兩個地方;修飾病句時要註意句意的簡潔,盡量保持句型或說話人的對象壹致。總之,記住修改病句的五字公式。
增加(組成不完整)
刪除(多余)
改變(不恰當的詞語)
簡(復習應該簡短)
語氣(不匹配或不在乎)
三、分析病句產生的原因:
(1)用詞不當:
他把省下來的錢捐給了災區。“節儉”是形容詞,不能帶方向動詞“下”。應該改成動詞“救”。
還有虛詞使用不當。
伊朗廚師可能不熟悉我們炊具的用法,也可能比較緊張,反正烤羊肉也沒做好。短語“把”不能放在否定詞前面。應該改成:反正烤羊肉沒做好。
(2)搭配不當:
①主謂搭配不當;
②動詞和賓語搭配不當;
③定語、狀語、補語與中心語搭配不當;
④主語和賓語在意義上不能搭配;
⑤關聯詞搭配不當。
北京的秋天是壹個美麗的季節。“北京”是壹個“季節”,主客不搭配。
比如加快發展高等教育。“加速度”可以配“速度”,但配不上“尺度”,這是動詞和賓語搭配不當。
(3)成分不全:
①主體不完整。有兩種情況:a .由於濫用介詞和“介詞…方位詞”格式導致主語不完整;b .偷偷改題目,導致題目不全;
②謂語不完整。有兩種情況:a .壹句話說完主語,謂語還沒說完,又開始了,導致謂語不完整;b .謂語因缺少謂語中心詞而不完整;
③對象不完整。往往是因為賓語前的定語太長,中心語不完整;
(4)定語和狀語缺失或不全;
⑤缺乏關聯詞;
比如,目前這個集團有11個專業公司,2個研究所,3個生產廠,現有固定資產8500萬元。(這句話的謂語“擁有”某物,不完整。應添加“大型企業”對象。)
(4)組件冗余:
①主語有多余成分;
②謂詞有冗余成分;
③對象有冗余成分;
④屬性冗余;
⑤狀語多余;
⑥補語多余。
《人民日報》的社論出現在各大報紙上。“朱”的意思是“到”。把“朱”或者“於”刪掉就行了。
歡迎各位領導來我校指導。“來我們學校”就是“來”的意思,造成冗余。修改的方法就是留壹個,去掉重復。
(5)結構紊亂:
①語序不當。幾種情況:a .定語和中心語位置顛倒;b .把定語放錯狀語的位置;c .把狀語放錯定語的位置;d .多層屬性語序不當;e .多層狀語語序不當。
比如太監,是中國封建皇宮裏特有的孩子,是被閹割的封建帝王的奴隸。太監的介紹要先說自己是“的奴隸”,然後說自己是“的子女”。否則設置了“獨生子”的概述,無法解釋清楚。
(2)句子是混合的。有兩種情況:a .兩種說法混在壹起;b .背景。
例如,客房配有閉路電視、國際和國內直撥電話音響、房間酒吧等。這個句子是兩種句型的混合。壹個是“所有房間都配有……酒吧等。”,另壹個是:“閉路電視……房間裏的壹切”。兩個句型中要刪除壹個,保持句子清晰。
(3)在復合句中,偷偷改變從句的主語,導致混亂。
老工人的話深深觸動了小邱的心,他久久不能平靜。還有,這句話第壹分句的主語是“老工人的話”;第二分句的隱含主語是“小秋的心”。因為句子是隱含轉換主語,所以造成句子混亂。
(4)層次不明確。
比如,新華社發出人工全合成酵母丙氨酸轉移RNA在上海成功完成的消息後,讀者和科學家都非常重視,引起了強烈反響。就新華社發的這條新聞的重視程度而言,科學界的人比讀者更重要。所以先說“科學界的人”的反應,再說讀者的動態。另外,最後壹句“引起強烈反應”屬於抽象語言,應該先說,後說具體。
(6)表意不清。
①指未知的:
王新和的李紅參加了賽跑,經過激烈的競爭,他終於贏了。不清楚“他”是指王新還是李紅。
我站在窗前,看著操場。這裏有許多學生在玩球類遊戲。“這裏”的含義不明,應改為“那裏”
(2)意思混淆,不知所雲:
比如這幾年寫文章的人特別喜歡帶文言色彩的“這個”和“它的”這些詞。妳當然可以用“this”和“its”,因為今天我們用的是現代漢語,很多時候用“this”、“that”、“he”讓文章更通順。這就提出了壹個問題:“This”和“its”要用得恰當。前面當然可以說“這個”、“它的”,但是中間說現代漢語的“這個”、“那個”、“他”讓文章更流暢。最後說“this”和“its”要用得恰當,不能讓讀者理解哪個更好。
③歧義句:
請給我買兩張從北京到Xi的往返機票。這句話有兩種解讀:第壹,兩張票* * *。第二,走,二;來回票,兩張。
這家工廠超額完成了年度計劃的130%,受到了上級的表揚。這句話有兩種解讀:壹種是比年度計劃多30%;另壹個只有年度計劃的30%多。
(7)不合邏輯:
(1)強因果性:
由於今天是公園遊園活動的最後壹天,遊客很少。之所以不能推導出“遊客少”,是因為遊園的最後壹天。
(2)矛盾:
他是眾多幸存的受害者之壹。既然活了下來,他沒有死,但他是“受害者”之壹,犯了前後矛盾的錯誤。
③概念誤用:
例如,圖書館增加了許多文學作品,如《語文知識指南》、《教師語文全集》和《辭海》。文學作品和語文教材是不同的概念。可以改成“圖書館增加了很多教學用書”。
④主客體倒置:
那時候報社接觸我的機會很少。句子要改成:“我和報紙接觸”,“我”是主動,“報紙”是被動。
⑤不當否定:
全校沒有人不否認素質教育給整個校園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刪除這句話中“deny”前的“no”壹詞。
6前後不平衡,缺乏關懷:
人是否破壞樹木是樹木生存的重要條件。這個句子前面有兩個條件:“是或不是”。後面只提到“生存”壹個條件,雙方不平衡。在“生存”之前應加上“是否”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