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環境監測研究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環境監測研究所

國家地質環境監測能力建設

壹、新疆地質環境監測機構的基本情況

新疆地質環境監測機構由新疆地質環境監測院(隸屬於新疆國土資源廳)和7個市級監測站(其中隸屬於新疆地質環境監測院2個,隸屬於新疆地礦局4個,隸屬於國家國土資源局1)組成,現有職工83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65人(高級職稱20人,中級職稱26人)。

新疆地質環境監測機構和隊伍現狀

國家地質環境監測能力建設

從左至右:副院長兼總工程師、黨委書記任卓信、院長魏和副院長。

新疆地質環境監測站成立於1990,當時由新疆地質局第壹水文隊管理。2002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環境監測院成立,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國土資源廳直屬的全額預算管理事業單位。主要職責是:承擔自治區地質環境監測網的建設、運行、維護和管理,地質災害監測防治網的業務指導,地質災害的預測預警,國家和自治區公益性、基礎地質環境監測和地質災害防治的相關調查和綜合研究。為政府進行國土資源規劃、管理、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地質環境信息等公益性服務。接受上級業務部門的業務指導,負責區域內七個監測站的業務指導。

市監測站的主要職責是負責本轄區區域地質環境監測網的建設、運行和維護管理,以及市地質環境監測、地質災害防治等相關調查和綜合研究。

二是監控網點建設

目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主要在地下水和突發性地質災害兩個方面開展監測工作。

新疆地下水監測工作始於20世紀50年代末。目前,新疆地下水監測面積為13079 km2,共有389個監測點。其中,地下水位監測點由國家級、省級和地市級監測點組成,共有329個* *(國家級22個,省級232個,地市級75個),其中自動監測點60個;水質監測點126個(均為省級,其中個別監測點51個,其余為水位同點);泉水和坎兒井8個監測點;地表水水位監測點1個。人工監測地下水位和水溫,監測工具為時鐘、萬用表和普通溫度計。國家級監測點每月5日、10、25日監測,省級和地市級監測點每月4日、15或15監測。泉水流量監測主要采用堰式計量或流速儀計量,計量為每月1次。目前,全區已安裝65臺水位自動監測儀。

該地區現有壹個地下水平衡試驗場——昌吉地下水平衡試驗場。昌吉均衡試驗場於1992投入正式觀測。現有監測儀器包括貫入儀、中子儀、負壓儀、E601蒸發皿、20m2水面蒸發池、地熱儀及全套地面氣象觀測設備。觀測項目包括:水面蒸發、潛水蒸發、降水(灌溉)入滲、地溫、氣壓、濕度、日照、凍土、12m高自記風速。

地質災害監測站點主要分布在地質災害易發區,主要是突發性地質災害監測站點。突發性地質災害監測網絡由地質災害專業監測點和地質災害監測點組成。目前,自治區* * *已建立地質災害監測防治監測點2800多個,監測人員定期監測;在建突發地質災害專業監測點3個(滑坡2個,1滑坡泥石流)。

地下水自動監測傳輸設備

三、監控設備(器材)配備現狀

新疆地質環境監測儀器(設備)主要包括:5輛;地下水自動監測儀65臺(TD-Diver 62臺,CTD-Diver 2臺,Barbao氣壓監測儀3臺);62套地下水數據傳輸設備;地質災害監測設備16臺(其中斷裂引伸計15臺,鉆孔測斜儀1臺)。

目前,地質環境監測設備質量相對穩定可靠,運行基本正常,數據傳輸準確及時,數據處理準確先進,實驗測試結果科學可靠。

四。信息化建設

(壹)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和遠程應急會商系統建設

為適應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的需要,新疆地質環境監測院於2003年成立了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組和會商室,配備了專用預報預警計算機和專用預報線路,為信息傳輸、發布、會商和產品制作提供了場所和設備。計劃於2009 ~ 2010年開發地質災害預報預警與遠程應急會商系統,建立集新疆地質災害信息采集、傳輸、管理、分析、決策、發布於壹體的綜合系統,與自治區氣象臺、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形成可視化會商平臺,提高地質災害預報預警水平和準確率。

(2)地質環境信息網絡建設

新疆地質環境監測院外網和內網已初步建成,新疆地質環境信息專業網站和新疆國土資源“統壹門戶子網站”正在建設中,預計2010正式上線運行。

(3)地質環境數據庫建設和數據管理

目前,新疆地質環境監測院已建立地下水監測管理信息系統、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數據庫、1:20萬水文地質圖空間數據庫、1:5萬重點城市及開發區(烏魯木齊)水環境綜合空間數據庫、新疆小比例尺(1:1.5萬)水環境空間數據庫、全國。地質環境空間數據庫正在建設中。

動詞 (verb的縮寫)主要監測結果和服務

10年來,自治區地質環境監測機構承擔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環境監測工作,提交了大量地質環境監測成果。同時,他們完成了壹大批大型國土資源調查項目、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兩權使用費項目、中外合作項目等地質調查項目,包括:地下水資源評價、區域環境地質調查、礦山地質環境調查評價、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等。

2003年7月,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和氣象局聯合開展了新疆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2003年以來,通過新疆廣播電臺發布4級以上地質災害預報70余次,為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提供了更加及時的地質災害防治信息,防災減災取得了顯著成效。

地質災害預報預警室

從2005年開始,新疆地下水實行自動監測。目前,已經建立了覆蓋烏魯木齊監測區域的自動監測網絡,大大提高了地下水監測的效率和水平,為協助各級政府更好地履行地質環境監督管理職責提供了決策依據。

中荷(中荷)合作項目“中國地下水信息中心能力建設”之壹“烏魯木齊河流域地下水監測網優化、水流模型及地下水信息系統研究”,對我國北方內陸幹旱區地下水監測網優化、地下水位預測及地下水信息系統管理具有重要意義,也為烏魯木齊河流域地下水監測布局的制定和地下水的合理開發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

這些基礎工作成果為新疆地下水資源評價和開發利用、地質災害防治、地質環境保護規劃和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提供了基礎科學依據。此外,自治區地質環境監測機構充分利用自身的專業技術優勢,結合當地經濟發展的需要,開展了建設項目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建設項目覆蓋的礦產資源儲量評估、礦山地質環境保護方案、地下水監測研究與應用等100多項社會服務項目。 這不僅彌補了自治區地質環境監測費用的空白,也對當地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不及物動詞法制建設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環境保護條例》於0.1.2002+0.1.00頒布。

2.2002年5月3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下水資源管理條例》頒布。

3.1996年7月18頒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下水資源勘查管理辦法》。

4.2004年7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災害防治規劃》(2000-2015)發布實施。